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1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中央党校刘玉瑛教授的研究成果《关键在于落实》一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让我受益匪浅,对“落实”一词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工作路线计划、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资料付诸实施,并到达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落实。“关键在于落实”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落实为什么是关键,怎样落实各项工作呢?《关键在于落实》用生动的例子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落实是一种观念。有一个故事,令人启发:一个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可奈何,聘请了一位外籍专家来管理。员工以为这位专家来后肯定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可是出乎意外的是这位专家来后却什么也不改。制度没变,人事没变,生产设备也没变。他只带来一种观念,就是把这个企业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出一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位外籍专家靠什么绝招使企业起死回生的呢?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缺乏大局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就只会唱高调,不管实效。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岗位仅有分工的不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岗位,工作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职责观,以进取的姿态开展工作,主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才能不断发挥自我的才能和潜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落实是一种职责。说它是职责,是因为岗位职责所使然,“职责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落实是我们各司职守、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对抓落实,xx同志以往深刻地指出:“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抓落实,是全体员工的一项重要工作,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梦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我们的工作而言,时间紧迫,机不可失,既然目标已经确定,主题已经明确,方案已经公布,措施已经出台,资料已经知晓,要求具体到人,那么关键问题就是要层层抓落实,构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所以我们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不辱使命。

落实是一种意志。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虽然我们把下一步工作安排得比较周密,可是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于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没有这股坚定的意志力,工作往往会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

刘教授认为,中国自古有缺乏落实精神的风气。从春秋战国时天马行空般的论辩,到魏晋盛行的清谈之风,无一不是缺乏落实文化的表现。这种不落实的文化,在当前有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光说不练,“干打雷不下雨”。很多事情中,仅仅是靠会议去落实会议,靠文件去落实文件,靠讲话去落实讲话,结果必然是,层层喊落实,层层不落实。二是虎头蛇尾。对于工作,我们往往是开始时劲头很高,工作很努力,可是到中途就慢慢地懒散了,到最终更是偃旗息鼓了。三是不推不动。有的人对于工作,总是被动地应付。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有的甚至是推也不动。四是临阵磨枪,应付差事。有的人做工作好像专门是做给领导看的。什么时候领导说要检查了,工作要完成了,就赶紧突击一阵。五是相互推诿。“甲让乙处理,乙叫丙合计,丙请丁斟酌,丁等甲审批”。推来推去,谁也不落实。

为什么会存在上述这些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现象呢?《关键在于落实》探究了其中的主要根源,并创造性地从十二个方面提出了自我的提议,主要包括: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如何培养创新的落实意识,如何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如何创立良好的落实文化,如何再造合理的落实流程,如何管理好时间促落实,如何为落实供给制度保障,有效落实有哪些重要方法和技巧等等。这些提议和论述有的放矢,有十分强的现实针对性。比如在谈到如何为落实供给制度保障时,作者指出,“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唯一可靠的是制度。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落实,都必须供给相应的制度保障。制度是到达落实目标的最经济的方式,是保证工作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落实,必须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职责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追究制度。这些十分具体、有可操作性的提议,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提高落实本事供给了有益的帮忙。

《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点击了落实的现实意义;揭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供给了建设性的意见。经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工作人员,怎样为做一个落实型工作人员而努力,以及如何培养创新的落实意识,如何管理好时间促落实并掌握有效落实的重要方法,从而为工作的有效落实找寻到最佳途径。

正如书中所写:落实是一种观念;落实是一种职责;落实是一种意志;落实更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要在表态、开会、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解决问题,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我们要把这种狠抓落实、坚决落实的的精神化作为一种思想武器,把它用到热忱的工作当中去,使之变为一种动力,令我们不甘落后,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2

近来,我认真阅读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受益匪浅。对“落实”一词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所谓落实,就是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自觉地引导单位全体成员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地将单位所宣讲、规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意图、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内容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作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应当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充分履行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关键在于落实”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落实为什么是关键,怎样落实各项工作呢?《关键在于落实》用生动的例子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首先,落实是一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首要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处于何种岗位,工作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监狱事业发展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积极的姿态开展工作,主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再者,落实是一种意志,服从组织决定是做好落实的有力保障。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我们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服从组织分工为己任,完成好本职工作为追求。否则,单位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即便是再好的方针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描绘的美好蓝图自然也就不会顺利实现。在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于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最后,落实是一种文化,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能有效促进落实。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出台措施只是给落实工作一个开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落实要成为一种单位文化,就需要单位全体成员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责任和意志,并养成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各个岗位工作责任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内容落到实处,成为全体成员自觉的执行行为。管理人员和一般成员虽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也要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在增强成员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

对于一个单位的每个成员而言,落实就是对本职工作出色的完成,落实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作为基层监狱单位的民警,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落实型的民警,坚持做好本职工作“落实是关键”的理念,养成勤于落实、善于落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监狱工作的不断前进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3

近日,认真学习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对抓好落实的重要性及如何抓落实,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抓好落实关键要把握好几个重点。

一是找准"出发点"。"好的开始决定成功的一半",只有起点明确、方向正确才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才能迈向胜利。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正确理解上级安排部署;要站位高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二是抓住"矛盾点"。复杂事物自身包含多种矛盾,每种矛盾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各自不同,总有主次之分。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加以区分,要善于发现重点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基层党委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的程度不相适应。着力改善"两个环境"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通过"两个环境"建设带动各项工作上水平,确保"幸福**"目标的实现。

三是把握"切入点"。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纲举目张地开展工作。在经济建设上,深化三产强区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围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促进经济高效发展;大力改善发展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在城市建设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旧片区改造,提升城区形象;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机制,加大市容景观整治力度,实现"老城区管出新形象";重点围绕锅炉拆改、扬尘管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努力打造天蓝水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在民生上,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想方设法解决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热点问题。

四是强化"责任点"。要强化领导,各单位"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各项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部门之间要各尽其职、互相配合,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严明职责,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到人、任务落实到事,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任务完不成不收兵。要严肃问责,工作中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敷衍塞责的重点问责;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中发现问题的专项问责;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背后隐藏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实行倒查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4

《关键在于落实》从17个方面,以15万字的精辟论述,诠释了落实的真谛,点击了落实的现实意义,提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读了该书,对落实一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落实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意志,是一种文化。落实是最有效的绝招,落实是成功之基,空读是失败之后。健全落实制度,打造落实组织,构建落实文化,创造落实流程,培养落实意识。把落实做到目标上,把落实做细做精,加大落实力度,保证落实时间,提高落实效率,提供落实保障,注意落实方法。总之把落实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贯彻到工作的每个角落。我们的每项工作都各有特色,不要以为简单就不愿做,不要以为容易就不想做,其实,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把容易的事情认真,扎实地做好,就是不容易。因为这要求我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落实。

我们正处于一个缺少落实文化的国度,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靠不折不扣的落实来完成。一位伟人说,世界上人和事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这里的“认真”就是指落实,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各类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这里的“执行”就是落实。落实是做任何工作成败的关键。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就应该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下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只有认真去落实,我们才能出色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5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再梦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作用。学习习近平同志《关键在落实》后,我对“落实”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抓落实,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仅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坚持不竭的动力。

抓落实,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仅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

经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关键在落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当一个想法产生的时候,它只能算作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仅有我们用行动来把它转化为现实的时候,才真正赋予了它生命。拿破仑以往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会实现它的价值,否则,也只能是一个空想。

工作也是这样,无论计划的再好,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空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要真正落实,必须要做到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热爱自我的工作岗位,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认认真人对待每一天;不断学习工作方法,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使自我成为满足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踏实肯干,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抓好各项工作。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6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键在于落实

读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我是一名基层干部,透过认真学习《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认为此书的确很好,因为它形象的把落实的思维以现实的形式裸露给读者,并用超多古今中外地实例,使读者真正领略落实在于“实”的灵魂。

作者以“某企业因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奈请来一位德国人管理企业,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使企业扭亏为盈”的事例。生动鲜明的谈起落实。正如书中所说,它将使我们了解到怎样做一个落实型员工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落实意识如何掌握有效落实的重要方法如何让落实具体的在工作中落实到位下面就将我学习此书三遍的过程和方法,浅谈我对此书的学习心得。

一、以疑问从落实的概念到落实的好处。

也就是从本书第一章到第十七章逐节逐章的阅读。本书第一章主要抓住什么是落实讲述了落实是一种观念;落实是一种职责;落实是一种意志;落实更是一种文化。所以我们务必在工作和生活中讲落实、学习落实。第二章至第四章,作者从落实的现实好处和落实不力的后果,构成正反鲜明的比较,使读者反复推敲思考,领悟其落实的内在利益关系。从而引出问题的核心——探索落实不力的根源。

第五、六、七章以不同的对象,具体的从不同的角度,以一个领导、员工的角度,抓住每个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作者就从实际出发,用准确的,科学的,哲学的理论,纠正每一位读者,使读者处于同一层次的,把问题通俗易懂化。统一思想及每个人的行动。正如俗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用团队组织观念约束个人主义行动,整体的、群众的向前发展。

二、以一名普通落实型的员工,用心认真的学习第六章,懂得了怎样做一名落实型员工。

首先在工作中要有职责心,因为能不能把落实的问题解决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种精神、一种职责、一种内在的动力。如果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职责感,落实的问题才能解决,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做到落实、再落实。同时我们在工作中有了职责,才能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诚;用100%的热诚去做1%的事情,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从爱一行,干一行的误区迈入到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

超多的事实也证明,一个工作者的态度和职责心,往往在劳动质量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上起决定性的作用。自然而然的也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努力的要求自己,甚至以前自己认为工作有多努力,而往往忽略了自己是否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了实处,即所谓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常言到:“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嘛。

三、用学过的这本《关键在于落实》一书扪心自问,以思想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总结。

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指导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前阵子单位统一下发了《职责关键在落实》这本书,刚拿到书的时候没太在意,可翻了几页后发觉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是一本能让人兴奋的书、一本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书、一本能让人奋发向上的书、更是一本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自己职责心的好书。待把这本好书从头到尾看完后,我静下心来,独自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历程。把书中所谈到的理论与实际和自己作了一下比较,还是颇有感触的。

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主任在对新职工的讲话中说到一句话:“工作不可能全懂,不可能不做错,但是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这句话可能对别人来说早已没有印象了,但是对于我来说,它一向影响着我以后几年的工作。我时刻以这句话来要求自己,不懂就问,不懂就学。工作中有什么小错误,就拿本子记下来,经常翻开来看看,以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之后发现同事的错误时,也记下来供自己引起重视。这样使我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我能在教学方面独当一面了。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主任这句话的内涵,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职责心,要用心去工作。

一个人的职责心有时会被利欲腐蚀,而变得不负职责。

“我要是他也能干得好”,“别提我那老板了,不提一肚子气,一提两肚子气,我干的比谁都好,挣得比谁都少,别看这样还是对我不满意。”可当大家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的时候可曾替他人想过?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当你抱怨老板的时候,你关心过老板吗?当你抱怨公司的时候,你对公司负责了吗?当你责怨上司的时候,你有没有替他思考过?当你责怪都是同事出的错的时候,你又分担了多少职责?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能为本,德为先”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读出了很多道理,用自己的潜力去做事,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而在这之前就应让自己做一个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承担职责会使你比别人更突出,比别人更值得信赖。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主动的帮忙别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完美,所有这些都是富有职责心的表现。我欣赏并依靠这样的人,我们就应也同样期望被别人欣赏和依靠。

有职责的人会怪谁?谁都不会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内。当别人未能做到的事情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呢?人们总是不能给予自己负职责的机会。当困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绕道而行会是很多人的首选,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聪明,能够躲避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同样失去了负职责的机会,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潜力。

苦用心,更让我明白了身上的职责有多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今后还要多阅读些如《职责关键在落实》之类的书,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人。

我认真详读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读后,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让我深受教育和启迪,在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中,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

规章制度

、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做好落实的首要前提

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是当科学家,还是做清洁工,或是当部长,都是为人民服务。刘少奇以前握着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作为新时期的企业职工,肩负企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岗位,对待自己的工作职业,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用心主动落实工作要求,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是做好落实的关键

不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你都就应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持续用心乐观的态度,持续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我们不就应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更不就应以本职工作所得到的报酬少为托词,消极怠工。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就应热爱这个位置,因为那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的确,我们只有在起点上上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正如我们刚刚学走路一样,只有走稳每一步,才能走得越来越稳。因此,只要对自己的工作出自内心的热爱,即使你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服从组织的决定做好落实的天职

军人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天职。作为我们企业职工来说,都就应向军人学习,服从企业的各项决定。不然,我们就无法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方针,企业描绘的完美蓝图也就不会实现。

没有任何借口是具有较强执行力和落实力的表现。作为企业的职工,我们就应明确,忠于企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服从企业的各项规定为天职,是做好落实的天职。

管理局结合近三年来企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内外部发展环境,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又进行了准确把握,重新修订了《二次创业指导纲要》,它是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的行动纲领,为我们干好工作带给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只有坚决贯彻落实《纲要》,才能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7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中共中央党校刘玉瑛教授的研究成果《关键在于落实》一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让我受益匪浅,对"落实"一词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工作路线计划、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内容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落实。"关键在于落实"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落实为什么是关键,怎样落实各项工作呢?《关键在于落实》用生动的例子做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落实是一种观念。有一个故事,令人备受启发:一个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可奈何,聘请了一位外籍专家来管理。员工以为这位专家来后肯定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可是出乎意外的是,这位专家来后却什么也不改。制度没变,人事没变,生产设备也没变。他只带来一种观念,就是把这个企业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出一年,企业就实现扭亏为盈。这位外籍专家靠什么绝招使企业起死回生的呢?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缺乏大局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就只会唱高调,不管实效。落实,自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岗位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岗位,工作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责任观,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工作,主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落实是一种责任。说它是责任,是因为岗位职责使然,"责任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落实是我们各司职守、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对抓落实,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抓落实,是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我们的工作而言,时间紧迫,机不可失,既然目标已经确定,主题已经明确,方案已经公布,措施已经出台,内容已经知晓,要求具体到人,那么关键问题就是要层层抓落实,形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所以我们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不辱使命。

落实是一种意志。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现目标,实施计划,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虽然我们把下一步工作安排得比较周密,但是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没有这股坚定的意志力,工作往往会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

刘玉瑛教授认为,中国自古有缺乏落实精神的风气。从春秋战国时天马行空般的论辩,到魏晋盛行的清谈之风,无一不是缺乏落实文化的表现。这种不落实的文化,在当前有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光说不练,"干打雷不下雨"。很多事情仅仅是靠会议去落实会议,靠文件去落实文件,靠讲话去落实讲话,结果必然是层层喊落实、层层不落实。二是虎头蛇尾。对于工作,我们往往是开始时劲头很高,工作很努力,但是到中途就慢慢地懒散,到最后更是偃旗息鼓。三是不推不动。有的人对于工作,总是被动地应付。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有的甚至是推也不动。四是临阵磨枪,应付差事。有的人做工作好像是专门做给领导看的。什么时候领导说要检查了,工作要完成了,就赶紧突击一阵。五是相互推诿。"甲让乙处理,乙叫丙合计,丙请丁斟酌,丁等甲审批"。推来推去,谁也不落实。

为什么会存在上述这些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现象呢?《关键在于落实》探究了其中的主要根源,并创造性地从十二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主要包括: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如何培养创新的落实意识,如何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如何创建良好的落实文化,如何再造合理的落实流程,()如何管理好时间促落实,如何为落实提供制度保障,有效落实有哪些重要方法和技巧等。这些建议和论述有的放矢,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比如,在谈到如何为落实提供制度保障时,作者指出:"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唯一可靠的是制度。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落实,都必须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制度是达到落实目标的最经济的方式,是保证工作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落实必须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追究制度。这些非常具体、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提高落实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在于落实》一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点击了落实的现实意义,揭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通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怎样做一个落实型的工作人员,怎样为做一个落实型工作人员而努力,以及如何培养创新的落实意识,如何管理好时间促进落实,并掌握有效落实的重要方法,从而为工作的有效落实找到最佳途径。

正如书中所写:落实是一种观念;落实是一种责任;落实是一种意志;落实更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要在表态、开会、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解决问题、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我们要把这种狠抓落实、坚决落实的精神化作一种思想武器,把它用到热忱的工作中,使之变为一种动力,令我们不甘落后,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声明: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书香龙江"及原作者姓名。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8

“想的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是更聪明,落实好是最聪明又最好”!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作用。学习习近平同志《关键在落实》后,我对“落实”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抓落实,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持续不竭的动力。

抓落实,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

透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关键在落实》,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当一个想法产生的时候,它只能算作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只有我们用行动来把它转化为现实的时候,才真正赋予了它生命。拿破仑以前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会实现它的价值,否则,也只能是一个空想。

工作也是这样,无论计划的再好,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空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要真正落实,务必要做到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认认真人对待每一天;不断学习工作方法,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满足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踏实肯干,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抓好各项工作。

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在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个性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职责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领导工作。

一、充分认识抓落实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重要好处

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建立已90年、新中国成立已60多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享有崇高的威望,靠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构成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那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对于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和党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都有过很多精辟的阐述。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些论述,把抓落实的重要好处和基本要求讲得很清楚很深刻,我们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遵循和认真贯彻。

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潜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潜力的重要检验。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前进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果自满懈怠,心浮气躁,就不可能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党的xx届五中全会审议透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推荐,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批准“”规划纲要,中央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改革发展的具体思路、政策和措施。此刻的关键就在于落实。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抓落实的工作力度,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个性是中央对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采取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加强督查等措施,保证和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但是也要看到,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中央的一些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口头上讲了、文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屡禁不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认真贯彻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切实解决好领导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对于推动“”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

二、抓落实务必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无疑需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诸多障碍,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持续不竭的动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务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好处上讲,是否抓落实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在其位,谋其政。

我们党是为人民执政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职责感。抓落实,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这种使命感和职责感的重要检验。此刻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不求进取,满足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样的精神状态怎样能抓好落实呢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懂得,党和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重担放在我们肩上,这是一种多大的信任和职责。要把这种信任和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地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抓落实过程中,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结果。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既贴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贴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一些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说到那里,我想起了山西右玉县植树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迹。右玉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6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一任之后一任、一届之后一届,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此刻树木成荫、生态良好,年降雨量较之解放初期已显著增加。老百姓记着他们、感激他们,自发地为他们立碑纪念。正可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就应这样去做。

三、抓落实务必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矛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发展。因此,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抓落实及其全部工作中就应具有的根本态度。

当前,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潜力不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矛盾和问题,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又比如,在对外开放中涉及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问题,以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也越来越多。再比如,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增大,持续党的先进性面临许多新状况新问题。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应对并认真探索解决之策。

如果眼中只有成绩和经验,看不到问题和困难;如果回避矛盾,遇到困难绕道走,见到难题就躲避;如果报喜不报忧,有了矛盾推职责,出了问题捂着拖着,那么抓落实就有落空的危险。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积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多种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遇到矛盾畏难情绪占上风、解决问题不得力有直接关系。抓落实,还要求领导干部增强预见性,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矛盾和问题,努力使简单矛盾不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不延误成大问题。领导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样能把工作落实好呢抓落实,必须要防止虎头蛇尾。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抓落实能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对领导干部的原则立场是一个现实的考验。坚持党的原则,怀着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公心办事,这两条对抓好落实工作十分重要。如果不讲原则而讲关系,不讲纪律而讲人情,落实工作就必定做不好或者走样。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持续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政治本色,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得失,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岂因祸福避趋之”。

四、抓落实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此刻,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能够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但在有些领导干部中也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这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

规章制度

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形同虚设;“文山会海”屡禁不止,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各种检查评比考核过多过滥,催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于看风向、赶时髦,喊不着边际的空

口号

,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求大轰大嗡的所谓“规模效应”;下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去深入了解群众真实的状况和要求,等等。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资料,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有一幅

对联

,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讽刺。开会是为了了解状况、倾听意见、集思广益,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制定文件,是为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带给遵循和依据。因此,开会和发文件是必要的,也是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会议精神和文件再好,如果不落实,仍会劳而无功。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下个决心,坚决砍掉那些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有反映。因此,抓落实的重心必须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状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调查研究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抓落实的工作务必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许多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决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有些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抓大事、管宏观,习惯于坐机关、发指示,而不习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不愿意去抓所谓“小事”。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全面、不恰当的。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职责,一环扣一环地去抓,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

五、抓落实务必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构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抓好落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很重要,建立科学管用的制度和机制同样很重要。要制定强有力的组织措施、考核措施、激励措施,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个性是要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职责制。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现象,与目标职责不明确、工作任务没细化有很大关系。要科学进行职责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职责制促落实、以职责制保成效,构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巡视督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状况通报制度、重大职责追究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状况,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

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潜力,也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构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同用人导向有关。评价一个干部,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看他做得怎样样。要抓好工作落实,务必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优良的工作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要注重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和督促作用。有了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的一把手,才能带出抓落实的好班子、好团队。

读了关键在于落实一书,对落实一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所谓落实,就是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职责,自觉地引导全体员工立即行动起来,自觉地将企业所宣讲的、所规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意图、工作意见及其措施、要求等资料付诸实施,并到达预期的目标。

落实是一种观念。有一个故事,令人启发:一个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可奈何,聘请了一位外籍专家来管理。员工以为这位专家来后肯定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但是出乎意外的是这位专家来后却什么也不改。制度没变,人事没变,生产设备也没变。他只带来一种观念,就是把这个企业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出一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位外籍专家靠什么绝招使企业起死回生的呢?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

落实是一种职责。说它是职责,是因为

岗位职责

所使然,“职责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落实是我们各司职守、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对抓落实,以前深刻地指出:“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抓落实,是全体员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公司、中心、片站三个管理层级的职责资料。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我们后四个月的工作而言,时间紧迫,机不可失,既然目标已经确定,主题已经明确,方案已经公布,措施已经出台,资料已经知晓,要求具体到人,那么关键问题就是要层层抓落实,构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良好工作氛围。我们的中层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曾学过《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比较全面地了解到这本书所讲述的影响成败的细节思想,成败的关键在于解决那些起关键作用的细节问题,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落实。所以我们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不辱使命。落实是一种意志。年内时间不多,虽然下步工作安排得比较周密,但是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于挫折,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增强预见力,结合实际需要不断修正错误,又要瞄准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毅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没有这股坚定的意志力,工作往往会半途而废或功亏一篑。

落实是一种文化。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出台措施只是给落实工作一个开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落实要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就需要我们全体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长期坚持落实的观念、职责和意志,并养成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具体地讲,要将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制、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检查考核制度等资料落到实处,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执行行为。为此全体员工务必坚持着装上岗,挂牌上班,爱岗敬业,用心服务。从主要的、关键的角度来讲,油车司机务必坚持落实“十检”,务必中速行驶,务必保障行车安全,务必保证油品及时运抵油站;押运员务必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务必坚守卸油现场,履行卸油主要监护职责;收油员务必做好油站进销存基础工作,务必按操作程序验收入库油品,把好油品入库验收关;加油工务必坚持做到熄火加油,不脱把加油,不载客加油,不漏加一台车,服务及时,记录准确;统计员务必及时报送报表,全面准确地反映油品进销存状况;片长务必履行检查、监督的职责,树正气,倡新风,纠违章,刹歪风;公司、油料中心两级管理人员要切实坚持落实各项检查考核制度,查看片长的作用是否发挥,规范操作的风气是否构成,违章现象是否减少,工作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虽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但要发扬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在增强员工个体“落实意识”的同时增强整体协作的落实氛围。

落实是一种有效的执行力。只要我们坚持落实的理念,养成“落实,落实,再落实”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安全工作是有保障的,服务工作是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的。

“想的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是更聪明,落实好是最聪明又最好”!这是拿破仑以前说过的话。前段时间,销售公司组织大家学习了《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我有幸阅读,并对赢在执行、关键在于落实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获益匪浅。

“关键在于落实”,这是一个企业完成计划目标任务的最终手段,也是一个人实现理想的有效办法。书中说:南方某企业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奈,请来一位德国人进行管理,员工们期盼着德国人能将企业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但德国人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决落实下去。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盈。德国人的绝招是什么?是落实。就是真正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付诸实施,使其到达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落实。

在我们的身边,虽然每一天经历的都是平凡琐碎的日常工作,但如果都能够扎扎实实的去完成它,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大有起色。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落实型的员工呢?我认为,首先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主动意识和用心进取的精神,把自身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做好;其次是树立一种高度的职责意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再次是对工作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克服马虎轻率的毛病;最后就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提高自己,自觉执行制度,遵守纪律,不找任何借口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去完成工作。

-->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9

拿破仑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其做得好与否,关键在于落实。

最近,我认真地阅读完《关键在于落实》一书,其中伟大的哲理深深的启发了我,给了我很深的感想。“关键在于落实”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落实为什么是关键、怎样落实各项工作?《关键在于落实》用生动的例子给我们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落实,首先是一种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他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落实,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记得有一句名言说:观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有的人说的永远比做的多。一说起来头头是道,但真正实施起来就畏畏缩缩。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只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只有一打周密的纲领是往往不够的,我们要说我们能做的,做我们说过的,要对自己的纲领付诸行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做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而另一半才是最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贯彻实施。如果不能落实,再好的决议和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当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以落实为荣,而以不落实为耻。

有这样两个公式: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落实=0。落实这一重任需要我们用铁一样的肩膀来担负。它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目标,实施计划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要知道,任何地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所取得的成就,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为什么湖北省的工业能够连续19个月保持20%的增速,就是他们坚持不懈抓落实的结果。

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干百遍都做对,就是并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任何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只要你认真落实了,那就是不简单不容易。为什么沃尔玛会成为全球零售业的龙头?为什么海尔集团跻身世界500强?为什么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能在国内中学中处于领先地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刘彭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校长抓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均应放在两头,一头是事前出思路、做计划、定目标,另一头就是事后检查部落实、奋始怠终、修业之贼;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落实,是务实的重要体现,是当好校长的重要条件。世界名校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抓落实,必须创建良好的落实文化,一个没有落实文化氛围的组织要想搞好落实,无疑是天方夜谭。不良的落实文化制约着组织成员的落实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落实。梁漱溟说过,中国文化是一个“理想自理想,现实自现实,终古为一不落实的文化。”随处可见的差不多和不到位;无处不在的浅尝辄止和虎头蛇尾。这些人都满足于一般号召,缺乏具体指导;遇事推诿扯皮,办事不讲效率。他们都效仿了“差不多先生”的做事不到位,忽视落实,轻视落实。久而久之,最终会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有人说:现在落实工作不努力,将来就要努力去找工作。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成为一名落实的人,是早晚会被免除“撞钟之职”的。所以我们要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把任何事都落实到最好。

书中指出落实不力的根源首先是在于组织成员缺乏强烈的落实意识。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落实自身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是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责任。在一个组织中,不仅需要落实型的领导,也要有落实型的员工。

第二个落实不力的根源是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落实机制。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把科学决策变成实践,才能把任务变成行动,才能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

再者是落实流程缺乏简约性,过于繁琐。有这样一则事例:某单位就为是否增加一个热水壶,而层层盖章,层层推卸,以至于几个月过去了,批文仍没有下来。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得向每一层的领导申请,而领导们都没有及时的落实这一申请。导致了简单的一件事变得如此繁琐。

最后是领导者缺乏不落实的工作技巧。如何做好一个落实型的领导?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任何一个领导者,想让做到的事情就得自己先做到。

那么有效落实的重要方法有哪些?《关键在于落实》中总结出:有用的不是借口,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的不是做事,而是要把事情做成;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待问题的角度;最怕的不是困难,而是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干兴国之邦,空谈误国误民。落实是成功之基,空谈是失败之实。

如果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我认为落实是成功之父!

关键在落实读后感篇10

-->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一个良师益友。最近,我读了《关键在于落实》这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受益匪浅。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受就是让我心里为之一动。特别是封底、封面的警句更是给人以警醒。封面的话是这样说的: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更需主动!伟大的战略不如强大的落实行动!封底的话就更直接:没有落实,再伟大的目标也是一句空话;没有落实,再周密的计划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再严格的制度也难发挥其作用。翻开这本书,两篇序言更道出了落实的含义和作用。序言中说,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如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规划、方案、意见,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是落实。事业成败关键在落实,一分布置,九分落实。

读完这本书,略有所悟,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确定了《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的读后感题目,并引发一些思考,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对地税事业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古诗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事地税事业时间久了,往往会使我们对地税事业的神圣和庄严在感觉上有些减退。就不如局外人看待我们事业那样神圣。拿我自己来说,十五年前,刚考入税务局的时候,刚穿上着装的时候,那种神圣感和庄严感,至今还能回味得出。所以通过读这本书,对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洗涤,只有对地税事业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才能把工作落实好,才能真正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这也让我想起荀子说过的一句话: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事业怀有敬畏之心,是各项事业成功的基础;怠慢轻视事业,是导致事业失败的关键。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新时期的地税干部,只有肩负事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落实工作要求,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事业去做,就要对工作岗位怀有一份责任感。书中说: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感的组织是注定失败的组织,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可靠的人。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05年的一天,广州市政府收到50多年前提供建造广州珠海桥钢材的英国企业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建桥的钢材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接近使用寿命,建议进行检测加固。原来建桥所使用的钢材是从当时英国的一座旧桥上拆卸下来的,所以估算其寿命有100年了。从遥远的来信让我们掂量出“责任”这两个字的分量。岁月流逝,当年的设计者、供应商恐怕现在已是退离工作岗位,或者是已经不在人世。然而其组织的责任没有丢。公司的工作人员传承了这种责任感,依然在履行着他们的神圣责任。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经说过:人生的中极意义在于承担责任,去寻找很多人生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完成对每一个人设置的任务。负责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义务。实践证明,富有责任感的人无论承担何种工作任务,都能比那些没有责任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何种工作,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雅说过:你在什么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我们只有在起点上扭紧前进的发条,才能具备冲刺的条件。只有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对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长春市地税局于海军局长也曾说: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使我们的工作变得不俗的源泉。的确,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一个富有责任心但是能力有欠缺的人,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保证最后落实到位。而非常有能力却没有责任心的人,常常因为缺乏落实中必要的责任心,也不能够保证最后落实到位。所以,对税收事业而言,只有我们有了责任感,才能激发内动力,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能开创崭新的工作局面。

三、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就是要培养一种团队精神。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很多时候,要把一件工作落实到位,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团队的配合。因此,做一个落实型的地税干部,一定要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不管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是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要忘记这样一句话: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怎样培养一种团队精神呢?书中也告诉我们在团队合作中要做到“善于交流、平等友善、积极乐观、接受批评”。 作为我们地税系统的每一名干部,是各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只有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推动税收事业实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跨越,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