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

-->

去年年休假的时候我去了青海。青海的天空很蓝,云亮的刺眼,太阳的光照在身上,阴影散失。我看到了一生中最好的风景,在行走中,带着流浪的快乐,被净化着。回程的时候我坐在车里,一路看着青藏高原独有的广袤蓝天,渐渐蒙上秦岭湿润的雾气,渐渐变成陕南小城阴蒙蒙的天,我知道我是回不去的了,年轻时的经历和感受,因其带着青春的色影与想象而不可重复,对我来说,这弥足珍贵。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看的人很少,而谈论得最多的一本书。我花了近半年的`时间细细品读,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似水流年。这是个动听的词语,迟暮的人,躺在水底,看着往事一件件流过。我现在的年龄是正在水中的,我一次次地将手伸向水中,想拦住逝去的往事。掬起,也只是短暂地停留,继而是从指缝间溜走,这是我的天真。水之形,器为之,隔着玻璃,我们触摸到的不再是水的质感。时间过去,你更不能再身入其间。而看着,又是一阵一阵怅惘。普鲁斯特写了七卷,由此可见他的文字是厉害的,坚实而深广。

年少时的我们是纸做的,只能在水里吸湿,然后拿起来,看蒸发出雾茫茫模糊的一片,伴着潮湿、青涩的味道。年轻,只因为年轻,所以唯一值得记忆的便是有关青春了。

我向来以为自己只是个善于忘却、没心没肺的小孩子。然而蓦然间发现,我被现实时刻提醒着警诫着,不要在无谓的过去中留恋,快走,快走,快走,快变成个大人。我一直很愿意长大,因为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不可抗拒,逃避的结果是付出现实的代价,被社会所不容、所唾弃。

当一个人认真回忆的时候,往往是善于遗忘的。记忆的同时,伤感也成了关于过去的一部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去日苦短,来日无多,似水流年。涉江而上,又或顺流而下,为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及不甘寂寞的青春。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2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是由法国意识流代表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__1922年)历时十四年之久呕心沥血之作。对普氏而言该作品既是其人生意义之全部所在。

作者并未给文中主脚起一个名字,所有文中主脚的出场.体验以及意识流动,皆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完成的。读这本书就特别能理解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的中心论点-----世界的存在是以“我”的意识为支柱而存在的。通过“追忆”这一独特角度,普氏在写作技巧上进行了崭新的尝试,创作目标更多的转向关注人物的精神领域。借助回忆,(一种味道,一道风景,一种浮动的暗香都是其追忆模式开启的阀门)普氏轻而易举让读者追随着“我”的意识跳跃时空的限制,随时复原过去某个时刻。读者就好像落在普氏礼帽上的一颗尘粒,随他去他的似水年华里徜徉......

大部分读进去了的读者可能都会产生和我一样的感受。普氏是一个才华横溢极度感性甚至敏感到了痛苦状态的人。文中对景物,对人的感觉,对往事的印象的描写,无不给人以细腻到家的感觉。再加上文中数不胜数的明喻,像蓝黑海面上那一浪浪的波涛冲刷着堤岸,又好像老师在黑板前讲得眉飞色舞,用各种不同的解法给你灌输同一个知识点。«追忆»并不以情节取胜,情节反而有些乏善可陈。那些无聊的沙龙社交活动甚至让人昏昏欲睡。由于本人性取向正常,又无好奇心。因此只要提到夏吕斯男爵大人和他的男朋友的情节,都是我头大如斗的时候。

个人认为,和历史上那些极度敏感感性的高才一样。普鲁斯特就是上帝造人时的失误。本应给普通人浇上一勺意识让其用于感知世界。轮到他们时,上帝打了个盹,浇过了又浇了一勺。如果再浇一勺,恐怕普鲁斯特都能带着人类找到回去的路了。

我一直认为人类的理性其实是走入了迷途,理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确定无法解决人类的困境。而一切艺术,美学几乎均来源于直觉以及印象。普鲁斯特虽没有明喻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用心的读者自会感知。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3

《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这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全书共七大卷,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

《追忆似水年华》长期占据“买了来读不下去的书”榜单前三甲。在普鲁斯特生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阅读的切入点,谈谈如何不厌倦、不放弃地读下去吧。

1我们先来看看毛姆的建议。

对于《追忆似水年华》,毛姆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就在我们这个时代,法国产生了一位堪与历代大师媲美的伟大小说家。那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我自己就曾说过,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

“重读这部作品,我们大多数人的态度也许会变得比较清醒:普鲁斯特其实经常重复,他的自我剖析也许繁琐,对妒忌心理的分析冗长而乏味,即使最有耐心的读者最后也不免生厌。”

觉得看不下去的小伙伴们,你们不要对自己的耐心和鉴赏力产生怀疑!就连毛姆也会这样觉得呢!在产生了这个认知之后,你们从自我怀疑中解脱,心态就会平静得多了。再遇到不耐烦的地方,就不要强迫自己非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啃下去了。

普鲁斯特毕生所学所思,都融汇到这一本书里。这本“一生之书”所承载,远远超出一般书。而且,作为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位伟大作家,他继承了雨果、巴尔扎克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观。因此他的书里囊括了美术、音乐、军事、词源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解。按照毛姆的这条建议,其实你大可以把不感兴趣的知识大段大段跳过去。比如,如果你不是对词源学特别感兴趣,第一册和第四册里面各十几页的词源辨析就可以不太有罪恶感地粗粗浏览了。

2“尽管如此,他的优点还是远远超过他的缺点。他是个具有独创精神的伟大作家。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创造力与心理透视力无与伦比。”

毛姆指出了《追忆》的重大优点。你可以看看普鲁斯特是怎么样观察和去描写的,如果你仔细想想他的巨大的好奇心、独创性的视野和视角,应该会对你的观察和思考方式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美妙的影响,其实是很少有作家能够提供的。

3毛姆钦佩地列举了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一长串人物,说从未有作家在一本书里写活这么多人物,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他对普鲁斯特的幽默感也非常钦佩。“我相信,他在未来将作为一个卓越的幽默作家而受人称颂。”“我劝你在读这部大作时,虽然有许多枯燥的地方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但是那些描写维尔杜兰夫人和夏吕斯男爵的文字却千万不能遗漏。这是两个刻画得最淋漓尽致的喜剧人物,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多见的。”——这可能是一种矮化的读法,因为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不存在完全的喜剧性或悲剧性,这些人物有多个侧面,如同被精琢的钻石,每个面都在太阳下熠熠生光,达到一种悲欣交集的、几乎是上帝视角下的和谐。但无论如何,从欣赏书中人物的幽默感出发去阅读,是一种快乐的、也不容易吓到自己的方式。

4我们再来看看本雅明是怎么说的。

“这个无足轻重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竟若无其事地捕获了这个颓败时代最惊人的秘密,好像它不过是另一个疲惫不堪的斯旺。普鲁斯特被挑中了来为记忆把十九世纪孕育成熟。” “普鲁斯特对那些进入贵族圈子所必需具备的训练从不厌倦……”

本雅明非常干脆地指出普鲁斯特是个看透上流社会秘密的势利眼、花花公子、社会名流。如果要做一个我们熟悉的类比,这本书以其描写的社会阶层而言,就是西方世界的《红楼梦》:吃穿用度,起居交际,语言习惯,人生遭遇,一应俱全。有一千年家族历史的大贵族和掌握法兰西命脉的大金融家的终极对决——这也是一个阅读的切入点——有这样真实的上流社会的恋爱、饮宴和斗争,谁还要看yy出来的总裁文宫斗文呢!

当然了,就像《红楼梦》一样,《追忆》也超越了他的阶级性。“普鲁斯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石心肠,是一个走在其阶级前面的人的桀傲不驯。他是他创造出来的世界的主人。”(《本雅明论普鲁斯特》,张旭东 译)

5《追忆》不是一部“拿起来就必须一口气从头读到尾”的强迫症类型的作品。普鲁斯特在细节上的趣味,对意象的感受力和优美的行文,使得随手翻开一页就读的碎片化阅读成为可能。每天晚上睡前读半个小时,像吃甜品一样慢慢的,一口一口的来,怎么样?以下引文同样来自本雅明:

马克斯•乌诺尔德是一位具有洞察力的普鲁斯特读者,他指出“无聊感”就是这样从普鲁斯特的行文中产生出来的。他把这称为“没有要点的故事”。他写道:“普鲁斯特能使没有要点的故事变得兴味盎然。他说‘想想看,亲爱的读者,当昨天我把一块小饼干浸泡在茶里时我想起了孩提时在乡间度过的一段时光’。他为此用了八十页的篇幅,然而这一切是这样迷人,以致于你不再是一个听故事的人,而是变成了白日梦患者本人。”在普鲁斯特笔下,“平平常常的梦一旦被讲述出来就立即变成了没有要点的故事”。

6《追忆》对于爱情、尤其是对于性嫉妒的描写独树一帜,非常适合打算恋爱、正在恋爱、以及失恋了的读者来读。

个人非常推荐第一卷的《斯万之恋》部分。这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也是书中最为完整而微的一个故事。如果你希望从《追忆》里面读到一个故事,那么就只读一读《斯万之恋》吧。这也是非常好的。

哈罗德•布鲁姆指出了《追忆似水年华》的“治愈系”的一面:

“……我总会想,普鲁斯特确实是医治那些身陷不幸爱情或者迟早如此的恋人们的良医。可惜的是,他的药方也与其他所有疗治爱情的药物一样,只有在病痛——甚至是其纯粹的形式即嫉妒——结束之后才会发挥效用。他提供的是追寻往昔的抚慰,这也是我们唯一能够接受的。当我们终于知道嫉妒不过是一首淡淡的诗,甚至显露不出它其中深藏着的三四张面孔时,这是一种姗姗来迟的喜悦。”(《西方正典》,江宁康 译)

还想再说一句,个人觉得读过的最好看的爱情故事,就是《斯万之恋》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了。

7对于普鲁斯特来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一生之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如此。初读,再读,随着岁月增长再读,我们的理解和体会也会不断加深。让我们开始初读吧。开始再读吧。开始再一次重读吧。安德烈·莫洛亚说,没有人比他更善于帮助我们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从童年到壮年,然后到老年的过程。

最后,分享本雅明一段让人眼眶湿润的文字:“普鲁斯特不可思议地使得整个世界随着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一同衰老,同时又把这个生命过程表现为一个瞬间。那些本来会消退、停滞的事物在这种浓缩状态中化为一道耀眼的闪光,这个瞬间使人重又变得年轻。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时时刻刻在试图给一个人生整体灌注最彻底的意识。普鲁斯特的方法是展现,而不是反思。他的直觉是:我们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经历各自生活的真正的戏剧。这正是我们衰老的原因。我们脸上的皱褶登记着激情、罪恶和真知灼见的一次次造访,然而我们这些主人却不在家。”

《追忆似水年华》被康诺利评为“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作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说实话,我没读过完整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只是看过一些简易版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谈一谈它在体裁上的创新之处。

首先,作者将现实和梦想联系在一起,是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小说,这是它的创新之处。作者在回忆和现实中徘徊,虽然讲的都不过是简单易懂的事情,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起的效果完全不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讲述同样的故事,因为人的生活本质没有变,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命在无时无刻走向死亡这一事实,但是在小说中,作者用回忆的方式来抗拒死亡,抗拒遗忘,在梦中,或许一切都不同,但于再另一面反应社会现实,逃避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面对。小说将现实与梦想之间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虚幻来表现真实往往直接比揭露现实更有震撼力。

其次,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别,不仅仅叙事,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特定的中心人物,都不是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贯穿全书的线索。它主要以描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为主,看似一个个之间支离破碎的,但是却是形散神不散,可以分为多个独立完整的小说,这和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没有特定的主题比只有一个主题更能吸引人,真所谓单音节的旋律是无法与宏大的交响乐相提并论的。

《追忆》在叙述角度和结构形式上的创新是具有革命性的,但在有些方面又具有两面性,呈现出一种转折点的面貌。首先,它的叙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形象,具有多重性,即有自我的多重存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主导的自我也发生变化,表现为叙事结构的变化。但是在每一个断片也就是分裂的时间段内的自我并不呈现为分裂状态,而是呈现为单一显性自我的主导性和多种隐性自我的和平共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小说中的“我”应分成两个主体,一个是行为的主体即主人公,一个是叙述的主体即叙述者,“叙述者秉持着叙述大权,但是他把观察和认识生活的权利交给了主人公;叙述者虽然拥有全知的意识,而身在局中的主人公只有有限的意识。但是叙述者尊重主人公的局限性,并不要求他跟自己一致”。

这与卡夫卡是不同的,卡夫卡的分裂的自我是同时存在的。这也是昆德拉认为卡夫卡作为真正现代性的开始在文学史上具有比普鲁斯特更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所在。在昆德拉心目中的小说史里,“是卡夫卡开辟了新的方向:后普鲁斯特方向。他构思自我的方式是人们完全意料不到的。……卡夫卡确实时时表现k的各种想法,但这些想法都仅仅是关于即时处境的……任何可能超越于这一处境之外的东西都没有向我们展示。”

以上内容由本站站整理提供。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4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这是本意识流的书,所以,只研究书序就用了将近十多个小时,莫洛亚点评的很到位,我觉得,不比小说本身差。

目前印象最深的是这三点。

一,小说的主题:毁坏一切的时间和拯救一切的记忆对峙着。这对峙之间,其实就是我们彼此的人生。记忆胜利,你活在了过去;时间胜利,你没有了未来。得失之间,取舍之间,矛盾之间,颇多玩味。

二,一种奇特的表达方式—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用记忆里最深刻的食物味道可以形容你想表达的一切。书中文字这样呈现:好好看,世界的全部秘密都藏在这些简单的形式下面了。

三,除了上述两点,其实书还没开始读多少,但是收获已是满满,尤其是关于如何捕捉生活中美的本质理解,更是精辟:在一项描写中,人们可以无穷尽的罗列位于被描写地点的各种物体;但是真相仅在作家择定两件不同物体、指出它们的'相互关系的那个瞬间开始披露。艺术世界中这一相互关系类似科学世界中唯一的因果关系。

每次读到这些,心里总是拿来印证自己觉察到的一切,深感无有不是,似乎是为自己曾经的疑惑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当然,书还没读完,当然会继续,就像人还活着,所以也要继续一样,带着过去,珍惜着现在,走向未来。

未来就应该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大白兔软糖:简单不失纯真,线条轮廓清晰,以及还没吃到嘴里时,心里就溢满的口水,到处是香甜。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5

与同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那样,普鲁斯特的创作也明显受到当时哲学家的影响,起初专家认为他深受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直接影响。其实,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对其的影响更大,当然我也只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还缺乏哲学思辨的能力来阐述这个问题。

其实,二十世纪的哲学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重新构建了存在论的形而上学。存在的意义,对科学研究以及哲学必然是一门科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全体可以按照不同种类来界定特定的事质领域,如历史、自然、空间、生命、此在及语言之类,又可以相应地专题化为某些科学探索的对象。特别是他认为,此在的存在优先于非此在的存在,而此在作为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即我们通常理解的人的存在,它是以自己的存在,和非自己的存在来认识存在的,这种存在是哲学意义的存在,它不是生存,当然与人类学等根本不同。

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哲学上在海德格尔之前,存在与存在者同一,存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存在者来诠释,人作为存在者沦陷到了历史和传统的境遇之中,他对自己的存在理所当然地满足和符合他所处环境和时代,并被一些晦暗的东西屏蔽,以至于让人遗忘了本身的存在,这在普鲁斯特之前的作家已经认识到并在进行的文学创作中进行了探索。

普鲁斯特在小说中,通过不断的回忆,让时间蕴藏于空间的后面,让过去的人和事重新显现出来,通过过去的存在再创造出来,人不能在忘记过去、无视现在,让人忘记自己的存在。而且还为了将来让人的存在更有意义。

其实,普鲁斯特总是强调,对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和人,我们一直熟视无睹,感觉不到任何的兴趣和爱好,这其实是我们自己沉沦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感觉不到自己的操心和操劳。于此,普鲁斯特一直鼓励我们只有我们通过重温一些我们不注意的或没有搞清楚的东西,从内心深处有了感受而得到的东西,那就是经过艺术探寻而得到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存在以及我们的艺术生活才是我们最想得到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还在研读之中,对他的存在论理解还很肤浅,以上看法可能有曲解普鲁斯特和海德格尔的看法和主张,我只是想做一个探讨而已。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6

手捧普鲁斯特厚厚两册的《追忆似水年华》,我心中无限感慨。

这本书我其实并没有读完,所以这篇文章可以暂且算为它的“读中感”。普鲁斯特睿智的思想在我头脑中不断反射和共振,让我的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两个词:“时间”和“回忆”。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个人的毛病,也从没想过用文字去表达这些时候的心绪与意念,可是普鲁斯特比我早一个世纪想到并做到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它并非描写他有多么愁、有多么痛、有多么苦,而是通过一种更巧妙却很自然的手段让读者自己去在哪一页页平常的文字下体验一种掩饰不住的惨淡的伤感——这个手段就是回忆。

回忆的方式有很多种。当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想要去回忆一件事或一个物品时,我担保你十之八九的可能性是失败。可是,往往在你不经意间,原来你所经历的或拥有过的,在一个恍惚的瞬间与你正在经历或拥有着的现实重合了——比如贡布雷的形象和在莱奥妮姨妈家曾经吃过的小玛德莱纳点心的滋味——像一把钥匙正确地插入了一把锁,然后回忆的大门便被启开了,往事如潮水般涌进脑海。而这第二种回忆的方式确是强求不来的,也许在这一刻,也许在下一刻,你无法预知它的到来。导致往事与现实重合的事物同样地捉摸不定。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你回避不开,也找寻不来。

时空的迷雾终要掩盖一切。而回忆,这种与时间相反抗而注定要失败的行为从本质上就是悲剧性的。我们都说,最珍贵的便是已失去的,将已经失去的重新搬进你的心灵,定然就会引发感慨、伤感,但同时又觉得快乐、满足。没有什么能比回忆更加伤情,却又没有什么能比回忆更加美好。回忆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却又是一切幸福的开端。我想,这本身并不矛盾,相反却是一种完美的统一。

普鲁斯特用他的笔将他心中无限的忧郁用时间当线,用回忆作针织成了《追忆似水年华》。他其实是一个过于敏感的人,一个小小的伤害在他来说就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妈妈临睡前没有吻他就使他难受了一晚上)。我也承认没有亲身经历这些痛苦,是写不出来这部小说的。但普鲁斯特的痛苦在我们多数普通人的眼中又不同了,它减淡为一种若有还无的愁思,相反却更能令人魂牵梦绕。时间在你的血管里流动,把一切已过去的或还未发生的循环到你的心——我们普通人依赖着它来生活,而普鲁斯特听到了心跳的声音。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7

近一段时间,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粗粗读过(洋洋240万字,够累的),叹为观止。若有时间和闲心细读,玩味之际可能快乐更多。这是一部奇妙的心灵独白史。没有紧凑的故事情节,只有滔滔不绝的文字奔涌至眼底,看了上句若不看下句,你猜不出作者会讲些什么;看了上段,下段的内涵你根本就推测不出来。几乎每句话、每段文字都是美的闪光、都是智慧的标题、都是真知灼见。

许多地方的文字,并不比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话逊色。这是一部散文式的巨著。它好象撒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石的草原;草原上有花在开放,有草在生长,有虫儿在鸣唱,有蝴蝶在起舞,还有阳光雨露,电闪雷鸣,月辉彩虹。细看,在阳光下在草丛中随处可见宝石的闪闪烁烁。那是真的宝石,可他们象小石子一样多、一样不起眼。若没有阳光的映照,则看不见他们的闪光,还真不把它们当人间瑰宝看待。这阳光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读者的会心一笑或拍案一叹。而这些宝石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作者随笔写的一个词或几句话。这词之精彩、这话之绝妙,不看想象不出来。

普鲁斯特对文学、美术、雕塑、音乐、建筑、美食、时装等高雅之物的欣赏知识达到专业人士的高度。普氏尤会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上流社会的男女心理活动。他笔下的少女和鲜花一样,自然而生动,敏感而娇美。他对人类的友情、亲情、爱情之体验之细腻,描述之细致达到空前之高度。他笔下的天空、大海、山坡、田野、教堂等美妙绝伦,变化莫测。我尤其喜欢他在乘车旅行时,透过车窗对沿途看到的风景之美的描写。

现实中,我也喜欢在乘火车时欣赏沿途的大好河山。可我的文笔之笨拙,难再现真实的风景之美的万分之一。普氏一代大家,那文笔就不同了。他能为大自然增色添彩。他对旭日和落日的描写我也赞叹不绝。红日初升的天空与落日的时分的晚霞被他的笔描写成天堂的景色。有趣的是,他很少描写满天繁星和月光皎洁的文字——我猜想这是因他身体不好,夜晚不大出门有关吧。普氏的文笔非常优美。

有的地方则是不露声色的幽默,语句或辛辣或俏皮。作者对上流社会那种无聊空洞而奢华的生活随时随地加以冷嘲热讽。他常常将某个实物东西当成有知觉、有思想的生命之活物来写,这颇符合佛家的万物平等之原则。他笔下的对话能非常逼真地再现书中当时当事的气氛和人物的背境。这些由书中人物说出来的原话是作者随心所欲地插进来的。由此可见作者的记忆力之强!有些地方,对于社会、人性的哲学议论有卢梭的风格。对于大自然风光的描写则有《瓦尔登湖》的影子——亦或反之;与《猎人笔记》迥异。

普氏笔下的少女都是一些天真烂漫而又不乏任性的精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嗔一笑都展现出其纯洁心灵之海的波光艳影。有些女孩还喜欢恶作剧——淘气而又不失节制。他们都是天堂的使者,所以她们脸上都洋溢着阳光。她们也是海的女儿,因此她们在蔚蓝的海滩边追逐浪花,那么投入、那么快乐。我能从这些女孩身上看到郝斯佳的影子亦或林黛玉的遗风。我想每个少女——哪怕最平凡、最乡气——也能成为作家或画家笔下的艺术女神。如果能真实地再现这个女孩的肉体和精神之美,我们会发现这种美中的率真与随心所欲。

小女孩的美随时随地灵光—现又转瞬即逝——连她自己也意识不到适才美神亲吻了她。一旦她意识到这种美对人的诱惑,而想通过各种手段固定下来,保存起来时,少女已堕落成交际花了。但凡自然之美是不能参有人之意志的刻意。自然就是自然,如同生命、如同日月星辰、青山绿水。普氏深得其趣——他以高出女孩们的智慧与敏感与她们一块游戏,以便欣赏之、享受之、影响之。他以此为乐、亦以此为业。若不是写出这部惊世之作,他的生活,我们可以认为是曲型的纨绔子弟的空虚无聊的人生游戏。女孩们老了,但其妙龄年华却在普氏的笔下复活,这于人类之精神文化多么有意义!

我想普氏的创作生活定然不象路遥创作《平凡世界》那样“苦行僧”吧。普氏下笔万言,恣意汪洋,随心信笔,为所欲为。我看起来却非常累。拿此书当小说读那是笑话,只能当散文读,最好是当哲学著作读。那种阅读时的快感全来自闲而又闲、静而又静的时候。要想读的“过瘾”,最好找《基都山伯爵》和《红与黑》之类的快意恩仇的书来读。说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去“探险”,“洗涤”人心,则找《追》来读不错。我以为梭罗的《瓦尔登湖》与《追》是同一类书。普氏是靠精雕细刻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展现人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在普氏所写的人物中似乎没有一个是我所倾心欣赏的。勉强说一个,我选安德烈。这个女孩聪明高贵、机智灵活;另外还非常大度和善良。

我向往的是普氏笔下的海洋、小镇、山坡、田野。我对普氏所描述的教堂尤为感兴趣。普氏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描写这些教堂,我则更愿去亲身感受教堂里的宗教氛围和《圣经》有关的文化内涵。我最想去的不是那些大都市中游人如织的著名教堂,而是安静肃穆的小镇教堂。这种教堂最贴近上帝,也最能代表教徒之虔诚。我也想听听普氏醉心的那段音乐——看看是如何地动听迷人。普氏笔下的贡布雷是一个迷人的小镇。该镇的真实名字为伊利耶——系普鲁斯特父亲的故乡。浪漫的法国人现在已将此镇取名为伊利耶——贡布雷了。镇上有小说中的饭店、点心、餐馆、杂货店等实物招待游客。因此,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现实,哪是普氏虚构。

有人说,人们的情感中有两种幸福观的辩证法:一是赞歌形式,一是挽歌形式。一是现实的前所未有的极乐的高峰;一是永恒的轮回,无尽的追怀回归太初,回归最初的幸福。在普鲁斯特看来,正是幸福的挽歌观念——亦可称之为伊利亚式的——将生活转化成回忆的宝藏。普氏把“没有要点的故事”写得“兴味盎然”,其实是在普普通通的故事上,通过回忆之手涂上了空灵的五光十色的彩粉。人的回忆是奇妙的魔术师,能将一件小事,一段小曲,一幅小景凭空变成意味深长的启迪,美妙无穷的享受,绚烂多姿的天堂花园。有人怀疑这些幻化后的瑰宝是否真实时,普氏理直气壮地说是真的,我的回忆告诉我就是这个样子。

再说,哪部伟大的小说不是回忆录?世间一切都变幻无常、流转不定,惟有人的记忆是永恒的。诚然,一个人若只能在回忆中再现过去的美好时光,那只能是“回光返照”,只能算是月光似的没有温度的热情,只能算是挽歌了。这表明我们得人生开始“往回走”——回到我们来得地方,回到我们本来之所——我们走在思想情感的归途。这种回忆的滋味虽甘美,必定还夹杂忧伤与哀婉——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8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简称《似水年华》)确实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小说。不但在法国,即使在国际间,都认为《似水年华》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这早已成为定论。英国的法国文学专家乔伊斯·m·h·雷德在他所编写的《牛津法国文学辞典》中,就是这样评价《似水年华》的。

人们早就说过,小说是生活的镜子,也是现实生活的横断面,是生物学或生理学上的切片。无论是短篇或长篇小说,在它的有限的范围的,强烈地深刻地反映某一个生活机体或生命机体的特性,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活机体或生命机体,而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的典型的生活或生命机体。在世界各国一切文学产品中,小说是人类生活的最切实可靠的见证。然而在各国文学史上,能够负担这样重要任务的伟大小说并不多见。举例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这样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普鲁斯特的《似水年华》也是这样的小说。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几乎可以说:都是人类生活有血有肉的切片。

《似水年华》另一个艺术特点是“我”与“非我”的界限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普鲁斯特曾经给友人写信时说:“我决定写这样一部小说,这小说中有一位‘先生’,他到处自称‘我’,我如何如何……”这位“先生”就是作者自己,这是无疑的。这么说,《似水年华》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吗?不完全是。小说贡彻始终的线索是“我”,但作者常常把“我”放在一边,用很长的篇幅写别人。正如哲学家阿兰指出,《似水年华》的作者要写“此物”时,必先写“彼物”对“此物”的反映。世界上没有不是彼此联系着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我”,也没有绝对的“无我”。在这里,又可以指出《似水年华”的艺术手法与《人间喜剧》不同之处。巴尔扎克着重写“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巴尔扎克把作为他叙述故事的“物”的背景描写得仔细周全,凡是小说人物的住屋、屋子里的木器家具、人物的财产、现金帐目等等,巨细无遗,令人叹绝。可是巴尔扎克从来不写自然的背景,不写山水草木;也不写活的背景,也就是说,不写小说主人翁周围的其他活人。好象他心目中只有高老头、葛朗代等主要人物,把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深刻、生动。至于次要的人物,往往一笔带过,决不多费笔罢。其实巴尔扎克心中只有一个“钱”字。

作为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似水年华》和一般的回忆录以及一般的自传小说都有所不同。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回忆录。作者对回忆的概念,对于时间的概念都与众不同。他把今昔两个时间概念融合起来,形成特殊的回忆方式。比如他在儿童时期早晨喝一杯热茶,把一块俗名“玛德莱娜”的甜点心泡在热茶里,一边喝茶,同时吃点心,他觉得其味无穷。等到他写《似水年华》的最后一卷《重现的时光》时,他重新提起这件事,好象回到二十多年前的儿童时代,把当时的生活环境和身边的人物都想起来了,好象“昔”就是“今”,“今”就是“昔”,“今”与“昔”结合,形成真正的生活。

所谓时间,实际上是指生命延续。“延续”一词是柏格森哲学的重要术语,所谓生命,就是延续与记忆。如果没有记忆,思想中就没有“昔”的概念。没有“昔”也就没有“今”,“今”“昔”两个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昔”与“今”的结合,就没有延续的概念,也就没有生命。所以有人说,普鲁斯特生命的最后十五六年是关在斗室中度过的,他把窗帘都掩上,室中无光,白昼点灯,他的时钟与我们的时钟不同,我们的时钟上的指针是向前走的,他的时钟的指针是向后退的。他愈活愈年轻,复得了失去的时光,创造了断的生命。

《似水年华》和传统的小说不同,它虽然有一个中心人物“我”,但没有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只有回忆,没有情节。这是普鲁斯特对于法国小说的创新,但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表现他对于生命的特殊感受而创造的新艺术手法。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9

这是第一部我看完觉得它是一部电影的电影。

尽管它什么也没讲。

可是当电影结束时,我想它是一部让我产生共鸣的作品,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在最后的乐声响起时,我只有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心情。

然而我并不是一次性看完的,但它意识流的表现,即使是160分钟不间断地观看和我两天断断续续地看完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因为它没有情节,或者说,它不需要情节,当整部作品的主题是一个多情之人的追忆时,它无须逻辑。

我没法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仔细欣赏这部影片,于是,我在楼上装修,楼外放炮,对面造楼的喧闹声中,看完了它,心情却无比平静,这是它由内而外安抚我的,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去了解其详,只是想去感受,那份朦胧落寞的氛围。

影片镜头的转换,架构的设计,人物的对白,音乐的留白,每一点都在契合追忆。尤爱整部电影的各式镜头,如此精妙而恰到好处,隐喻的嫁接也相当自然,却又能被捕捉,然后轻笑一声,随它而去。

它一言不发地颠覆了我对电影多年的偏爱类型,我想过去的我不会耐心看完整部作品的,就像我读不完整套的《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它们与书作《追忆似水年华》一样巨制冗长,它们都表现繁华落幕的荒凉无力,特别是在短暂的欢乐和热闹的衬托下,有种置身事外的离开感,是被动的隔绝,但是却没有了曾经的恐惧。

看完电影,读完书,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可以作为一个阶段的结果的是自己的体悟,所以不在乎这体悟有多少内容或者意义,它已经真切融入了我的生命,没有任何声响,没有任何预兆,这般低调动人,而将在我的追忆中无限延展和闪回。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0

我觉得这是第一部我看完觉得它是一部电影的电影。

尽管它什么也没讲。

可是当电影结束时,我想它是一部让我产生共鸣的作品,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在最后的乐声响起时,我只有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心情。

然而我并不是一次性看完的,但它意识流的表现,即使是160分钟不间断地观看和我两天断断续续地看完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因为它没有情节,或者说,它不需要情节,当整部作品的主题是一个多情之人的追忆时,它无须逻辑。

我没法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仔细欣赏这部影片,于是,我在楼上装修,楼外放炮,对面造楼的喧闹声中,看完了它,心情却无比平静,这是它由内而外安抚我的,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去了解其详,只是想去感受,那份朦胧落寞的氛围。

影片镜头的转换,架构的设计,人物的对白,音乐的留白,每一点都在契合追忆。尤爱整部电影的各式镜头,如此精妙而恰到好处,隐喻的嫁接也相当自然,却又能被捕捉,然后轻笑一声,随它而去。

它一言不发地颠覆了我对电影多年的偏爱类型,我想过去的我不会耐心看完整部作品的,就像我读不完整套的《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它们与书作《追忆似水年华》一样巨制冗长,它们都表现繁华落幕的荒凉无力,特别是在短暂的欢乐和热闹的衬托下,有种置身事外的离开感,是被动的隔绝,但是却没有了曾经的恐惧。

看完电影,读完书,并不是最终目的,真正可以作为一个阶段的结果的是自己的体悟,所以不在乎这体悟有多少内容或者意义,它已经真切融入了我的生命,没有任何声响,没有任何预兆,这般低调动人,而将在我的追忆中无限延展和闪回。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1

《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着,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

作者整本书都在写他一生的回忆,我觉得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将那些幸福快乐的事情留在回忆当中,可是当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只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即使过去的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过去,现在的世界才是真的,我们要好好的度过现实中的每份每秒,让自己在以后能够真的追忆属于我们自己的似水年华。

这本书极其细腻的描写,把每一个细节刻画到几千字。作者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强,每个人的鲜明特点都在每个记叙中很明显的显露出来,即使是再多的人物,作者也能很深刻的描写出想要通过此人所要阐述的一些人世间的看法。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篇12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马塞尔・普鲁斯特,第一次看到这位20世纪法国最伟大小说家的照片时便被那突兀的眼神震慑了,更让人吃惊的是那双发现生活发现文学的大眼睛背后脑中拥有的丰富想象力与文学禀赋。我虽有幸地拜读了他投入毕生精力而创作的这部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却并不敢说读懂了这本书所传达的真谛,只能说是从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慢慢地得到了不少地感悟。

其实最开始自己都没有读它的勇气。面对这部对20世纪中后期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的鸿篇巨制,我胆怯了,这种强大的文学气息与繁多的文字让我变得不知所措,所以从网上找来电子版一点一点读,却很快便没有了耐心。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它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

这部书以“我”为叙述主体,并不是描写或者讲述一个或几个感人或富有真理的故事而是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为一体,将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真实的进行了描写,除了叙事以外还写出了许多自身的感想和议论。虽然整部作品看起来到并不像一般小说一样有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人物,清晰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并不特定却是作者的一份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说实话光是看译本就已经很困难了,若不是在特定的氛围中很难有耐心去读下去,抱着只是简单看“热闹”的心态,去读那些为文字也被那丰富的思想所感染。普鲁斯特开篇便用很大篇幅来描述小的时候自己对临睡前母亲那一吻的依赖与渴望,由此延伸出的许多细节虽干扰了我的思维却深刻的理解那个孩子敏感、渴望的心情。随后展开的一幕又一幕故乡贡布雷,贡布雷的街道、姨祖母的怪癖、贡布雷的钟楼;还有他和希尔贝特的爱情、期万对奥黛特的痛苦纠缠无可奈何的爱,还有在巴尔贝克的海滩上见到少女怦然心动的思慕……这一个又一个随着作者眼之所见而展开的小故事中的动作、谈话、人物的装扮、一句话引起的思绪万千、一个景物引出的论述一层深似一层的哲理性的思考无一不打动我的心并在思想与心灵的深处引起共鸣与深深的认同感。

文中通过“我”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追忆自己的“缓慢成长过程”,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虽然中间很多追忆让自己暂时忘记“我”到底是由哪些事情幻想到这里的,到细致跳跃的描写却让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想想自己,曾经老师逼着写日记的时候都觉得是负担如今更没有什么肯耐下心来回忆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他们。“追忆”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常常自我认识,对自己进行精神的鼓励与洗礼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虽没能细细读完这本书,我却明白了逝去回忆的珍贵。同时也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为自己的年华付起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