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观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1

一年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终于到了,这次的目的地是——良渚博物馆。今天早上,一周一次年级集会上,戴老师说:“今天下午我们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午12点40分在这里集合。”

一转眼,到了中午,我们排队去集合点集合,上了公交车,车子开了1个小时多,终于到了。

下了车,一座白色的建筑,大门上是一块匾,上面写着“良渚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有3个展厅,在门外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进了第一个展厅。

第一展厅里,有很多的黑陶贵耳壶、饮器、石刀、绢片、丝线……在玻璃做的透明盒子里,墙上有这些物品的介绍,有很多的用投影照出来的灯光,显得特别好看。解说员阿姨在一边说:“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文化,1936年在余杭市良渚镇发现而命名。”我才知道了它的由来。

随后,又走到了第二展厅里,一些玉琮和玉钺在玻璃盒子里,显得非常醒目,这是良渚文化精神文明的象征,玉琮和玉钺上,有很多细小的精美的花纹。这时,侯一文的妈妈来了,为我们介绍:“良渚时期,玉被赋予神圣的品格,以琮、璧、钺为代表的五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灵物是神圣的法器,但也是维系社会等级与秩序的重要礼器,是世俗权利的象征。”

我们参观完了,又来到了第三展厅——墓葬,是人死后的归宿,墓葬的规模不同,有的很窄,有的很宽敞。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参观完了,通过这一次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馆,使我感受到了祖国历史的悠久和灿烂的文化。我和同学们上了公交车,高高兴兴的回学校了。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2

又一次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并且永远感觉不到厌烦。走进历史的长河,沉浸在五千年华夏礼貌的辉煌之中,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感叹于汉唐时期的政治开明,文化自由,科学缜密,经济开放,艺术灿烂,军事强大。

根植在统治者内心的,不是玩虚假的数字游戏,搞面子工程,与民夺利,而是建设一个“外硬内软”的国家,让生活在那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满足。人民也不用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连税负也降到了最低,医疗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在这片土地上,“有尊严地生活”竟成为统治者卖弄的噱头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长安,拥有三百万人口,城市规划谨偌棋盘,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国商贾穿梭其间,市民百姓安居乐业。

走出博物馆,回到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和不甘,方才想起历史发展中出现倒退也。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3

上个星期五,我们初中部组织了一次参观台山市博物馆的活动。由于博物馆离我们很近,学校也为了让我们锻炼,全体学生会徒步过去。

第二节课一下课,班主任就组织我们到小广场集合。谭主任和高主任分别就安全问题和礼仪问题对我们进行了讲解,让我们紧跟队伍,不要掉队;进入博物馆以后也不要大声喧哗,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参观。

接着,每个班都领到了一面旗,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了。大家的心情都很雀跃,本以为很长的路程,没想到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确定好集合时间后,大家就各自分散开去参观。台山市博物馆非常的大,非常漂亮,一共有四层,我与同学们是从最顶楼开始的。里面的东西很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时候的那些衣服、家具了,虽然过了这么久,我依然觉得它们是美丽动人的。博物馆里介绍了很多有名的街道,还有台城的学校、房子、马路等等,还看到了整个城市的沙盘,我们还找到了台碧呢。据说四楼还有游戏玩,可是工作人员说要10分钟左右才能开始,但那时候我们还有几分钟就要集合了,所以只能失望的离开,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次了。

走到集合地,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到了,整合完毕,返校!虽然今天走的我腿都快断了,但我依然很开心,因为这次的参观让我大开眼界,我了解到了很多侨乡的文化、历史,对这个城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想到圆明园,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我国的国宝不能掉入任何人手里,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荣富强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是中国的魂。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4

今天,老师带我们参观市博物馆。阳光暖烘烘地烤着我的脸,我出了一身汗。终于走到了博物馆,我喘了口气,猛一抬头,哇!博物馆的外形是一个古代的大钟。到了正门,我们依次通过安检,到达大厅。咦?大厅地上的立体景物是什么?听讲解员阿姨介绍,那是大禹治水的地图。讲解员阿姨让我们往上看,是三副巨大的壁画!那分别是伏羲、天中山和盘古啊!由此,阿姨还说,博物馆外形之所以是大钟,原来代表着驻马店的冶铁文化!

此时,我们分成两队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古代货币,最早的货币是刀状的,所以叫做盗币,它们都是青铜做的。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货币也因此成了现在的样子。

来到二楼,这里陈列着许多文物,看,那长长的刀,仿佛仍然银光闪闪;那精美的珠宝,至今还光彩夺目。我们还观看了冶铁铸剑的过程,使我感到当时的繁荣。

我们来到三楼,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些人物雕塑了,他们个个都栩栩如生、绘声绘色。

转眼间已是黄昏,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了解了古代文明,真是难忘啊!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5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东阳博物馆玩。

刚走到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去,一个庞然大物展现在眼前。“啊!是恐龙骨架,比雷龙还大!”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仔细看了看旁边的说明,才知道这副恐龙骨架化石是以它的挖掘地命名的,叫东阳龙,有十七米多长,四米多高呢。旁边那幅恐龙骨架看起来就小多了,才大人那么高,大概二米多长,是盔龙。

看完了恐龙化石又去看电影,开场了才知道是4d电影,还要戴特制的眼镜呢。刚开始从屏幕里冒出一个海底生物,张开嘴在悠闲地吐泡泡。也不知为什么,我的左眼感觉被水冲了,凉凉的,原来是那海底生物吐的水泡泡。真不愧是4d电影,感觉就像真的一样。当奔跑的恐龙掉进深坑时,我感到座位也“嘭”的掉了一大截,吓了一大跳。后来我眼前出现了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我伸手去抓,明明抓在手上了,张开手却——没了。

东阳博物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6

今天,我去了航空博物馆。

我一到达那里,就看到了又大又白的`帐篷。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第一个帐篷,感觉自己已经飞上太空了。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太空模型,包括火星、卫星、航天服、航空飞机……还有真正的神舟飞船返回舱!

为什么这么多人往同一个方向跑?我也和大家一起跑。原来是一群机器人在跳舞。那里已经有很多游客了。我看到机器人排成人字队。伴随着音乐的弯曲,踢腿,来回转身,主持人让我们和他们一起跳舞,一起拍照。

然后,我们来到游戏厅,体验火箭发射。先把火箭插到管子里,再用力踩瓶子,火箭就飞出去了。我的火箭飞的最高,差点碰到帐篷顶!

终于,我又来到了会馆。我把图纸拿出来,一步一步的放在一起。我很快完成了机器人的眼睛、手、脚、头和身体,然后把它们组装成一个机器人。

宇航员很棒。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7

我在八月参观了省博物馆。刚到省博附近,我就被眼前宏伟的建筑震撼了。说实话,省博建的很漂亮。我和朋友四下乱逛,这儿瞅瞅那儿看看。

走进博物馆内,也是一派富丽堂皇,大理石的地面特别干净,几乎能映出人的倒影。我们直接乘电梯到了四楼(我们的参观顺序是从上到下)。四楼都是一些古代的货币,各式各样、各个朝代的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各种宝钞、元宝,我拍了好多照片留念呢。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哪里有各种房屋的模型,有的还建在假山的半山腰上,特别逼真。还有各家大院,如乔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他们的建筑构思各有特点,但都显现出了那时晋商的富有。他们的房屋都气势恢宏。还有各种名胜,如山海关、岳阳楼等。我不禁佩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怎么会指出那么精妙的模型呢?三楼还有制作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比如有一个场景重现了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它们用火烤鱼,人物十分逼真,你甚至能看到他们的睫毛,咋一看我还以为是真人呢?还有的现实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让人触目惊心。三楼完了是二楼,那儿是书画作品,大多出自名家,有各种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应有尽有。如果你对书画有兴趣的话,那儿肯定会让你大饱眼福。另外还有大量绘画作品。

参观完后,我有种特别自豪的感觉,我为咱们的祖先感到骄傲,他们是聪明与智慧的象征。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8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现在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看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的人还看了:

1.参观博物馆有感日记

2.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1000字

3.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4.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

5.参观博物馆有感结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9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是暑假活动计划好的。所以,那天一早我和妈妈还有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原以为博物馆不会有太多的人,可从容参观。谁曾想,参观者络绎不绝,长长的队伍排出去好远,来观看博物馆《凤舞九天》——楚文化展的人可真多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它虽然经过了千年,但还是没生一点锈,看上去还非常锋利,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把剑是由青铜制成的,并且剑上还镶了宝石呢。

还有一件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文物是“曾侯乙铜冰鉴”,它的用处可大了,它夏天放冰块作冰箱用,冬天是放木炭作烤箱用的,真是神奇,我觉得古人真了不起。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觉得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你看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了,不都是我们自己人类创造出来的吗?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将来创造得更加美好。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10

柳州,山清水秀,是一座和祖国历史血脉相连的历史文化名城,工业名城和旅游名城,他是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百年沧桑,铸就了柳州优秀的工业文化。20xx年11月19日上午,我校六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着公交车来到柳州工业博物馆参观学习。

一路上,我们班的同学们嬉笑着,不知不觉中,车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平地,我透过车窗向远处望去,看到了那边的一栋楼,一堵围墙上有七个醒目立体的黑色大字“柳州工业博物馆”。

下了车,吴老师领着大家走进了大门,又看到了七个黑字“柳州工业博物馆”,字下摆着几盆花草。整座场馆,十分安静,我在这厚重的历史面前显得是那么渺小。一位年轻帅气的讲解员走过来,带着大家走进展厅。首先,第一部分:欣欣向荣的工业城市。映入眼帘了一个蓝色的庞然大物,讲解员说道:“这是20世纪80年代柳州微型汽车厂从法国引进,用于汽车大型冲压件生产,高10米,宽5米,厚3米。”我感叹人类中的天才,能造出这样的机器来造福人类。接着纵深行进,左右两侧的雕像仿佛诉说着柳州工业发展的传奇故事。在史前社会,生活在柳州地区的古人类,已会制造陶器等物品。下面我来介绍介绍:传统榨油业。相信大家都看过《爸爸2》吧!里面的第三期就出现了这个传统榨油的工具。下面是木器制作业。俗话说“食在广州,穿在苏州,死在柳州。”这正是因为柳州的棺材木打得好。下一个皮革制作业,有名的“李荣昌”皮枕。冶铁业,柳州的“铸铁工匠”正在奋力地工作着。土法制糖业。就是用柳州盛产的甘蔗制作。接下来的种种,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这些明朗的简介和栩栩如生的雕像都让我对于柳州的过去有了一个了解。

第二部分:近代工业的兴起。我看到了一些近代设施:各样的冲剪机,剪床,车床等,还有传说中的木炭汽车和“朱荣章”号飞机。柳州工业从衰落后有崛起的过程一步步展现在我眼前,以前的故事都历历在目。

第三部分:现代工业。红合牌37拖拉机,机械磨木机,jx型车床,“老八呎”车床,柴油机,“柳江”牌汽车,毛巾织机,螺杆压缩机等各式各样的现代工制品。我的心里不禁感叹:原来柳州的机器这么多。

我和几个好友嬉笑着来到了第二层楼。

第四部分:日用工业品。我发现了柳州牙膏厂的名牌“两面针”和柳州人自己的品牌“五菱”,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突然,一辆小汽车吸引了我,我快步上前看到上面写满了签名,所以在博物馆的小汽车中,这辆算是比较突出了。

柳州的工业文化,赋予了柳州阳刚豪迈的气质和开朗开放,敢为人先的精神,凝聚着柳州人民的汗水,艰辛。工业是柳州的基石,力量和自豪!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11

7月10日下午,我和参加北京夏令营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去参观首都博物馆。

来到首都博物馆,一座雄伟的建筑展现在我们眼前,我感觉首都博物馆要比深圳博物馆大得多。不一会儿,我们就随着辅导员哥哥、姐姐尽到了博物馆里面。博物馆里面十分宽敞,在一楼展厅,我们参观了古代人民遗留下来的许多物品,如:“一些古老的各种各样的盘子、陶瓷做的罐子和杯子。一件件物品非常精致,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很讲究。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二楼展厅,参观了许多用金子制造的'金菩萨、千手观音和弥罗佛。这一件件金子制品惟妙惟肖,古人的雕刻技术真高呀!

从二楼展厅出来,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饮水机和许多纸杯,我感觉很奇怪,这个饮水机没有开关,怎么接水喝。后来李雨茵妈妈拿了一个纸杯放在饮水机下,没想到水哗啦哗啦地流了出来。原来这是感应饮水机。我想博物馆的饮水机都这么高级,真不愧是高科技产物啊!

我们还参观了三楼展厅、四楼展厅,长了不少见识。

今天,我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非常高兴,因为我从博物馆里的古代文物知道了古代人民使用什么来生活的,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参观活动呀!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12

暑假里,我和来自山西的姑姑、表弟去首都博物馆参观。

一进门,我就—被一个雕像吸引住了,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元代的元始天尊琉璃塑像,天尊盘腿而坐,一手虚拈,一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宇宙混沌之无极状态。

之后,我又去了一些展厅。但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展厅里陈列的文房四宝。特别是雕有梅、兰、竹、菊的墨,工艺真是栩栩如生,让我叹为观止。

在这些展厅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民俗展厅。那里展示了古代人们过春节的一些风俗。人们在春节前采购许多年货、准备了大量的点心。除夕之前做出许多腊肉,还蒸了带红点的.大馒头、各种年糕,贴上门神、春联、窗花,还准备了一挂一挂的鞭炮,小孩还举着灯笼。我感叹那时过节真是和我们现在大不一样,要准备那么多的好吃的,过年那么热闹,真是让我羡慕不已……。

还有一个展厅让我感觉非常新奇。就是过去的文人墨客,为了在读书绘画时营造一个好的气氛,在书房里点燃熏香,身在其中,优哉游哉,书房中“书香”味十足。我要是有这样的一间书房该多美呀!

马上就该闭馆了,我仍然恋恋不舍。走出首都博物馆,我还沉浸在刚才的景象中。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13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是暑假活动计划好的。所以,那天一早我和妈妈还有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原以为博物馆不会有太多的人,可从容参观。谁曾想,参观者络绎不绝,长长的队伍排出去好远,来观看博物馆凤舞九天___楚文化展的人可真多啊!

首先我们直接来到了三楼,看到楚文化的展品可多了,那里有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刻制优美的“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以及“曾侯乙铜冰鉴”,还有贵重的双耳金杯,可爱的彩绘猪形漆盒······。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它虽然经过了千年,但还是没生一点锈,看上去还非常锋利,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把剑是由青铜制成的,并且剑上还镶了宝石呢。

还有一件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文物是“曾侯乙铜冰鉴”,它的用处可大了,它夏天放冰块作冰箱用,冬天是放木炭作烤箱用的,真是神奇,我觉得古人真了不起。。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觉得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你看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了,不都是我们自己人类创造出来的吗?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将来创造得更加美好。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14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王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位于市中心广场东北角的柳州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可真大呀,共有5800平方米呢!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场景式的古生物陈列馆,从远处望去,真是雄伟壮观。

一楼的展厅是古生物陈列。刚进入展厅就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顶上的放映屏幕时不时“窜”出个恐龙来,要不是和队伍走在一起,我起码要被吓死。我们参观了从古生代到中生代到新生代的各种生物化石,让我打开眼界。就在我的恐惧感快要消失时,一具巨大的真恐龙骨架又把我吓倒了。这是一条大约长17米多的霸王龙,看样子它正在捕食。在这黑暗的环境中,把这条龙衬托得更加逼真。它旁边还有一条脖子很长的似乎是蛇颈龙的龙,在它的脖子骨架右侧有一处沉凹,表明它是被咬死的。

我们接着又上了二楼,那里有两个展厅,分别是历史厅的民族馆。历史厅里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中国古人类的.生活,我们不禁为古人类的智慧赞叹。

接着,我们沿路返回上了3楼,3楼是青铜馆和书画馆。青铜馆里的青铜纹刀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面雕有鸟和花,很是惟妙惟肖,我们无不为其叹为观止——古人雕刻的技术真是鬼斧神工啊。

这次博物馆写生,不仅让我们懂得了古人类历史的知识,还知道了恐龙时期的各种生物,收获真大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篇15

今天,我和父母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前八座宏伟的汉白玉雕像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博物馆由方形底座和巨型穹顶组成,分为四层,各有特色。一楼是青铜博物馆,二楼是陶瓷博物馆,三楼是书画博物馆,四楼是货币博物馆。

我们带着有序的参观团队进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来到青铜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令人眼花缭乱,达丁、西尊、黄丸等青铜器历史悠久。达丁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前,古人就能创造出如此精美图案的宏伟青铜器,真是令人惊叹!

参观完青铜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陶瓷博物馆。我发现了两件非常不同的瓷器。一种叫如潘瑶,是北宋时期的一种茶壶。它的质地很硬,直到现在都没有磨损的痕迹。我觉得一定是古代无名艺人的心血。相反,大汶口文化中的黑陶空心高柄杯,质轻易碎,壁厚只有一毫米,故称“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文物,我最喜欢的是青花瓷。雪白的瓷器上画着蓝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光着头,仿佛在找人比拼;有的两条龙纠缠在一起,好像在打架;有的努力飞向天空,仿佛摘太阳……看着这些矫健的龙,不禁暗暗赞叹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飞逝而过,很快就离开了博物馆。回头看看身后的博物馆,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绘画和书法沉淀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