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理导游词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游览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观的深邃;现在我们去观赏苍山洱海,领略大理的山水之美。

首先,我们乘游艇去洱海公园。洱海公园又名团山公园,位于下关城区东北2公里处的团山。它北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与苍山南端的斜阳峰相对。南诏国时,这里是国王的鹿苑。1976年这里新辟为公园,占地1600余亩。山上有动物园和苗圃花坛,广植大理地区的各种名花异卉,是一个很好的休憩游览之地。

现在游船已到洱海公园临海长堤,我们离船上岸,这是团山脚下的滨海游览区沿着270多级石阶拾级而上,我们到达山顶。大家看,这翘角飞檐的楼阁是望海楼,檐下悬匾,上书:玉洱银苍”,黑底金字,苍劲古雅,它是中国慕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望海楼是领略“玉洱银苍”的佳境,凭栏远眺:东边洱海浩瀚,一碧万顷,西边苍山绵延,莽莽苍苍。

各位朋友,让我们再次登船,到洱海中去遨游。但我先要向大家介绍是却是苍山。先前,我们在大理城,在苍山脚下的公路上,没能很好地端详苍山雄姿。正如古人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洱海公园望海楼,视角偏斜,也只能看到苍山末端。现在,随着游船不断前行,我们眼中的苍山是不是更真切些?有人说,横断山脉像一只巨臂,从“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向南伸到了云南西部,苍山就是这支世界著名山脉中云岭的一个分支。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共有十九峰。这十九峰从北至南的顺序是: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十九峰中,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基排列为:霞移、万花、阳溪、芒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蓂、阳南。

大理导游词篇2

大理的古城犹如童话里藏在山里的一方城堡,远远望去高高的城门上面是苍劲的“大理”二字,那厚重的墙体、凝重的颜色无一不透达出它沧桑而久远的故事。

大理古城导游词

漫步在这座拥有12历史的古城的街道上,厚重的历史积淀让人不停的寻觅历史留给这座古城的岁月印记。这座白族人世代休生养息的千年古城,曾多次毁于战火和地震自然灾难,如今依然坚挺的保留着千年模样,古大理国时期留下的一些文物古迹和建筑奇观,已经成为古城最重要的标识,也是所有游人必看的景观。摩挲着被抚摸千年之久的人类心中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寓意祈福、长寿、平安、发财、消灾、避祸的吉祥之物,我在心中祈祷这些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的富有神灵气息的圣物能够给我和家人带来好运,带来吉祥、平安和健康。我相信这里的每一件神圣之物都具有灵气,都能给到来的游客带来好运。

大理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我也随着人们的节奏来到大理古城的一角,在这条古街上看到一些可爱的人们,自在自由的生活着这里。

古老的街道,一弯溪水错落着贯穿了整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石板斑驳了,可是水依然非常的清冽,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大理是南昭国旧时的城都,曾经辉煌、喧闹、繁华、摩登。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末总人口32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有着浓郁独特的白族风情,白族姑娘统称为金花,小伙子称为阿鹏,他们的村寨大多分布在苍山、洱海间的平地上。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的都会唱歌。

现在的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987年国家重修过,已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的。

大理导游词篇3

崇圣寺三塔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三塔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维修时,发现600余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具有极高的维护价值。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是南诏立国时的都城。南诏在751年和754年与唐王朝发生了两次战争,史称“天宝战争”,并取得了最终胜利。776年,为“立此存照”,南诏王阁罗凤立“南诏德化碑”于“国门”之外,“论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包括南诏德化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城遗址因其规模宏大、地面遗迹保存较好、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被列入“___”期间全国百项重大遗址项目名录。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自由游览时间,祝大家旅途愉快!玩的开心

大理导游词篇4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大理

导游词

4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如果说,自治州首府下关给人以繁盛、喧闹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则是古朴而幽静。

城中有一贯穿南北的大街,街边有各种专卖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的店铺和风味十足的白族饮食店。 城内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到处可见古朴雅的白族传统民居,这里居民不论贫富,都有在庭院内养花种草的习惯。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说。 大理古城距下关很近,乘公共汽车十多分钟即可到达,城内各汽车站和主要宾馆前都有车前往。

也可由下关乘小马车前往,不过千万要在上车前谈好价钱。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内有许多按照白族传统民居建造的旅馆可供选择,价格不算贵。

绕三灵,是在每年的夏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绕三灵的节日活动得进行三天。三月街,又称:观音市,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既是物资交流的盛会,又是赛马、滇戏、花灯等各种文艺体育表演的中心。石宝山对歌会,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耍海会,又称:捞尸节。上关、喜洲一带始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关一带始于农历八月初八。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面积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万人,其中白族占65%。下辖10个镇和1个民族乡,共有20个居委会、109个行政村。市人民政府驻下关镇。

大理古城之中却时刻洋溢着淡淡的慵懒。洋人街上那众多的书吧、酒吧、小型画廊等等都是不错的娱乐场所。短短一条街道,汇集了太多的酒吧。懒人书吧、鸟吧,不仅名字别具一格,而且在店面气氛营造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名胜古迹有巍山风景区、太和城遗址等。

春夏季节是最佳旅游时间。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刺激汉武帝探索从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前120xx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遥置叶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东汉时隶属于永昌郡。三国时臣服于诸葛亮的南征军,设立了蜀汉云南郡。南北朝时先后属河阳郡、西河郡。当时,白族已大致形成,并在洱海边建筑了多座城邑。中华民国建立后,裁撤大理府,太和县则改名为大理县。1950年析置下关市,1983年,下关市与大理县合并设立了县级大理市。现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驻地,全市人口中约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教俱全。全州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00处。此外,还有从原始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白族本主信仰、彝族土主信仰等民间信仰小寺小庙2450处。

没有来过大理的人,认识大理大都源于两个出处,一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南昭古国的清远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二是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随着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边来相会”,大理秀美的风光也广为人知。

其实,大理有的远不止这些。大理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的美名。远在新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居住。西汉武帝在云南设置郡县时,大理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唐宋时期,大理先后出现隶属于唐宋王朝的南昭国和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在元代前,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元代,云南行省建立,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始由大理移至昆明。但是,大理仍然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先后设有路、府、行政专员公署等地级一级的政区机构。1956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时,大理也是滇西的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大理已逐步发展为滇西的商贸旅游中心城市。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兼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习俗,可以品尝别具一格的白族风味食品,可以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白族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参加传统的大理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活动.

古城大理吸引了来自国外的自助旅游者,在城内护国路内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洋人街”。陶醉于白族古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甚至会在大理长期居留。

-->

大理导游词篇5

四纪冰川留下来的。还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飞瀑叠泉,四季奔泻,在清纯甘甜泉水的滋养下,苍山充满生机。冰碛湖畔,密布着原始森林和许多珍奇林木、奇异花卉,特别应告诉大家的是,苍山的花卉早就芳名远播,而且它还使苍山名扬四海。美国教授罗·兰开斯特曾说:“在美国有100多万知道中国云南的大理苍山,因为他们都种有许多美丽的大理苍山的杜鹃花。”

苍山的石,驰名中外。郭沫若有《咏大理石》诗:“三塔矜高古,顺思贞观年。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相在心胸外,凉生肘腋间。天功人力代,海外竞珍传。”

苍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苍山的魂。这种瑰丽的奇石,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独大理的最奇美,且开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称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扬天下。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正在前行,现在应该向大家介绍这碧波万顷的洱海本身了。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湖岸线长117公里,面积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面积与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弥苴河等注入,西纳苍山十八溪水,东汇波罗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口,经漾濞红绕入澜沧江。洱海属构造湖,湖岸东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为沙洲。

大理导游词篇6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68平方千米。总人口61.40万人(20xx年),有白、汉、彝、回等民族。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全市辖10个镇、1个民族乡:下关镇、大理镇、凤仪镇、喜洲镇、海东镇、挖色镇、湾桥镇、银桥镇、双廊镇、上关镇、太邑彝族乡。共有20个居委会、10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下关镇。

境内有巍峨苍山,浩瀚洱海,地势西高东低。东是鸡足山的南出山脉,海拔在2500~3000米之间;西为点苍山脉,平均海拔3782米,最高4122米;洱海是燕山造山运动时昆明凹陷地区产生的断层湖泊,平均水深9米,海拔1973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71毫米,年均气温15.1℃。矿产资源有大理石、石灰岩、石英石等。

特产大理雪梨、苍山绿茶、下关沱茶。214国道纵贯南北,320国道横贯东西。1993年苍山洱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历代名胜古迹70余处,其中大理三塔、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弘圣寺一塔、元世祖平 云南碑、大理古城、白族民居建筑群等10余项为省级重点文物;州、市级重点文物有50余处。

市内交通发达,通讯设施先进,境内乡村公路基本贯通,水上运输极为方便;320、214两条国道穿越市境,成为连接滇西八地州陆路交通枢纽和借道通往四川、西藏、东南亚国家的桥梁;大理飞机场已建成通航,开通了昆明、天津航线;广通至大理铁路、"昆楚"二级汽车专用线的延伸段楚雄至大理一级汽车专用线和大理至丽江的准二级公路于1998年建成通车。

大理地势西高东低,全市年平均气温15℃。农业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猪、牛、禽蛋等,特产有云南山茶花、苍山杜鹃花、大理雪梨、下关沱茶等。目前工业主要集中于洱海南岸的下关镇附近,有烟草、茶叶、食品、纺织等门类,盛产大理石。

位于大理古城和下关之间的太和村是古南诏国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遗址,规模较大,是国家级文物。位于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镇则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当地的民族风情浓郁,民居颇具特色。位于洱海北岸的上关镇古代为大理古城的军事屏障,境内遍植朝珠花,以“上关花”而闻名。此外,附近还有鸡足山和巍山等景区。

大理导游词篇7

祥云县素有“彩云之乡”的称誉,是祖国西南地区县域开发较早的县份之一。祥云原名云南,1920_年改称祥云。县境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边缘,全县国土总面积242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37个村公所(办事处),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43.1万人,有汉、白、彝、傈僳、苗、回等多种民族。

祥云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交接地界,境内山脉、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地形错落有致,地势平坦,坝区面积33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3.67%,是云南四大平坝之一。县域属北亚热带偏北气候,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81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23.9小时,在省内名列第四。祥云境内动植物、金属、非金属资源丰富。

全县林地面积达92310.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7.23%,有天然林木142种;有野生兽类3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8种;境内河流主要有中河、禾米河、鹿鸣河、普昌河,全县水资源总量4.64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达20469千瓦;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铁、钼、锌等;已探明黄金储量5.4金属吨;非金属矿产有花岗石、石灰石、粘土、高岭土、石英砂等;无烟煤和煤储量达7740万吨,年开采量约50万吨。

祥云是一个农业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教,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努力,全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截止1999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56亿元;已建成中小型水库及库塘2470件,年总蓄水量达1.6亿方,建成高产稳产农田22.5万亩;初步建成了以建材、矿冶、加工、轻纺等为的县级地方工业体系;1997年祥云改造县乡公路主干线7条118公里,1998年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建成通车后,祥云已基本形成以320国道、楚大高速公路和广大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目前,祥云县城东距省会昆明300公里,西距州府大理45公里,祥云已成为东接楚雄、西连大理、南贯临沧、北通丽江等滇西八地州的通衢和客商云集、物资集散重地。

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是祥云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中共祥云县委、祥云县人民政府将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_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打牢农业和城乡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巩固和培植烤烟、建材、矿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四个支柱产业,建立商贸、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工业、仓储、旅游五个经济区,到20_年将祥云建成一个农业基础牢固、工业实力较强、经济具有鲜明特色、连接滇西、滇中和东南亚,集商贸、物资集散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城市。

大理导游词篇8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大理古城参观游览。我是此次大理古城的导游_x,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古城始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沬若书法而成。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古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在古城西北1公里处,就是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三塔,与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遥遥相对,为古城增添了一层灿烂的色彩。

大理古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被修复一新。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大理古城鸟瞰图古城第一门一一文献楼。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1公里的文献楼,素有古城第一门之称,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两旁柳树成荫,拂面依依,颇有诗情画意,是官府迎送达官贵人的门户。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矗立在砖石结构门洞上面,雄伟壮丽。

【洋人街一一护国路】。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古城的古朴、别致、优雅。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街道是宽大的青石板路面,街道两边仿古建筑很陈旧了。有的还长着青苔呢。门窗上雕刻着复杂精细的图案。房子的房前或是旁边都植树养花了。轻风中绿树婆娑,花树轻轻摇曳。街道不断地潺潺流水,非常清澈。据说是从苍山流下来的。

大理古城古南诏的“天卫第一楼”一一五华楼。五华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从南诏开始,五华楼多次被烧毀,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五华楼一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经营品种包括书法,国画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等,还有皮画、油画等交易十分活跃。大理古城_堂。大理古城_堂位于大理古城复兴路和平路交叉处,始建于1904年6月,当时称“中华_礼拜堂”。1956年,更名为“大理_合一会”。1980年,又更名为“大理古城_会”。20__年再次更名为“大理古城_堂”。20__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教堂主体结构为土木结构、四撇水瓦屋顶,保持着西欧教堂的风格,又具有浓郁的白族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结合式教堂。

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献名邦”美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而在玉洱银沧之间,寒冬悄悄而至时候,正是大理古城的“风”最撩人的时节。四季花常开,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诡秘,风、花、雪、月四大奇景,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每年春、冬是下关的风季,一年之中,平均有35天以上的大风,最大风速达10级,下关因此而赢得了“风城”的雅号。下关风的形成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牢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便成了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下关风还有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象:如人朝北走,风自南面吹来,风揭行人头上的帽子,自应落于身前,谁知是落在身后;如人向南走,风迎面吹来,揭行人头上的帽子,理应落在身后,反而落在面前。养花种树,已成为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傲雪开放,各种红花绿叶划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名不虚传。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传统盛会“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苍山脚下举行。

关于大理古城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大理导游词篇9

大理古城的门面是不太好的——我是说,一下车,你就会遭遇锲而不舍的中年“金花”“阿鹏”们。他们很有耐心,耐心得你都会没了耐心。一些游客常见的地方,比如车站、古城南门、博爱门外,都聚集着大批这样拉客的人。对他们的建议最好保持冷静,谨记天上没有掉馅饼这回事。

进入大理古城,多一些了解之后,你就会喜欢上这个地方。

大理古城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临洱海,西望苍山,城在山水之间。涓涓不断的清澈泉水滋润着这一方水土,仁者智者都没了话说。从都市来到这里,会明显感觉到时间放慢了节奏——城墙环绕,青石板铺地,屋瓦上长着青葱的野草……传统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之称。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人们的表情安详抉乐。

明清以来大行其道的棋盘式刚格状结构的城市布局,在大理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南北方向的中心线复兴路贯穿了整个古城。现在,鳞次栉比的特色旅游店铺使这条街变得令人眼花缭乱。由南城门起始的复兴路串起了人民路、护国路(洋人街)和玉洱路等东西向主要干道。

我常听去过大理古城的人说,没什么意思。这也难怪,因为大理是一个待得越长久,就越能觉出它的好处的地方。游人匆匆而来,遭遇拉客人众的围追堵截之后,只探看一眼又匆匆离去,难免会觉得寡淡。也许不恰当,但在我看来,丽江如同满头珠翠的官家小姐,只有夜深人静或绝早的清晨才卸下脂粉;大理则如同一个淳朴的农家少女,虽然也渐渐想赶时髦山花满头乱插一气,但仍不失本来颜色。

到大理古城,建议只逛玉洱路以南这一部分。如果是走马观花的话,那么逛一逛博爱路、护国路(洋人街)、复兴路、人民路也就够了。洋人街的酒吧名声在外,不必多说。人民路是古城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条街。上段开了若干家咖啡馆和酒吧,气氛轻松,可以结交到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下段更为幽静,如果有心探访,能够发现不少漂亮的院落和里面的隐士。

大理古城有四个城门,均可参观,也可在城墙上散步。据文献记载,古城城墙规模壮阔,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史五尺,厚二丈。城墙之上俯瞰大理,既可发思古忧情,又可品风花雪月。情侣登临城墙的最佳时间是晚土,面对月朗风清的大理古城,求婚成功率直线上升。

大理古城古称叶榆,又称南诏,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

背靠苍山面临洱海的大理古城位于下关以北13公里,又名叶榆城、紫禁城、中和镇,始建于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古城城墙高8米,周长6公里,外有护城河,四角有角楼,东西南北四方原来都有城门,现存的仅有南北两座城门。古城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明、清的棋盘式风格,街道都是南北、东西走向,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

青瓦坡顶的白族民居遍布大街小巷,白族民居多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是每户院内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的民居四面都是房子,四个角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天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个天井。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在大理古城的石板街上,石板上淡淡地闪耀着青色的光芒。七八点钟,晨雾还零散去,路边的巷予口时不时有人摆着小摊子。卖花的大大都集中在大理博物馆或者是文化馆花园的门口,大理花多,马蹄莲、百合、玫瑰、野菊花……生活在古城里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大理的一切,早餐时来上一碗豌豆粉再加上一块饵块,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开始了这—#的生活。春天,苍山积蓄融化,清洌的流求顺着青石铺就的街面缓缓流过;冬季,飘雪满地,城墙砖缝中的衰草在肃杀的风中摇曳。这就是大理一年的人生。

古城又称紫城,曾先后立国南诏与大理。唐大历十四年(779),南诏王异牟寻从太和迁都羊苴咩城,当时的新都,便位于今日城西的三塔附近。当时的古城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南北各设一门,四角还有角楼。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仍然以羊苴咩城为都城,并以大理为国号。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墙被拆毁。1982年根据郭沫若手书集合成“大理”二字。

自大理园之后的500年,大理开始成为云南的一处新秀,什么人都无法将它遗忘。元朝时,大理成为云南行省大理路总管府和太和县治所。明洪武十五年(1382),大理卫指挥使周能熏修大理城,次年,措挥使郑祥又将城的东南两面加以拓宽。清代绿营时期,大理城是云南提督衙门驻地。

大理导游词篇10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应乐峰下,三塔鼎立,雄浑壮丽,是苍山洱海间的胜景之一。早就听说,大理三塔的魅力,很想亲自到大理三塔去玩一次,终于在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三塔游玩了一天。记得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先到下关,然后乘坐大理崇圣三塔旅游专线,直达大理三塔公园。

到了三塔公园门口外,一下车,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富丽堂皇的大门,门檐上和门的两旁,绘满了各种各样颜色艳丽的图案;门的前面是一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石板路前面有一条人工挖凿出来的小溪缓缓流过,溪水清澈见底,几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小石拱桥架在小溪上,小溪两旁垂柳依依,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使人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我们买了门票,从公园门口往里走。一进门,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用大理石铺成的石板通道,通道两旁是草坪和各种树木相间的绿化带,我还听见了美妙的音乐声在公园里回荡,我好奇的环顾四周,才发现在绿化带的有些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微型音响,这些音响的外部用一些石头包装着,如果没有音乐传出,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石头,我听到的音乐就是从这些看似平常的石头中传出来的。我真佩服园林设计师精巧的设计,真不简单。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塔前的广场,气势恢宏的大理三塔犹如擎天柱帮屹立在我们眼前,整个广场都是用灰黑色的条形大理石铺成的,这给三塔增添了一种华贵、庄重的气氛。沿着广场的台阶拾级而上,塔底四周缤纷的鲜花迎春开放,似乎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站在三塔下,面对着它们,我不由得对三塔肃然起敬,经历了那么多风霜雪雨,却依然挺拔傲立,见证着历史变迁,没有丝毫恐惧。

参观完了气势恢宏的三塔以后,我们还游览了三塔公园里其它一些景点,其中佛堂是最多的。每座佛堂的外观建筑和设计都大同小异,只是里面的佛像不同,听导游说,那是因为各个佛堂所供奉的佛不同,如降财的佛堂供奉的就是财神,雕像就是财神的像。每到一个佛堂,都会有很多游人在那里跪拜、烧香,有的人,以便跪拜、烧香,一边在嘴里念叨着什么,妈妈告诉我那是他们向佛祖诉说自己的愿望。佛堂里那些高大的雕像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大雄宝殿里那座金光闪闪的满脸笑容的弥勒佛祖的雕像,传说他用他的笑容普渡众生,才使得国泰民安,他是佛教始祖,具有万能的力量,又因他仁慈善良,所以受到世人的喜爱。

一天的旅程很快结束,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并原路返回,本来我很想做三塔公园里的旅游车的,但爸爸妈妈不同意,说走路可以锻炼身体还省钱慢慢的再欣赏一遍公园里的景色。游三塔公园真是开心的一天,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去游三塔公园。

大理导游词篇11

大理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具有调节气候、农灌、饮用、旅游等多种功能,是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和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大理各族人民的母亲湖 。本文是大理洱海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各位朋友:

大家好!游览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观的深

;现在我们去观赏苍山洱海,领略大理的山水之美。

首先,我们乘游艇去洱海公园。洱海公园又名团山公园,位于下关城区东北2公里处的团山。它北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与苍山南端的斜阳峰相对。南诏国时,这里是国王的鹿苑。1976年这里新辟为公园,占地1600余亩。山上有动物园和苗圃花坛,广植大理地区的各种名花异卉,是一个很好的休憩游览之地。

现在游船已到洱海公园临海长堤,我们离船上岸,这是团山脚下的滨海游览区沿着270多级石阶拾级而上,我们到达山顶。大家看,这翘角飞檐的楼阁是望海楼,檐下悬匾,上书:玉洱银苍”,黑底金字,苍劲古雅,它是中国慕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望海楼是领略“玉洱银苍”的佳境,凭栏远

:东边洱海浩瀚,一碧万顷,西边苍山绵延,莽莽苍苍。

各位朋友,让我们再次登船,到洱海中去遨游。但我先要向大家介绍是却是苍山。先前,我们在大理城,在苍山脚下的公路上,没能很好地端详苍山雄姿。正如古人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洱海公园望海楼,视角偏斜,也只能看到苍山末端。现在,随着游船不断前行,我们眼中的苍山是不是更真切些?有人说,横断山脉像一只巨臂,从“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向南伸到了云南西部,苍山就是这支世界著名山脉中云岭的一个分支。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共有十九峰。这十九峰从北至南的顺序是: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十九峰中,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基排列为:霞移、万花、阳溪、芒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

蓂、阳南。

苍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而著称。我先向大家介绍苍山的雪。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皑皑苍山雪,历代文墨客赞辞颇多, 民间传说也不少。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

苍山的云更是名传遐迩。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在变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所谓“望夫云”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云,忽志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奇特之处在于它一出现,点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所谓“玉带云”,是指每当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绵延数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带云”会预兆农业丰收:它出现次数多,当年就风调雨顺。当地白族有农谚:“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