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

4.1提高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专业水平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高校应积极鼓励校内教师进修,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帮助教师了解世界最新的科研动态与发展趋势,通过组织教师进修、培训等活动来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促进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使该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侧重于应用性。

4.2充分应用大数据工具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高校应充分应用大数据工具来不断完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模块化设计理念来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归纳与设计。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计算机语言课程、信息系统课程和开发实务课程等课程的设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在校内实施导师负责制来帮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

4.3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要丰富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则应扮演引导的角色,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创新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可利用小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来开展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以及讨论性教学等,并引导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成果进行总结与改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此外,还可在企业及其他高校中聘请具备丰富经验的员工或教授来进行学术讲座,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4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

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将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践环节应包括专业认识、信息调研、管理软件应用、小型系统和模块设计以及系统综合开发等。在专业认识方面,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企业的系统开发工作进行参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岗位技能要求与实践环节,进而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在信息调研与管理软件应用方面,则应引导学生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及管理等工作情况进行自主调研,分析这些工作的优缺点并进行合理评价,同时编写相应的调研报告,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在小型系统和模块设计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积极应用于实践当中去,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小型系统与模块的自主设计。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专业内容,开设数据库、web和程序语言等系统综合开发课程的开设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践方式进行相应的优化,建立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使该专业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专业化信息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2014(2):4-10.

[2]郭名静,熊鑫,高琼,等.“2+1”模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1):101-10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2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是协助院领导监督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质量,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医院的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对存在质量偏差的部门和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医院各项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关系到医院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和患者需求。近年来,随着医患矛盾突出和医院科室工作内容不断扩大,需要收集整理的数据也成倍递增,手工操作与计算等传统方法巳经很难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w。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主要是以质量评价与反馈为主,往往很少涉及不同环节的质量,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存在医院质量管理效率低下、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此外,国家卫计委在20xx年5月8日发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由于规定发布时间较短,目前国内还缺少成型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产品,且现阶段大部分国内医院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很难做出对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客观评价。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管理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

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信息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各种不足,将分散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虚拟地结合起来,实现应用层面的软硬件资源共享。此外,云计算作为我国信息技术的重点发展对象和应用创新产业,其应用前景及经济和管理上的优势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飞速发展。针对当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现状和国家有关规定,本文提出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旨在降低系统设备成本、提高系统计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快速实现对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分析与客观评价,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

2.1概念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云计算技术是分布式和并行计算以及网络存储、虚拟化发展融合的产物。当前,广义的云计算定义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人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等。在云计算环境下,只需要投人很少的管理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较少的交互即可快速获取配置好的资源共享池中的资源。云计算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所谓云就是指提供资源的网络,是一些能自我管理和维护的虚拟计算资源。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可以无限扩展,而且还可以随时获取和按需使用。云计算技术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这些优势已经促使云计算技术逐渐演变为未来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2.2云平台设计和搭建

各种类型的信息平台要实现云计算,其中虚拟化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已经被迅速应用于数据中心与其他设备上,正在从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技术蔓延到it应用的各个角落。此外,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平台使用“池”的概念,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标准化的虚拟计算池、存储池、网络池、桌面池、安全池等资源池,每个池都可以通过资源动态调整实现调度,最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云计算平台基于分层设计思想,利用服务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和互联网技术等将不同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协同工作,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服务平台。与常规的云计算平台相似,本项目所搭建的云计算平台核心架构依然为包括基础设施和管理层、接口层、应用层在内的3层结构。在设计的基础上,即可展开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工作。首先,在服务器上通过安装vmwareworkstation软件来创建虚拟机,设置主节点和子节点以及主机名称和ip地址等信息。其次,将主节点上生成的密匙分别复制到所有子节点实现不同虚拟机之间的无密码登录。再次,进行hadoop系统的安装和包括节点地址、访问权限、端口号等信息在内的配置以及子节点文件的格式化处理。最后,将系统原文件和数据库分别放到apache和mysql中,以此实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工作。

3.1分散设计,开发标准不一,可扩充性较差

大多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医院各个部门独立实施,未充分考虑到各种资源的共享与联机,且在开发建设中缺少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脱离于整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之外的小系统,例如药品管理、人事管理、物资供应、统计分析等,这些小系统难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开发。此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大多是从解决局部问题开始,通常只是注重眼前的问题,没有长远考虑和整体规划,难以进行扩充及兼容,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

3.2数据类型复杂,数据量大,难以标准化处理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类型多样化,包括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和数字型等。从数据量上来看,每一个病人的医疗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处方信息、医嘱信息、挂号和收费信息、化验信息以及b超、ct等各种图片信息等,数据量非常庞大。此外,这些数据类型和海量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也非常复杂。而计算机应用就是对信息标准化和代码化处理的过程,这就要求从数据获取、传输到存储、分析等过程都要规范统一,但是现实情况却非常困难。

3.3开发思想需要改变

当前,绝大多数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仍然以财务为核心,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但是长远来看这与医院以病人医疗信息为核心的本质相违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院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弊端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最初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应该逐渐从以财务为核心转向以病人医疗信息为核心,妥善处理好病人医疗信息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此外,当前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只能提供小范围、局限的病人医疗信息,不能为有关主管单位或决策部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科学信息。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思想也要发生转变。

4.1引入pdca循环制度

结合计划、执行、检査、处置(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不断优化业务模式,全面整合数据,科学汇总分析。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医院实现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2选取合理的加权项进行全面质量评价

针对医院质量管理的实际内容,将医务人员的各项指标作为考察项目,全面、客观汇总统计评分,科室/个人总分=处方质量+检查申请单+病历书写+病案归档+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出诊+出院随访+医德医风等项得分总和。此外,本项目还根据卫计委的最新文件要求,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科的业务来设计实施结合卫计委、医院下发的各种技术和业务指标,实现不同医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度统一,确保共享和集成。

5.1主要设计目标

5.1.1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架构

5.1.2规范各种医疗接口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不但要规范信息模型和共享接口标准,而且还要规范系统集成的信息交换标准及其相应的接口规范标准,只有这样方能实现后续的集成要求。如病人就诊信息的集成,形成病人主索引,建立对外的统一数据交换接口;外部信息交换系统标准的集成,形成科室间交换、与医院间交换、与医保系统交换等信息交换接口。

5.2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5.2.1技术路线本项目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科的业务来设计实施,结合卫计委、医院下发的各种技术指标、业务指标等,实现高度统一。图2为本项目构建的一个操作简便、业务流程清晰的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

5.2.2实施方案(1)建立一个基础平台,符合面向服务设计理念且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为医院内部、多机构、多业务系统的接人提供底层支撑;和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形成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交换架构,基于先进的语义分析技术,对各个科室数据深度汇总利用;规范业务数据交换标准和系统接人方式,确立以hl7为标准的数据交换标准,形成一套规范的集成接入接口的设计,方便各类系统的接入。(2)构建模式以云计算为基础。云计算利用网络将分散在个人计算机端口的闲置计算资源和计算能力整合利用起来,获得高性能、高可用性、低成本的超级计算机功能。云计算体系架构分为核心服务、服务管理、用户访问接口3个层次。在国家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信息技术是推动我国医疗“四大体系,八大体制机制”发展的重要支柱。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医院实现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3)在整体设计中,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集成系统与医院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与现有的临床业务系统和手术室等业务应用系统集成。(4)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总线提供hl7信息解析,实现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智能路由和数据转换,提供对核心业务系统的集成接入。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层次:集成适配器服务层负责数据源的接人及数据传递;集成服务层以总线的方式构建集成平台,负责实现整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功能;数据服务层负责整个数据中心库的数据管理,即数据中心库;基础应用服务层负责整个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开发部署平台;页面展现层构建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和个性化处理。

5.3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

5.3.1技术指标(1)医院系统内部采用b/s架构,ms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服务器,web服务器采用稳定的tomcat6.0,客户端只需要通过h:浏览器即可实现对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访问。(2)采用云计算的构建模式,所有账号授权、功能授权以及功能升级都由医务科或质控科主任(超级管理员)来统一管理,具有执行效率高的特点。

5.3.2经济指标通过对全院各个工作环节质量的总体监控,获得统计数据,不断优化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利用获得的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信息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基础质量监控、环节质量监控、终末质量监控等,定期自动汇总统计进行全院会议通报,从而能够达到以下经济目的:(1)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管理效能及学术水平。(2)提升患者满意度,大大缓解医患纠纷;维系重点病人,增加医院就诊率和收入。(3)创新医院管理思路,增强竞争力,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不仅能够整合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克服传统医院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重复建设、运行效率低下和共享性差等问题,而且还扩展了云计算技术在医院管理领域的应用,切实为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快速计算、存储资源共享以及集中统一的安全防护和容灾能力,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减少了系统维护,降低了运行成本。虽然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还不够成熟,但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有望成为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来支撑日益庞大的全面质量管理平台,将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广阔的前景。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3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工作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多种综合性的技术。目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应用非常好,因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整体性能非常优秀,其信息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非常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为系统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所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被国内大部分企业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状况进行概述,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索,针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些分析。

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措施也得到了完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融合了高新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从概念提出到逐渐发展再到广泛应用,中间经历了从单机到网络的过程,功能在不断地增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逐渐进入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加大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更加重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长远地发展。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升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高度集成化的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的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等等管理工作,通过其高效的信息管理功能为企业活动和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各种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出现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全面掌握信息逐渐成为一个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一个企业在进行工作和决策时最依赖的部分。因此,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在国内广泛地应用起来,其发展也变得更加迅速。

目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十分良好,国内的大部分行业都对其进行应用,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工作当中,影响深远。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信息自动化控制等等,通过应用多种高新技术,进行数据信息和资源共享,以降低企业工作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综合效益,占据更多的市场,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出新的管理信息的概念和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随着信息化管理理念的不断推广,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各种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到一起,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构建了一系列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提高相关技术水平,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其未来的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融合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推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全面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随着全球信息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正在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情况也暗示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会逐渐向网络化靠近,并且会逐渐增加对网络的依赖性。因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分析和处理工作时要完全依靠网络实现,来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通过互联网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之后,能够为企业外部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加上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线上的业务也会逐渐增多,信息交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也会反过来促进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方向的发展,让企业跟上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保障企业的综合效益。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目前国内智能化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不可避免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就是将系统中的功能和流程互相分离开,使系统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更加快速的进行信息分析管理工作,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价值信息的自动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智能化发展就是通过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构建网络神经元结构,实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能够自动进行系统的维护、升级和更新,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向虚拟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管理工作的增多和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增大,需要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性能升级,使其能够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通过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能够进一步加强系统的性能,提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保障整个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是通过实现各个子系统的融合,依靠复杂的系统结构和先进的多元技术支持,对数据库进行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共享的操作,通過系统接口直接向数据库调取数据,使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更加方便简单,更加利于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进行。

随着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更加重视信息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一旦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遭受到外界恶意攻击,会极大程度地导致企业重要的信息外泄,对企业造成难以估计的利益损失,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对系统的安全保护也需要更加的重视,通过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应用信息机密技术等措施来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时的安全系数。

通过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进行讲述,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国内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升级,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推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长远的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张荣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经济效益[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2)。

[2] 王天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j]。现代情报,20xx(25)。

[3] 吴实。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方向的研究[j]。国防科技参考,20xx(05)。

[4] 杨波,王云龙。浅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于开发[j]。科技致富向导,20xx(18)。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篇1

智能旅游与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 要:智能旅游是旅游行业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感念,当前对于智能旅游的定义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的解释。智能旅游主要是运用3g、物流网和云计算等智能的技术对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创新,实现旅游活动全链条的智能现代化,将智能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旅游行业中,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各个环节和要素也被纳入信息化建设蓝图中。

关键词:智能旅游 信息化建设 管理

人们的出行和旅游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方式使人们的讯息来源和交往手段变得方便而快捷。融入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正在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行业开始与信息技术融合,智能旅游正式融入了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地在进行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最终实现整个旅游行业的结构升级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能旅游的构成要素

智能旅游是智能化和旅游的结合,将智能化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旅游的活动中,让旅游行业走上智能化发展的道路。智能旅游同样是围绕旅游的住、食、行、游、娱、购这六大要素来开展的,只有拥有了这六大要素才能让旅游活动发生,但是智能旅游的意义就在于它让这六大要素变得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而是变得十分智能化。智能的设备包括电脑和网络,智能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和3g技术,智能头脑包括智能人力,只有当着三点智能同时达到才能实现旅游的智能化发展。

二、智能旅游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没有提出智能旅游这个概念之前,旅游行业还是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旅游行业缺乏的是科学技术的注入,而加入科技元素的智能旅游正是优化旅游行业结构升级的新突破,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智能旅游信息化有利于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智能旅游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物联网、3g、云计算等智能技术运用到旅游中,作为以服务为主的行业,对提高产业素质和实现高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智能旅游的技术创新使旅游消费品不断更新,优化了需求结构,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旅游的服务品质。

第二,智能旅游具有整合能力强和持续性强等特点,其通过物流网和集成专业化整合公司资源,形成合理的服务体系,更有利于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旅游行业有效高效使用智能旅游资源,有利于加强与其他智能行业的合作,扩大产业链,实现整个旅游行业的竞争力提升。

第三,智能的旅游采用了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使游客对于旅游咨询的获取、预订票务、安排旅游路线、安排食宿和消费等方面有了更智能的体验,使游客真正享受到智能的便捷。这样一来不仅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旅客,加大旅客的旅游满足度,更有理由有效提升游客在消费环节中的附加价值。

第四,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智能旅游信息化使宣传变得更加便捷,扩大了消费市场,提高了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对于旅游景区来说,智能旅游的信息化能让景区及时获得游客的反馈信息,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系统和安全系统的完善。对于旅游管理机构来说,智能旅游的信息化能使其更及时地掌握市场的第一时间动态,全程监督旅游的服务效果,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加快智能旅游的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智能旅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真正的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是从更大的程度和更深的层次上由内而外的起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达到使游客对于旅游景点满意程度提升的作用。因此,对于智能旅游信息化在旅游景点上的实现一定要从旅客的根本需求出发,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更新景点景区的信息,使游客能放心旅游,开心旅游。

(2)智能旅游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

在我国,除了一些大型的有名气的大型旅游景区之外,大多数的旅游景区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都是十分缺乏的。除却在这些大型的旅游景点之外,其他的景区也是没有发展智能旅游信息化的专项资金的,当购买了服务器和计算机等硬件后,这些景区智能旅游信息化的软件费用是很难负担得起的。有的景区购买了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后,并没有接入互联网,无法进行接收和发送信息的环节,又或者是景区缺乏景区管理的软件,购买的这些设备最后变成了摆设。这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机器的后期维护和服务费用也是景区消费不起的,信息的更新也不及时,导致这些景区的智能旅游信息化进程缓慢甚至停滞。

(3)智能化旅游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对于智能旅游信息化的最需要专业人才的旅游景区而言,无论是从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还是调试,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都是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只有有了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智能化旅游的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有专业的人才,智能旅游信息化才有足够的智力支撑。而我国缺乏的智能化旅游信息化建设人才主要是开发信息化设备系统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有就是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并能根据景区实际新型管理的人才。这两方面人才的缺失知识很多景区的旅游智能化发展始终停滞不前。

(4)智能旅游的智能化发展出现孤立前行的状况。

当前的智能旅游信息化只在智能旅游中发展,对于旅游景区和旅行社酒店的机构并没有实现联通,这几者之间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有效的旅游信息没有高效率的在相关产业中进行流通和传递,因而游客并没有完全享受到一条龙的信息服务。同时仍是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各景区之间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运营,每个景区之间没有及时沟通,信息化系统也没普及,互相之间的信息传达十分困难。

(二)我国智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1)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整个旅游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是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投入,无论是从整体规划还是设备的投入都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覆盖旅游信息和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一条龙的发展,政府引导景区的积极地参与建设,并尽可能为景区的旅游智能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政策、人力等支撑。

(2)各地旅游景区积极参与智能化信息建设。各级旅游景区都应该正视智能化旅游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自己的旅游网站并积极加入专业的旅游网站来展示自身旅游景区的优势。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统筹景区管理和发展,利用视频和三维全景等方式来充分向游客展示自己景区的优势,让游客更方便更快捷更及时地了解到景区信息。对于景区内的信息化建设,就要引入和购买智能设备,如电子门禁系统和电子自动售票机等。在旅游景区管理方面,则要根据国家政策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办公的速度和效率,不断简化办公流程,实现旅游景区智能化和信息化。

四、结语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行业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因此,推进智能旅游的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信息化的发展使服务行业发展的最终趋势,如何通过智能化和信息化来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便利,满足游客更多的需求将会是智能旅游信息化建设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2

浅谈基于旅游管理信息化

旅游管理;信息化;信息共享;探讨

-->

一、旅游管理信息化含义和重要意义

(一)旅游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现代通讯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产业运行,其中信息应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和目的。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对旅游有关的信息资源、景区规划建设、旅游营销信息、旅客管理信息等进行搜集、分析、组合、运筹、加工、处理、反馈,从而加快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旅游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旅游电子政务、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三个部分。旅游电子政务是指各级旅游管理单位,通过建设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数据库,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交流和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发布信息化。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和系统,调整组织内部结构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内部竞争力。旅游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旅游产品进行战略规划、宣传、营销、服务等,从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旅游管理信息化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做为信息密集型行业,旅游管理涉及交通、住宿、饮食等许多部门,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高,旅游行业的综合性和不可储存性,旅游产品交易一般是通过和消费者信息之间的沟通交流,旅游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旅游行业结构的关键。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是直接面对消费的开放式系统,旅游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信息贯穿于服务全过程,信息是旅游行业得以生存和运转的关键性因素。旅游信息的宣传和传播是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旅游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消费者只有获得有效信息才能产生消费动力,旅游企业利用信息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旅游管理信息化关系到旅游业的交易方式、业务范围、经营理念、战略规划甚至存在方式,对我国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对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专业旅游网站,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系统。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信息集中程度不高、游客管理不到位、电子商务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一)旅游网站缺乏个性化设计,服务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旅游业一般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旅游市场和资源比较充足,很多旅游企业都想分一杯羹,因而许多旅游网站推出重复的旅游产品,有的只是简单的旅游路线介绍,缺乏专业化旅游服务。尤其是餐饮和住宿方面,对旅游信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所有的服务千篇一律,缺少特色化、个性化设计,网站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有效地把信息资源转化为效益和财富,造成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者不再满足传统的组团旅游,更多的是对多样化、个性化旅游的追求,旅游网站上很少有提高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信息化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二)旅游信息整合利用效率不高,信息共享不足

旅游行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和共享,信息化水平也不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旅游行业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比如旅游协会、旅行社、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等各自都掌握大量的旅游信息,但是缺少信息整合利用,信息价值不大。虽然我国旅游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有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但是信息管理和应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信息传播和应用效率低,各旅游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信息资源共享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同时网络信息更新和处理不及时,数据库资料不完整,专业化信息分析人才相对缺乏,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力量有限。

(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电子政务和商务平台缺乏规划

很多旅游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上都有所涉足,网上商务活动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网购,主要模式分为企业对客户、企业对企业两种交易模式。但是旅游电子商务依然没有真正地建设起来,尤其是企业对客户过程中,旅游信息宣传范围较小,信息缺乏诚信度和权威性,支付渠道不安全,并没有起到真正网络交易作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旅游电子政务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和实施纲领,虽然旅游管理实现了自动化和电子化,但是旅游决策系统不健全,多各种信息数据缺乏科学的统计和分析。

三、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措施

(一)发挥政府旅游管理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旅游信息化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旅游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国家的扶持和领导。为了加强对旅游信息化的组织和管理,政府应该建立旅游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结合旅游管理的集中性和权威性特点,对旅游行业信息化进行战略规划,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完善旅游网络信息中心建设。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全民旅游信息需求意识,对于新一轮的旅游信息革命来说,就是要按照信息化程度来重新划分旅游市场,充分调动各方面信息化力量,存进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整合旅游信息资源,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平台

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指挥领导下,整合本地区旅游资源信息,利用公共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旅游信息有效沟通和共享,搭建一个立足于网络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完善旅游信息数据库建设,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特色服务。同时旅游企业要注重旅游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反馈,建设旅游宣传和营销网站,利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保持旅游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时效性。企业应该把与旅游有关的宾馆、交通、餐饮、景区等部门联合起来,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及时更新和交流,为消费者个性化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三)逐步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和政务平台建设,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

旅游企业应该加大对信息化实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实现电子化和自动化办公作业,打造网站信息精准化、特色化、透明化,树立网站交易和旅游服务特色品牌,努力提高网站的诚信度。电子政务平台要积极落实旅游专家决策系统建设,实现对旅游信息数据的综合管理和科学评价,成立旺季游客应急预案,对旅游交通和景点做出合理筹划和安排,协调好各种配置资源,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同时要积极建立景区环境监测系统,保护好景区环境,逐步实现网络交易结算功能,积极推进以旅游热线为主中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景点良好形象。旅游企业还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系统培养和引进即懂信息技术又懂旅游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汲取国外先进的旅游管理信息技术,为实现旅游管理全面信息化提高坚实的保障,以信息化推动旅游业经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信息化是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发挥政府旅游管理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整合旅游信息资源,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加大网络基础建设、数据库系统、应用平台、系统推广和维护投资力度,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云.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城市问题, 2011(02).

[2] 李京颐,陈文力,宁华.北京地区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j].旅游学刊,2012(05).

[3] 仇学琴.云南省乡村旅游信息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1(08).

[4] 韩松,李新宇.基于两圈一带的湖北旅游信息化建设战略初探[j].中国信息界,2012(03).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5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企业的发展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自身资金、人员以及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软件开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也需要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更好地发展自身优势,提升整体实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软件行业迅猛发展,并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对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传统产业以及管理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步发生着变化。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性、风险性、竞争性以及渗透性比较强[1]。

当前,我国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发展还远远不足,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项目管理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了解不透彻,工作中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比较随意。第二,软件开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制定科学的项目计划,没有科学的计划与目标,就无法顺利的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第三,项目管理中的相关信息沟通交流不到位,相关人员在计划的制定、明确情况、反馈意见以及研究技术成果等方面沟通不到位,使得工作不能明确划分,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管理、变更管理不科学,没有明确的成本估算,没有对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地分析,缺乏完善的应对策略。

软件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得软件项目的需要也逐渐提升,软件项目的复杂程度以及变更逐渐频繁起来,软件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如质量、进度、人员以及成本等管理控制。

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平台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建立是必要和重要的。有了完善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对整个企业的软件进行轻松地管理与维护,促进企业效益的顺利实现。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完善文档库,使项目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把握好开发的进步,保证每个阶段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明确任务的划分,强化内部的沟通,使每一位项目开发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能够充分协作,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对软件开发进行风险防范,使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成功率得到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1对系统功能进行总体化的设计

项目管理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工具作为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与综合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范围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九个知识领域以及项目启动阶段、计划、执行、控制以及结束五个阶段有关。

对这九个知识领域以及五个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明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并将其细化成为十一个子系统,也就是综合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需求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售后服务系统和后台维护系统[2]。

3.2基于b/s结构的总体设计思想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良好的发展,web的网络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比较广泛地应用,可以使管理人员利用web浏览器对内外部网络进行监测,能够在任何的网络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快速配置、控制以及存取。与传统的工具相比,能够改善网络用户的网络管理形式,使管理信息系统得维护成本得以降低,使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利用进行浏览器/服务器编程[3],兼容多种开发语言,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直接访问,客户端界面能够直接被构建起来,开发的时间比较短,升级的能力强,对硬件质量的要求比较低。

对于c/s结构,这是客户端——服务器的网络建构模式,c/s结构对于数据库系统来讲,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对数据进行应用和存取,如果用户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时,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接口将访问数据库的请求提交给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到请求后实现数据库的访问,然后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对于b/s体系结构,这是从传统的二层c/s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层c/s模式。这种b/s体系结构主要有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4]。b/s体系结构中,用户能够利用浏览器向网络中的很多服务器进行请求,能够使客户机更加简化,不过服务器需要承担比较多的工作,在服务上访问数据库、执行应用程序。

在b/s结构上建设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服务上安装所有软件,通过浏览器就能够使用软件。这种系统是由很多浏览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构成,安装比较简单,维护的难度不大,并且能够在各种软件开发企业进行使用。如果企业需要扩大规模只需要将客户端的硬件数量、服务器数量以及硬件配置增多就可以,具有很强的扩张性。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只要升级web服务器的应用程度,对一些必要的数据进行修改就可以,不需要对每一个客户端浏览器进行升级或者再次安装。

3.3系统总体技术支持与设计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有技术支持、数据库设计、安全性以及运行环境设计等内容。对于开发技术支持,主要使用的是b/s结构网络模式,由很多浏览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构成,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将服务器与网络连接就能够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开发应用程序中的限制。数据库设计要做到确保数据库的完整,对基本信息数据表、系统信息数据表以及工作表进行设计,实现其完整性。安全性设计以b/s结构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开放性比较强,对用户进行分层、分级管理促进系统安全性提升。运行环境设计就是要使用先进的客户端、软硬件、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等。

当前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是依据b/s结构进行,这是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实现的有效手段,并进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提出,使系统的技术设计以及子系统功能的实现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2]杨翠云,潘慧。关于如何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5:55.

[3]张晓鸿。基于web的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j].经营管理者,20xx,28:389.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6

在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它的主要功能是便于企业掌控所有货物的流动动态,同过该系统,企业可以随时监控货物的地点、生产情况、运输和配送情况及时的进行了解,通过掌握货物的情况,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企业规划、目标制定,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在现代企业的众多管理信息系统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这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内部及外部所有物流业务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和处理,并将形成的结果按照制定路径进行输出。在现代企业中,输出结果往往是图片、文件、word、excel或报告的模式,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所需的结果进行自定义文件类型,并根据这些结果对企业的策略制定、未来规划、管理模式、盈亏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统筹规划,从而达到掌控全局,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财力投入,也降低了人员计算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的做出决定,因此,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来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已进入到了信息化模式,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高效性都使信息与管理联系紧密。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的成本控制、产品发货、产品储存、盈利计算等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企业适量大、物流交换频繁的今天,物流管理与信息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减少了认为错误,帮助企业快速查询所需的资料,其作用显着,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一些企业中,物流往往交给第三方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减少了物流的成本,也便于企业更换物流管理模式,这里提到的第三方物流,指的是企业将主要经历投入在所经营的产业中,不再自建物流系统和管理部室,而是将企业的物流活动和事件以合同的方式与物流公司签订协议,并在合同期间,与该物流公司建立密切联系,随时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监控企业的一切物流活动,以达到全程管理的方式。从第三方物流公司从出现到不断兴盛的发展历程可以了解到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企业首要选择的物流管理模式,这一形式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已能够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并致力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经数据统计,在欧洲,有25%的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美国,也有34%的企业再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在欧洲和美国还分别有60%和70%的企业考虑未来会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这足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因此,增强物流公司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学家投入到研究物流管理与信息系统结合的新型系统中来,许多国家的企业已将此系统的发展列入重点探讨研究项目,目前,企业之间的物流交换是产生盈利的最主要途径,因此,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营销策略指定、数据统计和交换、货物运输、货物存储以及费用的商讨与支付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组建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目的就是增强物流公司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服务企业,推进企业发展和减少成本、增加盈利为主要思想,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综合本文以上对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本文接下来将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

3.1便于货物运输管理

当企业在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货物储存、运输、预定以及具体配送信息管理和调配时,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便于企业确认物流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可靠,同时,将货物的运输信息和运送地点同步到网络,利用信息技术保证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便于物流管理人员能够时刻监控货物的运输情况,从而减少了货物的丢失、运送错误等差错,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在现代企业中,物流业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存储、运输、包装加工、流通等子模块,在加入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将企业的层级分为管理层面、控制层面和作业层面,物流在这三个层面中都有涉及,一旦任何一个层面出现差错,物流将收到影响,反之,若物流方面存在在问题,那么三个层面也会紧跟着出现差错,两者都将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

在企业的货物完成了出入库及加工后,就要根据订单进行派送,这就离不开运输的管理,在这其中,货物的运输管理主要有五个环节构成:接单管理、发货管理、到站管理、签收管理和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单据管理(包括过路费管理、路途抽检单据管理、海关检验单据管理等等),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对以上的各项环节进行信息管理和监督,从而减少了人礼物的投入,增加了工作效率,并可以便捷的进行车辆调配,就近运输等等,对于突发情况也快速做出应急处理。

3.2便于库房管理

在进行库房管理时,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显现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往在企业的库房管理中,货物的入库和出库以及记录都需要手工操作,既容易出错,工作效率也不高,尤其是在旺季,货物的出入库都比较频繁,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较大,一旦人员的调配不及时,就会出现货物配送暂缓,甚至无法配送的情况,这将降低企业的信誉度。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便捷的定义货物所在地,便于员工扫码出货。同时,还可以使管理层更好的对库存数量进行控制,制作精英报表并做出货物生产计划,为企业的盈利情况提供分析数据。另外,在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后,货物的入库、包装加工以及出库就可以在系统的全程监控下,精确的进行统计和规划,并将这些信息永久储存,避免出现统计错误和数据丢失的现象,从而实现了企业的快捷管理。

3.3便于货物运输

在运输车辆的管理上,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配送的货物数量来自动定义每一辆车的货物装载量以及需要的车辆数量,并对订单进行运输监控,每到一个地点进行检查时,检查数据都会传送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便于企业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

4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及与联系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现代科技,即internet,它不仅为企业的货物在交通运输方面提供了创新型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物流的各项信息能够快速的交换和共享,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保障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无阻,各种数据在经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过滤和处理后,也会变得更加可靠和及时,为企业的未来规划和全局统筹提供了数据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创新成为热点话题,在要求高效的今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并跟上社会变化的脚步,努力学习新知识,并接受新技术,本文所阐述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今天的产物,在企业中物流非常重要,对其进行的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了该系统产生的基础,这一系统的产生和应用对第三方物流管理公司和企业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更好的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企业的助力,为企业带来发展,成为了国外学者都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入手,分析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基础及功能,希望可以帮助我国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发展。

[1]王晗;张亚明;《中国物流与采购》;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xx年第17期

[3]葛万军;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中国市场》;20xx年49期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7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供电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电力企业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电力企业为更好的提供供电服务,增强电力营销的实效性,提高自身市场占有份额与竞争实力,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成为必然趋势。新时期,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得到推广,将其运用于用电管理中无疑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现根据个人多面的实践经验,对该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加以概述。

gti-cs2,又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有较多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对数据库技术的运用最多,现将系统的具体构成加以分析。第一,数据库系统,该系统承担着用户数据的统计工作,借助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实现对电力企业的用电管理。经过数据录入与处理,实现对用户每月用电量的具体统计,并通过相应设置计算实际电费[1]。第二,登录模块。该部分是系统的门户,只有系统人员通过合法的身份验证,系统才会允许人员对其内部进行操作,一般登录模块会设置3次身份验证,3次验证失败后,系统会自动锁定,有效防止外来人员的非法入侵。第三,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是gti-cs2的主要辅助部分,若无计算机系统是辅助,将无法实现对无线网络的运用,更难以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其系统的主程序不仅实现了登录单表的调用,还能够进行自定义工作,尤其是对全局变量而言。第四,菜单系统。菜单系统将服务模块进行了分类,对用户而言,通过菜单系统可以非常便捷的进行使用,实现对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功能。

gti-cs2主要涵盖了电力营销的四项业务,分别是营销业务、管理决策、客户服务、营销监督管理,由于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系统在具体应用中表现有所不同,gti-cs2在电力管理中的运用具体主要表现如下[2]。

(一)营销业务中的运用

为更好的开展营销业务,获得用户详细的用电信息是基础,只有在熟悉用户的实际需要后,才能促进营销业务的顺利开展。将gti-cs2用于营销业务之中,可以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的具体统计,便于营销业务的受理工作,同时对线损、用电负荷等的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停电业务通知更加及时,ic卡售电、用电合同管理等新型营销业务也得到促进与发展。除此之外,营销业务的系统管理人员,还可将用电数据信息进行分享,通过具体的分析与处理,为客户服务业务提供有利的依据支持,促进客户服务业务的发展与完善。

(二)管理决策中的运用

能否制定正确的营销决策,不仅关系到电力营销业务的绩效水平,同时也将决定电力企业的发展实际。运用gti-cs2进行营销管理决策,主要是对营销业务层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评定,在对用户用电需求充分了解后,制定符合当地区域的用电营销策略,并依据此策略进行其他业务的开展工作。简单来讲,营销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管理决策人员可通过营销业务获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决策,以此指导电力企业走向正确的营销方向。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逐渐增大,实现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对科学营销决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3]。

(三)客户服务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对用电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否及时获得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对电力企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gti-cs2中的客户服务层,是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平台,通过多种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的使用,实现了客服人员与用户的互动交流,通过彼此交流获得用户用电需求,并满足用户的多方面用电知识需求,解答用户在日常用电中遇到的各项困难。新时期,信息技术逐渐完善,电力营销客户服务的途径越来越广,网上营业厅、电话呼叫服务、电力企业服务窗口等都是重要的服务渠道,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用电咨询与信息查询。与此同时,客户服务层还承担着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将国家出台的相关用电法律与政策及时通知到用户,对新型用电技术进行推广,提高用电安全。若用电企业进行扩容、新增、变更用电状况时,也会借助客户服务层提前通知到用户,降低客户的用电损失。

(四)营销监督管理中的运用

进行营销监督管理可有效保证电力营销质量,gti-cs2中设置有质量管理层,主要负责对营销质量进行控制,对营销业务层以及客户服务层进行监督管理,提高业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用电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份额。营销监督管理在营销业务层,主要包含对业务稽查监督、综合查询、合同执行、生成营销报表、投诉举报等多方面工作的质量监管;其在客户服务层的监管工作,主要有客户服务监控、考核服务时限、管理服务处理指标等各项工作。借助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对电力营销的具体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情况反映给相关部分,从而制定问题处理策略,改进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不足,提高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4]。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被运用于行业发展之中,对于竞争压力较多的电力企业而言,提升营销管理效率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于电力管理之中,既是时代进步的需求,也是电力企业做出的正确决定,借助该系统的运用,便于企业获得全面的营销信息,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促进电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于洋。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城镇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2:258.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8

[1]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夏安邦。制造业信息化原理和案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k3客户化开发工具包。

[4]路银北,王冰,张爱芳,付革红。mes与erp在安钢信息化中的系统集成[j]。河南冶金,2010,(5)。

[5](美)安德森,(美)罗兹,(美)戴维斯(著),黄佳,车皓(译)。sap基础教程(第3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

[6]吴刚,史海波。基于中间件的mes与erp系统信息集成技术研究。时代网

[7]王华。炼油化工mes功能与架构研究。万方数据。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9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传媒市场的日益传播,网络信息技术在市场中的使用机率越来越频繁,已成为各事业单位、企业公司拓展本公司业务的重要手段。旅游公司也不例外。旅游业汇集世界各地的旅游信息资源,优化与整合旅游信息,开源节流,丰富旅游信息管理经验,旅游公司顺应新科技信息的流行趋势参与竞争,接受挑战的关键。本文从以下方面着手,对当前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概况做出简要阐述,以便为旅游管理信息化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

1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创建erp旅游管理系统,有利于聚合企业顾客资源,扩充旅游市场,加速企业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城市化进程,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比率。在社会信息化大环境中,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旅游业经营者最先了解信息的可靠来源并灵活运用旅游信息技术发展的含量,保证旅游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就等同于是旅游企业管理者抓住了本公司经济的发展命脉。

2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联系

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管理信息化相互印证,相互作用。网络信息技术是检验旅游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来源,旅游管理步入正确的信息化轨道,需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实际应用。旅游信息数据一般包括旅游产品、旅游景点、服务设施、交通路线等各方面的内容。旅游信息化产品目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占有大量市场,持有可观的提升空间,在市场经济中占先机。旅游公司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创建本公司的erp系统,打通市场信息的大门,适时精准、迅速高效地搜集需要的旅游信息,加强了各行业公司旅游信息的融通共享,减少了员工的工作任务量,提升了本公司在旅游行业中的强度较量。

3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旅游业涉及的信息比较广泛,导致信息收集的难度较大。旅游信息软硬件设施的不齐全,导致信息检索范围广,速度慢;旅游信息设备的不完善,旅游信息机制不合理;实现旅游信息化进程缓慢,人口的增长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是阻挠我国旅游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根据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拓展手段,消弭旅游业发展的残留问题,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就为旅游管理部门加速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供了方法论断。

4实现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各行业的激烈竞争都离不开有效的信息资源。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将推进旅游业的全面综合发展。

4.1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旅游业务的大量信息资源。旅游业务经营者管理本公司的人力、财力、物力,就需要建立强大的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旅游行业内部应该保证数据库内容的适时更新与分类整合,要对旅游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应当做有详细的介绍,尽量图文并茂,体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避免垃圾信息的传递。对于旅游时应该注意的相关危及游客生命、财产的事宜,旅游信息管理者不能隐瞒事实真相,不报或漏报。再言之,信息数据库的集合性,将旅游信息通过客户端或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旅游业务使用者可根据自己所需要检索的内容或关键字,在网上寻找相对应的旅游信息,方便旅游业务操纵者迅速查找信息来源,推动旅游事业在整个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4.2创建软硬件设施的保障体系

网络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需要优质可靠的软硬件设施做支撑。软硬件设施为旅游信息的承载存储搭建平台。旅游部门应该储备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实施人才培养战略计划,提高在职人员的岗位素质,树立责任道德意识,结合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顺利完成旅游软硬件设施的构建工作体系。

4.3建立“三位一体”的旅游体系

“三位一体”是指旅游管理部门借助遥感技术、gis(全球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实现旅游信息的数字一体化。旅游公司应该从多维角度经营公司的理念出发,加强与旅游管理部门的信息互动与交流,整合旅游信息资源,为旅游信息使用者提供旅游信息的风向标。

4.4加强旅游信息资源的监督

鉴于各行各业的竞争激烈态势,旅游信息在旅游行业营运过程中应当兼具保密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旅游管理者加强对旅游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同时需要旅游公司内部的执行者共同遵守,相互监管,达成内部信息的保密协议。

5结束语

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旅游管理的信息化,使旅游公司在参与激烈社会竞争的实践当中,优化旅游管理策略,提高旅游信息管理水平,实现旅游业务发展最大化、旅游经济效益化成为可能。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0

煤矿生产企业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其中,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在所有安全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在建设矿井时,首先应对日常通风管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总结,使矿井的建立符合通风的质量标准,这样才能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1)坚持安全可靠地原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必然包含煤矿企业的各种重要数据,因此,在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坚持安全可靠的原则,设置登录密码,用户在进入系统是必须进行密码验证,只有密码和用户名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系统,同时,还要对系统中的各重要数据库进行加密,以防止非法用户入侵,对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危害。在数据的录入及输出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坚持共享的原则。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煤矿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该系统中的信息必须与煤矿企业的各部门实现及时的传递和沟通,因此,在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网络传输介质的影响,尽量选择高效率的网络传输平台,使煤矿通风安全信息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传达到各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一旦接收到安全报警信息,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3)坚持数据信息多样化的原则。数据信息的多样化指的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和输出的方式必须多样化,一般情况下,数据信息的输入方式有两种,包括屏幕表格单录入和电子表格文件导入,这两种方式可使录入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在对输出结果进行打印时,系统可自动进行页面设计,按照用户需求打印各类统计图形,使用户对系统的满意度提高。

2.1构建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

一般来说,一个符合要求的矿井都会有相关的通风设施设备,在构建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时,首先应建立一个完善的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使通风设施的具体情况在数据库中得到及时反映,包括通风机的风量、风压、有毒气体浓度等内容,除了通风机以外,各种其它通风设施的情况也必须掌握,包括风门、风桥等的具体位置及受损程度,通风测量仪表也是煤矿通风的重要设施,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中应对通风测量仪表的使用、检修、库存状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2.2提供各种统计分析报告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有关矿井通风情况的信息,该系统的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煤矿的通风状态,并对各类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最终制定出完整的统计分析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科学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2.3做好电脑图形显示工作

在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通风与应急方面的图形比较多,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做好电脑图形显示的工作,显示的图形必须满足清晰、准确、实用的特点,尤其是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和事故应急线路图,各种图形中都必须有明确的标注,标注内容包括风量分配、用风地点、风流方向等,其中的关键图鉴必须及时进行更新,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图形传递到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脑上,这样才能使建立的安全管理系信息系统更具有科学性。

2.4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通风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做好企业内部的通风管理信息工作,必须明确各项制度的标准规范,并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通风安全事故,按照法律规范,制定出各种应急线路,最终形成多样化的数据库系统线路,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及时地找到有关数据信息。

3.1通风情况分析

通风系统数据库涵盖了通风网络的各个分支、长度、巷道编号、断面积、风速、摩擦阻力系数、巷道风阻等主要通风网络参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可根据井下通风的变化情况,对通风网络数据库进行更新,使相关参数符合实际情况,还可利用阻力测定的计算结果,对通风阻力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使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提升。

3.2防火和灭火管理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就是防灭火管理系统,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矿井火区情况、灌注有害气体情况以及防火墙检查等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与反馈,并对矿井之下的防灭火情况进行集中汇总,使火灾经常发生的区域在电脑上被标注出来,为以后的防灭火工作提供实践经验,从而减少火宅的危及区域。

3.3通风技术管理

通风管理的原始资料储存在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企业在进行通风部门人员的编制、矿井瓦斯参数统计、采煤工作面通风情况记录等工作时都需要以原始资料作为参考,通风的各种技术参数是通风管理决策的依据,只有做好通风技术管理的工作,才能确保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

3.4通风日常管理

通风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通风部门日常需要的各种报表及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计算、汇总后的信息上交到相关部门,并使这些基础数据信息组成一个相应的通风安全数据库,使负责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能及时查询到所需信息,从而提高其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5瓦斯管理

瓦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矿井瓦斯的抽放、瓦斯等级的鉴定以及矿井瓦斯突出情况记录三个部分。矿井瓦斯的抽放需要的基础资料较多,包括瓦斯抽放管路布置图、抽放设备、管路布置情况以及抽放参数等资料。

总而言之,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通风状态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对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影响,近几年,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要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一个科学的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必要的。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1

【关键字】互联网+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日常管理

学生信息和学生工作管理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非常的重要,学生信息是高等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数据资源,是教育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近这几年,国家政策的调整(互联网+、实现现代信息化高校等)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其中包含的数据负责和数据量庞大,数据随时都要更新,涉及到的人员多,所以工作繁琐以及压力大,难以单纯地依靠人工的管理,而且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非常不规范化,管理的效率也非常低,目前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工作管理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种传统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管理方法非常浪费人力和物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日渐成熟,计算机应用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种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必然被以计算机为物质基础的信息管理方法所取代。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这是传统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如:保密性好、检索迅速、成本低、可靠性高、查找方便、存储量大、寿命长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工作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向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各个高校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

我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有思政队伍建设,学生信息管理、学生资助、评奖评优、勤工助学、违纪处分、党团建设、公寓管理、日常管理等这几个栏目。这几个栏目都是现在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

困难生认定管理中:学生申请,辅导员和领导审核,申请发放各项资助。有助于加强学校对困难生的服务和管理,简化困难生资助申请的繁琐过程,给困难生提供更加简洁、方便的服务渠道,确保资助准确、及时的发放。评奖评优其中的综合测评和国家奖学金以及各种奖励等,奖励分值、荣誉分值、奖惩分值、综合分值等计算、统计和分析。实现了审计奖学金、自动排名,公示奖学金评审结果等功能。

住宿管理:学生申请调寝,楼管审核、辅导员审核、后勤审核。实现了调寝有记录,简化了学生申请调寝室的繁琐过程和效率。对于保卫处能够快速的联系到该生辅导员和该生的住宿信息。

请假管理:学生申请,根据申请的天数,流程的步骤也不一样,辅导员审核等,实现了更方便,更快捷,更简便的工作流程。

勤工岗位申请管理:岗位设定、学生申请、辅导员审批、学生处审核。提高了勤工岗位服务和管理的效率性和科学性。

党员管理:支持以支部为核心的党员管理方式,加强和改进党员的管理,有助于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

每个栏目的流程都是不一样的。没个流程跟原来的纸质版一样的。但是无法比拟的是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快捷性、简洁性、安全性。把工作变得更简易。

但是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是,新生信息数据的采集是每年最复杂的时候,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依靠学生基础数据来工作的。没有完成学生的信息采集,是无法开展后面的工作。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高校所有系统中,学生信息最为完全的系统之一。

系统中不仅要有学生自身基本信息,还有自己家庭及其他的信息。所以需要管理员对学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进行严格的保护。

每个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在系统中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一个角色是错了。那将无法运用这个系统。

每一个学生工作管理者最普通的职责是对学生的申请进行审核和查询学生信息。学工系统管理员需要制作审核流程,了解所有角色的权限,还有对学生信息数据进行保护。出现各种问题进行解决。

全校2万多的学生和接近100位辅导员,还有各部门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对系统的运用,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对学工系统的管理将无法开展。现在的学工系统时候不是一个随时待命的系统,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运用的系统。

现在的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办事平台,一个服务平台,一个信息互动平台,一个统计分析平台,而且还是一个教育的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2

:以我院学生工作为背景,设计开发适合高职学院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学院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数据基础。该系统可为高职学院学工部门及院系提供日常工作信息发布与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基础数据信息,提高学院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将系统分为若干实训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交予学生实践完善,提高学生系统开发实践经验。

:高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发展,我国各高校早已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给良好的信息平台。高校管理的能力与效率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获得真实有效数据,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xx—20xx年)》中指出,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校园信息化建设起源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在1900年发起的“信息化校园计划”科研项目,旨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相关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其相关基础设施完备,应用较全面。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多始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但存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等诸多问题。相比各重点高校,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仍较为落后,应用系统不全面,且系统之间没有形成关联。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辅助教学工作的基础,其包括庞大的学生基础信息的统计、管理等工作,所以学生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多数高校在学生信息管理方面,采取学生自主提交系统信息,学生工作人员负责审核和修改的方式获得基础数据,学生进校时其基础信息就保存在管理系统中直至毕业,同时其他教学信息化平台也可以直接利用系统提供基础性数据,使信息共享并统一。

1)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减轻学生管理工作中人工信息统计整理工作量,减少信息整合的不必要中间状态,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信息准确及规范化。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设计相关数据信息,使得收集信息规范,并通过设计信息修改及其审核机制使得系统保证内部信息准确有效性,能为学工部门或学生工作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各项信息数据。3)有效信息共享与查询。各类信息通过系统发布、展示,用户根据自身角色权限查询或修改相关信息数据。同时数据由数据库系统管理,能保证其安全性。4)应用扩展性和数据统一性。学生作为学校的服务对象,其标准化的数据信息是其他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性数据。系统形成的数据库能为学校其他部门或系统提供标准的学生信息,促进校园信息化进程,有利于各平台数据的统一性。

本系统以b/s模式开发,为学工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平台,具有信息发布、统计、查询等功能,同时也为师生提供基础信息查询服务。用户权限可分为系统管理员、学工管理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系统管理员可对用户权限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对用户进行基础操作。用户根据自身权限使用系统功能进行数据查询及相关操作。信息发布与管理则主要是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文件与新闻进行数据发布等基础操作。另外,系统管理员同时可以对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等信息进行管理。系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统初始数据均为系统用户初始录入,学生个人信息由学工管理人员核实后生效,教职员工相关信息则由管理员负责审核。经管理人员审核后的信息用于查询、统计等学生管理工作,若用户修改信息,则需要管理人员审核后方可生效。主要数据表格设计如下:教职工信息表(职工号,姓名,性别,部门,职称,专业,学历,学位,工龄,备注)学生信息表(学号,姓名,性别,生日,籍贯,毕业学校,所在班级,寝室,联系电话,备注)院系专业信息表(院系专业编号,院系专业名称,所属院系,负责人,备注)班级信息表(班号,班级番号,所属专业,年级,管理负责人,备注)

本系统基于开发,采用c#作为.net平台的语言,结合sqlserver的方式开发,这也是目前较为完善的开发组合工具。同时本系统部分功能模块被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实训任务,交予我院15级网络技术专业部分学生参与界面设计与业务逻辑的编程。通过对实际任务设计开发的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都到了锻炼。为方便校外人员查询信息,系统采用信息验证机制,选择性面向校外用户开放。例如,学生家长需要查询学生相关信息或班主任联系方式时,只需通过验证该生的身份证号码及家长联系方式,即可查询相关信息。因此本系统采用较好的安全防护技术,采用存储过程操作数据库,避免字符串拼接生成sql语句,注意防范sql注入等安全隐患。用户根据权限运行存储过程操作系统数据查询,通过对输入参数的验证,增强系统安全性。此外,在页面访问安全性上本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安全认证机制,通过对系统中global.asax和文件设置,限制每种用户角色对特定目录的访问权限。

基于.net平台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学生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修改、查询、统计等基本信息管理功能,以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记录并存档涉及的各项基础信息数据,并能以此为基础批量根据学生工作需求生成相应的标准数据文件。在实现一个基础数据共享和管理的平台的同时,也为其他信息化系统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基础,方便各种数据统计工作的实施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有效助力学院教学工作的开展。

[4]袁宏娜.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赤子(上中旬),20xx,(15):113.

作者:欧阳潘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3

0引言当前,随着sg-erp等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各类信息系统正逐步推动着公司各专业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精益化方面发展。如何利用信息系统有效地辅助支撑物资专业管理工作,是进一步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秉持着争创物资集约化管理“排头兵”的理念,常州供电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优化完善、强化融合、协同互促、深度拓展”的工作理念,即进一步优化完善物资信息系统现有功能,强化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形成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互促机制,深度拓展物资集约化、精益化发展空间。通过信息化支撑,实现物资管理更高效、业务更精益、流程更顺畅、保障更有力。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州供电公司物资、信息两专业协同策划、积极配合,通过健全全程管控、预约领料、优化库存、完善统计、跟踪管控等技术支撑手段,提升了“规范管理、增效节能、提升效益、提高效率、延伸管理”的综合管理。

1.1全程管控,规范管理

常州供电公司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物资中标、验收、入库、出库、报废等全部过程管控。首先,利用物资计划管理模块落实物资到货需求,组织物资到货验收、现场服务等工作,系统及时生成物资配送验收单;同时通过系统的跟踪监控功能,及时掌握待交货、未交货、未入库等预警信息,从而及时催交相关物资,办理相关手续;通过履约模块对每月到达交货期的物资联系需求部门和供应商进行确认,对存在问题的物资及时进行协调,确保物资按时交货,物资配送顺利进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物资唯一码及自定义的过滤规则来连接前期数据、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报表之间的关系;以全过程报表数据为基准,用前期数据、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数据来更新全过程报表数据;在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报表数据之间通过物资唯一码及自定义的过滤规则来相互补充数据及完善数据;在后台通过存储过程来处理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及全过程报表数据,最终实现物资全过程查询功能,通过此功能,可以对每一项物资的需求计划状态、物资状态、交货状态、供应商、配送员、招标批次、中标结果等重要信息进行快速准确查询,便于物资人员及时了解各项物资的实时状态和详细信息,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全过程管理设计。另外,通过全过程预警功能,可以实现对发货、发货通知、验收等业务环节的待办通知和预警提醒,既便于物资配送人员快速准确接收工作任务,也有利于物资管理人员及时监督管控重要环节执行情况,真正做到“明确任务、便捷操作、及时预警、全程可控”。

1.2预约领料,增效节能

针对物资领料工作涉及人员多、工作量大、计划性强的特点,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预约领料。项目管理单位创建领料申请后,对于实物领用提前在管理系统中进行预约,同时可以查询每日的预约领料情况,合理错开高峰,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物资部门则在领用前一天进行物料比对,并完成实物备料,大幅缩短了物资出库时间,提高了领料效率,同时可以确保物资系统出库与实物出库的同步性。在迎峰度夏或集中领料期间,物资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开启绿色通道,调增预约领料限额及增加休息日预约领料功能。物资预约领料流程。预约领料功能的实现对常州供电公司物资专业精益化管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有效避免了以往物资领料工作中常见的排队等候、杂乱无章的情况,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抢修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通过预约领料进行计划排程,可以有效提升配网抢修工程领料操作效率。

2)为领料人员和物资仓库保管员提供便捷操作。系统中针对物资的实物属性明确对应的物资保管人员,在预约领料时即可查询到所需领用物资对应的保管人员和地点,便于领料人员第一时间找到领料地点和保管人员,缩短领料操作时间。同时,物资仓库保管员可以根据所负责物资的预约计划,提前准备,合理安排,避免以往领料高峰时间出现的仓促应对情况。

3)借助预约领料,实现“先入先出、最小规格”的精益化管理。通过预约领料,可以为物资仓库保管员提供充足的领料准备时间,保管员针对计划领料的物资数量和规格要求,进行库存物资调配,按照物资库存精益化管理要求,做到“先入库物资先使用、满足最小规格需求”。特别是“满足最小规格需求”,可以根据领料物资规格及库存物资情况,准备满足计划需求的最小规格物资,从而达到降低物料损耗、减少余料退库、节约生产成本的管理目标。

1.3优化库存,提升效益

20xx年,江苏省电力公司提高了对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常州供电公司实行的库存资源长效管控机制以物资仓储管理为主体,不仅要求保持合理的库系统开发与技术应用存水平、做到账实一致,更要求加快物资周转率,削减高库龄物资,使库存物资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常州供电公司通过完善系统辅助功能,加强库存物资定额管理、平衡利库、消减高库龄物资等方面的管控手段,为仓储专业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1)加强库存物资定额管理。通过库存定额统计模块,将省公司要求的库存限额层层分解至公司各单位,明确各项目单位库存物资定额。物资部门以系统预警提示、分部门定额实时统计等手段监督督促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设置的库存物资定额表,有计划地控制库存物资金额。

2)大力开展平衡利库。充分利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平衡利库模块,全方位开展市县之间、县县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物资调拨。并及时沟通协调各部门信息,拓展利库渠道,大力开展通用物资与项目物资间的平衡利库操作。

3)及时削减高库龄物资。高库龄物资即为在库物资库龄大于等于6个月的物资,高库龄物资的大量存在不仅占据有效的库存空间,更减缓了库存物资的周转率。为有效解决高库龄物资问题,常州公司开辟库存报表统计模块,各项目单位可通过该模块自行查询高库龄物资清单,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对超库存定额的项目单位进行预警。对于即将变为高库龄的物资,系统自动发送提醒事宜至具体涉及单位负责人员,并提供详细的物资清单,相关单位对照物资的情况,加快推进工程项目进度,确保物资不产生新的积压情况。除此以外,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系统中的“物资到货情况统计表”及时通报物资到货情况及下周物资计划到货情况,及时向相关项目单位告知物资条目、种类、金额、数量等信息,督促项目单位配合物资部门做好接收准备,确保物资到货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出库领用,缩短物资库存时间。同时借助预约领料模块的“先入库先出”的设计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高库龄物资的堆积。

1.4完善统计,提高效率

以往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查询操作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据报表查询单一筛选条件繁琐、查询时间过长、报表导出速度慢;二是各报表之间不能关联查询,需人工导出各个报表进行比对,大大增加物资人员的工作量。针对以上难点,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了物资数据全自动统计分析功能,涵盖物资计划、配送履约、仓储库存、报废、结算等专业管理环节,物资专业人员只提供所需数据字段,设计报表格式等前期模型,通过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维护更新,便可以直接生成工作数据报表,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查询模式,减少物资人员不必要的比对文件而产生的繁琐工作量。例如结算报表功能,物资人员只需输入项目编码,即可生成该项目工程物资的情况报表,缩短了物资人员的查询时间,既减少了工作量,也保证了数据查询的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5跟踪管控,延伸管理

常州公供电司通过库区压缩、清仓利库等一系列专项提升工作,物资仓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后续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已办理出库手续的物资存在已到工程现场、项目单位代保管、施工单位待保管、施工现场暂存等多种状态,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对此类信息掌握不够及时、透明。因此,为加强对退役资产、已出库物资、运维抢修应急保障库存物资的日常管理,遵循“合理储备、加快周转、保质可用、永续盘存”的原则,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了对退役资产的存放登记和统计分析、已出库物资的状态维护和统计分析、运维抢修应急保障库存物资的库存盘点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加强了物资后续跟踪管控能力,全面提高物资全过程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了对物资状态的可控、在控,实现物资专业化延伸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常州供电公司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物资协同运作管理体系,在物资计划完成率、合同执行率、减少库存积压、保障综合计划完成进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物资管理同业对标指标大幅提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为常州供电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20xx年常州供电公司物资管理专业同业对标列居全省第一。

2)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工程有序实施。物资全过程管控功能确保了物资计划按时、按需、准确上报。全过程监控物资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物资供应计划及时完成;落实物资到货需求,组织物资到货验收、现场服务等工作,及时掌握待交货、未交货、未入库等预警信息,催交落实相关物资按时到货;物资到货后,及时在系统中办理物资到货登记、物资验收入库手续,保障后续物资领用和物资结算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有序推进,各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物资供应正常,未发生由于物资供应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

3)有效盘活利库,提升仓储管理水平。盘活利库是20xx年公司提升物资集约化、规范“库存一本账”管理的重要举措。得益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应用,高库龄物资被及时消减,常州供电公司圆满完成20xx年“零积压”的目标,并顺利通过上级单位督导组对库存资源盘活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同时,常州供电公司库存物资始终保持在库存定额范围内,年库存物资周转率大于4次,库存物资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

借助信息系统流程规范、协同高效的应用特点,常州供电公司建立较为成熟的物资协同运作管理体系,实现了物资管理指标大幅提升、物资供应稳定、库存管理水平提升等专业管理目标,有效满足公司物资精益化管理要求,大力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4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适应了大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的了解游客的相关情况以及旅游景点的详情,处于旅游信息的集散地,为旅游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了解信息的载体,便于分析信息价值做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合理的优化景区的安排与设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局面,将信息的最大价值释放出来方便了企业价值的创造。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旅游行业最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的服务性产业,与其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以及组成要素都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协调其相互间的行业运行能够优化经济运行秩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要保证这个局面的生成需要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共享,只有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化才可以将各个行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旅游行业中的纠纷矛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机构间的关系时。信息的公开化可以解决信息阻塞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经济运行的环境。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精细化复杂化,充分有益的信息处于信息流中,加强信息的管理将减少识别有用信息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也由国内地区的市场开始向国外进行拓展,空间上广延需要缩短信息的时间成本才能够将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的重要性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在原因。旅游产业其生产和消费同时性以及其产品不可转移也不可以储存,作为固定的消费品,需要消费者亲临,这就导致了消费者的频繁流动。吸引消费者旅游的关键在于旅游景点的信息是否流通到位,消费者能否获得充分的信息渠道。信息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自觉的涌向景点,并形成合理的旅游观念,有利于良性的旅游秩序形成。充足的信息帮助游客缓冲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感,提高旅游消费的可能性。同时旅游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游客偏好信息的收集有利于提供各种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权衡各项选择中做出合理的安排。总而言之,信息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管理人员都是重要的,在市场化中,快捷通畅的信息渠道将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以市场的发展动态为依据,以服务顾客为核心全面思考旅游行业相关组成部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完成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可扩展性原则。旅游行业是一个跨行业的部门,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经济发展的契机,系统设计旅游管理信息平台要了解其他行业发展的信息才能正确预测旅游行业发展的状况。首先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有未来发展的眼光,考虑旅游行业发展现实性因素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设计系统,为系统的升级改造保留剩余空间。同时在设计系统时要使系统简洁,能够清楚的操作,方便处理旅游业务。

(二)适用性原则。旅游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在设计系统时要从系统的结构上来考虑系统与实践操作中的结合。系统在各个板块间要保证不重合,尽量的能与现实中的各个因素耦合,系统在应用中能够及时地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个功能间实现密切的配合。

(三)集成原则。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融合旅游产业以及计算机专业技术的系统化工程,其涉及的学科知识以及生活范围远远超过现实中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作为服务旅游业发展的中介工具,系统设计要以集成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的综合应用为依托,实现游客信息、导游信息、景点信息、票价信息、住宿信息等诸多信息的高度集成与信息共享,并以数据、文档、图片等多种数据形式进行显示,从而形成较为全面实用性较强的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三、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智能化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在现阶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系统设计较传统有更多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促使了信息系统的快速完成投入到旅游行业中,实现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可行性。经济发展给开发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系统软件的成本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趋向较低的态势,所以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开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会是低成本高产出的活动。系统在开发时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一旦处于应用状态,系统自动为旅游行业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二)技术可行性。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掌握发展获取途径较多,在对系统设计中要对其软件和硬件进行科学的研究,通过与现实情况的分析比较适当的开发新的功能以满足性能需求。系统可以采用主流的java语言,对webmaster而言,_isp的写作界面应是随着需求而改动。采用的数据库有sqlserver、oracle等,而相对于其他的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丝毫也不影响它在将来所发挥的功用。

(三)操作可行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般网民都具有一定的网络操作知识,能够操作具体的系统,在科学设计系统完成后,系统的维护只需很小的成本。系统成为一个共享的工具,为旅游产业创造价值。系统只需要一定知识的人员就能够轻松的操作起来。

结语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将旅游业动态化发展情况搬移到虚拟的空间,通过信息的供给与消费,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借鉴各个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对比中吸收借鉴外国智能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有益经验,加快我国旅游行业的转型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5

随着中国电信行业最新一轮的行业重组以及3g牌照的正式发放,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如何持续地提高电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占据市场是电信企业重点关注的发展主题。传统的电信运营信息系统面向的是网元、网络、客户、产品,如今伴随对电子化理念的不断提升,现在电信企业信息系统更将面向各种管理流程、内部用户等复杂的元素。而且信息化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渗入,相关系统日趋专业、复杂,以及众多第三方开发厂商的不断增加,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涉及到公司的人、财、物、业务、市场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内部门户、邮箱、公文、财务erp、hr、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以及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如it需求管理、协同平台中包含的近50个流程)。随着公司业务及管理的需要,公司的下属部门单位已经增加到近50个,目前信息系统的全部有效用户已经近万人,并还在不断增加中。

当前电信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从市场形势角度看,全业务运营带来的市场压力逐步显现、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集团公司角度,随着全国应用管理办法下发,将加大对应用的管理力度、全网业务需求(包括服务、数据产品、集团产品)进一步增加、强调系统能力的提升(如交流、检查);从本公司业务需求角度,需求提出对象人员继续增加、全业务竞争市场不平衡状态下业务产品更新频度高(家庭、集团市场)。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能够根据市场、业务、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开发、调整,保证相关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1需求工单管理

3.1.1如何确保工单的及时性,避免未及时完成引起用户投诉

落实it开发工单管理人员,定期监督各工单的执行进度,及时协调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汇总工单完成情况,以内部通报形式抄送部门领导和各工单负责人,起到督促作用。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合并需求设计环节、设计开发人员的对口带教等方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工单完成的时效。充分发挥公司it需求管理系统的作用,工单执行过程中遇到需求变更、数据准备等影响工单完成及时性的情况,在工单管理系统中留下痕迹。及时协调厂商的开发资源,通过更换、补充、引入等方式,保证工单的及时完成。

3.1.2遇特殊、紧急情况工单,如何确保支撑工作的有效完成

每次遇到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者公司内部招聘结束,信息化需求变更单高速增长,内部充分协调资源,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外部加强工单内容分析,根据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需求,把串行方式转变为并行方式,有序、及时完成it需求变更工作。如遇到奥运、重大节日、会议等要求系统部门封网的时候,事前内部制定特别开发方案,合理安排工单进度,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合理安排封网前后的及时上线。

3.1.3跨部门工单,往往成为工单管理的难点

建立基于工单内容的责任人制度,分拆工单实施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各方面工作进度,建立跨部门的联调、测试、上线工作机制。兼顾各部门工单管理的具体流程,通过内部工单等形式,将需其他部门配合的实施内容及进度予以书面安排,纳入到各部门正常的工单管理工作。应引起相关部门领导重视,通过他们及时协调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及时完成。

3.2应用系统、项目建设

3.2.1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大量的系统建设,如何保证任务的及时完成

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充分调动合作方力量,统一安排各项目的实施过程,安排多个团队并行实施。项目实施的前期,安排专人负责通用专业规则的制定,如:前台风格、展示工具、开发规范,提高联调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修正。关注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加快系统联调、业务部门试用的进程,注重正式运行环境的形成。在业务试用前期,紧密联系业务、技术主管部门,提前梳理准备必要的上线条件,提供uat案例,尽快推动新系统的正式使用。参考网。参考网。

3.2.2如何避免业务部门的需求频繁变动,对应用建设产生的影响

注重与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了解业务部门真正急切的需求,突出重点应用,制订双方认可的开发计划,分阶段实施,边完善已上线的应用,边开发新的应用。把握应用建设的时效,主动联系主管部门对应用建设的具体内容、方向进行明确,尽量减少无效、重复开发工作的产生。合理区分bug和新需求,设定明确需求的最后时限,尽量减少后期的变更影响系统上线的时效。 3.3应用推广 3.3.1需实现高层的应用需求和基层的生产运做有机结合 把握公司的重点工作,进行数据整合、主题展示、信息化应用开发,集中力量支撑重点主题建设,增强对管理层应用需求的敏感性。主动了解业务部门的运做困难,加强数据提取、协作分析、数据跟踪等的技术支撑,解决生产运做的实际问题。参考网。

3.3.2新系统实施、推进,需改变用户原有的工作习惯,推进难度高

管理信息系统统的特点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的梳理,通过电子流程的再造,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项目建设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实地调研,了解业务部门实物管理、流程管理的具体情况,使再造的电子流程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采用原型设计,分阶段推进原型的确认、试用,掌握技巧根据用户部门的承受度,边使用、边评估、边优化、边推广,有效有计划推进工作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我们发挥使能者的作用,一方面主动联系业务部门寻找可以推进信息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从系统运行数据和用户报障中查找已有信息化系统的不足,并给出具体优化建议。加强管控能力,注重实施进度、狠抓开发测试质量,同时一切提升用户感知度出发,提升用户满意度。系统的建设要从流程规范化的管理向提高效率与质量并举、提升it部门使能者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能能够为公司业务发展、管理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1]2008年度管理系统开发部开发管理工作小结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