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1

李吉林老师借鉴了“境界说”的“真”、“情”、“思”、“美”的精华,儒家文化“敏于行”的思想,以及杜威的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了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要素:

(一)以“情”为纽带。在这一点中,李老师指出,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使其成为其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她指出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讲,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

(二)以“思”为核心,情境教育从儿童发展的明天考虑今天的教学,在理论构建上,提出以“思”为核心,促进儿童素质的发展,主张教师的教学应始终以儿童思维发展这一核心,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努力把孩子教聪明,并且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作为不懈追求的教育的高境界。

(三)以“儿童活动”为途径,因为人的发展是在活动和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进行的”——这是关于人的科学的一条根本原则。

(四)以“美”为境界,面对小学教学损伤儿童发展现状的焦虑和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责任感,迫使我们必须寻找一个突破口、一个着力点。情境教育选择了“美”。原因之一: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地学习;之二: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原因之三: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明天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幸福的人生。

(五)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在整个小学学习生活中,儿童不断地与周围世界接触,充分领略到大自然赋予的美感,逐步地认识社会生活。

情境教育是多情的教育。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而生发。在充满情意的课堂中,教师是幸福的,因为是他们的引导使课堂充满真情,使学生付出真情;学生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从学习中体验到深情、温情、热情,感受到优美、壮美、秀美,发现真诚、善良、正义、勇敢等世间珍贵的品质,从而拥有蕴涵在美与快乐之中的情感财富。运用情境教学的老师是传播真情的使者,处在情境课堂中的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之后又能成为创造美与快乐的精灵。这样情真意切的体验,令人怎能忘怀!情境教育为学习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李老师探索野外情境课堂的勇气令人钦佩。虽然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教育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在平时,学生仍被局限在教室内进行学习。这样教师省力了,学生的安全似乎也更有保证。然而方寸之地怎能让思想的缰绳随意驰骋?课本上的小小篇幅又怎能囊括社会、自然、生活的大千世界呢?只有走进生活,才能发现更多紧锁在智慧之门内的宝藏。但是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老师每一次都自己先实地考察、比较,选择最合适的场景作为户外教学的课堂,其间的种种繁琐和艰辛不难想象。我想,学生在教室外的大课堂中不单是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应该也能感受到李老师付出的辛劳吧!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我震撼的不光是李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还有她那“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她对学习的热情令人感动,她读书之多、涉猎之广令人惊叹。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很幸运地处在人生最好的年华,有这样好学不倦的前辈,促使我更要鞭策自己紧紧追随。不但自己要不断学习超越自我,还应将“学无止境”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也能成为终身学习的人。李吉林老师把情景教学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虽然我一辈子也成不了李吉林老师,但我一定会以李吉林老师为榜样,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做李吉林老师情景教育的受用者、继承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2

教育教学论著是教育工作者必读的重要资料。通过系统地阅读这些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在阅读教育教学论著的过程中,我深感到这些著作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和指导之大。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分别是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来谈谈我在阅读教育教学论著时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首先,教育教学论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在阅读期间,我发现有些著作对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例如,在《教育学原理》这本著作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观点,使我对教育学的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另外,还有一些著作探讨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在阅读教育教学论著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教育教学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有些著作充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并具体介绍了一些教育教学实践案例。例如,在《教育教学案例研究》这本著作中,作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些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育教学论著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即著作内容的引用有时候过于繁琐。有些著作在论证观点时,会不断引用其他著作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这种引用过多的问题,使得我在阅读时感到有些困扰,因为我需要去找到被引用的著作,以便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希望今后的教育教学论著在引用他人观点时能够适当控制引用的数量,以方便读者理解。

通过阅读教育教学论著,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全面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紧跟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同时,我们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一点在教育教学论著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对多元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和情感教育等主题的探讨。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论著是教育工作者必读的重要资料。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在阅读教育教学论著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同时,对于著作内容的引用,应适度,避免过于繁琐。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将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的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3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专家,他在大量理论和实例研究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幼儿教育目标和方法。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能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

我认真拜读了《陈鹤琴》,漫游在陈鹤琴幼教思想的长河里,总是思绪翻滚,感觉受益匪浅。陈氏的幼教理论和思想原则,是那样通俗易懂,又不乏高深的科学哲理,是那样标新立异,有包含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他强调了"做人"的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丰富了"目的论"的内涵,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这一目的论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做人的内涵——做一个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新人。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给了我不少启示。

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游戏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区域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地为孩子提供丰富材料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选择、主动操作摆弄,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的一种活动。它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很好形式。老师应该退到隐性地位,把材料推到显性地位,将材料"活化",赋予材料生命力。通过材料来营造一种环境,让环境告诉幼儿,这里可以做什么,该怎么做,让环境来"说话",发挥暗示作用。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陈鹤琴》,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4

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我们常常需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和理论,在不同的论著中探索并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教学的论著《教育教学论》,对其中的理论和观点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我对这本论著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这本论著首先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通过这本论著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

第二段: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论著中还对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是面向学生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按照固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例如,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和拓展;而有些学生学习困难,我们则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通过这本论著的学习,我学会了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三段:课堂教学的改革

论著还探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主人,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而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通过这本论著的学习,我明白了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交流,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四段: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

论著中还强调了评价与反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注重考试和分数,而这往往只是学生表现的一小部分。通过这本论著的学习,我明白了评价和反馈应该是全面的、多样化的。在教学中,我更注重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调整和提高。

第五段:教育教学的未来展望

最后,这本论著还对教育教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在未来,教师的角色将更加强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阅读这本论著,我对教育教学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展望。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通过阅读这本论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应因材施教,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评价与反馈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展望未来,教育教学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并与家庭和社会合作紧密。在实际教学中,我将运用这些理论和观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5

教育教学评价方法正朝向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客观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与创新。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教育教学论著

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阅读。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一个优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师。最近,我在闲暇之际,静下心来读了一些教育大师的著作,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尤其是教师,读书更为必要。

君不见“人”字下面是空洞洞的部分,要填满它,惟有读书。作为人,我们无法凭单薄的身躯与万物抗衡,如果想到“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人生就更一无是处了。好在世界有了一笔财富——书籍,造物主又赐给人类读书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畅游书海之中,尽情享受生命,体味自然。

读书无需附庸风雅,读书本身就是感受快乐的过程,它让人满足,使人心安。当今人皆趋利的时代,与其感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与其等着被物欲淹没,随波逐流,倒不如静下心来读点书,使自己开始浮躁的心灵受到洗涤,渐渐成熟起来。因为读书,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在对话。万丈红尘滚滚,我们的心容易被封尘,而读书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拂拭,得到净化。“书香人生”是快乐人生,也是美丽人生。

袖长方能善舞,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捧起书来。当今社会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的角度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不得不抛去因“知识渊博”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去学习,去读书。教师一旦不能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的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视为“老古董”,那麻烦可就大了。

只有挤出时间,坚持读书不辍,给自己不断充电,真正具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能坦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去亲近学生、感召学生。也只有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当代名师郑杰老师说“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教师读书使教学生涯充实、富足,使自身更有人格魅力,是一份幸福,一种美丽。

记得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还是在读师范的时候。那时,我是带着完成学习任务的心态去读的,对于书中的教育理念,只有理性的认识,没有实践,没有感悟,自然不会“记忆犹新”。如今,我再次读《给老师的建议》,不禁被作者的才思敏捷,文笔的深刻隽永所折服。苏霍姆林斯基带着我走进了一座教育思想的宝库,把我领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科研的领域。读他的书,使我感到思想是美丽的,读书更是一种美丽。

继苏霍姆林斯基之后,我又接触了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语录,诸如“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早在读书的时候就在心灵扎下根。现在,静下心来认真研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才真正理解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感受到了先生那种矢志不渝奉献教育的精神。站在《陶行知教育文集》面前,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读它使我充实,使我纯净,也使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美丽。

书像一座山,它吸引我挤入其间,攀越上去。读书,使我感受到彻悟的真,仁爱的善,高尚的美!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天天读一点。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大学时在学校那座十二层图书馆里,不经意间在一个角落里瞟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当时并没有在意这本在图书馆里安静的陈列的作品。后来只是从别人口里印证了确实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可因为各种因素后来一直也没有机会拜读。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理论大师,给教师提的每一条建议,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所提的教育建议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可谓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读了这本书,只觉得思绪万千,收益匪浅。今年有机会参加了县里的青年教师研修班培训,当得知需要阅读一本教育论著时,我不由自主的再次捧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氏在开头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到最后还可能出现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普遍性的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小学六年后到了初中,学生之间的差距更大而且还在继续拉大。就拿我自己认教语文来讲,优生洋洋洒洒一篇佳文,基础薄弱的学生200字的文章多半字还不认识。好的考90几分,差的只有个位数。如此的差距着实让每个老师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不仅如此学生一旦在学习上失去信心,就如他们自己说的听不懂哪会有兴趣,哪会有老师想的那么强的毅力稳坐课堂45分钟。于是久而久之他们又会多一个称谓“问题学生”。我以前的那个班级,在学校中总评的成绩是很不错的。但在班里就是有那么一位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的时候,不是睡觉,就是搞小动作。在我们同学当中,有很多人是讨厌他的,但是对他又没有办法。因为他对哪个同学都敢动武,哪个同学对他说一句,那个同学就没有好下场了。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满意他的表现,对他提出批评,他也敢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把老师气得个半死。更令人气愤的是,和他坐的同学整天都要用手捂住鼻子,因为在他身上,全都是烟气。那么对这些学生如何进行管理,真是一个荆手的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毁了学生的前程。如果对这部分学生妥协,那将会影响整个班级。这确实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惑。

说起这里面关于成绩的原因,教师大都将原因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等。说到问题学生,可能最直接的就是摇头。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很多老师可能会想到很多,却最容易把自己忘了。

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我国的教育家子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更是在

教案

设计、课堂提问、作业布置上体现这个理念。于是这个时候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教师在这个环节上起着最主要的引导作用。我们开始少了怨言,我们学会反思。当然这很多时候的只是局限在理论上,在心灵深处排山倒海一下而已。

因为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就拿我班来讲,现在学习困难、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也较多,每个学生都有每个人的问题,要真正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潜能非常的困难。而自己有几次是如此做的呢?经常是不同类型的学生上这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提着同样的要求,即使做错以后的教育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如此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学习偏差生?这也难怪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问题学生也就水到渠成了,也难怪苦口婆心的教育起不了作用,难怪整天被学生折腾得心浮气躁,筋疲力尽了。“因材施教”说的容易,做的难。以至问题学生的教学成了是老师最头疼的对象。所以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现实确实是这样,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是啊,后进生向来是老师头疼的学生,在他们身上花费的工夫不小,却收效不大,有些教师干脆最后放弃。一旦放弃就会出现之前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总结出了很多很好地经验。在这里,苏氏给我们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做好这些后进生的“第二套”大纲的工作,意思是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大量地阅读,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使他们在阅读中发现“使他们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对这些阅读的材料,教师要精心挑选,甚至自己可以选编一些,像苏氏,他为了帮助一个叫费佳的后进生,自己亲自编了一本书《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在这本书中,他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编了很多有趣的、能够引起儿童思考的习题来训练他。并且他还为他搜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概有一百本书和小册子,后来又为他配备了另一套图书,约有二百本,正是这种大量的阅读,使费佳的成绩逐步赶了上来。虽然我们无法做的像苏氏那般完美,但至少我们可以尽力做的更好。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写了如《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等文章,使我受益非浅。当然最后我们还是不可避免的会碰到一不分问题学生。我觉得在对待问题学生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低头,两处留情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不管是不是因为成绩引起的,由于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班主任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班主任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教育的基础在于“爱”,对于问题生要采用同情宽容、感化陶冶、启发诱导等方法。但若一味强调这种“柔”,学生就会把老师的爱心当作对他们的迁就。教师的话就会令而不行,禁而不止,学生就会没有规矩,自由散漫,班集体将是一盘散沙。因此,“柔”中要有“刚”。在理解宽容问题生的基础上,要严格要求,批评监督。离开了这一点,教育就缺乏力量。

二、回头,青山依旧

学生的发展各有差异,在一个班上难免会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如果对这些问题学生提出同一要求或同一奋斗目标,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这就需班主任分别为他们精心设计奋斗目标。例如,有一位同学期中考试各科成绩均差。我就和她一起分析了数学学科的试卷,结果发现很容易增加十几分。因此,我就要求她在下次同等难度的试卷中争取十分左右的进步。她信心很足,而且很有把握。看上去要求低了,但最起码可以在短期内避免她自暴自弃。有些学生本身没有很多想法,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知道自己的学习差,一差千万差,这种想法是极其消极的,老师应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通过努力,取得一定的进步。

二、抬头,灯火阑珊

我们班的学生对学校的一些集体活动,例如体育节、艺术节汇演、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等都有很强的表现欲,这另我很高兴,这说明他们还有积极性,还有兴趣。这些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个性、闪光点,赢得师生的好评。无形中增强了其自信心。就拿平时的课堂中的课本剧来说,每个学生都恰似一个个导演、编剧、演员,全班都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没有开小差的,你会发现原来没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演员。那些平时各门学科的成绩都很差的同学,他们的表演同样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为了使一些问题生的爱好、专长得到发挥并能在老师和同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他们改进不足,努力向上,就得有意识的为他们搭建舞台,一片灯火阑珊是必要的。

同时,要让每个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都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这样慢慢的会调动积极性,我经常在班会课上让学生谈谈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在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上,我们好象过分地强调了他们的学习或品行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他们身上表现出闪光点。我们是不是过分地自信于“窥一斑而见全豹”反而变成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呢?我试着换一个角度来重新观察班上的几个调皮的学生,慢慢地我发现他们还真有一些出众的地方,他们中有的组织能力比较强,有的口才比较好,还有一个对班集体的事特别热心。让他们和每个同学一样在班级中发挥他们的优点。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我认为,对待好学生也好,对待“问题学生”也好,教师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的进步而骄傲,为他们的成长而自豪,对他们的过失,公平地去对待、化解和消除,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逐步纠正。“无限风光在险峰”,也得人们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严格要求与悉心呵护并不矛盾,纪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标准,让他们通过适当的努力就能够达到,这样会逐渐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逐步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是有益的。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样去细心地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微如萤火,也要细心地呵护,并能引导他们逐步将之发扬。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对于这本书,我认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书中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走出自己的天地。

-->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6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一个优秀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位好老师。最近,我在闲暇之际,静下心来读了一些教育大师的著作,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尤其是教师,读书更为必要。

君不见"人"字下面是空洞洞的部分,要填满它,惟有读书。作为人,我们无法凭单薄的身躯与万物抗衡,如果想到"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人生就更一无是处了。好在世界有了一笔财富——书籍,造物主又赐给人类读书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畅游书海之中,尽情享受生命,体味自然。

读书无需附庸风雅,读书本身就是感受快乐的过程,它让人满足,使人心安。当今人皆趋利的时代,与其感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与其等着被物欲淹没,随波逐流,倒不如静下心来读点书,使自己开始浮躁的心灵受到洗涤,渐渐成熟起来。因为读书,就是与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在对话。万丈红尘滚滚,我们的心容易被封尘,而读书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拂拭,得到净化。"书香人生"是快乐人生,也是美丽人生。

袖长方能善舞,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捧起书来。当今社会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的角度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不得不抛去因"知识渊博"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去学习,去读书。教师一旦不能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的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视为"老古董",那麻烦可就大了。

只有挤出时间,坚持读书不辍,给自己不断充电,真正具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能坦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去亲近学生、感召学生。也只有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当代名师郑杰老师说"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教师读书使教学生涯充实、富足,使自身更有人格魅力,是一份幸福,一种美丽。

记得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还是在读师范的时候。那时,我是带着完成学习任务的心态去读的,对于书中的教育理念,只有理性的认识,没有实践,没有感悟,自然不会"记忆犹新"。如今,我再次读《给老师的建议》,不禁被作者的才思敏捷,文笔的深刻隽永所折服。苏霍姆林斯基带着我走进了一座教育思想的宝库,把我领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科研的领域。读他的书,使我感到思想是美丽的,读书更是一种美丽。

继苏霍姆林斯基之后,我又接触了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语录,诸如"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早在读书的时候就在心灵扎下根。现在,静下心来认真研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才真正理解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感受到了先生那种矢志不渝奉献教育的精神。站在《陶行知教育文集》面前,我发现了自己的渺小,读它使我充实,使我纯净,也使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美丽。

书像一座山,它吸引我挤入其间,攀越上去。读书,使我感受到彻悟的真,仁爱的善,高尚的美!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7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多读书,读好书,全员积极行动起来,建立书香校园,我于本期认认真真阅读了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经典论著《教学与发展》。众所周知,赞可夫伟大的成就就是,他打破了教学实践中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陈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治的较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为此,我读了他的这本经典著作,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在略谈几点体会。

在原苏联,凯洛夫传统教学理论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众多的教学论流派。其中,以赞可夫对发展性教学问题的探讨最有成效。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位教育家提出了“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教育学不仅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一论断。赞科夫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在什么样的教学论体系下,才能在学生的发展上达到理想的效果”,他引入并阐明了“一般发展”的概念。赞可夫强调,教学与发展区是互为条件、互相推进的,因而教学不能消极地等待儿童生理的、心理的自然发展,跟着发展走,而应积极地去依靠“正在成熟的机能”,创造“最近发展区”。

首先,根据赞可夫的教育理念,来探究一下发展性教学的真正内涵。

1.现代教学观念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容。这里所说的教学观念是指按照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学功能、目标、对象、结构、过程及形成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正确、先进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改革及教学活动的进行发挥着重要的导向、调控作用。而保守、落后的教学观却严重阻碍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是现代教学观念,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观。现代教学观是在本世纪50年代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在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所产生的具有生命力的现代教育意识,现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发展是与本世纪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不开的。

2.发展性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这是由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决定的。为了实现我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品格,有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有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不仅会学习,会生活,而且会创造,会做人。这种人集中表现在主体性的高度发展方面。

3.发展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

“发展性教学”这一概念是否具科学性,还表现在理论的批判性。原因在于,任何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的建构,必须涉及对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教学思想观点、原则、方法的批判,或者是进一步的完善、补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里提到的“扬弃”、“弘扬”和“抛弃”,指的是经过分析做出判断和评价。“发展性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接下来谈谈发展性教学呈何特点。发展性教学,作为主体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它体现主体教育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境界。总体分析,这种教学,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教学中,它将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发展性教学,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教学认识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组。教学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正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自觉地建立起来的。正是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主体参与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才能是有效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发展中的人,如果将学生看作工具也就不需要什么主体参与的活动了。

作为主体参与的理论依据,发展性教学体现的是科学的活动观,而不是粗陋的实践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作为基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认识的重要命题是:“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即人的本性”。说明了具体的、现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社会性、主体性,而需要则是活动的动力。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是学生的参与,其目的是促进个体发展,所研究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变化。第二,发展性教学不是一般地强调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而是将实践活动定位于学生主体,突出个体活动的主体性。第三,发展性教学的活动,是一种有教育性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实践活动基础上,主体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摆弄、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和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并借助词语把它们加以区分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性认识。正是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的机会,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正是在参与中培养学生强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发展性教学的主体参与,核心问题是学生主体参与状态、参与度问题。学生是积极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据有的学者进行的有关研究,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水平:听、等、看、不参与,注意力不集中;消极模仿,或进行重复性行为;被动地回答老师问题;主动向老师发问,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无论是个体间交往,还是个体与客观物质的交往,各种交往关系的处理是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关键问题。儿童是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的,而交往不当、不足,则是儿童个性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通过交往,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成一种平衡。

发展性教学正是体现了师生间、学生间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氛和条件,更重要的是,承认教学认识的社会性,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纳入认识活动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发展性教学还有尊重差异,体验成功两大特点,这里就不再做详细介绍,希望站在教育战线的朋友都去读读《教学与发展》这本好书。

教育教学论著心得体会篇8

佐尔丹-柯达伊(zoltan ·kodaly,1882-1967年)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他的教育体系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有高标准的艺术、审美要求,并且探讨了一系列音乐教育观念和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例如,艺术教育与人的自身成长、全面发展的关系;音乐文化在全部知识文化中的作用;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继承本民族传统与学习人类优秀艺术文化的关系;如何借鉴前人的、国外的优秀传统等等。柯达伊在几十年中为不同程度儿童所写的上千首歌唱、读谱练习,在匈牙利被称为“黄金储备”。从60年代起,这种教学法迅速地传播,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他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对于世界各地的音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教学法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节奏和唱名的简记法。

匈牙利的学校开展音乐课教育已有久远的历史,近百年来其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普遍采用了柯达伊教学法。他们的音乐程度广博而精细,因为匈牙利人认为音乐是孩子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在常规学校里,孩子们每周都有两次音乐课,音乐学校里,每天都有音乐课,孩子们有机会学习一种乐器。音乐课程同样也包括倾听、即兴创作、识谱等等。匈牙利的教育工作者们坚信,音乐与数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他们相信,音乐对孩子们的逻辑性和批判思维有所帮助,学习音乐的过程能够发展完整的人格。因此,也取得了较大的柯达伊音乐教育的基本特色。

柯达伊倡导以歌唱为主的灵活多样的音乐教育

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审美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艺术活动,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效的途径。合唱对于促进合作意识、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合唱中人们学会倾听、配合、理解默契,会使人们走出封闭狭窄,培养人际间的合作理解的态度,培养人的社会人格。

儿童音乐活动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感觉。在匈牙利的幼儿园中的歌唱往往是以歌唱游戏的方式出现,特别是在低年级。“儿童表演的歌唱游戏主要是坐着或站成圆圈,做手臂运动或踏脚的动作,在歌唱游戏中,他们可以扮演简单的角色,但是由于年龄发育的限制,游戏也不要复杂,”“儿童教育中歌唱和动作总是紧密联系的,通过经常的音乐活动使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可见,柯达伊所提倡的音乐教学并不拘泥于歌唱这一种单一的形式,而是将歌唱、动作、游戏、表演、即兴创作等形式相结合的综合音乐教育。

优秀的民族音乐,特别是匈牙利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是柯达伊体系中教材的主要来源。柯达伊认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最完美的表现。所以,儿童的音乐教材必须是真正的民间音乐,童谣和优秀作曲家根据民族音调创作的作品。

《50首儿童歌曲》、《五声音阶音乐》、《333首读谱练习》是柯达伊专门为儿童写作的作品,这些都是五声音调、最大音域不超过六度的歌曲,在2个音级到5个音级范围内使用。其中,歌词是优秀诗人专门为儿童所写的抒情小诗,他们也提高了曲调的感情效果和吸引力,它使用儿童自己的语言,但又不是口齿不清的呀呀学语。这些短小的作品可以使儿童进入游戏,我们也可以为真正的歌曲学习作准备。

柯达伊一生中写作了大量的儿童作品。其数量之大、艺术规格之高,在各国作曲家中是罕见的。丰富的教材建设是柯达伊教育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之一。柯达伊多次在文中提到过粗俗浅陋的艺术趣味所带给儿童的影响。他作了许多作品可以用于儿童的队列活动和游戏,并配以生动的教学方法,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天性,是最自然、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来促进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柯达伊音乐教育关注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创作能力实际上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开掘这种能力。教学中应结合各种音乐要素,启发、鼓励儿童的创作体验。

——柯达伊

感知音乐结构、形式的能力对于获得完美的音乐体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中把结构意识与分析看作既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又是培养儿童创作能力的基础,这种能力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学习、贯穿音乐教育全过程。柯达伊认为,创作能力实际上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开掘这种能力。教学中应结合各种音乐要素,启发、鼓励儿童的创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