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以智慧城市为篇1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应用领域,智慧城市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探索和实践。近期,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个智慧城市项目,亲身感受到了智慧城市带来的许多便利和改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智慧城市的心得体会。

首先,智慧城市的最大特点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通过网络和传感器等先进技术,智慧城市能够实时采集、分析和利用大量的数据,并将其运用于城市的各个领域,如交通、能源、环境等。例如,在我所参与的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在道路上安装了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路况并智能调整信号灯。这使得城市的交通更加顺畅高效,减少了交通堵塞和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繁忙的交通路口,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的运用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安全和方便。

其次,智慧城市的发展还使得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城市管理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城市的情况和问题,并快速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举个例子,我们的项目中还应用了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每个垃圾桶都安装了传感器和识别器,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的种类并进行分类。这大大减轻了垃圾回收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不仅仅在垃圾分类领域有用,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城市管理领域,如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等,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然而,智慧城市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首先,信息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城市中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变得更加频繁和庞大,这就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只有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才能真正保证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包括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因此,政府、企业和市民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共同推动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最后,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不能因为过度追求科技的应用而忽略了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参与。

总的来说,我认为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智慧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质量。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也需要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目标。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也将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用自己的行动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智慧城市为篇2

城市,人口、商业、交通、通信、水、能源,这六大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要素包括人、物、财、信息、生态、文化和法制的管理。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对物的信息感知、获取、传输、处理为一体的信息技术,需要传感设备、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

智慧城市应当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为关键,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导向,以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品质为目标。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用到的新技术:1.数据应用技术。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共享,数据挖掘。2.智能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知识发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3.虚拟模型技术。4d融合,3一体化,信息匹配,虚拟仿真,信息模型。4.网络应用技术。物联网,云计算,未来网络技术(ipv6)。

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有:1.无缝覆盖的网络建设。城市光网、无线城市、三网融合(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2.全面感知的城市触角。视频图像感知,智能卡感知,遥感定位感知,社交媒体感知(门户,微博)。必要措施: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服务。两卡工程:市民卡&车辆智能卡。

看完了这本书,我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六大要素,打好组合拳是对一个城市的考量。当今社会,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如何有效争取资源、留住资源、持续发展可再生资源,计划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人力资源,涵盖人口数量、人员素质、人员组成结构、人员的分布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掌握好这些基本信息,才能有效开展人员配置工作。商业资源,城市的形成源于商业活动,一个城市的商业信息展示着这个城市的活力,商业环境,商业经营领域,商业活动区域,商业实时信息,商业动向等都是需要知悉的基本信息。人口与商业相对灵活,需要长久经营;交通与通信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完善;水与能源则是发展的必备要素,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需要做好规划,用最少的能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分阶段,有计划地完成不同维度的建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观。

兰州市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自然环境与交通环境。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如何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交通拥堵,城关区道路老化比较严重,如何走在前面建设兰州,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现阶段,兰州十二五规划中,甘肃万华金慧在做智能车辆卡项目,属于智能交通建设的一部分。万桥的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安防建设经验的本土企业,可以在智慧城市中接受城市视频监控的工程建设,同时依托软件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可以接手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以智慧城市为篇3

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并根据已签订的合作协议扎扎实实稳步推进项目遴选、调查、放款等工作;试点城市所在省代表和试点城市代表表示,将按照国家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和规划,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要求尽可能的扩大投资和启动内需,但经历前几轮的大规模投资刺激后,传统项目的边际效益正在迅速下降,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新经济模式形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镇化的具体过程中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紧迫的课题之一。住建部是承担着城镇化推进任务的重要部门之一,在响应中央战略部署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手段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民生,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区、镇)应运而生,为此,住建部在充分理论研究、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提出并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其重要内容是从方法论高度重新认识城镇化发展和规划,智慧的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的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数字城市的新包装,一些城市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国内智慧城市虚火过旺和盲目贴标签的行为也广为诟病。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将在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推动智慧城市有两个重要的驱动力,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4]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偏废或仅仅是强调技术应用而忽视社会经济层面的创新,智慧城市的试点也必将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基础主要组成部分

(1)智慧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交通和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就是要不断夯实信息化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有线宽带网、无线宽带网、3g移动网、无线宽带网以及智能电网等带来的便利。此外,还要整合城市周边交通环境资源,实现出行成本更低廉、更便捷,形成智慧交通框架。

(2)智慧政府:政府要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要加快推进综合政务平台和政务数据中心等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完善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和应急指挥等若干与维护城市稳定和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密切相关的信息化重点工程,使城市政府运行、服务和管理更加高效。

(3)智慧服务:完善、高效的城市公共服务是智慧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涉及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服务、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平安和智慧生态等方面。

3.智慧例子 案例1:智慧“首尔”

银川模式创新出一种智慧城市产业投资运营的商业模式,利用ppp和资本市场既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政府在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市政府与中兴通讯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引入全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和城市信息化运营管理思路,联合打造高标准、智能化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体系。以一云一网一图为骨架,建设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环保、市民一卡通、智慧旅游、企业云及智慧政务等八大应用,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三类用户提供服务,最终实现惠民惠企,带动银川市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问政银川”创新政务互动机制。目前,银川全市各级部门在新浪网已开通党务政务微博515个,形成了规模化、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了市、县区、镇三级政务微博平台组织体系和水、电、暖、燃气、公交等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体系。遇到问题,只需@问政银川,即可限时办结诉求,办结率高达97.1%。同时,政务微博还私信网友对问政满意度进行打分评价,对懈怠办理进行监督问责。2015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做到全透明、可核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制度+技术”更好巩固简政放权成果,更大释放改革红利。

案例3:淘宝政务“青岛模式”

图 青岛政务商店

2015年3月,淘宝上线了“淘宝政务”服务(淘宝首页右上角网站导航-我帮你-网上办事-即可进入)。目前青岛政务已经入驻,成为淘宝网上首家“政务商店”。“互联网+政务”战略驱动政务创新,通过主流互联网入口优化办事前、中、后的用户体验,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让市民办事和淘宝购物一样方便;未来将根据移动端的特点来优化和定制政务服务的体验流程,将部分适合在移动互联网上开展的业务进行试点,让市民拿出手机即可找政府办事。截至2015年5月,汇集54个部门2400多项办事服务的网上便民服务大厅综合网办率已达53%。同时,老百姓可以通过在购买“政务商品”后作出“好评”“差评”或“中评”来进一步促进督促政府完善提高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互联网+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什么位置。“+” 在传统行业的后面,互联网是工具;“+”在前面,互联网是渠道;“+”在下面,才能跟传统行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未来商业和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面对互联网+,政府需要遵循数字世界的逻辑与原理,在监管思维、服务切入点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创新,加快构建一个有利于互联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服务“普惠”百姓。

4.国外案例

美国:智能化响应,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责任感

2009年1月28日,刚就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会见了作为工商业领袖代表的ibm时任总裁彭明盛。彭明盛正式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智慧星球”概念,建议投资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同年9月,爱荷华州迪比克市和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迪比克市风景秀丽,密西西比河贯穿城区,它是美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迪比克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包括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数字化并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进而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使迪比克市更适合居住和商业发展。

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认识,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责任感。

西班牙:传感器项目让智慧城市建设充分立足实践

据巴塞罗那通信研究所传感器项目的负责人马里亚诺·拉马尔卡介绍,智慧城市是巴塞罗那目前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而原来的巴塞罗那纺织产业老工业区,现在则是这一项目最重要的试验地。“那边红绿灯上的小黑盒子,可以给附近盲人手中的接收器发送信号,并引发接收器震动以便提醒其已临近路口。”拉马尔卡指着马路介绍说。

“你看见地上的小凸起了吗?那是停车传感器。司机只要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就能够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息获知哪里有空车位。巴塞罗那的标志性景点圣家族大教堂是游客云集的地方,那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停车传感器系统,指引大客车停放。”

“这是一个智能的垃圾箱,它上面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垃圾箱是否已满。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垃圾收集中心可以制定一个数据库,并以此安排垃圾车的路线。此外,垃圾箱还安装着一个气味传感器,如果垃圾箱气味超出正常标准,传感器会发出警报进行提醒。”

“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规模都不是很大,但种类很多,其中一些是试验性质的,有一些则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实施。”作为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负责人之一,拉马尔卡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技术和产品是死的,而现实情况却是灵活多变的,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充分立足实践。”

北欧:智能交通减拥堵,少排放

早在2007年,欧盟就提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欧盟对于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治理、智慧机动性、智慧居住以及智慧人等6个方面。而北欧国家在通过改善交通,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例,该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具体而言,该市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18个路边监视器,利用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和自动拍照等技术,实现了对一切车辆的自动识别。借助这些设备,该市在周一至周五6时30分至18时30分之间对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从而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40%。

另外一个例子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个素有“自行车之城”的城市在绿色交通方面成绩斐然。为促使市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轨道交通,该市通过统筹规划,力保市民在家门口1公里之内就能使用到轨道交通。1公里路的交通显然还要依赖群众基础深厚的自行车。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等服务设施外,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通过信号系统保障出行畅通。

韩国:力推政府行政服务智能化

韩国正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

2003年,韩国政府推出“u-korea”发展战略,希望把韩国建设成智能社会。“u”是英文单词“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简写。这个发展战略以无线传感器为基础,把韩国所有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从而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个国家级宏观战略具体通过建设“u-city”来实现。

在建设“u-city”的基础上,2011年6月,首尔发布“智慧首尔2015”计划,向世界展示了该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雄心。例如,首尔提出,发放证明书、缴纳税金等现在由政府机关和网站负责的行政服务,从2012年按阶段向使用手机的方式扩展。到2014年,市民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81项首尔市行政服务。

韩国松岛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全球智慧城市的模板。这座崭新的智慧城市位于首尔以西约65公里远的一处人工岛屿上,占地6平方公里。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兴建,共投资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2亿元)。由于松岛的信息系统紧密相连,因此评论人士也把它称为“盒子里的城市”。举个例子,在松岛,电梯只在有人乘坐时才会启动。在各家各户,远程呈现设备像洗碗机一样普遍。松岛预计在2015年全部竣工,届时全市住户将达6.5万人,在该市就业的人数将达30万。

新加坡:“电子政务”服务市民

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是完善的资讯通信基础设施。自2006年6月推出资讯通信发展蓝图“智慧国2015”规划以来,新加坡一直努力建设以资讯通信驱动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都市,并得以成为全球资讯通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提升了各个公共与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和效率。

截至2012年,新一代宽带网络已经实现95%的覆盖率,最高网速达1g,用户超过25万,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可以订阅由17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多种光纤宽带网络接入服务方案。全岛部署了7500多个无线网络公共热点,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有10个公共热点,访问速度高达1mbps,目前用户数超过210万。

新加坡建立起一个“以市民为中心”,市民、企业、政府合作的“电子政府”体系,让市民和企业能随时随地参与到各项政府机构事务中。目前,新加坡的市民和企业可以全天候访问1600多项政府在线服务及300多项移动服务,这为新加坡人的衣食住行和企业的商业运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新的电子政府调查显示,93%的民众在办理政府业务的过程中采用过电子方式,相比2010年的84%,上升了9%。

日本:抢占智能电网的技术先机

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目前将目标聚焦在电子政务治理、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与人才培养三大公共事业领域。

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在智能电网理念逐步成为业界共识的进程中,政府正成为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的主动力量,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行动路线及投资计划。

据了解,日本也已经开始抢占用电市场中的技术先机,正在试图将其扩为世界标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富士集团以及三菱公司联合制定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标准,为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打下了良好基础。日本在大型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发方面技术领先,正在联合美国,将其技术推广为国际标准。

智慧城市开启未来的十大发展趋势

据预测,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更多互联网企业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据预计,2015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快速转变,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将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阿里和百度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将会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国家层面将通过财政改革、购买服务和政府引导等多种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多个层面,需要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厂商共同合作,才能做好智慧城市,需要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因此,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必将在今后几年快速转变,从而有利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2、大数据发掘将提升智慧城市体验

2014年,诸多具有行业特点的新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2014年是4g元年,4g的移动高速体验为智慧城市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而idc建设原本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基石,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各地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均加入了云计算的概念,通过数据中心的云化建设,更大化地提升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支撑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智慧城市产业链的成员,如ibm、阿里巴巴、银江股份等均开始在大数据方面加大投资,同时也将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大数据获取的来源。预计2015年,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和商业变现的成功案例将明显增多。

3、民生类的服务平台涌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4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通知》。通知指出,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教育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中,要注重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2014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计80个城市。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旨在通过试点城市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探索信息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据预计,2015年,民生类的服务平台将在中国各地快速涌现,并且会结合政府的政务云建设,因地制宜,结合4g网络推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覆盖,以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智慧城市物流转实为虚

商品与服务数字化是实现电商的前提。城市空港、内陆港、保税区等实体商品集散地将利用云平台实现数字化仓储、物流、分销等一系列环节,在物流配送之外添加信息和支付,补足电商体系的铁三角。

5、高速网络的推广将加速智慧旅游建设

高速网络在中国大范围的推广将会为各地的智慧旅游建设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高速网络的支持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等智能终端获取位置定位、路线导航、天气走向、寻找美食、酒店预订、景点推荐、购物导航、互动分享、网上购票等多种服务,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位一体的旅游服务。据预计,2015年,智慧旅游建设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高速网络的推广,突破了数据传输的瓶颈,使得基于大数据的高效数据分析和信息获取等旅游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游客的体验逐步提升,将逐渐形成网络效应,在未来的几年,智慧旅游将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6、政企协同为主逐步替代政府投资为主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政府若既抓管理又管运营,将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而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则可既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为此,2014年各地政府陆续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与神州数码、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与阿里巴巴集团、江苏省南通市政府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华胜天成等,均在智慧城市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智慧城市有效推进奠定资金和专业运营基础。事实已经证明,政企协同比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因此2015年这种趋势将更明显。

7、智慧医疗将加快产业链整合,向大健康体系发展

2014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智慧医疗行业快速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应用,智慧医疗作为新兴的服务载体,为用户提供了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将会成为政府的重要抓手,以“政府引导 市场主导”的方式,优化产业链,以缓解当前突出的医疗问题。据预计,2015年,智慧医疗的建设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产业链将加速整合。政府方面将逐步扩大区域卫生平台的范围,将更多的医院、妇幼保健、疾控中心和药房纳入到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中来;市场方面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进行模式创新,以满足用户健康方面的需求。

8、智慧社区将成为智慧城市入口的争夺点

近些年,各类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当中。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是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其中数字社区、智能家居、社区养老和智能生态社区等各类智慧社区项目层出不穷。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因此,2015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将实现快速拓展。据预计,智慧社区建设将在2015年取得快速发展,各企业将会加快在智慧社区行业的布局。智慧社区入口的争夺,将会随着模式创新、技术推广和数据沉淀而日趋激烈。

9、中国将稳步推进政务云的采购工作

2014年8月,政务云服务采购试点启动。自 2010年财政部和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开展云计算示范工程以来,政府积极展开了云计算新型服务采购的模式探索,并不断拓展服务采购种类,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试用)》,将云计算服务纳入其中。国家采购中心将完善采购标准和流程,从中央政府机关开始试点,向地方政府推广。据预计,2015年,各地方政府将会积极推进政务云的采购工作。各地政府应该重点研究和关注服务标准、服务安全及服务量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积极响应国家云战略服务推广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身的采购标准。

10、信息安全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建设的成效将会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体现。而信息安全作为辅助支撑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建设信息安全综合监控平台,如何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据预计,2015年,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更加关注信息安全。政府方面应该着力将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继续深化在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方面的安全防护;企业方面应该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合力,推动中国安全信息产业的发展。

自2013年1月第一批试点公布伊始,智慧城市经过了近两年的快速增长,其中不乏有亮点,但总体来看,智慧城市的势头有些过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城市服务提升不明显,形象工程华而不实等。因此,中国各层级政府都应不断反思,建设智慧城市是为了什么?智慧城市是为谁服务?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如何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百城竞建,洗尽铅华,市场主导,服务为民,或许智慧城市才刚刚开始。

以智慧城市为篇4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包含了众多领域,各个领域之间有机互联,互为整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能电网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智慧发展、五化融合。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八部委文件精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1—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再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领域,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依托云计算中心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系统性软硬件设施,整合政企各方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统筹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及浪费,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四)市场为主,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五)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六)细化要求。

1、公共服务便捷化。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

2、城市管理精细化。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统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3、生活环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4、基础设施智能化。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

—3—保护。

三、发展前景及问题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交汇点,代表了信息技术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过快、交通拥堵不堪、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挑战,推动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打造智慧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智慧城市建设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慧城市已成为医治“城市病”的最佳良药,是城市发展的高层次需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智慧设备等协同推进,最终形成城市整体智慧产业链,推动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未来成熟的智慧城市体系将包含以下几种必要组成。

1、集多种技术为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已发展为集交通信息采集、通信传输、数据处理、控制指挥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应用型产业,因其实时、准确、高效、绿色的特点,成为解决一些大型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实时互动的智慧医疗系统。智慧医疗是以医疗信息化为基础,核心是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设备进行患者的身份管理,形成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主索引,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约定的业务逻辑和网络协议,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数字化医院和远程医疗监护三个方面。未来智慧医疗产业将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智慧胶囊、智慧护腕、智慧健康检测产品等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慧手持终端和感测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

3、坚强型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基于高速通信网络,利用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度融合。智能电网具有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同时,由于具有强韧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因此在实现多种能源便捷接入的同时,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活。智慧家庭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依托数字电视机顶盒、个人手机等终端载体,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信息化,将人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机联系并融合起来。同时,智慧家庭可将技术、产品、应用、服务和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单元密切联系起来,体现出科技创新对于提升消费水平、推动人文生活进步的巨大力量,真正做到安全、便利、舒适、节能、智能。智慧家庭产业融合了硬件升级、软件应用与运营服务等多个领域,为芯片制造商、面板厂商、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参与者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及空间。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基本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土壤。随着科技部在2013年10月将20个城市纳入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数目已超过220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地先后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综合分析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少运营准入标准,存在项目一哄而上等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项目建设水平、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智慧城市的建设。

2、缺乏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或者是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没有深刻领悟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国家—6—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目的。

3、缺乏相应的配套体制和法制环境。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而当前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这一特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推动智慧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来推动建设,无法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直接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严重不足。

(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加快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求解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1、要制定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力量,联合推进,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要求,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2、要考虑各个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自身特色和需求出发,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着眼点,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统一规划下考虑到每个城市所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3、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配套措施和法制环境。建立运营和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以智慧城市为篇5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深圳市的一座智慧城市,深有感触。在这里,我愿意分享几点观智慧城市的心得体会。

第一,智慧城市致力于提升生活品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的交通、公共设施、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各种智能化手段和信息化平台,提供更便利、更高效的服务。作为参观者,我亲身体验了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利,例如,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预约公共交通工具,实时查看道路交通状况,并选择最佳路线,这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智慧城市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观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智慧城市所做出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例如,在城市的道路、公园和建筑物上,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面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另外,城市的垃圾处理系统也进行了智能化改造,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了垃圾分类和智能回收。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城市成为了一个更加宜居的地方。

第三,智慧城市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信息技术和数据交换,而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我的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智慧城市系统和平台有着严格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机制,可以确保居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这让我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第四,智慧城市促进了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和参与。观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我发现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市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向政府报修问题、提出建议和投诉,政府也会及时采取行动。这让市民感到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护,同时也激发了市民对城市建设的热情和参与度。通过这种互动和参与,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市民的需求和诉求,从而制定更科学、更贴近市民生活的政策。

最后,观智慧城市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意义和未来前景。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模式,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加便捷、舒适和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同时,智慧城市也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城市将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发展目标,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总结起来,观智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触动。智慧城市致力于提升生活品质、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促进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和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相信,智慧城市将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智慧城市为篇6

智慧城市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将城市的各个领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运行。在我亲身经历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智慧城市的优势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下是我对智慧城市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便利。在智慧城市中,各个公共服务领域都被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电脑进行各种事务的办理,如支付费用、预约服务、报名参加活动等。这对于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便利。以前需要排队等候的事情现在可以通过智慧城市的平台在家完成,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此外,智慧城市的数字化服务还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和个性化的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最合适的资源和服务。

其次,智慧城市提供了更高效的城市管理手段。智慧城市将城市的各个领域通过数据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信息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管理者可以了解到市民的需求和行为,进而针对性地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例如,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可以实时了解交通状况,合理安排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效率;通过对环境数据的监测,可以掌握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及时进行调控。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做出决策,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再次,智慧城市为居民提供了更安全的生活环境。在智慧城市中,安防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城市的安全状况。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调度警力和救援资源。这大大提高了城市的安全性和治安水平。另外,在健康领域,智慧城市也能够实时监测居民的健康状态,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预警服务。这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措施。

最后,智慧城市的建设让城市更加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利用科技手段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智能化的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智能化的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回收和处理废弃物。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并保证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智慧城市鼓励居民使用绿色出行工具,如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利、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城市生活。通过智慧城市的平台,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服务、更准确地进行城市管理、更安全地生活,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打下基础。我的经历和体会使我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和潜力,也深感智慧城市对于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希望智慧城市的发展能够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智慧城市的建设。

以智慧城市为篇7

-------140城市角逐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有望近日面世

“智慧城市”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样本。

在2013年年初已经公布9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第二批试点城市也即将在6月底完成初审,数量大约为50个,两批合计140个。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日前表示,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智能ic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 《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也有望于近日下发。

第二批试点待出

按照专家的解释,智慧城市是指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

我国所有的一线城市、50%以上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 “智慧城市”的目标。在今年1月底住建部确定的90个“智慧城市”试点中,包括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其中二、三线城市占据绝大多数。据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将在下半年公布,数量在50个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建设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初步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将超过7000亿元。

“„智慧城市‟可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主题。随着住建部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投资方向逐步具体化。年中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有望公布。按照我国项目建设传统进度,下半年通常是招投标高峰期。不断释放的招投标信息有望成为行业持续的催化剂。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

角逐背后的隐忧

目前,全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东中西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

而湖北、湖南、山东、辽宁等省份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浙江省日前还成立了“智慧城市”促进会,计划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遍及智慧健康、智慧旅游、智慧安居、智慧交通等领域,预计投资28.68亿元。

在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信息数理中心教师王学严看来,要实现“智慧城市”的视频预知网、gps定位、“市民卡”等,在研发层面问题不大,最大的障碍可能不在技术而在于钱。翻看各个试点城市的申报材料就可以看到,各种规划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和融资需求。

一住建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大搞投资的另一个抓手,因此在首批90个试点的基础上,本次试点范围有所缩减。”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也曾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应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宏观指导,杜绝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按照住建部的设想,将高起点构架“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规格建立发展协调机制,高效率推进 “智慧城市”的示范作用,通过试点探索、总结、提炼创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住建部在《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写道,每个省限推荐2个试点,可以是市、县、区或镇。“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试点选取的无歧视性原则,但也增加了遴选难度。”上述住建部内部人士说,因为没有gdp、人口规模等硬性限制,申请门槛较低,也更需要甄别,以保证试点效果。

有专家也提醒,一些欠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可以理解,但不考虑基础条件就急于启动项目,还需三思。如果头脑发热盲目上马,挤占了其他基础民生投入,甚至让地方政府和百姓债台高筑,无疑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标准体系将问世

在刚刚结束的京交会上,三星sds集团亚太区ceo杨惠泽表示,火热的市场中却缺乏相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规范这类企业的运营,90%以上以 “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服务”为宣传口号的企业实则只能提供整体方案中某个细分环节的解决方案。

据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介绍,住建部已经完善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从2012年8月启动并开展中国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目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梳理出正在制订的标准以及根据实际需求规划近期优先编制的标准的思路。“以突出共性标准为主,兼顾特殊要求标准,实现标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落地。”

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也建议,“„智慧城市‟建设应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以服务应用为切入点,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一份名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牵头制定,有望近期出台。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将以国务院名义下发执行,成为从现在起直至2020年指导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据悉,意见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目标以“五化”进行了完整概括,即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针对上述各地竞相角逐智慧城市的问题,《意见》还要求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要结合各自实际,理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部门之间的藩篱一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症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邬江兴认为,建设“智慧城市”难点不在技术,而在利益壁垒。

以智能公交为例,需要通信系统、银行系统、政务管理系统等全面打通、开放,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恰恰极其缺乏跨部门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使智慧应用的推广难度非常大。

“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都被政府的各个部门所拥有,所谓智慧就是把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融合起来,才能让城市得以智慧地运行。”邬江兴说。

而在即将出台的意见中也或有类似 “将信息资源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下大力气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的表述。

-->

-->

以智慧城市为篇8

智慧城市是一个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的城市。它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智能交通等技术来集成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高效、精准、智能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智慧城市具有很多优点,也存在许多挑战,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多方合作、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优点一: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智慧城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监测、预警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环境污染、垃圾分类等问题的有效治理。比如,在“智慧江苏”示范城市无锡,通过可视化平台和绿色智慧系统,实现了污染源在线监测,能够实时监控秸秆焚烧、建筑施工扬尘等违规行为,从源头上保障了空气质量。同时,利用“云雾水”概念,通过“三水分离”的处理方式,为城市提供了高质量的饮用水和灌溉水,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优点二:智慧城市加速城市现代化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管理和服务更加高效、精准、智能化。例如,在智慧出行领域,通过城市交通应用、智能公交车站、自动驾驶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城市交通的优化管理和智能服务,使得城市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快捷。在医疗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疾病诊断的精准化,提升了群众的健康水平。

挑战一:隐私保护问题

智慧城市数据规模巨大,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都存在着隐私泄露的潜在风险。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让人们放心使用智慧城市的服务,是一个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并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对智慧城市服务企业的监管。

挑战二:智能技术的参差不齐

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技术之间的比较和衔接也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在智慧交通领域,各应用领域之间的数据孤岛和技术阻碍,使得交通模式协同进一步提升仍有很大难度。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各领域专家开展交流合作,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速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

挑战三:数字鸿沟问题

智慧城市服务需要网络覆盖、数据支撑等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一些地区和人群中,数字鸿沟问题仍然突出。有些群体不能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服务,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互联网+”等政策引领下,推动城乡信息化建设,缩小数字鸿沟,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智慧城市的便利。

结语: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优点和挑战共存。我们需要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实践、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考虑如何解决困扰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继续推进智慧城市的落地和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以智慧城市为篇9

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在许多地方开始推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的管理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座智慧城市,对于其中种种的变化和体验,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智慧城市的交通系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的交通拥堵问题在智慧城市中得以有效解决。智慧的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控道路的交通状况,并根据流量情况合理调整信号灯的时间。我在城市的主干道上行驶时,感受到了交通流畅的便利。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些新兴的交通工具,如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这些新形式的交通工具不仅给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其次,智慧城市的安全管理系统让我深感安全感倍增。智慧城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摄像头网络监控系统,全面实施了智能化安防监控。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看到了摄像头的身影,这些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并记录城市中的异常情况。此外,智慧城市还将大数据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来提前预警和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这样的管理让我深感久违的安全感,也为城市的治安稳定感到骄傲。

再次,智慧城市的环境保护措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智慧城市中,我看到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城市的建筑物屋顶被安装上太阳能板以收集太阳能,供给城市的电力需求。我还参观了一个智慧垃圾处理中心,这里有自动分类设备和垃圾厌氧发酵产生的生物燃气发电装置。这些环保措施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也有效降低了城市的环境污染。智慧城市的环保理念为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最后,智慧城市的民生服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智慧城市中,我看到了便民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APP就能够方便地办理各种事务,如缴费、预约和查询等。此外,智慧城市还完善了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通过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方便了市民获取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这样的便民服务不仅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观察了智慧城市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入体会到科技在城市发展中的巨大威力。智慧城市的交通高效、安全环保、民生服务智能化,给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还面临着技术应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只有在共同推动下,智慧城市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以智慧城市为篇10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之一,其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为城市提供了更加高效便利的生活、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智慧城市心得体会。

第一段,智慧城市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与改变。智慧城市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例如,通过一键式手机APP支付出行费用、查询公共自行车剩余数量等,为我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我们可以更加智能地管理家电产品等。这样,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享受生活,更加节省时间,远离传统的排队等待、填表单等繁琐流程。

第二段,智慧城市在城市治理方面的作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智慧城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于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例如,通过城市大数据分析,对道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智能交通设施的建设、公共资源的统筹调配等,都为城市的运行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这样,我们能够更加安全、快捷、舒适地生活在这个城市之中。

第三段,智慧城市如何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如果要发展不断地壮大,就需要具备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智慧城市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城市运行和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城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通过绿色交通设施、节能减排、智能垃圾分类等,减轻了城市环境的负担,保护了自然资料,实现了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第四段,智慧城市在城市产业发展上的落地应用。智慧城市是城市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使传统产业与数字化产业实现了良好的融合。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种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区,将高科技企业与城市治理的机制相关联,以打造新范式的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师、城市发展专家,那些投资运营商,都需要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合作,共同实践,推动城市转型。

第五段,智慧城市的未来展望。智慧城市只是数字化时代下的城市建设方向之一,还有许多未知的可能性和挑战等待着我们去接受,去探索。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和形式也必将发生更多的改变。未来,我们将看到智慧城市带给我们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以及更具可持续性的城市运作。

总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当今城市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塑造着城市的形态。显然,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技术、安全等实际问题,而在克服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和数字化的场景应用将日渐成为一种趋势。

以智慧城市为篇11

智慧城市是指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转型为智慧城市。我有幸在一个智慧城市生活了几年,对智慧城市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智慧城市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在智慧城市中,生活各个方面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便利。无论是出行还是购物,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所有的事情。比如,我曾经利用智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轻松地骑行游览整个城市。这个系统通过智能手机App,可以方便地查找附近的自行车租赁点,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自行车,还车时则只需将自行车停放在租赁点即可。这种智慧出行方式让我不再为交通堵塞和停车难题所困扰,还能顺便锻炼身体。此外,智慧城市还提供了便捷的在线购物和支付服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智慧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能够即时监测和控制城市各项指标。例如,智慧城市可以通过气象预警系统及时预警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提醒居民做好防范措施;智慧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及时调配公交车数量和线路,确保乘客出行方便快捷;智慧垃圾处理系统可以准确掌握垃圾容量及时清理,保持城市的清洁整洁。这些智能化管理手段使得城市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另外,智慧城市的建设还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采用了一系列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施,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例如,智慧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光线和人流量自动调整照明亮度,节约能源;智慧水务系统可以精确监测和控制供水设施,减少浪费;智慧建筑采用了节能材料和智能化管理手段,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能够减少城市的运营成本,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亟需解决的难题。由于智慧城市涉及的数据十分广泛,个人隐私泄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智慧城市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隐私保护措施,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其次,智慧城市的智能化设施和服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的。一些老年人、残障人士和低收入居民由于不了解或无法使用相关技术,会面临信息鸿沟的问题,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也需要注重普及和包容性。最后,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资源。政府、企业和居民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给居民带来了便利、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解决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注重普及和包容性,并吸引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只有这样,智慧城市才能够不断进步,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便捷、舒适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以智慧城市为篇12

智慧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以提供更高效、便利和可持续的城市管理和生活服务。在接触和学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智慧城市的种种好处,包括更便利的生活、更高效的城市管理以及对环境的保护等。下面我将通过五个方面的观察和体验,与大家分享我对学习智慧城市的心得体会。

首先,智慧城市带来了更便利的生活方式。在智慧城市中,人们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实现各种服务的便捷访问。例如,我可以使用手机APP来预约公共交通工具,避免了在繁忙的早晚高峰期间挤地铁的麻烦;我还可以利用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设备,不必担心是否关掉了电源。这些便利使我的生活更加舒适,也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其次,智慧城市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城市管理。在智慧城市中,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管理者能够实时监控城市的各项运行状况,包括交通流量、垃圾处理和能源消耗等。这样,他们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做出智能决策,调整交通信号、分流交通流量以避免堵车,以及优化城市资源的分配等。这样一来,城市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第三,智慧城市以科技手段促进了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通过建立无线传感器和智能网格的联网系统,实现了对环境因素的全面监测。例如,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空气质量、水质和噪声水平等,帮助城市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此外,智慧城市还通过智能能源系统的建设,提高了能源利用的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这些举措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环境,并为后代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第四,智慧城市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了社区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城市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实现了居民之间的跨界交流。例如,我所在的小区有一个智慧社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居民可以分享信息、交流经验,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区活动。这样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改善社区的共同利益,增进社区的凝聚力,使社区成为一个更加和谐和便利的地方。

最后,学习智慧城市还让我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智慧城市中,大量的个人和城市数据被收集和储存。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个人隐私和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如果不妥善保护,就会面临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因此,我学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城市的优势,还学到了如何保护和管理这些数据,防止信息安全风险的发生。

总结起来,学习智慧城市的过程给予了我很多启示。通过了解和体验智慧城市的优势和应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智慧城市模式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智慧城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高效和环保的好处,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重视信息安全的保护。在未来,我将继续学习智慧城市的发展,积极参与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为我们的城市和社区打造更好的未来。

以智慧城市为篇13

9月10日,2012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内蒙古满洲里举行,此次交流会主题为“转变矿业发展方式·走绿色之路”。绿色矿山近几年频繁出现在矿山行业会议文件之上,下面亿矿网小编就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下绿色矿山。

绿色矿山

绿色矿山的概念是英美西方国家最早在19世纪所提出,但最开始的概念仅仅是单纯的对矿区植被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美化,主要点集中在环境之上。

二战之后,世界各大国家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是自然资源的极度消耗,面对有限的地球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重中之重,这时的绿色矿山概念已经延展至资源的综合利用。

当代,全球污染严重,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问题,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开始提上日程,加之科技的发展带来的高速生产力也使得绿色与科技的结合变得重要起来。

如此环境之下,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与绿色矿山理念也结合起来,基本包括对矿山企业的九大要求: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

未来矿山发展新方向

2007年,国土资源部开始提出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发展至今日,“国家级绿色矿山”的要求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九大方面。这些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矿山企业的技术力为主导的,包括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另一类是以矿山企业的责任心为主导的,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

纵观国内矿山发展的普遍情况,绿色矿山的新要求对于矿企实力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如何达到国家标准,做到与国际同行业接轨是一大难题。目前,国际铁矿、煤矿等多项矿种市场低迷,国内矿山如何在低迷市场中提升利润、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节能减排、绿色降耗,绿色矿山必然是近年来矿山行业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