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金刚川观后感篇1

《金刚川》故事背景发生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影片用4个篇章还原了发生在7月12日晚上炸桥—修桥—过桥的全过程。

金刚川观后感篇2

《金刚川》这部电影,是以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为原型,讲述了当时的志愿军在对己方十分不利的情况下,顶着敌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躯顽强抵抗的英勇故事。

在抗美援朝末期,发生的一场著名战役——金刚川战役,志愿军们为保证前线物资的输送,必须通过金刚川上的水里通道——岩石桥,才可以成功。在那个时候,中国没有飞机,而敌方美国恰巧就在空中领域中独占鳌头,他们从空中扔下的炸弹,对陆地上志愿军构成了重大威胁。

但中国人民不会为此而退缩!

敌军在空中扔炸弹,中国军人就在地面用炮轰炸弹,没有因为被炸伤就放弃抵抗,而是一直坚持着,为修桥争取时间。敌人的炸弹到处乱飞,金刚川上的岩石桥一次又一次被炸毁,志愿军们一次又一次得修补,为的就是等桥修整好后,能让去前线送物资的军队顺利通过金刚川。

有人的任务是通过那座桥,让输送物资的军队过桥。

美国人的飞机每一次炸弹的投下,志愿军就伤亡惨重。在陆地上与美军做斗争的中国人民在努力反抗着,一发发从陆地上飞起的炸弹中总有击中敌人飞机的,一旦飞机被炸下来,我们就会赢得一次修补的时间。

一次次被炸毁,一次次重新修补,总计七次,意味着中国人是不会被轻易打垮的!

为了能让物资快速的运输,那些志愿军站在水里,肩膀扛着木板,让军队从他们的肩上跑过,一个接一个,脚踩的是修桥志愿军的肩膀,而他们身上背负着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希望。

中国人,加油!

金刚川观后感篇3

“轰-轰-轰”敌机投下了密集的炸弹在战士们身边爆炸,于是在金刚河上,这座承载大部队过江任务的桥刚修好了又被敌人炸毁,炸了又再修,最后一个个英雄用他们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让战士们过江。

高炮班的关班长被炸的尸骨无存的时候,我为敌人的侵略行径感到愤怒;张排长被燃烧弹烤成一尊雕塑时,我为志愿军队伍保卫家园做出的悲壮牺牲感到心痛,看到这些画面时,我看到影院里有人在擦眼泪。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所知,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

敌人的枪林弹雨,飞机的狂轰滥炸,武装悬殊的情况下,战士们一次次冒死修桥。每当回想起战士们的不畏艰难、不怕牺牲、英勇前进的画面,我就感到十分惭愧,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难题我总是容易退缩,喜欢偷懒,并且还缺乏纪律行,易犯小毛病,电影里他们是英雄,是优秀的'战士,而我离一名合格的小学生都还有点差距。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努力学习,祝愿我们国家越发强大,繁荣昌盛。

金刚川观后感篇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是初中历史课本描述抗美援朝时脍炙人口的词句,慷慨而激昂。可当观看最新上映的电影《金刚川》后,慷概激昂的背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悲壮赞歌,更是一次振聋发聩的伟大觉醒。

《金刚川》从三个角度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确保大部队在指定时间到达金城,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的狂轰滥炸,前赴后继修补战火中的木桥。

影片中,无论是主动暴露位置、吸引火力的高炮班,还是同时间赛跑、一往无前的工兵连,更是不惧生死、浴血奋战的一线战士等等,他们以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铸成一座坚不可摧的“人桥”,指引着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他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是他们凝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绘就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智勇忠诚、浴血奋战、坚持到底、不惧牺牲的英雄群像,锻造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70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内忧外患。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新的长城”,捍卫了领土完整和祖国安全,换来了和平与发展。

7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我们庆幸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更应该感恩战争年代英雄前辈们的付出与牺牲。和平弥足珍贵,历史不容忘却。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作为青年的我们,理应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感恩奋进、砥砺前行!

金刚川观后感篇5

一、简介

作为一部具有重大历史背景的电影,《金刚川》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影片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惨烈场景和英勇战斗的士兵们的形象。观看《金刚川》不仅让我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更让我对战争与和平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

二、战争与人类

《金刚川》揭示了战争中那种无视生命的残忍与荒谬。数量众多的美军飞机和坦克轰炸村庄,无辜的居民被迫离开家园,士兵们为保卫国家而英勇战斗的场景,让人对于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有了真切的体会。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战争在不断进步的今天依然存在,这令人深感悲哀。人类应该思考的是,是否有一种方式可以解决冲突和争端,避免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三、英勇与友爱

电影中的英勇士兵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在战火纷飞的金刚川之战中,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和平的机会。电影中体现的英勇在我心中燃起了对他们的敬意和尊重。另外,《金刚川》也展现了作为官兵共同拼搏的兄弟情谊。他们相互扶持、互不离弃,在生死关头彰显了战士间的友爱和亲情。这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友爱与亲情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四、和平的珍贵与反思

从《金刚川》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平是多么的珍贵。战争对于生活的摧毁是那样的深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负担都过分沉重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每一个想要和平的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实力范围内为实现和平努力。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思考和践行和平的意义,努力为实现和平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启示与希冀

《金刚川》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和平的渴望,也唤起了我为和平付出努力的决心。希望我能像电影中的英勇战士一样,去为和平而战。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和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和平,为实现和平而努力。

总结:

《金刚川》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再现,让观众透视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这部影片不仅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勇和友爱,更通过战争启示我们每个人要珍惜和平,为实现和平而努力。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金刚川》中获得自己的启迪,努力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字数:420字)

章节6

名字叫做高炮连,时长约45分钟。

章节7

名字叫做桥,时长约15分钟。

看完电影,没想到在这部片里,吴京的文戏比武戏还要出彩。按照常理,《金刚川》应该和《八佰》、《红海行动》一样是那种群像电影,可没想到,本片进入第三章节后,从群像刻画自然过渡到了吴京和张译的双雄模式。

吴京饰演的班长关磊完成了从兵痞到英雄的转变,起初关磊因为白天吸烟暴露位置被查,从连长降级到了班长,他浑身戾气,对张译饰演的排长不屑一顾,一直以师傅的身份压着,他和张译互相拌嘴的镜头,也成了影片难得的`轻松时刻。

张译饰演的角色也经历了转变,刚开始张飞是个军憨,畏畏缩缩但心地善良,他惜弹如命,对关磊的挑衅步步退让,还送人家一截珍贵的烤玉米,但战场内两人也结成了生死之交。看过影片就能知道,张译这是厚积薄发,这部片子里明显是被人捧,122分钟的电影,导演在第3章节末尾给他足足5—10分钟的独角戏,他愣是靠着精湛的演技把那股子气顶上去了。

当然除了张译和吴京,影片中邓超、魏晨和李九霄在内的诸多演员表现都很棒,他们在影片中说着不同口音的家乡话,听着十分亲切。

总之,《金刚川》你不能说它是上佳的战争片,也不能说它是烂片。喜欢的人会爱到骨子里,不喜欢的人又会嗤之以鼻。在中国影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章节8

名字叫做对手,时长约20分钟,这部分从美国空军侦察兵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志愿军的顽强。

金刚川观后感篇9

最近,抗美援朝70周年的到来使全国人民的爱国情绪达到热潮。昨晚,我与爱国电影《金刚川》相约至影厅。

在抗美援朝最后一个战役打响前,战士们务必按时到达金城前线,通往金城的道路只有一条——渡过那条又深又急的江,工兵们一次次在短时间内搭好、修好桥,哪怕有敌军榴炮弹、定时炸单甚至是焚烧的侵袭,战士们毫不退缩,最终搭建了一条人桥,准时到达金城前线。

影片中不仅仅是他们勇敢、舍身去保家卫国等可贵的品质,暗藏的,还有浓浓的战友情。

关班长和张排长是情谊深厚的战友,电影中提到他们交往的片段都围绕着争抢高炮手一职。两个人看似是在争名夺利,想尽方法去当高炮手。但实际上,也是在争“谁先替谁去死”。高炮手所在的地位暴露,而隐藏炮位很隐蔽,一个危险,一个安全。为了保护对方,他们利用善意的谎言来让对方安全、隐蔽。这种战友情,称得上“友直,友谅,友多闻”了。关班长牺牲后,张排长接替了高炮手的位置,哪怕失去了一条腿,一只胳膊,他仍然坚守岗位,打坠了敌军飞机后,吹响了”老关,咱们打中了”这一令人热泪盈眶的口哨。最终,也光荣牺牲。

最撼动人心,令中国人自豪的片段是在焚烧了桥体及附近的草丛后,美国侦察员史密斯收到上级命令:再去查看中国人有没有修好桥。史密斯认为,半小时,怎么可能修好桥?但为了服从命令,他去侦察了。飞到江面上空:竟真有一座桥!战士们像是快全过完桥了。但,如此松散、窄窄的桥面,能承受百余人的体重吗?史密斯惊讶的同时靠近了一点桥体。这座桥的支撑。是一名名中国士兵!他们奋力用双手抬着一块块木板,形成了一座震撼人心的人桥。史密斯注视着,他的神情中露出了感动和敬佩。在与美国人员对话时,他说,中国人员全员已过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看到这里,我内心涌起了一股骄傲自豪之情。同时,我不禁露出笑容。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前去保家卫国的步伐!

金刚川观后感篇10

在我看过的动画片中,最难忘的要算《金刚葫芦娃》了。动画片中,金刚葫芦娃的机智灵活和英勇顽强的精神令人佩服

片中有几段很精彩:葫芦娃在一个洞口看见了一张蜘蛛网和网上的一只蜘蛛精,这蜘蛛精捉住了葫芦娃的朋友——小刺猬。葫芦娃一怒之下烧掉了那张网和蜘蛛精,救出了自己的朋友。

在铲除妖魔鬼怪的路上,葫芦娃和小刺猬遇上了手掌怪。由于小刺猬太想帮葫芦娃制服手掌怪了,就用头向手掌怪撞去,但却被弹了回来,不慎掉进了山谷。葫芦娃为了给小刺猬报仇,不顾一切地和手掌怪拼打起来。最后他用手臂猛力一劈,终于将手掌怪打死。

后来,葫芦娃又遇上了蛇精,这妖精水和火都不怕,还能死而复生!为了征服蛇精,金刚葫芦娃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葫芦娃,并将七兄弟从葫芦中救出。他们齐心协力勇猛拼杀,终于将蛇精打死了。

金刚川观后感篇11

近期电影票房市场,除去不断创出新高的《我和我的家乡》,紧随其后的大概当属热度浓浓的《金刚川》了。这部电影据说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作战70周年的大型活动在两个月内赶制出来的。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它是一部快餐之作和应时之作。

快餐和应时作品之痒自不必说,只是这么一部带有十分重大政治意义的作品居然也被贴上这样的标签着实令人不解。众所周知,快餐或应时作品在创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精雕细琢,因而只能热度一时,难能创造出经典永流传的奇迹!其无论热度多高,也无论褒誉多美,这种一开始就带有先天不足的作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淡忘至止,这既是快餐艺术和应时作品的悲哀,更是被功利思想裹挟下的恶果!

《金刚川》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真实故事。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大型战役,金刚川是一条大河的名字,为了主力部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通行,我军在这条河上修建了一座木质浮桥,因而它既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更是数以万计的志愿军战士的生命通道。围绕着这条生命通道,我军与美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殊死搏斗与较量,我方尽管装备落后,但依然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赞歌。毋庸置疑,这是该剧的“金刚”主题,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片在“金刚”的渲染和力度上可谓做足了功课,影片自始至终昂扬着一种爱国主义情怀和浓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既让观众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更让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我想这应该是编导争时间抢速度在短短两个月内赶制出该片的初衷,也是让该片具有教育人感染人作用的真实想法。

不可否认,该片的这种“金刚”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难以想象的作用,其艺术上的爱国主义渲染更可谓浓烈重彩,因而我们在观摩影片时会时常听到观众动情的唏嘘之声,在散场后能够看到有些观众明显是泪后的红眼,但尽管如此,作为一部具有如此宏大政治意义的剧作,我们对它的好坏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这些层面评估,而应该从艺术的整体性上进行考量。我以为,该片的主题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但文本表达在某些方面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甚至可以说完全脱离了生活的真实。如果艺术脱离了生活的真实,那么艺术的真实性就无从谈起。这既是艺术之大忌,更是艺术不该失去的“金刚”。

先说形式。该片采用的是断点组接式的表达方式,有点类似冰糖葫芦,——以一根竹棍将离散的糖葫芦串在一起。具体到该片中,就是用金刚川(“竹棍”)将剧中人(“糖葫芦”)贯穿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作品。其实,这种艺术形式常见于国外,如美国电影《通天塔》欧洲电影《白夜》等。近年来国内影界对这种形式似乎情有独钟,盛行如风,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和我的祖国》,其可能是开启这种散点艺术形式的首创,紧随其后的《我和我的家乡》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从效果来看,很是尽如人意。于是采用这种表达的作品便多了起来,大有追仿之嫌。我们知道,内容决定形式,适合内容的形式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组合的最佳选择,若抛开内容,一味重视形式,那么就会出现文不对题或词不达意的缺憾!近年来,中国电影尽管在思想深刻、艺术表达和精心制作上,在走向世界电影经典的征途中付出了艰辛和辛勤的汗水,得到了世界观众的公认赞许,但与国外的一些优秀电影作品相比较,似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追赶,尤其是国内业界重制作轻创作、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屡遭诟病,而《金刚川》除了具有前述快餐作品的弊端之外,还有就是过于重视形式轻视内容之嫌。该剧场面恢弘,制作精良,尤其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逼真逼肖,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但这些形式上的富足并不能克服内容上的匮乏,并不能让观众在更深层次上进行生命意义的思考,因而作品很难起到作品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

再说人物。因为剧作反映的是战争,且场景就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因此这是一部典型的“男人戏”。有句俗语三个女人一台戏,如果没有女性,剧作可能会因缺少情调而寡淡无味,因无女性角色而惨遭冷落的作品比比皆是。该剧主要人物有四个,分别由当红一线流量明星吴京、张译、邓超和李晨扮演,四人各有所长,但遗憾的是人物关系并不连贯,且少有交集。由邓超扮演的和李晨扮演的两个人物在剧情未到一半时,人就断线(牺牲)了,这对于一个剧情片来讲,显然是不完整和不合格的,也是不可理喻的。剩下的张译和吴京两个人物尽管承担起了后半部剧情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个性不甚鲜明,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即便编导绞尽脑汁地营造了战争的残酷场景及两人在战争状态下的狂野不羁,但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性格特征,编导的努力显得十分苍白。再加上有的情节严重脱离生活真实,使得两人愈发缥缈,没有了真实性。人物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缺乏个性的人物不仅会影响作品的质量,更会加速作品失去真实性。

《金刚川》凭着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契机闪亮登场,尽管迎合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形势需要,也取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傲人业绩,但从一个艺术精品的要求去衡量,由于其与快餐作品挂了勾,再加上在艺术追求上缺少了不该失去的“金刚”,因而,它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蹭蹭一时热度。近期数据显示,该片票房收入多日连续下滑,已远离预期。果然。

《金刚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金刚川观后感篇12

看过电影《金刚川》这部电影后,我被它深深震撼了,这部电影可谓是一部题材充盈,精彩震撼的现代战争电影。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表面上的战争场面,更是一个意义深意长的反战电影。从电影中我看到了令人心疼的人性,看到了兵士们深深的爱国之情,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的观后感,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影片中的英雄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一次反恐救援战争行动。美国特种部队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塔利班袭击,被困在了阿富汗的金刚山里。这个场景有些熟悉,因为在现实中也有过不少类似的事情。电影中的主人公们展现了坚不可摧的军事精神和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以及强烈而又令人感动的同志情谊,让观众们为之动容。这些士兵,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拼尽全力展现全副身心,在面对特殊情况的时候,表现出了军人应有的机智和勇气,他们的英勇故事让人类的尊严和奉献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使我们更加了解并敬重英雄们的贡献。

第三段:军人的爱与责任

影片中,一个个聪明勇敢的军人在战斗中犹如一尊尊钢铁般的雕像,他们有着矢志不渝的军人信仰,有着为国效力的使命感,有着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他们的爱国之情,以及执著追求胜利的精神,让我们感觉到一个国家的强大在哪里。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人民,这些军人们都有着牢不可破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军人们高尚的品格,展现了人性至善的一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身为一个人民子弟兵的自豪和荣誉。

第四段:战争的残酷和无奈

电影中对塔利班的塑造非常真实,恶心人的手段和残忍之极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让我们意识到没有和平,没有民主,没有自由,就注定有战争。尽管电影拍摄的场景在美国国内,但这部电影所揭示的问题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伤痛,不仅是那些士兵也是那些无辜的人民。作为一个普通的观影者,在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我感到非常之痛,并对人类文明和不断努力去维持世界和平的道路充满尊敬和感慨。

第五段:结论

从《金刚川》这部电影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极致的勇气精神,又可以看到超凡的军人品格。作为一个年轻人,在看过这部电影后,我感到更加坚信爱国的重要性,也更加珍视和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最后,我希望我们所有人珍惜身边美好的事物,远离战争和痛苦的祸害,同心合力去维护世界和平吧!

金刚川观后感篇13

“非是金刚无铁骨,敢教血肉驾长城”,这或许就是金刚川的最真实写照。或许我不曾看见过那永不摧毁的桥横渡千里,但我相信,我已经看到了永不屈服的国家尊严屹立不倒。

连长滚滚的热血在服从命令中的义无反顾,“修桥不是打仗?”,这就是军人的天职与血性方刚;那个四川士兵从万般不理解到身先士卒地走上山顶、扛着圆木怒吼独行,这就是每一个最可爱的中国军人的信仰:背后是千万小家,心中是泱泱华夏。当老兵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你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叫个啥,只知道我们是战友,有些人再也见不到了。除了牺牲,还能有啥”,不禁泪湿眼底。每一个踏上抗美援朝的士兵的归宿不是回家,而是他乡破敌万里、马革裹尸、魂系中华。

再到后来,我看到了一片最美的喀秋莎流星。流星划过天际,燃亮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希望与自信。当敌人阵地被精准打击,内心是不尽喜悦;但当的士兵们以十当一,前仆后继,内心又是难忍惋惜。“轰炸机飞得高打不着,侦察机飞的快打不着“一句话道出了几代革命先辈的可惜与期盼。现如今戈壁滩的龙吟震响天地,东风快递精准直达,我们才敢无所畏惧地挺直脊梁,我们才深切感受到: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

回想如此,中东的枪鸣仍在耳畔。我们不曾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幸运地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很感谢前辈们只为中国的清澈的爱,他们血染的诺言“后代人的幸福要靠我们每个人去拼的“,也的确实现了诺言。而今,你我终将接过这历史的接力棒。生命的安宁本是幸运,如此深知:剑锋之上,才有尊严;射程之内,皆是真理。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致敬,每一个英雄儿女。

金刚川观后感篇14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让全世界看到了一支压不溃的中国军队,一个打不垮的中华民族。

《金刚川》讲述的就是这场正义之战中的一场以志愿军渡江为中心的战斗。赢得这场战斗,就能赢下战争的最终胜利。命令只有一个:全体战士在规定时间内过江;办法只有一个:建桥,从桥过。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刻画了最真实的场面,最真实的人物,最真实的情感,最真实的`精神。我仿佛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热血悲壮的主战场,感受着一个个鲜活的战士们内心中最简单而又最伟大的独白: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团结的中华民族!

这一场战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金城战役的最后关键攻坚时刻,金刚川成为了连接前后方的重要之地,必须要保证人员和物资的畅通。湍急的江水,唯有建桥。而敌人怎能不知?接连不断的侦察机、轰炸机的骚扰破坏,可就是炸不烂、打不垮这看似小小的一座桥。当人民团结在一起,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任何敌人都抵挡不住我们冲锋的脚步。

这一场战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任敌人的飞机在我们头顶上盘旋,志愿军就是能够完成任务。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志愿军就是能够战胜。正如彭将军所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一场战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一座桥,一座被敌人侦察机汇报过无数次“已摧毁”的桥,就是能够一次又一次修好。敌人的自大,恰恰就忽视了我们志愿军的精神,一种哪怕牺牲一切,也要完成任务的精神。战争中也好,和平年代也好,人民的精神永远都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养尊处优的敌人不会体会到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的含义。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需要我们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继承并且传承下去,这是我们最宝贵的民族财富。

回首过往,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如今的中国,虽不处于战争,我们仍需要对世界充满敬畏,每一个中国人团结在一起,就是我们中国最广大的力量。我坚信,中华民族必立于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精神,必将脉脉相传。

章节15

名字叫做士兵,时长约40分钟,详尽介绍了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如何在敌人的狂轰乱炸下过桥的过程,演员邓超在这一部分的表现给皮哥留下深刻印象。

金刚川观后感篇16

如果单从影片内容来说,尽管是断断续续的观看,仍旧感受到了一种重复下的无聊。

因为有的相同的部分过度的重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观看者的内心。

与众不同的话,就是几个片段,聚焦于不同的人身上。

这些人看似无关,却又在无意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不同的关联。

从小处说,他们是一起的战友,是共患难的。

从大处说,他们是抗美援朝精神的体现者,是组成者。可能没有他们前仆后继的勇气,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怕死的,看到摇摇晃晃的身影,一个个向前奔跑的人群,感觉到的只有泪目。明明不过都是十几岁的青年儿郎,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所在意的只是自己当下的任务,当下的举动。

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眼前的这一座桥,关心的,只是赋予自己的一个个微小却艰巨的任务。

之后不顾一切组成的人桥,坚持着,为自己的鼓劲。

为的是更加光明的明天,也为了那些为战争奉献了一切的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