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1

-->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凭着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关注和热爱,我参加了黔东南州教育局举办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开展学生幼儿教育心理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幼儿教育心理学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2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一:学习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 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 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 粗浅

首先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心理学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3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认为儿童心理学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最近我读了郑州轻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让我对儿童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文章将从书中所涉及的儿童学习、儿童心理成长、家庭教养、儿童情绪管理和儿童心理问题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一、儿童学习-激发兴趣,合理引导

一方面,儿童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具有激发兴趣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认真投入学习中;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合理引导他们的学习,注意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情景,通过这些环境和情景间接地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化的方式,例如颜色分类、形状拼图等游戏,利用儿童喜欢玩的心理去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

二、儿童心理成长-细致站在孩子角度

儿童的心理成长需要关注孩子细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一些想法和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给孩子的温暖和关心,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和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自尊心,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和自信。

三、家庭教养-亲密关系的维护

做家长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贴心体贴的交流方式,提高家庭教养的质量,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在具体实践中,家长可以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一份子,学习和了解家庭关系、爱情、友情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此外,也可以适当帮助孩子开展一些娱乐活动,让孩子可以在家庭中有一个良好的娱乐与学习环境,通过观察和参与这些娱乐活动,孩子们可以逐渐学习到认真、耐心和互帮互助等行为模式。

四、儿童情绪管理-情绪稳定,心理健康

儿童情绪管理是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非常关键,因为有些儿童的心理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从而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健康不良。

在帮助儿童进行情绪管理的时候,首先需要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做到情绪的表达和理解,通过一系列行为和言语来调整情绪的状况。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学习绘画、音乐等艺术类活动,逐渐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调节,让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

五、儿童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

最后,儿童心理问题也是儿童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帮助孩子尽早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了某些心理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及时采取鉴别诊断,对于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多学科的情况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治疗。

总之,儿童心理学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孩子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学生个性的必须件,希望大家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帮助。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4

作为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深知儿童心理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最近在翻阅了最新出版的《儿童心理学》之后,我收获颇丰,想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首先,这本书的第一章节深入的探讨了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儿童的思维方式、记忆力、注意力等等。读完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儿童的认知行为牵涉到的方方面面,也更加能够理解儿童的言行表现。我还从中学会了很多科学的评估技巧,让我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们的认知程度。

接下来的章节探讨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儿童的焦虑、自闭症、注意缺陷障碍等等。这些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对策。我通过这本书的指导学会了一些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比如情绪调节、行为调整等等,这些对于我帮助孩子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

然后,这本书也让我对于幼儿教育的规划有了更深的认识。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就讲解了一些早期教育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比如教育的目标、幼儿园的规划、教学方法等等。这些让我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规划,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更加稳定的基础。

在最后一章节中,作者特别强调了父母和老师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对于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教师则是孩子在学校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的引导和教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人格形成等等。这篇关于父母和教师的介绍非常实用,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他们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了如何与父母和教师协作,帮助孩子在成长中更好的发展。

总之,《儿童心理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帮助。它让我更好的认识到了儿童的思维和行为,也向我介绍了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制定教育规划、和家长和教师的合作等等。它无疑是一本对于儿童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必不可少的读物,我非常推荐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5

最近帮主一向在看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我学儿童心理学主要有两个目的:成为更懂孩子的妈妈;成为一个更好地分享者,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受益。

儿童心理学是什么吗?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15、16岁儿童心理是研究不一样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学按年龄阶段划分为婴生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2、13岁)、青少年期(11-12岁——15、16岁)。

家长为什么要学点儿童心理学?学习儿童心理学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儿童在不一样年龄阶段孩子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发展、记忆发展、学习潜力、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的特点,让家长能够更好地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教育孩子方面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减少盲目性和焦虑性,即不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的自生自长,最好的教育都是恰逢其实、恰当好处的教育。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不一样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帮忙家长设置各阶段合理的成长期望,明确什么样的方法有助于孩子认知、社交潜力及心理的发展,什么样的。方式会阻碍其发展,给家长带给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帮主整理一份儿童的年龄与相应行为潜力的对照表,期望帮忙各位家长更了解自我的孩子,成为更懂孩子的教育者。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6

影片以入学第一天一个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开始,进入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人,对于只有4、5岁的儿童来说的确是困难的,他们要接受新的环境,一点点对老师和身边的同伴产生信任。在家里时,他们享受所有人的关注,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在有着一个2、30个小朋友的班里,老师根本无暇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吃午饭时,一个小女生把汤饭洒了一身一地,带着哭腔轻轻的喊着“老师,泼了?”一连几声老师都没有赶来,那个一直在哭的小男孩一边吃着饭一边还不忘喊“我要回家?”看到这些,我不禁有些心疼这些孩子,也许过那么两天他们就会习惯这种生活,不再吵闹,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们看不到希望,放弃了挣扎。在未来,我也会成为一位妈妈,想到我也要把我的孩子送进这样一个剥夺孩子本性的“牢笼”我不禁伤感起来,但这又是他们人生长必经的一条道路,去接受陌生的事物,去学会独立,去磨灭天真和美好的本性,这又是多么的残忍。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7

自从读了一本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我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孩子的成长,我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探究的欲望。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行为和情绪常常和他们的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我开始探索了解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并积累了一些对于儿童情感和行为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是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和行为问题。同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以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儿童。

第三段:孩子们的情感需求

在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时,我们需要知道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孩子们最重要的需求是和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建立自己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来源于安全感的树立和亲子关系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孩子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段:孩子们的行为表现与心理发展

孩子们的行为表现是他们心理发展的体现。孩子们在行为表现方面可能是会有些许乱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发展出现了问题。而所谓的“问题”,往往是出现在家庭、学校、社会交往等方面。在处理孩子的行为表现的同时,我们要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深入研究,从而帮助孩子解决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行为。

第五段:总结

通过学习和研究儿童心理学,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孩子们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关注。我们需要尽可能去满足孩子对于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上的需求,帮助他们成为健康成长的人。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引导和帮助,更好的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儿童心理学心得体会十篇8

影片以入学第一天一个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开始,进入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人,对于只有4、5岁的儿童来说的确是困难的,他们要接受新的环境,一点点对老师和身边的同伴产生信任。在家里时,他们享受所有人的关注,是一个家庭的中心,而在有着一个2、30个小朋友的班里,老师根本无暇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吃午饭时,一个小女生把汤饭洒了一身一地,带着哭腔轻轻的喊着“老师,泼了?”一连几声老师都没有赶来,那个一直在哭的小男孩一边吃着饭一边还不忘喊“我要回家?”看到这些,我不禁有些心疼这些孩子,也许过那么两天他们就会习惯这种生活,不再吵闹,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们看不到希望,放弃了挣扎。在未来,我也会成为一位妈妈,想到我也要把我的孩子送进这样一个剥夺孩子本性的“牢笼”我不禁伤感起来,但这又是他们人生长必经的一条道路,去接受陌生的事物,去学会独立,去磨灭天真和美好的本性,这又是多么的残忍。

因为是一所寄宿制的幼儿园,这些孩子要在学校里呆一整个星期才能回家,这一周的生活全部由老师负责,睡觉时老师要一个一个把他们叫醒上厕所。洗澡的时候,一个班的小孩子不分男女全部脱光像一群小鸭子似的挨个被老师拽着用水冲澡。看足球赛时,老师责令孩子们坐下来看,要给中国队加油,不要给其他队加油。对于不听话的小孩子老师则扬言要把他送去小班,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是最严重的惩罚,甚至有个老师用“神经病”这个词去斥骂了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这么被教育和驯服的,他们会怎么想,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在幼儿园呆下去吗?快到周五了,孩子们都十分兴奋,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板着指头数着“今天星期四,明天就是星期五啦!”当孩子们都陆续被接走了,还剩一个小男孩等着妈妈来接,老师说他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镜头里他在窗口坐立不安,满怀期待的等着妈妈,一直等了很久终于等来了,看见妈妈后他满脸都是笑容,我想他一定是怕被遗忘吧。我们不知道小男孩的妈妈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那么久,但是看着小男孩的翘首以盼,我无言了。做父母的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和应酬难道没有孩子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