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1

蚂蚁是怕樟脑丸的。

爷爷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相传秦末两支起义军刘邦与项羽争霸,结果项羽兵败乌江;一天黄昏,项羽在军帐外看到了无数蚂蚁写成了大大的“死”字,他想这是老天要我死我不得不死,于是就拔剑自杀了。“蚂蚁会写字?”我不信,爷爷硬说他信。怎样才能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起来。

我先拿出一瓶空瓶子、一些蜂蜜、一只毛笔和一些水,再把爷爷叫了出去,来到一片空地上的墙边,我把蜂蜜和水到进瓶子里,把毛笔放在水里转,均匀后我在墙角写了一个“超”字,我对爷爷说:“爷爷,我已经准备就绪了,一会儿就有一堆蚂蚁会在这里组合成一个‘超’字。”“我不信。”爷爷肯定地答道。过了一会儿,有一只蚂蚁爬了过来,又爬了回去;又过了一会儿,有一大堆蚂蚁爬了过来在我画的地方,“写”出了一个“超”字。

爷爷说:“哈,还是我说的对,蚂蚁会写字吧,哈哈!”“不,”我回答道,“那是军师张良用的计,他也是象我这样做的。”

我又补充道:“因为蚂蚁喜欢甜的东西,所以它们才会密集在一起,才能把甜的东西运回去。蚂蚁接受信息的功能;主要依靠头上一对触角用来嗅觉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反映。”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2

我特别崇拜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理所当然,我也特别喜欢研究昆虫。今天,我特别观察、研究了蚂蚁这种有趣的昆虫。

蚂蚁是一种特别团结的昆虫,它们出来活动的时候,总是一群一群的,一起寻找食物,哺育它们的后代。如果其中一只找到食物,就会通知大家,一起将食物运回去。我有点好奇,蚂蚁又不会说话,它们是怎样知道对方的信息呢?原来,蚂蚁的头上长了两根细细的触角,不要小瞧这两根触角,它的作用可大了——蚂蚁在传递信息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触角碰到其他蚂蚁的头上,一长一短的,就像人们在说话。它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通知自己的同伴,让他们和自己齐心协力的将对它们来说十分庞大的食物搬回巢穴里。

除此之外,蚂蚁的力气也很大。据说,它可以背起超自己体重100-400倍的物体。有一次,我看到仅仅不到10只的蚂蚁,正背着一条大青虫,快速的(仅限于蚂蚁)向它们巢穴走去。这对于它们来说,这条青虫是多么巨大呀,相当于一个人背起一头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有此可见,蚂蚁的力气是多么大呀!真不愧昆虫界里的大力士。

蚂蚁还是一个天气预报的专家。大家是不是都听过,一句有趣的谚语:“蚂蚁搬家,要下雨。”因为昆虫的感观比人类要灵敏的多,所以,它可以通过这些感观,来发现空气是否潮湿,一旦感觉到潮湿,它们就会提前做好准备——搬到高处去避雨,因为雨水很有可能冲进巢穴里……呵呵蚂蚁真是一个优秀的天气预报专家。

我们一定要学习蚂蚁团结……等优秀品质。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3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这次我追随的是一只小小的,人们认为不起眼的小蚂蚁。我是在我家的楼顶发现它的。我就这样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它在几个很大的柱子中间打转——这是几个花盆,不时停一停又走一走,好像已经寻找到食物了,又好像在转转触角问同伴找到食物没。几经周旋,突然它在一处角落停了下来。原来是发现了一小块面包。

它走出去跟同伴们转转触角,很快这些同伴们。就跟着它去搬面包了,他们抬起来又放下去,好像人手不够。其中一只蚂蚁跑出去,不久它又带着很多蚂蚁过来,它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把面包抬到了一个小洞的前。但好像面包太大抬不进洞里这下我可替它们着急啦!谁知它们派了几个人看守着面包,剩下的人就进去了洞里去,随后它们好像请出来了蚁后,后来他们把很多蚂蚁都叫过来了。它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讨论着什么,然后蚁后去吃面包,等到蚁后吃饱了,剩下的蚂蚁们兴高采烈的把剩下的面包一扫而净。

蚂蚁们可真是懂得团结合作,跟蚂蚁们的团结相比,我们人类可就没它们这么厉害啦!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4

今天我观察了一群蚂蚁,大致如下。

一只蛾子从天上坠了下来,像是被树枝刮了翅膀,其连滚带爬走了一会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一只,蚂蚁发现了他,便叫住了随行的同伴。竟然两只蚂蚁将一只大蛾子给抬到了蚂蚁洞的口,随即便出来了几只小蚂蚁。

这几只蚂蚁将蛾子分成三份进了蚁穴,用了很长的时间。过了会儿我不小心将几只小蚂蚁给一巴掌拍死了,但是尸体没什么事。一只小蚂蚁将死去的同伴的拿着的食物拿起来,又把死去的同伴给扛了起来,远远望去,像是一团黑球。

我把刚要放进嘴里的糖沾了很对水,弄得外面一圈黏黏糊糊的。几只蚂蚁跑了过来,又叫了一堆同伴,一起抬糖。一只蚂蚁要爬上去一探究竟,正好来到了最黏的地方了,双脚被黏住了,过了一会儿全身都黏在上面。

后来蚂蚁们就吃糖,把糖给吃了很多,这样就不会黏到自己了,然后他们把那个同伴脚下的糖给吃了,那个同伴也就下来了。后来这群蚂蚁再抬糖时,由于都吃的快撑破了肚皮,还有一个累得半死,都抬不动了。

他们抬不动了,糖跟山一样压了下来,全都被压死了,蚂蚁全都死了(当时的猜测)。我翻开糖一看,只有一只活的,后来发现还有一只奄奄一息的,有几只上下分离,全都是黏在了糖的上面,悲也,悲也。哎,为救一人,全死也。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5

七月中旬,妈妈给我买了个蚂蚁工坊,供我观察。

刚一卖来,我就十分好奇,东弄弄,西摆摆。可是它们就是不动,急得我呀!后来,我用力摇晃,来模仿地震,它们还是懒得动。我又把蚂蚁工坊倒过来放,效果依然不佳。它们只是换了个地盘,又开始呼呼大睡了。老妈见状,提醒我应该等它们适应了再说,我不禁有些失望,但只好等了。

半个月过去了,蚂蚁们依然没有动工,反而窝在角落里,一动不动,只有我猛烈摇晃的时候,它们才慌乱地在里面爬来爬去。但随即又窝成一堆,好像在说:“大爷就是爱睡觉,你能拿我咋样?”让我又急又无奈。

八月中旬,我终于看见它们动工了,心中欢喜得不得了,遂细细观察,从右数约两厘米有一条圆形通道通至地底,深度约八厘米,通道由宽变窄,略微向右倾斜,通道底部碰触到工坊底部,并在底部挖了一个长2厘米款1厘米高0.5厘米的房间。从左数2.5厘米处有一个正在施工的通道,长度约2.5厘米通道呈顺时针150度倾斜,该通道往左1厘米又有一个刚开始施工的通道,通道深度约3~4毫米,报告完毕。

蚂蚁工坊真是其乐无穷啊。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6

这一天早上,我们全家来到大岭山公园的草莓园附近。

这里风和日丽,花草树木应有尽有。在一棵大松树下,我发现了一些蚂蚁,数量有二十来之。

平时在书上都能读到一些关与蚂蚁能搬东西的事儿,今天正好做个实验。我拿出一点儿巧克力,弄成小碎片,扔在蚂蚁面前。

果然,一只蚂蚁上前闻了闻,在场的二十多只蚂蚁马上一起来搬这块巧克力。它们一而在,在而三的搬那块巧克力,可是就是搬不动。我想:他们该去叫伙伴儿了吧?果然,我看到它们直线往左边走。我往左边一看,真有一个小土堆!蚂蚁们走进土堆,不一会儿,就带着四十来只蚂蚁走向我的巧克力。

它们齐心协力,把巧克力搬起来了。蚂蚁真是勤劳,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多多学习蚂蚁这种坚持不懈、努力的好精神!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7

我家院里有许多黑蚂蚁,我已经观察它很久了。

第一次是在花坛里,我发现它们把洞穴造在地势高的地方,有时候,我会给它们喂很多食物,比如:小飞虫,食物碎米等。她们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吃的津津有味,有时候,食物太大了,就放在洞外由许多蚂蚁看守,或者直接咬碎,一小块一小块地搬回仓库。我感觉蚂蚁比人类还细心啊,为了给自己储存足够的食物,辛勤地寻觅和不怕累不怕脏地搬回自己的“家”。

蚂蚁吃东西的时候都是群攻,我觉得它们是为自己而咬猎物的,要证明它们团结,我做了个小实验:用一个小土块压住一只小蚂蚁,一会儿,我惊奇地发现一群蚂蚁向小土块方向速跑过去,它们费劲力气把土块挪开,救回了自己的同伴,然后亲吻它,让受到伤害的蚂蚁安稳情绪,慢慢地走回洞穴。

一个嘴巴尖尖,头上有一对触角,全身不到1厘米的小生灵,它们是那么团结一致,我们人类要学习蚂蚁的团结精神,千万不要相互伤害,千万不要看不起小小的蚂蚁,它们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蚂蚁的日记读后感篇8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