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基本特征和简单的动态。

2、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构思画面,表现节日喜庆场面,发展幼儿绘画表现能力。

3、引导幼儿大胆选用色彩,渲染节日气氛。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绘画来表现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基本特征和简单的动态。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构思画面,表现节日喜庆场面,发展幼儿绘画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节日活动照片、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用“六一”儿童节的照片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照片,总结“六一”活动内容,并交代作画要求:“六一”时我们进行了丰富有趣的庆祝活动,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玩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有的玩了金蝉脱壳的游戏,有的玩了钻圈的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这些活动画出眯。我们要画出“六一”儿童节的欢乐场面。“六一”节很热闹,我们可以用鲜艳的色彩来画。想好了,就把它画下来。

三、幼儿作业,教师允许小朋友轻声交谈、提问。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从不同角度表达节日的场面和气氛。

四、小朋友互相赠送并讲解作品,分享欢乐。

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儿童节》这个单元,孩子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只是在进行操作方面时的常规还需要加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止能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从小教育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了解写生画的特点。

2.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均衡的构图以及形与色的完美结合。

3.初步观察、了解物体前后、上下互相遮挡的表现方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ppt一份。

2.幼儿创作的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姚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不但喜欢画画,还喜欢看画呢!我发现了一张有趣的画,今天拿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

(二)出示塞尚作品《静物苹果篮子》,引导幼儿初步观察。

教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三)引导幼儿细致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构图美。

2.教师:装水果的篮子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摆放的)旁边的瓶子又是怎么摆放的?它是靠在哪里的?篮子里的苹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小、颜色)那我们来看这些小的苹果中,你看到的苹果都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3.教师:我们再看看桌子前面的苹果和桌子后面的苹果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颜色)那你看到的这些后面的苹果是完整的苹果吗?为什么?(幼儿举例)

4.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块白布是怎么铺在桌上的?白布的褶皱又把苹果遮挡成什么样子了?(半圆形、椭圆形)

教师总结:噢!原来画家用了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和不同位置的遮挡表现出了这幅静物写生画。

(四)引导幼儿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再次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1.教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2.教师介绍画家及作品。

教师:你能给这幅画取个好听的名字吗?画家也给这幅画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静物苹果篮子》。它是一幅油画,是法国著名的大画家塞尚所画。(出示画家自画像)。这就是画家塞尚,他喜欢真实的描绘自然,他喜欢运用颜色之间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想法,这些用颜色、形状来表现的画就叫做静物写生画。

3.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老师这边还收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4.教师:你想跟着塞尚爷爷学一学这个本领吗?那我们下次美术课的时候再来画一画吧!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欣赏的是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这一作品中有许多的地方值得细细欣赏,比如画家仔细地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的苹果洒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中”。在大班美术活动中,这样的欣赏课有很多,但是有的.都有时间或者形状、背景的限制,而本次的活动幼儿能够从各方面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美。但是考虑到幼儿的水平有限,我的目标中主要引导幼儿从物体的摆放、物体前后的遮挡以及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颜色渐变方面来初步欣赏这幅作品,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画这样的静物画。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直接出示画,让幼儿自由地观看画面并且说说看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幼儿积极举手,都能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头头是道。由于我班幼儿早已接触过物体的前后左右遮挡关系,所以这一环节我只是粗粗地一带而过,直接将重点放在由于光线的照射而产生不同颜色的物体身上。我班有的幼儿已有经验较丰富,他们一下就能辨别出亮的地方是有光的,黑乎乎的是他们的影子,于是我就再多举几个例子让幼儿来辨别。

最后,孩子们开始自由作画,他们自由选取喜欢的水果来将光线与影子表达出来。然而在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于这次的重点讲得还不够,一部分幼儿只知道光线照的地方亮,没有光线的是暗的,他们对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过度还存在不足,让作品看上去不自然。还有的幼儿只知道有影子,却不知道影子应该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我在欣赏的时候没有重点解释的地方,却让孩子要一步到位写下来,可见欣赏与理解对实践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幼儿的负担,我只指定了一个水果让幼儿作画,而有的幼儿由于能力较强,早已画好。在画画之前,我不应该早早地为幼儿设定好一些东西,应该让幼儿自由地来选择画什么,画多少,只要提醒他们保持画面整洁,让孩子们自主探索,这样孩子们才能积累出更多地经验!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色彩、图案、盘花扣三个方面欣赏唐装,感受唐装的美。

2、知道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服饰,初步了解唐装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3、弘扬民族文化,引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唐装服饰若干、音乐磁带、唐装图案、盘花扣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要点:

从色彩、图案、盘扣上欣赏、感受唐装的美,初步了解唐装所包含的意义。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观看“唐装”服饰展演,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服装表演,那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而且这些服装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猜猜是什么?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2、交流、讨论,了解唐装,喜欢唐装。

你们知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装吗?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们都喜欢唐装的什么?

3、引导幼儿欣赏唐装

(1)从色彩上欣赏: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唐装,小朋友们说说唐装都有些什么颜色?哪种颜色最多?(鲜艳的颜色,以红色、暖色调为主),我们穿上颜色那么鲜艳的衣服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唐装都是以暖色调为主呢?(喜庆、热闹……)

教师:红色是中国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代表吉利祥瑞的意义,过年过节、家逢喜事都要大量使用红色,因为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

黄色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颜色,也我们中国人皮肤的颜色,黄色还是中国皇帝们专用的颜色。所以,黄色既代表神圣,又代表吉祥。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有树的地方就有生命,象征着青春和生命。

(2)从图案上欣赏:

播放唐装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中国的唐装图案以团花为主,花纹呈四周放射或旋转式纹样。有牡丹、梅、兰、竹、菊等花卉,也有福、禄、寿、双喜等文字图案,还有“万”字花、蝙蝠、石榴等图案。(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便于幼儿欣赏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中国传统装饰,用来象征吉祥、喜庆的符号。

(3)从盘花扣上欣赏:

播放盘花扣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这些扣子像什么呀?和我们平时系的扣子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些是盘花扣,也叫盘扣,是专门为唐装设计的扣子,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花状的造型象征着吉祥的祝愿。

4、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唐装,从颜色、图案、扣子上说说自己的唐装的特点。

5、在“服装展示”中结束课程。

活动反思:

1、整节课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导的教育理念。幼儿说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动得多。

2、在活动设计上,我注意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先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条件尝试。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我运用预先创设好的剪纸环境(这些剪纸比较简单,有规律,便于幼儿学习),引导幼儿近距离的欣赏、触摸、观察、感受剪纸的细节特点。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剪纸的图案是有规律的,剪纸的花边是各种线条,而团花上的图案则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适合幼儿模仿练习。

3、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学习的平台。一个成功的幼儿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享受到美感和愉悦。因此,我认为这次活动达到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不足的是整个活动时间较长。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仙人掌,知道其主要外形特征。

2、大胆作画,积极动脑,能够用萝卜拓印出各种不同仙人掌。

3、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种刻好的萝卜, 不同的仙人掌盆栽,贴有花盆的纸张,各色颜料若干盘,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仙人掌动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提问:动画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总结:原来动画片讲的是仙人掌宝宝的故事,仙人掌宝宝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身上长满了刺,旁边的小花都不愿意和他玩,闲他长得不好看。但是,仙人掌宝宝不怕寒冷,同时当身边的小花需要帮助时,很努力的帮助她,最后他们成了好朋友。仙人掌宝宝也在主人细心的照顾下,头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提问:你喜欢仙人掌么? 为什么?

二、观察、了解各种不同形态的仙人掌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种仙人掌,其外形、颜色各有何特点。

老师已经将萝卜刻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请你先想好你想画哪种形状的仙人掌呢?然后用萝卜沾上你喜欢的颜料,印在我们的纸上,让我们的花盆都开出各种美丽的仙人掌吧!最后可别忘了用记号笔给仙人掌画上小刺哦!

1、幼儿做画,教师巡回指导。

2、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及时鼓励表现好的幼儿。

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添画花朵,添画仙人掌的刺。

四、讲评把幼儿作品张贴在画板上,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幅画,教师评价有特色的作品。

五、结束活动让我们带仙人掌出去晒晒太阳,浇浇水吧!

活动反思

美术仙人掌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仙人掌的结构特征,了解仙人掌的生长习性。借助仙人掌掌的外形,血花仙人掌大胆作画,体会蜡笔画的乐趣。

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都能画出仙人掌的基本轮廓,又因为之前几次特色课重点练习了颜色渐变,为给仙人掌涂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画仙人掌上面的刺时,很多小朋友的画都是密密麻麻的,又粗又长。可能是我还没有解说的更仔细,更彻底,把它忽略了。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5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

学生活跃了起来,相互说着魔术的神奇。

师:那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学生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

生1:红色的。

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

教室里笑了起来,说:“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师:当然,只要想到一定能做到,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行。

教师拿出大部分同学选择的绿色,并悄悄地拿出另一片树叶放在纸下,用蜡笔拓印。师:瞧,一片新的绿叶变出来了。

生1:真漂亮,老师,我也想变。有的学生禁不住用蜡笔在纸上画开了。生:我怎么变不出来?师:大家想知道怎样变吗?生:想。

教师将纸挪开,呈现纸下的树叶。生:原来老师是印的,我也会了。师:大家可以试一试。

1.学生动手拓印。(教室伴随音乐)

结果:有的同学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没有出现纹理。师:让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2.请拓印好的学生演示拓印过程。

3.质疑,体验纹理。

师:树叶为什么要反面朝上才能拓印出纹理呢?大家摸一摸树叶的两面,有什么感觉?

专心

爱心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6

1、认识枫叶、梧桐、银杏等各种常见的树叶。

2、能够根据收集到叶子的不同外形进行想象创作。

3、体验创作树叶贴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各种各样的树叶若干、胶水、剪刀、白纸。

2、树叶贴画作品。

1、通过观察,了解树叶的形状及颜色。

——组织幼儿讨论,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

——引导幼儿根据叶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想象。

2、引导幼儿欣赏树叶画并激发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的愿望。

师:我们有这麽多好看的树叶,可以用它们来干什麽呢?

师:这边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把树叶拼贴在一起,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树叶变成了什么?)(出示几幅树叶粘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金鱼的尾巴是什么叶子?(枫叶)

师:这个小朋友把枫叶当作金鱼的尾巴。

师:这幅画把什么叶子当作了蝴蝶的身体?(竹叶)

师:现在我们的桌上也有这么多叶子,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作一幅美丽的树叶贴画呢?

师:请你看一看你桌上的叶子像什么?你可以把它当作什么?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树叶粘贴(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尽情创意)。

4、展示幼儿作品。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师:说一说你把什么叶子当作了什么?

通过观察各种形态与颜色的叶子,结合对树叶贴画的欣赏,激发幼儿对树叶贴画的兴趣,当孩子们看到一张张树叶贴出的美丽图片时,都很兴奋,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趁此机会,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树叶通过整张覆盖或是剪切的方式来制作树叶贴画,由于幼儿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大部分作品都是小鱼和蝴蝶,只有个别幼儿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如小女孩儿和乌龟等。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7

1.感知树叶的不同外形,学习用镂空剪、平剪的方法剪出不同树叶及叶脉。

2.大胆发挥想象,能合理布局。

3.养成良好的剪纸常规,用完剪刀能放回去,并把废纸放到小筐里。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一、听音乐做动作(ppt出示树叶飘落的情景,用《小树叶》的背景音乐)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一片一片从大树妈妈的身上飘落下来。让我们也跟着小树叶一起来跳舞吧。

(叶脉)(ppt出示一片树叶,重点突出叶脉的不同)小结:每一片叶子形状都不同,树叶上的叶脉也不一样,有的粗,有的细。

对,是我用纸剪出来的。

这片树叶和我们以前剪过的树叶有什么不同?

(剪出了大小不同的叶脉)猜猜我是怎么做出这片漂亮的树叶的?

(幼儿自由讲述)2.出示示意图(ppt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图意,并示范。

重点看叶脉的画法以及比例大小。

3.把剪下的树叶贴到光秃秃的树上这片小树叶是哪个大树妈妈的宝宝?把他送回到妈妈的身边,心里真开心。

四、幼儿操作1.谈话:

在教室里,还有很多的大树妈妈在找自己的宝宝。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看看来了哪些大树妈妈?它们的树叶宝宝长什么样呢?

2.讲述要求:

(1)看清步骤图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制作,会正确进行平剪、镂空剪。

(2)注意安全,用完剪刀放回去,废纸放到小筐里。

(3)注意画面美观,布局合理。

3.幼儿操作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其画出叶脉。

每个幼儿至少制作3种不同的树叶,全部剪好后将它们分别贴到相应的大树上。

2.教师小结:

我们帮枫树、梧桐树、银杏树找到了它们的树叶宝宝,大树妈妈真开心呀!还有很多的树叶宝宝也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找它们的大树妈妈,你们愿意吗?让我们一起去外面再去找一找吧。

(播放《小树叶》的音乐出教室)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心8

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正确拓印方法以后,我再提出:“除了用蜡笔还可以用什么拓印呢?”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拓印不止能用蜡笔,还能用铅笔、橡皮泥??让学生单一的蜡笔拓印形式,得到更宽的发展,让学生更能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

另外本课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成功之处,电脑课件对自然、生活中有美丽纹理事物的展现,弥补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去室外感知的缺憾,拓展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了解自然之美,美就在身边。音乐的引入,在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专心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塞尚的作品《静物苹果篮子》,感受画面中色彩的鲜艳,体验画家用水果的暖色和瓶子、果篮黑色搭配产生的平衡感。

2.大胆讲述自己的对画的感觉

3.喜欢参与欣赏活动

活动准备:

塞尚《静物苹果篮子》活动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苹果的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原图)

(1)“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感觉?”

(2)“你喜欢画面上的哪样东西的颜色?为什么?”

3.教师演示课件(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

(2)“看了这幅图你们有什么感觉?”

4.幼儿同时欣赏塞尚《静物苹果篮子》颜色替换图和原图

(1)“你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2)引导幼儿体验黑色的酒瓶和篮子与暖色的水果搭配而给画面产生的平衡感。

5.请幼儿给画取名字。

6.教师介绍画家塞尚和作品的名称。

活动建议:塞尚的静物作品很多,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0

1、愿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的快乐。

2、学会吹画和点画。

3、初步接触abb词“粉嘟嘟”。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1、颜料(黑、粉红)

2、白纸

3、半湿的毛巾

1、说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

师:哦,是春天!春天啊是个很美的季节!那春天为什么很美呢?春天里有些什么?(鼓励幼儿完整表达)

师:哦,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啊,那我刚刚听到小朋友说春天里有桃花是吗,今天啊孙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桃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看课件)

师:好,我们欣赏完了桃花,那谁告诉我我桃花是什么颜色的?

师:哦,是粉色的,那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粉嘟嘟”。粉嘟嘟的桃花!

2、画

(1)、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那你们想不想将粉嘟嘟的桃花画在纸上呢?

师:那你们想用什么来画?(油画棒、水彩笔)

师:可是今天啊,孙老师想用嘴巴和手指来画!想不想看!

师:都想看的啊,好吧,那我就来画给你们看,那小眼睛要仔细看好不好!(好)

师:我呀还要请我的好朋友来帮忙,当当当当(出示颜料)颜料宝宝师:和颜料宝宝问好,那这是什么颜色的颜料宝宝呢?(黑色)

师:那用黑色的颜料宝宝来画什么?(树枝)师:想一想!桃花都长在哪的啊?树枝上的是吗?好,那我们就用黑色的颜料宝宝来画树枝。

师:首先呢我要轻轻挤一挤,把颜料宝宝挤出一些来,小朋友注意了哦,不能挤太多!然后再来吹一吹!看,树枝有没有吹出来了,好不好看!(好看)

师:孙老师再来吹一根好不好?要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吹的!轻轻挤一挤,再来吹一吹!看老师又吹出了一根树枝!好玩吧?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请一位小朋友试一试)

师:咦?小朋友我们来看看,颜料宝宝怎么吹不跑啊?要怎么吹他才会跑,变出树枝来呢?

师:小耳朵仔细听,小眼睛啊仔细看,吹的时候我们要把小嘴巴平的靠着颜料宝宝,可以向前吹,也可以把头偏过来向旁边吹。咦,你们看,这样颜料宝宝就会跑了,对吗?好,谁再来试一试?(请个别几个来试一试)

(2)、画花儿

师:好,那树枝吹好了,我们要来画什么了?桃花(什么样的)

师:那粉嘟嘟的桃花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师:看他是谁?(食指)对啦!伸出小食指,颜料亲一亲,再来点一点!红艳艳的花儿画好喽!

师:哇,好不好看?谁想来试一试?点一点的时候我们的食指要轻轻地,点好就离开,这样花儿会更好看!(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你画的真棒!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集体练习

在课堂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争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小百科: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1

1、尝试根据所观察房子的特色进行实景写生。

2、能根据房子的主次结构运用粗细线条。

3、感受实景写生的别样魅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

寻找实景进行房子写生并懂得“写实”在写生中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利用粗细线条区分房子主次关系。

1、线描画范例两幅

2、选择一处空旷场地

3、记号笔(一头粗一头细)

一、观看图片,初识线描画

1、这组图片和你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是用线完成的,没有涂色)

2、这种形式的画叫做线描画。

二、集体讨论,认识线描画

1、这些图里的线条有什么特点?(密集、粗细有别)

2、小结:——线描画是用各种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绘画的形式,根据所画物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线条,如主体部分用粗线条,其余用细线条,以此来增加对比度。

三、户外写生,尝试线描画

1、提出要求: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房子,利用线描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尽量利用粗细线条结合的方式进行绘画。场地选择时不要挡住他人视线,不要面对阳光。

2、幼儿搬好凳子到户外(提醒幼儿正确拿凳子,楼梯处要特别注意)

3、发放作画用品,幼儿开始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介绍,欣赏线描画

1、将幼儿作品统一张贴在黑板上。(请先完成的幼儿可自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猜猜画的是哪幢房子。)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请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

发现错误立即纠正

调整思路:

1、在写生前和小朋友强调写生的含义

2、在写生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指出来。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2

1、锻炼钻、爬、跑的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感受参与大型亲子体育游戏活动的乐趣。

拱门3个、淘米竹筐15个、瓢虫头饰15个、毛毛虫30条、大白菜一棵、滑滑梯3组垫子3组。

1、幼儿扮演瓢虫从起点趴下,沿垫子爬过,然后钻过拱门,站起跑向大白菜,捉一条毛毛虫回起点。

2、每组10人,分三组进行。

家长不能在幼儿的活动场地走跑,幼儿独立完成。

用心13

生:正面光滑一些,反面不平不光滑。

许多物品有美丽的纹理,都可以拓印出来。电脑课件展示,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将物品按小组分发,让学生摸,体验纹理,找出能拓印的物品。师:下面大家可以选择你想拓印的物品,开始拓印吧。4.鼓励创造,体现个性。

师:在刚上课时,有同学想要彩色树叶,现在动手试试,看看谁能作业变得更漂亮.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时表扬,感染全体学生不断创新.结果:有的学生将树叶拓印成一朵盛开的花,有的印出彩色的树叶,有的将硬币印成五环??师:大家除了用蜡笔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拓印也能让花纹展现出来呢?生1:我今天没有带蜡笔,用铅笔侧着涂也可以印出花纹.生2: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把东西直接盖在橡皮泥上,也能印出花纹.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做法.

师:这节课玩得高兴吗?生:高兴.师:今天我们的方法叫拓印.(板书课题:拓印)师:你们觉得拓印有趣吗?生:有趣.(补充课题:有趣的拓印)师:大家下课后还可以去找更多有漂亮纹理的物品,把它变成美丽的画。教学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共同受益.

一、“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学业繁忙的高中生,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本课活动之初,我首先问学生:“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引起学生兴趣,再进一步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变魔术”,有效的把学生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通过“变魔术”,把学生最初的“感兴趣”提升为“探索秘密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了秘密——拓印,就能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体会到成功拓印的喜悦,让学生在趣的引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三、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拓印

专心

爱心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4

1、会用折、剪、贴等多种方法做帽子和裙子,能表现出新疆帽和西藏裙的特点。

2、能协调的搭配色彩。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幼儿对新疆维吾尔族、藏族已有粗浅的认识。

2、白纸、彩色腊光纸、彩笔、剪刀、糨糊、录音带等。

3、事先做好的范例各一。

1、教师头戴新疆帽扮买买提,穿着西藏裙扮小卓玛。

分别出示新疆帽和西藏裙,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形状、图案及色彩运用的特点。

2、教师介绍材料并和幼儿一起讨论应如何让制作,用什么材料做。

白纸用于折叠帽子和裙子,彩色纸和笔用于装饰帽子和裙子,尽量反映民族服装的特点。

3、幼儿制作。

教师播放典型的维吾尔族和藏族音乐,并注意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4、体验成功。

整理桌面、地面后,让幼儿穿戴自己的作品,分别扮成买买提与小卓玛,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这两个民族的舞蹈。

在美工区继续提供材料,供幼儿制作。对能力强的幼儿可在装饰上提更高要求

1、能边看折纸步骤边折。

2、能大胆选择色彩、粘贴西藏裙。

通过教学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初步的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掌握了运用点、线、面色彩等不同手段装饰服装;在幼儿的创作过程中我及时的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能更好的掌握少数民族服装特点并用所学到的方法设计服装;活动中我采用了让幼儿自己评价同伴的作品,这样能够激发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并且从互相评价中找到自信。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5

1.利用情节,引出课题;

2.教树叶拓印的方法。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教育,使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立体教具:树妈妈一棵、树娃娃两棵。

2.毛笔、8开纸剪的树娃娃每人一个。

3.调色盒、湿毛巾每桌一个。

4.幼儿丰富对树叶的认识:叶柄、叶脉、树叶的正面、反面。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1.〈录音机里传出哭声〉教师:“谁哭得这么伤心?噢!原来是树娃娃。”〈录音机里:“我是树娃娃,我没有漂亮的衣服,不能够为人们挡风沙、遮阳光,我真伤心呀!小朋友,快来帮帮我吧!”

(二)引导幼儿探索树叶拓印的方法:

1.“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树娃娃一定很高兴。今天树妈妈的衣服也很漂亮,你们看〈出示树妈妈〉树妈妈的衣服是怎样做出来的?”

2.“桌子上有毛笔、颜料、树叶和树娃娃,我们也来印一印吧!”幼儿动手操作。

3.〈选出两个树娃娃〉“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这两个小朋友印得也很漂亮,他们两个印出来的一样吗?〈不一样〉,请这两个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怎样印的?”引导幼儿说出是用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印的。

4.“他们两个印出来的树叶哪个更好看一些呢?〈反面〉

(三)教师示范树叶拓印的方法

1.“看到小朋友印出来的树叶这么漂亮,我也想试一试,你们来当老师,教教我好吗?”

2.“是在树叶的正面涂颜色,还是在树叶的反面涂颜色呢?〈反面〉我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用拇指扶住叶柄涂颜色,这样手就不会脏了,这个办法真好,从上到下均匀地涂上颜色。〈在涂时故意留空白〉涂完了吗?〈没有〉噢,把树叶全部涂满,不要留空白,涂好之后,把树叶轻轻地放在纸上,能移动吗?〈不能〉那就让我用大拇指扶住叶柄吧!用另一只手按一按小树叶,也可以动动小手,把整个树叶都印下来。叶子上还有颜色,怎么办呢?〈幼儿出主意〉再换个地方印一印吧!”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手指立体树娃娃:“这两棵树娃娃还没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快来帮助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小朋友快来看,树娃娃的衣服多漂亮。”〈幼儿放下手里的笔来前〉“树娃娃高兴吗?”〈高兴〉“你们高兴吗?”〈高兴〉“你们为什么高兴?”〈因为我们帮助树娃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树娃娃高兴了我们也高兴,我们把树娃娃抬出去,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的树娃娃多漂亮!”

2.幼儿共同把树娃娃抬出。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6

最近我班幼儿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幼儿们兴趣很大,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加上想象力比较丰富。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大班创意名字画。

1、喜欢自己的名字,并在装饰名字的过程中体验创意画的乐趣。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名字进行装饰。

3、学习对名字中每个字的笔画结构进行顺延。

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名字进行装饰。

难点:学习对名字中每个字的笔画结构进行顺延。

黑色勾线笔 12 支、白 t 恤 12 件、教师名字画 t 恤一件、音乐、ppt

一、名字的意义

1.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

师:今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名字。我先来:我张静,张是我的姓,是我的名,我的妈妈希望我的性格不要太张扬,是一个文静、大方的女孩,所以就给我取名叫张静,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2.幼儿交流名字的意义

二、欣赏老师名字画

1.教师出示自己的名字——张静

师: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代表了父母对我们的爱与期望,那小朋友们会写自己的名字吗?(会)老师也把自己的名字大大地写了出来,想带小朋友认识一下我的名字(出示名字)

2.出示教师名字画

师:我呀,太喜欢自己的名字了,我不仅把它写了下来,还把它变成了一幅画,小朋友们看一看。(出示名字画)

三、出示 ppt,讲解绘画过程

1.出示“张静”和“张”笔画顺延对比图

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顺着笔画往外延伸至边缘)

2.出示“张静”和“张静”笔画顺延对比图师:小朋友在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3.出示部分画

师:张老师在顺延的过程中啊,这些字就开始变形了,我突然发现出现了很多形状。看到这些形状我就在想,这些形状我可以变成什么?怎样去装饰它?(如:三角形变成鱼、圆形变成太阳)我再轻轻的添上几笔,我的名字画就渐渐完成了。

四、幼儿跟随轻音乐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名字画衣服

师:小朋友,你知道我的名字画是画在什么上面的吗?(幼儿答)师:纸上、布上呀!是什么上面呢?你们看,铛铛铛铛,张老师觉得自己的名字画太特别有意义,很喜欢,我呀把它画在了衣服上。不仅张老师的名字可以变成一幅画,我们小朋友的名字也可以变成一幅有漂亮的画。

2.出示绘画材料

师:今天张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件衣服和一支勾线笔,待会请小朋友们也把名字大大的写在衣服上,再顺着每个字的笔画延伸至边缘,给名字添加上你喜欢的好看的图案,把你的名字也变成一副特别有个性的画。当我们音乐停止的时候,小朋友们要放下你手中的笔,拿上你们的创意的名字画中间来给大家秀一秀!

3.幼儿自由选择位置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五、跟随音乐进行作品秀

1.音乐停止,幼儿穿上名字画衣服

师:音乐已经停止了,没有画完的小朋友一会儿可以在美工区继续完成。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放下笔到中间来,穿上我们设计的名字画衣服。

2.播放节奏强的音乐,幼儿做造型

师:请大家跟着万老师,面对大家站成一排,自己摆一个好看的造型,我们一起来秀一下自己的名字画。

六、活动延伸

师:刚刚在小朋友画画的时候,张老师把自己的名字画进行了颜色的装饰,你们看 看,漂不漂亮?铛铛铛(教师展示后背上的彩色名字画),如果小朋友还想把我们的名字画装饰得更加漂亮,那我们下次去美工区继续进行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幼儿们都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顺延和添画,幼儿们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进行名字装饰,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较好地体现,作品各具特色,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幼儿们在装饰名字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意画的乐趣。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兴趣还很浓厚,没有完成的想继续完成,完成的幼儿还又开始了新的构思和创造,这个活动顺延在美工区,让幼儿们继续想象与创作......。

不足之处是老师没有观察到有 1 个幼儿的名字写得有点小,所以在装饰的过程中有点伸展不开,在观察评价中我和幼儿们一起进行了重点分析,我想这个个例也给大家后期的创作画提了个醒,为大家积累了更多的创作经验。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篇17

【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

2.能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对唱。

【重点难点】

理解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晚上和家长到户外看星星、数星星。

2.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

--请幼儿一起朗诵儿歌《我和星星打电话》。

二、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欣赏。

--教师弹唱,幼儿跟唱。

三、学一学。

--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星星,一组扮小朋友,在教师的提示下试着学一学小

朋友和小星星的'对话。然后互换角色。

--教师播放歌曲。幼儿在音乐的引领下。跟唱歌曲。

四、演一演。

--教师引领幼儿为每一句歌词加上动作,尝试进行表演唱。

--将幼儿分成两组,前两个乐句由两组合唱。从第一个“喂”开始,幼儿分别扮星星和小朋友,分组演唱。

--引导幼儿体验角色的情绪,并用歌声和表情将其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