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观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博物馆观后感篇1

今天,我有幸参观芜湖市博物馆,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古、现代文物。

首先,我们来到一楼,观看了一些立体地图,你也许会奇怪:立体地图是什么呢?其实只是一种立体模型。这里有古代大宫殿、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以及以前的弋矶山医院。

接着,我们又来到一楼化石处,这里有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的化石,有山羊的头骨、中华乳齿象的骨头,还有维氏原狒的骨头。

之后,我们来到二楼,这里展示的是古代的陶器、青铜器和天然晶体,真让我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有的陶器是白色的,有的是褐色的,青铜器有的像茶壶,有的像大水缸,有的像小型盾牌。来到天然晶体前,一堆亮闪闪的晶体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以为是雌黄或雄黄,看过标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水晶晶簇啊!

跟着,我们来到玩乐体验馆,这里主要是一些趣味小游戏,有踩鱼、踩花、益智拼图等。在踩鱼游戏中,我用脚一踩,小鱼就迅速地“溜”了,我又快速一踩、再一踩,哈哈,终于被我踩到了一条鱼,真是有意思!

最后,我们来到博物馆的三楼,这里向我们展示的主要是琴棋书画:二胡、古筝、书法作品、丝绸画、立体画等等,品种繁多,目不暇接。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走出了博物馆,我心里想:今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博物馆观后感篇2

放暑假了,我和同学熊心凌、麦蔚旻、冯潞一起去参观广东博物馆。

那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看着沿途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大家都很兴奋、开心!

进入了博物馆,大家就开始讨论去什么馆?我微笑着说:“作为广州的小学生,也应该好好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不如我们就去历史馆吧!”“好呀,这主意不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到了历史馆,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冲进馆内。发现了许多精致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状的酒坛、与众不同的三脚盘、美丽精致的陶瓷屋……大家都很惊奇。我心想:古代人真是好厉害,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精致的物品!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个和乾隆皇帝有关的典故。

大家来到一个仿真的陈列室前,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雕刻出来的,由于我在书中读过这个故事,于是讲给大家听:据说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苏州,当地的官怕皇帝出事,便派人去寻找,没想到在酒楼找到了,但现在跟皇帝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他是皇帝,万一出现刺杀情况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对乾隆皇帝表示礼意。乾隆皇帝觉得不回礼不合适,于是便把食指和中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几下,表示谢谢。扣子礼由此而来。我心想: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啊!

广东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身为广州土生土长的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博物馆观后感篇3

国庆节假期间,妈妈怕我在家里寂寞,便带我去了洛阳博物馆,让我感受历史的苍桑。

下了火车,来到洛阳,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成海的人群。我们先到二姑家,把一切东西准备好之后,便出发了。一路上的美景还没有看够,就到了位于王城大道上的洛阳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走在前面的妈妈惊呼一声:“看,一头大象……”我忙蹿到她身前,朝她所望的地方跑去。没错,那真有一头大象,不过,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大象骸骨。如果将那副骸骨与现在的大象比较起来的话,我觉的这一万年前的大象的下腭比现在的大象的大一些。整副骸骨把古代大象的体貌特征完完全全的展现出来了:有长而锋利的象牙,如一对弯弯的镰刀;有强壮的下腭和坚硬的头部;几十根肋骨和粗壮的四肢,让我们足以感受到古菱齿象的强壮和凶猛。

(古菱齿象化石)

往前走,便到了展览文物的地方。有一种展品让觉的很好玩:一个有着三只“脚”,却有着碗口大的容器,我想,这应该是一件乘东西的器吧!仔细一看,这个文物的表面还有一个下面是四个尖尖的,但上面却是平平的,一种我说不出来的白色的东西,宛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我看了看这件文物的介绍,原来,这个东西叫陶鬲。

(陶鬲)

再往下看,一块“玻璃”引起了我的注意,好端端的,这展览柜里怎么还放着一块“玻璃”,我往前探了探身子,这才发现,这是一块放大镜,在放大镜后面的中间,放着一件小小的微雕,还没有我的食指指甲盖大呢!这件微雕叫绿松兽,是夏代的文物,我想,之所以取绿松石兽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有着青绿色的身体吧!

(绿松石兽)

还有一件文物值得一提,它叫铜斝(jia),是商代的文物。它的表面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花纹看起来特别复杂,最特别的是,它有两个蘑菇一样的把手,使整个文物都变得可爱了。

(铜斝)

下面就说一下洛阳博物馆的四件镇馆之宝吧!这四件镇馆之宝都在二楼的珍宝馆里。珍宝馆的地面都被铺上了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第一件镇馆之宝是一顶爵,有“中华第一爵”的美称。因为它不仅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青铜器之一,而且外形美观,所以被当做稀世之宝。

(爵)

第二件呢?是一口鼎,叫做兽面纹铜方鼎,这一口鼎有着人的面貌,听讲解人讲道,这口鼎原来是一个怪兽,它特别喜欢吃人,不管它咬到什么东西,都不会松口,直到把东西吞到肚子里,但是,有一次,它在吃人的时候,不小心噎死了,所以它只留下人的样貌,却没有留下人的身体。

(兽面纹铜方鼎)

第三件是一匹唐三彩的黑马。这匹马膘肥体壮,尾巴被人修剪的短短的,是一匹军马。这匹马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下半身以及脖颈的下方用的都是黑釉。全国总共只有两匹黑釉马,一匹是现在这匹,另一匹也是在洛阳出土的,全身通黑,但被调到国家博物院了。因为黑釉特别珍贵,一般的釉色只有三种颜色:红、蓝、绿,而黑釉的烧成基本上纯属偶然,必须经过反复烧制,才可以烧成功。

(黑马)

最后一件是三层金丝楠木塔。这件木塔总共分三层,高约6米,重约4吨,是用昂贵的金丝楠木雕成的。总共雕刻了334尊佛像,每尊佛像的姿态各有千秋,各不相同,是一件特别名贵的文物。因为金丝楠木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木材,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古代封建帝王的宝座就是用上好的楠木制作的,还可以修建宫殿、陵寝等。但是它的生长周期十分缓慢几百年才能成材,所以该树种自清代起就十分稀有了。

(金丝楠木塔)

这次博物馆之往让我见证了夏、商、西周、东周以及其它朝代的灿烂历史。

虽然这些文物不会说话,但是,我们根据它们的朝代,特征都能让那些离我们遥远的历史说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伟大的智慧。

我相信这种智慧一定会随着未来的脚步一步步传下去的。

博物馆观后感篇4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顾村公园博物馆参观,我高兴极了。

下了车,我们进了博物馆。一位年轻的阿姨走了过来,给我们介绍了各个地区的习俗风范。首先我们来到了宝山馆,看见了一个个小球在管子里起伏荡漾,根据音乐组成音条。接着,阿姨带我们来到了一张桌子前,同学们触摸着屏幕敲锣打鼓,高兴极了。然后,我们走到一座古亭前参观,旁边还有一个玻璃橱,里面放着几块刺绣布。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馆壹区,在这儿我们了解了古代和京剧。到了贰区,我们看了许多中国的传统美食,还听了普通话、河南话、陕北话等几种语言。在叁区,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鱼塘,参观了音乐亭、陶艺园等。接着我们到了欧美区,观看了《奇幻之旅》。在旅行中,时不时地有些宝藏向我们扑来,有些同学还伸出手来接呢!最后我们来到了非洲区。刚踏入区内,首先映入眼球的是一些动物模型。再走进去些,有些鼓架在地上,我们拍啊,敲啊,不亦乐乎。

这次的参观真令我难忘,真希望下次还能来呀!

博物馆观后感篇5

今天一行人参观了长春中泰海洋世界。海洋世界真是名符其实,生物种类繁多,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海洋知识。

毛毛鱼,浑身长满了毛毛,形状像一气球;千手佛鱼,浑身长满了手;还有长刺的海胆、魔鬼海胆等等。我最喜欢的是海狮表演。小海狮用尾巴当脚走到观众面前,敬个礼,打个招呼,然后鼓掌,大家笑得前仰后和。在大家的掌声中,海狮开始倒立、顶球、打滚。

当驯兽师把圈在空中划起弧线时,海狮早已做好准备,只见海狮一跃而起,头一抑,稳稳地把圈套在脖子上。哇!太厉害了!这矫健的身姿,准确无误的动作,让你忍不住为它喝彩。接下来海狮开始学驯兽师走路,它摆动着双鳍,走得很认真,转圈、倒立、扭动着黑亮光滑的身躯,学得惟妙惟肖。

讲解员说:“海洋污染伤害着鱼类,大家行动起来,爱护海洋救救鱼儿……”我的眼前浮现出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面上漂浮着塑料袋、易拉罐、破餐盒,还有小鱼儿的尸体。人们还在海边嬉戏玩耍。那场面好像缺少点什么——是人的道德,人的无道德行为让海面破烂不堪,是人类自私懒惰让海水受到污染。一个大浪把小鱼儿的尸体推上海滩,那是大海在怒吼:看看你们人类,把我们的家园糟蹋成什么样子了,你们乱撇乱扔,我们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一阵掌声把我从遐想中拉了回来,海狮表演结束了。我站了起来,向海狮深深地掬了一躬,海狮,谢谢你精彩的表演,感谢你顽强的生命力。

参观海洋馆真是不虚此行,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从今天起我会告诉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地球不只是属于我们人类,而是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海洋,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现在的必修课。

博物馆观后感篇6

北京鲁迅故居一处在阜成门内。旁边是北京鲁迅故宫博物馆。

看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网站,介绍自己是20xx年两家合并,为国家文物局直属正局级一级事业单位。现在在网站上介绍自己级别的事业单位好像不多。

双休日去参观北京鲁迅博物馆,硬件条件很好,且免费,但参观的人很少。

展品也未按专业博物馆水准注明是原件还是复制品。在我看来,至少有一部分是复制品。标明复制品,能让原件更能吸引观众。

不是“旅游”热点,不影响根据现代观众的需求不断丰富、调整、完善陈设,不影响不断加强学术研究。鲁迅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对于博物馆来讲,研究实力、陈设水准、网站和现场服务水平是核心竞争力。

博物馆中有一句鲁迅的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博物馆一部分展厅给了一个皮影之类的展示宣传,未看。

博物馆观后感篇7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中国军事博物馆。

来到了军事博物馆,首先映入我眼前的是一艘军舰、一些大炮和一枚导弹。好壮观啊!

我立刻走上前去看看,才发现大炮原来有许多种,有山炮,有野炮,还有红夷铁炮……真是多得数不胜数。再看看右边的导弹,叫“东风-2”,长20.9米,弹径1.65米,总重量29800千克,射程1300千米。

外面就有这么多东西,里面一定更多。快进去看看吧!

进去后,我看到了一尊雕塑。他是谁?你一定知道吧?那我就不多说啦!

再往前走,各式各样的武器越来越多了,我和妈妈便决定按照顺时针方向参观。往前走,我们看见了许多的飞机。有歼-5,歼-6等歼击机,令人眼花缭乱。

再往前走有一个门,里面有很多军舰、飞机。我进去看了看,这里面有的是飞机残骸、有的是从海对岸飞回来的,也有的是从日本缴获的……那些飞机上怎么有个太阳的标志?问了妈妈才知道,原来是国军的徽标。

可就在这时,一位叔叔把我们叫了出来:“这里要闭馆了。”叔叔说。还没看够呢!我心里想。

前面就是越野车啊,导弹等之类的。瞧,导弹有“海鹰一号”、“红旗二号”等。越野车有“猛士”等。

我们又往回走,还看见了一些加农炮、榴弹炮。加农炮可以以直线方式打中敌人;榴弹炮可以穿过小山坡。

时间不多了!我和妈妈只好出了这个门,来到另一个门。

这里是解放军的生活用品。有那时用的水壶、草鞋、印章等。有很多东西都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简朴和艰辛。

唉!闭馆了!我也只好回家了!下次再来看吧!

博物馆观后感篇8

上周五,我们去了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图片,比如:我们淄川天然形成的蛤蟆石,雄伟的马鞍山……在一楼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关于未来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机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个图上面画了一个人:一半是机器,一半是人的身体,上面还写了一些关于这张图片的介绍。

三楼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电脑,还有一些:鲁班木球、猜生肖、测发电力、磁力乒乓球、滚珠子、节能灯、融合镜……可好玩了,其中我最爱玩的是鲁班木球,虽然很难拼,但我也拼起来了一个。

这个博物馆真有趣呀!

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科学道理,比如,像电脑里的一些游戏给了我一些启示:不能乱杀野生动物,不要乱砍树木,不能随地吐痰……在玩节能灯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要少用电。在玩测电力的时候我知道了:手心的汗越多,放电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观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今天,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海洋生物。博物馆位于市zf的西面,走进博物馆,看到的是海洋生物的各种介绍。在这些海洋生物中,其中我对鲨鱼最感兴趣。

鲨鱼标本的体形比较小,他的眼睛像小的白化石一样,我还知道鲨鱼眼睛视力很不好他几乎看不到东西。但他有敏捷的嗅觉性。

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沙漠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沙漠的阳光很强烈,阳光反射过来,就形成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就像在杯子里倒水,然后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在外面朝里面看,筷子就像被折断了一样,海市蜃楼跟这个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人山人海的博物馆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有鳄鱼,鲨鱼,热带鱼,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向你们介绍了。你没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哦!哪里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的,不要错过这大好机会哦!

博物馆观后感篇9

上海博物馆总面积达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建筑以圆顶方体的基座象征着“天圆地方”,它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所得到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馆中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晴朗的冬日,我有幸与同学一同前往并参观了上海博物馆这座沉淀了华夏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自豪的丰碑。怀着一份期待的心情去寻觅历代能工巧匠与文人墨客的足迹。

展馆宽绰,光线暗淡,人影稀疏,寂静幽幽的。你可以静心、自由浏览,也允许拍照。这里,没有喧哗,人们墨守契约,用眼与心观察,平与静穆,品位历史文化艺术珍品,沐浴一种精神享受。

整个博物馆设有青铜、陶瓷、书法、绘画、雕塑、印章、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十个固定陈列厅,另有国际交流书画展等。

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他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在一件件的文物熏陶下,我们沉睡的感觉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我只能说,有一些文物,他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留下了痕迹......

在陶瓷馆里,各种形态迥异的陶瓷作品中凝聚着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我不禁为古人的心灵手巧而赞叹;在青铜馆里,我见识了中国铸造艺术的博大精深;步入绘画与书法馆,我顿时被那一幅幅大气恢宏的作品所感染,俗话说字如其人,透过风格各异的作品对各位书画大家的性情可见一斑;在历代钱币馆里,我们领略了中国及波斯等文明古国的货币演化的历史;四楼的明清家具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一件件散发着檀木香的案几或是摇椅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去感受其中的独特韵味。

从一开始看到上博的标志性古代铜板建筑开始,我们就对我们的参观充满了期待。从一楼的雕塑馆与青铜器馆到四楼的少数民族工艺馆与中国古代货币馆,每个馆都展示了中国历史独特的一面。所有馆共同构成了辉煌的中国历史,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伟大智慧。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在看每一件展品的时候心中一定会有一种自豪感,一种作为中华儿女独有的自豪感。我只想用一句话来表达心中的感想:中国,我以你为豪。

此一游让我收获颇丰,让我暂时从喧嚣的城市生活中解脱,让心灵得到一次净化与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