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好的观后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观后感文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故事发生在印度。两个老朋友拉朱、法汉接到旧时同学查图尔的电话,称他们可以见到寻找多年未见的兄弟兰彻。旅途中,两个老朋友回忆起5年前在帝国理工大学和兰彻一起走过的岁月。而电影的主角兰彻,则是一个在每学期42场考试、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帝国理工”中出现的一个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却年年考取第一的“怪才”。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

故事最后才告诉观众,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望杜。他曾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决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生。

这部电影给了我三个启示。

其二,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兰彻的口头禅是“aal izz well”,英文中就是“all is well”“一切都好”。这句话拯救了法汉和拉朱,还奇迹般地拯救了一个婴儿。“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都好’。”

其三,朝着梦想努力,追求卓越。“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追求的应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你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去活出你自己。“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又是兰彻告诉我们的。

其实,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现代教育教育体制的弊端。这种教育,磨灭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还让学生承受了他们不该承受的压力。印度是这样,我想,人口最多的中国应该更是如此。每年总能听说有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家长的责问、老师的打击而选择了死亡。片中的乔伊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起自杀。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是窒息死亡,气管压力过大。大家都认为他死于颈动脉脉压过大,那四年来的心理压力呢?尸检报告中却没有提及。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制造出能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制造出来,大家就都知道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我们一入学,校长就告诉我们: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我们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不知道第二个。这是现代的教育体制教我们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2

引言:《三傻大闹宝莱坞》改编自奇坦·巴哈特的小说《五点人》,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阿米尔·汗、马德哈万、沙尔曼·乔什和卡琳娜·卡普等主演的喜剧电影。影片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 十年之后,查尔图归来他找来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寻找兰彻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发掘出兰彻不为人知的秘密。小编整理了三篇《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傻大闹宝莱坞》,起初刚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我感觉这无非就是一部搞笑的电影。但看完影片后,它给我留下更多的是感动与激励,让我明白了该如何对待朋友,在面对未来的时候该用什么态度,在面对迷茫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好朋友拉杜和法兰在去寻找另一个失散已久的兄弟兰乔的途中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通过倒叙的方法,影片重现了他们三人在皇家工程学院学习时的点点滴滴。主角兰乔不随波逐流,用他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用智慧打破学院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气,帮助两个好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他那乐观的态度、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机智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财富,我们确实应该好好珍惜。当拉杜的父亲病危时,兰乔第一时间赶到了拉杜家。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兰乔用电动车及时地把他送到医院抢救,挽回了拉杜父亲的生命,幷和拉杜一起陪在他父亲身边。“考试多的是,而老爸只有一个!放心,只要邮政局长还在这里我们就不会走,不用怕!”“谢谢哥们!”,看着他们相拥在一起,听着这些的话语,我眼中的泪水在不停地打转,自己有了一种心灵上的震动,心与心似乎在电影中找到了平衡点。他们之间的纯真的友谊,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宝贵。是朋友,陪我们走过了艰难的时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乐趣。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珍惜每一份感动。

执著地做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追逐自己的梦想,你的生活将是快乐的。“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法兰从小就梦想着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梦想一直只是埋在心里,所以他活得很痛苦。在兰乔的鼓励下,他终于勇敢地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最终,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兰乔一直追求着自己的机械梦,他快乐着,并最终成为了印度闻名的工程师。想想当今的我们,许多人都感觉到迷茫,感到无聊,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什么呢?我们当初的梦想呢?寻找我们的梦想,并执著的追求吧!只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有一天我们的梦想会实现的!

兰乔有一句口头禅:all is well(一切顺利)。这是一种乐观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我们离成功会更近一些。其实我们的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出去工作,我们面临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这竞争中快乐的生活呢?这就需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支撑。或许“all is well”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它至少给了我们面对问题的勇气!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不穿裤子跟着你跑。”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朝气蓬勃,不要再迷茫了,乐观地面对生活吧!让我们珍惜朋友,追逐梦想,追求卓越,相信成功会来敲响我们的门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真是一部有趣的印度影片,幽默、感动。它常常会使你流泪,也会禁不住让你哈哈大笑起来。

它主要讲述了两个好兄弟莱俱和法汉去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过程中展开了许多回忆。兰彻顶替别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这是一个印度名校,但是压力却巨大,几个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放弃了生命。这所学校是非常注重成绩的,成绩决定着一切,没有好的成绩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没有受到压力大而放弃,用他自己的智慧、幽默、善良和开朗的性格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三个好兄弟还经常受到退学的的打击。害怕、紧张的心情使莱俱被野蛮的院长——病毒的强迫退学而跳楼,变成了植物人,后来被兰彻和法汉救活。经历了酸甜苦辣的大学生活,最终兰彻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他成为了一位具有400项专利的天才科学家;莱俱也实现了梦想,成为了工程师;而法汉却成为了野生动物摄影家,完成了他的梦想。

梦想是什么?是我们心中的目标。电影告诉我们要去追逐它,去实现它。不要放弃,尽管路上障碍重重!没关系,想办法跨过它吧!电影中最真挚最感人的就是三个朋友互相真诚的帮助,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属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终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是电影中的一句话,成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词,只要努力,有什么不可能的?想要成功,脑海里必须要有两个字——坚持。说说简单,做起来可是非常难的。但是,只要你真心的想要成功,这也是个简单的考验。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3

这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好影片,感恩卢老师的推荐,可以让我看到这么棒的电影,这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也是有指导性的电影。好像可以引申到我们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醒我们别忘了学习的初衷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考第一和找到好工作,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自己喜欢的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扔掉恐惧和伪装,让自己的心自由徜徉跟随着我们追求,运用影片中兰彻说的一句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来!”

介绍一下这部印度影片,镜头跟随法罕和拉加同学对同窗好友兰彻的寻找,有位外号叫“臭屁王”的乌干达同学,他对印度语不熟悉,学习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他追求第一,结果他因为死记硬背方式讨好院长及部长演讲闹出了笑话(当然是兰彻在演讲稿上做了改动,但这位同学没有了解意思只是背诵下来。)他要和兰彻打赌他的这种方法能让他在十年后出人头地,他坚信他的人生会比兰彻成功,时间是10年后的9月5日。影片从9月5日开始,臭屁王通知法罕和拉加说兰彻出现了,结果他们两个铁哥们一个让飞机迫降,一个则连裤子都没有顾得穿就赶到了帝国理工的水塔上,后来就是三个人边开车去找,边回忆。

兰彻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生,他对机械极其爱好,并且质疑“病毒”院长追求成绩第一的高压教学方式,他因为学长乔伊自杀,建议病毒院长教学要鼓励学生爱好学科,不要单纯追求成绩,理工学院学生们不去灵活运用所学发明创造,总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会束缚住大家。经历了四年大学生活的对抗与交流,最后古板的院长先生把自己那支价值几百万元的“太空笔”给了兰彻(这支笔代表着拥有它的人是帝国理工最优秀的学生),兰彻也影响了很多人追求人生成功的方式。法罕说服父亲在毕业前夕去从事自己爱好的野生动物摄影,拉加放下对未来的恐惧面试成功;严厉的院长则对新出生的外孙说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院长小女儿皮娅放弃了自己追求面子的未婚夫。在拉杜和法尔汉知道兰彻并不是他们好兄弟的真正名字,而叫查特时,他们更佩服查特,他不是为了一张文凭在学习,他是为了学到知识并且享受自己所学取得了自己的成就。

还是跟随四个不同的镜头来联系我们的生活:

镜头一:开学第一个晚上,还是新生的男生们都随着帝国理工的“传统”,要脱掉裤子,露出短裤等着学长的“检验”,只有兰彻没有听从学长的指令,他在数5个数的时间内利用所学知识,让学长尿门口,被电得嗷嗷叫,得到了教训。

镜头二:拉加原来都是很信神的,每每都求神保佑他能有好的考试成绩、父亲的病好起来、挣到姐姐的嫁妆、找到好的工作等等,但是在他被院长先生勒令退学或者举报兰彻两难时他选择自杀,在医院里躺了两个多月,终于让他醒悟过来,面试前他放下了一切担心和恐惧果断的扔了他手上的几个神戒。当面试官说你太直率了孩子,我们需要灵活圆滑的员工,拉加宁愿放弃这份工作也不愿改变,面试了25年的面试官佩服拉杜的坚持,录取了拉杜。

上面的两个镜头,也提醒我们改变自己,敢于对错的传统或者观念说“不”,改变并坚持对的。例如我以前就形成的观念培养小孩子散养好,孩子小的时候只要保证孩子快乐成长就好了,早教是让孩子很受累的,那么小有几年的美好时光,更不要教孩子早认字。现在接触育心以后,明白自己的这些想法真是愚蠢可笑的。在浪费孩子的黄金时光,跟随赖老师的脚步,我们不离家庭、不离社会的读经,无为而为,让孩子在0-6岁的黄金期汲取营养,待到孩子成年以后,对孩子是多么大的宝藏。现在我在践行着,看到孩子每天的进步,我相信孩子到了做父母的年纪就不会像我们这一代这样盲目,他们也会像兰彻这样因为自己的知识来更好的学有所用。

镜头三:病毒院长写信给拉杜和法尔汉的'父母,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孩子,别被同宿舍的兰彻给带坏了,因为兰彻不听院长的教学方式。

法罕和拉加的父母都邀请兰彻去了,并且说明自己家的困难,培养一个儿子去上著名的帝国理工不容易,让兰彻别和他们在一起,兰彻发现了法罕家野生动物照片,知道了法罕的爱好。也看到了拉加的家庭困难,病重的父亲、劳碌的母亲、待嫁的姐姐。兰彻用自己细腻的观察体会到了两位朋友喜好和各自的困难。

如果我有兰彻这样的好友多好,如果我们自己可以成为兰彻这样的人就更好了,富于观察生活,同时也在毕业前夕给两位好友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学习总是不好的原因:法罕并不喜欢机械,他爱好野生动物摄影;而拉加虽然喜欢理工,但他有太多的担心和恐惧,没有放开自己。如果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多体会自己的喜好去工作,去学习,是不是也能事半功倍。而大多数人为了生活都是找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在忙碌糊口。为了过日子我们牺牲了很多,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爱好和梦想是什么?我曾经佩服山东有位上了新闻的一位同龄人,辞去工作,卖掉房子带着妻子和女儿买了帆船去海上旅行,也许他是对的,到老了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做法后悔。可我们自己呢,是时间冲淡了我们的梦想吗?也许我们忙得都不知道停下来想一想。

第四个镜头:兰彻因为怕拉加因为毕业试通不过再次自杀,和法罕一起拿着皮娅送来的院长办公室备用钥匙偷了试卷。虽然拉加连看也不看,坚持相信自己能力。但院长还是找到了他们,不了解情况的院长痛打了兰彻也开除了他。大雨来临,皮娅的姐姐待产,兰彻和同学们一起,利用自己的发明用汽车电瓶发了电,在学校的教室里帮助莫娜接生了孩子。彻底改变了院长。院长把自己开学时宣布几百万的太空笔给了兰彻,兰彻不用退学而且被评为最优秀的学生。

如果但看前一部分,我也和院长一样生气吧,这样影响别人如何追求卓越的兰彻竟然偷试卷作弊。还好拉加说了他的心理话,我不能用这样的方式通过考试,坏兰彻你是这样告诉我的吗?是啊就要坚信自己的实力,尽力了一切就会“平安无事”。我们时刻也要安抚自己恐惧的心。其实有时候就是我们自己不够自信,例如咱们群里义工工作,刚加入群不久邵老师提醒我有时间可以入义工转播,我当时的反应那怎么行,我还什么都不太懂,可以胜任吗?其实义工不是等你都懂了才加入的,是我们边付出边学习的。加入了义工我们进步的会更快些。

后半部分,院长先生只是学校制度的一种代表,最终院长先生抱着刚出生的外孙说了一句“孩子你喜欢踢足球吗?将来你喜欢什么就干什么”,对于专制的院长能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兰彻的斗争加上乔伊还有院长自己儿子的自杀,让他醒悟了。如果整个教育制度也改变了,这个国家也就进步了。教学氛围就不是单纯为了成绩,会让人更能有所成就。,如果人人爱好也得以发挥,那整个国家也会进步的,也不会有高压下的学生自杀了。

如果我们从小也是这样注重个性爱好的学习,是不是我们也比现在的自己更优秀呢,我相信那是肯定。现在改变也来得及,教育培养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啊。

所以我从这部影片里感受到了那种自由。影片里的那首关于自由的歌,我是没有记下来。但影片结尾告诉我们兰彻的身世,一位大庄园的园丁儿子,从小机灵好学,父母去世后跟随主人生活,并顶替主人的儿子——兰彻去上学,然后毕业了就把学位让出来,自己默默消失,这就是主人公——查特同学。他不做应声虫,坚持学习不管在哪里都可以,他常常因为自己的教授不让他上课,就混到别的年级去学习,到年终考试时,他却令人意外的考取第一,让院长和考第二的臭屁王都很沮丧。

最后机械学习的臭屁王以为自己成功了,讽刺了兰彻认为自己赢了兰彻,结果当他听说兰彻就是他要签约的旺杜,他又一次失败了。

追求卓越,成就自来!让我们自己也这样做吧。

参考4

三傻大闹宝莱坞:那一场关于有理想的人的追梦旅程。

最喜欢的一位单口相声表演者叫russellpeters,他是加拿大第二代印度移民,专长于种族笑话,又善模仿各种族裔的口音,不管是中国人、印度人还是意大利人,他都能找到突出特色予以模仿夸张,在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之余留下悠远回味,一边佩服他观察细致入微,一边咂摸各个种族的痼疾毛病。rusellpeters曾经对印度电影做过夸张总结,几个主要点跟我印象中的传统印度歌舞片还真是严丝合缝。其中他说印度片子一定要有歌舞,而且不管什么剧情,一定会突然到达一片旷野,中间一棵绿树,女主角藏于树后,随着音乐的节拍从树左侧突然探出头来,唱一句,缩回去,再从右探头,反复几次,手则作莲花指翘于颏下,眼珠左顾右盼,迷得追随她前来的男主角神魂颠倒。

我也是带着这样的期盼来观赏印度电影《三个傻瓜》的。这个大体改编于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bhagat)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fivepointsomeone)的故事果然爆笑。三傻大闹宝莱坞,名字里“三个傻瓜”所言非虚——在每学期42场考试、成绩排名张榜公布、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皇家工程学院”中,竟然出现了个周星驰般不按牌理出牌的问题学生兰彻(rancho),他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古板校长“病毒”当然要骂兰彻和两个追随他的室友,法汉(farhran)与拉祖(raju)是大傻瓜了,也许社会的变革就是要这种不畏强暴的“创新”型学生,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兰彻有个口头语叫“一切都好”(aalizzwell),影片中一段恰到好处的歌舞充分诠释了这种乐观心态的关键——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我们离成功会更近一些。我非常佩服导演拉库马·希拉尼(rajkumarhirani)在这段歌舞前后的调度安排,每段超现实的舞蹈暂告一段落后镜头都切回故事进程,轻松推进情节发展;整个狂欢结束后再突如其来一个巨大的对比,让观众的情绪从轻松惬意的云端直坠沮丧遗憾的谷底,既增加了剧情本身的跌宕起伏,又给本来轻飘飘的“一切都好”加入了对比及深度,这是极度成功的。

比起通常的宝莱坞喜剧片,《三个傻瓜》似乎更显成功,笑料层出不穷,种种片段事无巨细,但却并不考验观众的耐心。我觉得这跟情节安排的前后呼应及影片整体所维系的“严肃的搞笑”基调分不开关系。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介绍拉杜的家庭环境时,画外音说“就像五十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狭小昏暗的房间,瘫痪的父亲,咳嗽的母亲,尚未成婚的姐姐”,一边自动将画面饱和度调低,弄成黑白老电影的粗糙颗粒质感。以后只要一演到拉杜的家,电影就自动彩色转黑白。包括兰彻所臆想的“骑摩托新娘”,工整得近乎精致。

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永不放弃,乐观的精神。不但有那些喜剧情与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该片讲的是兰彻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的精神,它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国观众会颇感共鸣。影片将近结尾还有一处令我很是意外:一直对兰彻深恶痛绝的校长“病毒”在暴雨积水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不可能总是对的”,体现了兰彻的成功。

在社会上,在历史中,难道伟大的变革者不是拥有这样的精神才诞生出的吗?这部影片难道不是对现实的批判与讽刺吗?为什么西方社会,西方学校会出现那么多发明家?就是他们这种创新的精神,还有敢于打破传统腐败的内心。在那位“病毒”校长送笔给兰彻的时候,说明他承认了兰彻,认同了他的优秀。我本人对该片持肯定态度。因为打破传统腐败的,就是需要他们这种不畏强暴的,正义的,却又合理的人。

还有该片成功的是,它使我认识到了什么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明显,兰彻的两位好友就是受到了兰彻先进的思想影响,才会走上自己的梦想之路,才会走向成功,仔细想想,要是兰彻没来,他们俩将会怎样!这也是在告诫所有交友者:自己要想有好的发展的话,就应该交诤友,交真正正义的人。不要交那些意志邪恶,思想败坏的人!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5

自从上次听了萧秋水老师的讲座——好的电影和好书一样,值得反复看,我就决定再看一遍这个高中时代与全班同学在教室看的、当时就觉得特别精彩的电影——3 idiots。

拉加对专业有热情成绩却还是很差,兰彻分析道:“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考试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 有热情有梦想就大胆地干,不必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当我们在努力的时候,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一定要想着好的结果,相信我们是最棒的!“有两个白痴会来找我的”

看完电影,我觉得兰彻的大学生活特别美好,大学期间,他没有陷入和别人的比赛中,只是满含热情对待自己的专业也取得特别优异的成绩,追求卓越,成功就会找上你;毕业典礼之后的兰彻按照约定消失于大家眼中。但是,若干年之后,他说的两个白痴果然去找他了,而且还把他深爱的皮娅从婚礼上带到自己身边,友谊、爱情、事业全都有了!

愿所有努力积极的人都可以像兰彻一样,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并活得出彩!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6

这篇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备,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8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不敢说是最好的,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印度佳作!有时候不想跟自己过意不去讨厌看过于沉重的――这部电影深入浅出不乏蕴含诸多道理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不过“大道理”里也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我从未有过如此的震撼,你很难想象,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之中,竟然穿插着如此之多的人生智慧;人生价值观,友情,爱情等等。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它早已超出了励志电影的范畴,它不仅是传达了一股人生的信念,更是提醒我们的人生需要自己掌控。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执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3个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正如当今的大学生一样,他们有很多的无奈,他们身上同样寄存着父母对他们的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压力,他们心中背负着各种负面的情绪;对承担家庭的恐惧,面对不喜欢的专业的逃避,但是,他们心中仍然有着一份执着在心中。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一直努力着。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7

我向来对字幕组同志们的无私奉献充满谢意,但当我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神似山寨的译名时,我真想埋怨你们一句,你们的失误很可能让许多人错过这部好作品。我爱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哭,让我笑,更引起我的深思。

但事实上,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励志性甚至于不亚于《阿甘正传》,电影的节奏把握得十分好,剧情也不错,十分喜欢里面的对白,当然这得归功于这部电影有个十分好的编剧。

近年来印度电影发展挺好,《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囊括了奥斯卡多个奖项,更是成为最佳影片,而在我看来,《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点都不亚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同样是励志电影,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是这个影片阐述的理念,其实是十分明确的,它抨击印度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只为单纯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从来不去想这个问题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就像里面的兰彻一样,当他提出了两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时,竟然没有人去怀疑这个问题就直接去找答案,大家不会为了即将获得的新知识而感到兴奋,只为了寻找单纯性的答案而去白白浪费精力,从来不会去进行主动性的思考,任何一个人都显得是那么地没有主见,惧怕权威,毫无主观潜力可言。兰彻想的每个问题,做的每件事,都在突破常规的思考,都在打破传统的束缚,他觉得不对那就是不对,只要他说出自己为什么是对的就能够了,哪怕对方是学校的教授也好还是院长也好。

两个小时的片长,无半点拖沓的就把故事简单讲完了,不刻意讨观众开心,也没有做作的煽情,却会发自内心的哭完又笑,笑中带泪,导演完全把我拉进了电影一般。电影的道理很简单,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现实中又有谁能做到呢?其中,青春,热舞。要不是印度人演的我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

可能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兰彻这家伙可能本来就跟常人不一样,也许他就是个天才。但事实上是这样吗,我只想用主人公兰彻的话来解答:“明白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明白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对于剧中三人组之间的友情,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渴望的,那是一种真实:“在人类行为学课上我们曾学过,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是一种默契:“笨蛋……别撒谎了”;是一种良师益友:“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开始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样能过好这天?又怎样能专注于学业?两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是一种永远不忘:“但他总说,有两个傻瓜会来找我的”。

能够说,它打动了一大批中国年青学生,尤其是感动了已经步入社会的80后和正在象牙塔煎熬的90后。追求故事的真实感是导演的制胜法宝。对于绝大部分渡过大学时代的人而言,上大学报专业只是为了思考四年之后的就业,究竟到底喜欢与否就看个人性格取向,最终四年之后能否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我期望能有乔伊的坚持,“这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你保留你的职位,而我坚持保留我的态度”。

剧中的“大道理”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

能传递到相信“完美”这样信息,便是一部好的电影。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完美:激情的歌舞,执着的追求,没有的理想、美丽的人格、贫穷的加坚韧的毅力,自由的心。

所有的一切,能够用影片最后一句话来总结“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8

《三傻大闹宝莱坞》,起初刚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我感觉这无非就是一部搞笑的电影。但看完影片后,它给我留下更多的是感动与激励,让我明白了该如何对待朋友,在面对未来的时候该用什么态度,在面对迷茫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好朋友拉杜和法兰在去寻找另一个失散已久的兄弟兰乔的途中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通过倒叙的方法,影片重现了他们三人在皇家工程学院学习时的点点滴滴。主角兰乔不随波逐流,用他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用智慧打破学院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气,帮助两个好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他那乐观的态度、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机智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财富,我们确实应该好好珍惜。当拉杜的父亲病危时,兰乔第一时间赶到了拉杜家。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兰乔用电动车及时地把他送到医院抢救,挽回了拉杜父亲的生命,幷和拉杜一起陪在他父亲身边。“考试多的是,而老爸只有一个!放心,只要邮政局长还在这里我们就不会走,不用怕!”“谢谢哥们!”,看着他们相拥在一起,听着这些的话语,我眼中的泪水在不停地打转,自己有了一种心灵上的震动,心与心似乎在电影中找到了平衡点。他们之间的纯真的友谊,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宝贵。是朋友,陪我们走过了艰难的时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乐趣。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珍惜每一份感动。

执著地做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追逐自己的梦想,你的生活将是快乐的。“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法兰从小就梦想着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梦想一直只是埋在心里,所以他活得很痛苦。在兰乔的鼓励下,他终于勇敢地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最终,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兰乔一直追求着自己的机械梦,他快乐着,并最终成为了印度闻名的工程师。想想当今的我们,许多人都感觉到迷茫,感到无聊,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什么呢?我们当初的梦想呢?寻找我们的梦想,并执著的追求吧!只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有一天我们的梦想会实现的!

兰乔有一句口头禅:all is well(一切顺利)。这是一种乐观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我们离成功会更近一些。其实我们的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出去工作,我们面临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这竞争中快乐的生活呢?这就需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支撑。或许“all is well”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它至少给了我们面对问题的勇气!

参考9

学校推荐我们看《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片子,我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甚至闹剧,可看完以后怎么也笑不起来。影片中很多地方确实采用了印度电影的常用舞蹈表现形式,从表面看是欢乐、诙谐的,可影片中所暴露的对于教育的折射使人扼腕痛惜。

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皇家工程学院,每年40万以上的考生只录取200人,多么让人向往的高等学府,但学校的种种怪象令人毛骨悚然。院长博学多才,可他是一个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充满嚣张气焰的人,整天就会题海战术,学生每学期各种测验、考试、口试有42场,砸得学生晕头转向,除了循规蹈矩、死记硬背没有任何创新、发明。用影片主人公兰彻的话说:“狮子在皮鞭下也学会坐板凳,这是训练而不是教育。”为了所谓的学业逼死了儿子、逼死了学生。一个上进的学生,因为父亲的中风耽误了交毕业设计就不让他毕业,孩子本来是怀揣着回乡造福桑梓梦想的,家乡的人都为他能成为工程师而骄傲不已,可作为导师却挫伤了他的自尊和理想,让他退学,他觉得人生什么也没有了。最终自杀于寝室,用生命的终结向残暴的导师表达愤怒,向不公的教育体制无言地抗争。临死之前他给自己唱了一首挽歌:“我的未来什么也没有了,让我的生活结束吧……”在他的葬礼上,瓢泼的大雨淋湿了棺柩,可我觉得那是上天对人类无知的控诉。兰彻达斯问院长:“你认为洛玻的死是自杀吗?其实是四年的压力、是你、是我们的教育谋杀了他,我们只考虑高分,定居美国,在高等的银行工作,谁去想过人性的差异,一个不能当工程师的人当野外摄影家为什么就不可以?”

是的,我们的社会经常人为的给人贴上价格标签,生活就是利润报表。我们对孩子的衡量分数至上、乖巧至上,简单问题复杂化。当我们的孩子递上稚嫩的作品时我们弯下几次腰给予欣赏?当有灵感火花碰撞的时候我们都精心捕捉吗?如果我们都鼓励孩子如风一般自由,似风筝可以翱翔天宇,我们允许他们独辟蹊径,允许他们个性张扬。未来他们回报社会、家庭的.难道不是多彩斑斓的生活吗?让我们坦然迎接潮汐,也坦然面对烈日的炙烤,坚信一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0

暑假里,我观看了学校推荐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尤其对电影中反映的印度当代填鸭式的教育带给学生的压力与恐惧,让我感受颇深。

影片中的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皇家工程学院,每年40万以上的考生只录取200人,多么让人向往的高等学府,但学校的种种怪象令人毛骨悚然。院长博学多才,可他是一个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充满嚣张气焰的人,整天就会题海战术,学生每学期各种测验、考试、口试有42场,考得学生晕头转向,除了循规蹈矩、死记硬背没有任何创新、发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在这里考得高分,取得学位,之后找到工作,赚钱养家,没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工程学家。法汗明明喜欢摄影,但是在父亲的强迫下,被迫学习工程学,结果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拉朱的家庭非常贫穷,父亲瘫痪,母亲多病,大龄姐姐嫁不出去,家里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了,为此,拉朱的身上和心里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他努力想学好,但是由于家庭中的种种困窘之事缠绕着他,使他无法专心学习,他就借助神灵来释放心中的压力,整天祷告神灵能够让他取得好成绩。只有兰彻一人例外,他来这儿学习的理由就是因为自己热爱工程,喜爱物理,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善良、开朗、幽默且充满智慧。他用所学的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不随波逐流,而是用善良和智慧感染着身边的人。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并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快乐生活。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使许多学生的心里产生扭曲和变形。在影片里,兰彻这样说道:不要死读书,要理解并享受科学的神奇。兰彻的成功是对现代应试教育有力的抨击。

对比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我读书的时候,分数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但是,考一百分又能怎样?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兴趣!假如你的兴趣是画画,整天让你去写作,你会有灵感吗?你能写得出一篇好的文章来吗?假如你的兴趣是摄影,让你整天去学机械是怎么制造的,你能把物理知识活用到实际创造中去吗?因此,培养兴趣十分重要!我们的教育制度也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只注重分数。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比考得一个高分数更有价值。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正是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而不是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看。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班级管理才会井然有序,班风、学风才会积极向上,学生也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如兰彻所说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1

所谓做人难,其实是做真实的人难。生活教会了我们世界有太多真实的残忍,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张开了美丽的伪装,犹如变色龙,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色彩,尽量与环境保持一致——虽然我们也曾知道,我们在保持一致时同时也迷失了自己。——这是我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最真切的感受!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什么是人生?”就算我明白人生,也许就是一个轮回,从你出生那一秒到你死亡的那一刻。在这期间,我们虽然哭过,笑过,彷徨过,失落过……。但最重要的是做最真实的自己。

是啊!我们说了,但做了吗?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主人公——兰柯做到了。他并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他,他使我明白了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兰柯和他的几个好朋友共同考上了这所有名的工程大学,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度过难关……。兰柯用他的真诚和智慧,赢得了校长的认可,并成功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大家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他——躲在角落默默奉献的人,却悄然离去。过了许多年,他的好朋友去找他并揭开了他的面纱——其实他并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富有,他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但这并没有关系,他有着其他人没有的高尚的品质。长大后的他依然是那么的天真,无忧无虑,尽管他并不富有。他说过“不要老是考虑明天会发生什么,不会发生什么,我们要做的就只是过好今天。”是啊!人们小时候的天真无邪长大了就还剩多少?取而代之的却是生活中,职业场上的勾心斗角,总想着怎样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还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彼此之间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可直到考试那天,我苦思冥想终于做完了试卷。她忽然叫了我一声,我回过头时,只听她对我说:“试卷的第十题怎么做?”我震惊了,竟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她。我感觉有两股力量在我身体里流窜,一边是友情,一边是正义,叫我如何选择?最终我并没有告诉她——我们的友谊就在那一刻消失了。之后,她不再和我那么要好了,我是多么想问她“难道我们的友谊就只值这几分分数吗?”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2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20xx年拍摄的一部具有喜剧风格的电影。它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十年之后,查尔图归来,他找来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寻找兰彻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发掘出兰彻不为人知的秘密。

电影中,除了兰彻,每个人都只想安稳读完大学然后找工作。他们一生下来就被决定了命运。父母决定了他们“未来一定要当个工程师”,于是他们,也只能当个工程师,把自己的梦想埋藏在心底。但兰彻,是因为喜欢工程学,才来学工程的。

兰彻不屑于“填鸭式教育”。他从一开始就反对校长“病毒”的看法,和他对着干,不屑于他的'教育方式。他鼓励自己的朋友,干自己想干的。法罕因他的鼓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去当了摄影师。

无论生活如何对待你,你只需要在心里默念“aalizzwell”!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3

五一假期,和妈妈一起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原本以为是一部喜剧片,但是影片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兰彻和查图尔,他们是同学,却在学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上截然不同。兰彻以学习为乐,主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查图尔只知道死记硬背,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走向世俗定义的成功。

十年后,老同学再次会面。当查图尔得知他一心要胜过的兰彻居然是决定他职场命运的拥有四百多项专利的科学家——冯查。旺都,故事也就圆满结束。

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学习?学习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我想,我从电影里找到了答案。可是,在我的身边,不少同学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沉迷在游戏、短视频的虚假快乐里无法自拔。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对于学习,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对于学习的激情。你比别人笨,你可以用勤奋去弥补,但你如果对学习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学好了。”

对于这些过早厌学的同龄人,我只能努力发出我的声音,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清醒过来,尽早在学习的世界里享受到追求卓越的成就感,这才是最真实的快乐。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4

剧情介绍: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敢公然顶撞院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消音器”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十年之后,事业有成的“消音器”归来,要兑现当年的诺言,他找来法汉和拉朱,一同踏上寻找兰彻的旅程,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最终发掘出兰彻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的思考:

有的人一心一意要在竞争中获胜,他们不顾一切踩着别人脑袋往上爬。“消音器”就是这样的人。有的人迫于生存压力而不得不加入竞争,他们资质平平,不得不遵守规则,他们的成功与否和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正如法汉和拉朱。对他们而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不顾一切往上爬,要么被竞争所淘汰。

兰彻说过:“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在不经意间就会追上你的步伐!事业,爱情和友情也会都拥有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专攻自己擅长、喜爱的领域。”兰彻鼓励拉朱这么做了,拉朱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名的摄影家。兰彻也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他不断地发明有用的小东西,最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影片里说“很多时候,我们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只要你勇于跨出那一步,说不定就可以改变你今后的人生。”看完了这部片子,我决定要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闯出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参考15

看完印度喜剧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不由得很想为它更名为“我的人生谁做主”。同时,该片给予我发散思维、诱发我第一次迸发出想写观后感冲动的就是这个主题——“我的人生谁做主”。这里的“我”不啻是本我,是上帝创造的我们每一个人。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表面上荒诞搞笑的狂喜剧,也是一部内核让人啜泣的严肃片。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我居然没有感觉到疲劳,反而觉得时间飞逝,意犹未尽。观看中,一次次忍俊不禁地捧腹大笑,一次次如鲠在喉泪流满面,笑中含泪,泪里带笑,又哭又笑,最后破涕为笑。看完掩面而思,却让我没有像平日观看完喜剧片那样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反而心中添堵,心情沉重,思绪万千。一种“好东西大家分享”的理念让我不得不向大家强烈推荐这部影片,一种不吐不快的情绪驱使我不得不敲下这篇冗长的蹩脚文字。

影片采用的是插叙的手法,故事以两个好朋友“拉朱”和“法涵”,在毕业十年后寻找其死党挚友“兰彻”(兰彻与拉朱和法涵是室友,三人是铁哥们的关系)之旅和十年前入学皇家工程学院穿插着回忆拍摄的。讲述了十年前他们三人一同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的求学过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成绩第一,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在开学的第一堂课堂上,校长(绰号“病毒”)手举一个“一只鸟站在鸟巢上”的道具,上来就来了这样一席开场白:“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说着,他将一只鸟蛋从鸟巢里掏出,“啪”的一声狠狠地摔落在地……看着破碎、流淌的鸟蛋,学生们个个目瞪口呆,惟有兰彻若有所思,表情平静、坦然。

兰彻,本片的一号人物,一个富人家庭的一名园丁的儿子,由于从小天资聪慧,被要求冒主人少爷之名去上大学,条件是学成之后将学历给主人的少爷,然后自己悄然退出、永远消失。他善良、开朗、乐观、幽默、自信、智慧,他因为喜欢机械而学习机械,他主张将激情转化为职业,将工作当作游戏,“做你自己想做的”,也就是做你自己。在帮助朋友、戏弄对敌、反抗校长权威的过程中,他改变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没有学历的他消失十年间,变成了一个拥有400项发明专利的大科学家,作为炙手可热的人才,日本和美国的多家公司都争抢着要他。

拉朱,本片的二号人物,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穷小子,信奉佛神,十分不自信,手上戴满了各种迷信的戒指,长期生活在来自家庭种种重负的压力之下,一直处于恐惧的状态中。拉朱在影片中的戏份很丰富也很出彩,由于送他病重的父亲去医院抢救,兰彻与校长的二女儿pia擦出了爱的火花;由于偷窃试卷事件(兰彻和法涵为帮助他度过考试难关,出于朋友义气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行盗),拉朱在面临自己与兰彻二选一退学抉择的七分半时间里,压力终于压垮了他,从楼上的窗户一跃而下,正是这一跳,才有了后来感人至深的场面。好友兰彻不停地讲笑话,尝尽一切方法,终于将他唤醒,而他也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在毕业的面试中坚持做自己。他说:“16根断骨给了我两个月的时间思考和反省,最后,如梦初醒。今天我不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站起来,好不容易获得了这种态度,我不会改变的。你们留着这份工作吧,而我保留我的态度。”现实生活中面对利益的诱惑,我们有几个人会这样呢?拉朱,他是这部电影里面最真实,最现实,也是最带给人力量的一个人物。

法涵,本片的三号人物,他自幼就一直想成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家,但是父亲却坚持让他成为一名工程师,这让他一直生活在虚假之中,终于在兰彻将他四年前写的信寄给匈牙利的著名摄影家并收到回函之后,在兰彻的再三鼓励下,他才鼓起勇气与父亲摊牌,最后亲情融化了一切分歧,他成功的转行。而影片的叙事,也是从法涵的视点进行闪回倒叙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很好地了解一下中心人物兰彻吧。

影片的主角兰切就像是无厘头周星驰一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令老师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影片围绕他入学后的所作所为,展现了一系列非传统教育下所培养出的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他提倡兴趣学习,敢于挑战传统教育;他坚持正义,勇于挑战权威;他用知识拯救了人的生命,使他人建立了应有的人格;他用智慧、真诚和热情影响着朋友,让朋友找到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他似乎很叛逆,但又很单纯;他活学活用,动手能力极强;他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敢于打破常规,他对清规戒律的束缚不屑一顾勇于抗争;他的行为时刻追逐着自己的思想,他的言谈举止无不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人性至真、至善、至纯的光辉……好多知识是来源书本,但绝不来源于传统课堂。如果说,叶芝在《当你老了》一文中所全心热爱的是她的那个唯一的“朝圣者的灵魂”的话,我认为影片中特立独行的兰彻,剔除其性别不论,无疑就是我们观众、就是我们芸芸众生现实生活中所应该推崇和迷恋的集大千世界无数个“朝圣者的灵魂”于一体的化身。虽然,完美主义、理想主义的电影是虚拟的故事,只能让兰彻生活在影片里,很难或者根本走不进现实,人人都知道兰彻说得极对,却也都知道他那一套在现实生活中将处处碰壁。但即便如此,影片所展现的他所代表的那份理想主义的勇气与执著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仰、让人渴望和值得人追随。

人是孤独的,又是群居的动物。孤独的自然属性,使人总想特立独行,如兰彻一样的自由生活。但群居的社会属性,使人又不可能那样去做,因为现实的生活中很多时候只能沿着那特定的轨道或被牵着鼻子走,展现在影片中的拉朱和法函就是这样。而展现在我们自己身上的,就是亲朋的期许,生存的压力,努力的艰难,竞争的残酷,抉择的迷茫,自我的迷失。

总的说来,《三傻大闹宝莱坞》让我感动、感慨、感叹、感触、感悟颇多,真的是部很经典的电影,许久都没有这样的眼福了,它集搞笑、批判、励志于一体,将亲情、友情、爱情穿插其中,把人生、生活、生命融入到平凡的人生经历的各个必经环节中——学习、事业,为人、处事,家庭、学校、社会,以及选择、坚持等人格的智慧和魅力,把一个个看似周星驰似的无厘头的搞笑场景,升华到了人性的真诚与善良。在欢笑中,影片把那些触动人心的东西演绎的淋漓尽致,在泪水中,影片将那些启迪心灵的思考引申的无处不在。还有影片中的插曲也很不错,优美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平实的歌词让人回味无穷。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6

《三傻大闹宝莱坞》原名为《3idiots》,片名虽然翻译的太烂了,但不影响其资料,这是一部印度题材的影片,一部关于教育题材的影片,很搞笑,但不要以为这就是纯粹的喜剧片,影片抨击的是印度的应试教育,把青年学生迫到自杀问题严重、扼杀年轻人的创意以及贫穷问题和社会发达令人与人之间为前途问题而成为奴隶的实况反应出来,发人深醒。能够说,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教育片,比起小时候学校家长组织要求看的影片不明白要强多少倍。

片中主要人物是兰彻、法涵、莱俱,三个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家庭太多的期望。兰彻是花匠的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善良调皮,他代替小主人来那里上大学,任务是四年以后为主人拿回一张光宗耀祖的文凭,可是对于传统的以分数论等级、以分数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满和抵制,引来了众多教师的斥责和刁难。法涵是贫困人家的孩子,他来那里上学的目的就是有钱让爸爸治病、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姐姐能够有出嫁的嫁妆,由于压力太重,他胆小而谨慎,学习成绩一向垫底。而莱俱喜欢野外动物摄影,由于惧怕父亲的权威,选择了不喜欢的工程专业,学习成绩更是倒数。三个年轻人,各有自我的生活,各有自我的无奈,因有缘相逢在一所大学的屋檐下,共同分担着彼此的忧虑和不幸,笑中有泪,充满人情味,他们以各种方式排解着内心的压力和处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影片的主角兰切展现了一系列非传统教育下所培养出的令人折服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他提倡兴趣学习,他挑战传统教育,挑战权威,整个影片中他教育了同学,教育了教师,教育了校长,教育了整个教育。他用知识拯救了人的生命,使别人建立了人格,让别人找到了梦想,同时成就了自我。这些知识是来源书本,但绝不来源于传统课堂。同时影片让你更加走进了自我,梦想不再是梦想,生活不再是生存,学习不再是分数,人生就是你自我的人生。兰彻的一句话:“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法函说:“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仅有他会应用。”说出了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如果不是为了应用,学习还有什么意义?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又走到了哪里呢?中国的应试教育,成了孩子论资排辈的依据。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害苦了多少孩子啊!

而剧中的院长,总是教育学生们:生活是场比赛,当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践踏。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下,像兰彻那样有创新思想的人总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长边由专人刮胡子、边听歌剧午睡的一幕,配合着两个学生的自杀,而他却无动于衷,对这个体制的讽刺到达了顶峰。

最终结局一段众学生在学校抢救教授女儿的孩子时更有惊险而不失幽默,表现少年人的创意。结尾的那一幕,兰切在穷乡僻壤起学校去教小孩天然工程学。这反璞归真的意义﹐比较之前的学生在名校的读书苦况﹐反映政府不应扭曲少年的天性。

这样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人们应当好好看这部电影,因为这部作品反映的现象和中国有些相似:分数决定一切,中国的创新体制受到各种思想和体制限制、崇拜权威、根据“钱”途决定事业而并非个人兴趣、成功的标志是财富和地位。看完后细细咀嚼,你会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