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淮安导游词篇1

在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上,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她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淮安。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可以到美丽的桃花岛去观赏桃花,她可和‘射雕’里的桃花岛很像哦:当春姑娘悄悄来临时,桃花竟相开放,远远望去,那里就像一个粉红色的`世界,人们常到这里赏花游玩,更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地方。

金色的秋天来临了,凉风习习,让我们到野外去看看,那丰收的景色美不胜收,再去爬爬盱眙的山,看看那里的美丽风景,竹林。小溪各种奇异的树和许多不知名的中草药,你一定会感谢大自然慷慨的恩赐。

冬日来临,北风呼啸,大地披上了银色的外套,我们去参观敬爱的周故居,他一定会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会让你心里暖融融的,会更加喜爱我们的淮安。

嘿,玩了这么多,可别忘了吃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嘛!我们这可是淮扬菜的故乡,各种美味任你品尝,洪泽湖螃蟹、盱眙的龙虾、平桥的豆腐……会让你留连忘返。每年的美食节会迎来八方宾客,他们投资献策,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更使我们的淮安名扬中外。

朋友,欢迎!欢迎来我们淮安!

淮安导游词篇2

【导语】本站的会员“sa1234”为你整理了“淮安市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以及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940毫米。

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发源地,商周时期还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明清时期淮安即为水运交通“咽喉”,大运河、淮河纵横交汇,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这里曾孕育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古迹名胜众多。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以及“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

淮安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的洪泽湖,碧波万倾,荷香鱼跃,百里长堤被誉为“水上长城”、“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万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怡人。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万亩荷塘、万亩水杉林、万亩蔬菜种植园也是农业生态观光一道道风景。

淮安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系发祥地之一。这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传统名菜点早已享誉神州。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赵恺曾写道,“踏上淮安的土地,就是历史与自然的回归。淮安是古老的,淮安更是年轻美丽的。”

淮安市残疾人工作汇报

淮安市淮安区政府工作汇报

淮安市 建设工程安全 监督 岗位职责

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高堰村美丽乡村规划

五百字导游词

-->

淮安导游词篇3

在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上,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她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淮安。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可以到美丽的桃花岛去观赏桃花。当春姑娘悄悄来临时,桃花竟相开放,远远望去,那里就像一个粉红色的世界,人们常到这里赏花游玩,更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地方。

夏日,骄阳似火,来到美丽的洪泽湖,乘上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玩,会让你感到阵阵凉爽。那朵朵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像一张张姑娘的笑脸,笑迎各地的客人。

金色的秋天来临了,凉风习习,让我们到野外去看看,那丰收的景色美不胜收。

冬日来临,北风呼啸,大地披上了银色的外套,我们去参观敬爱的周故居,他一定会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会让你心里暖融融的,会更加喜爱我们的淮安。

嘿,玩了这么多,可别忘了吃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嘛!我们这可是淮扬菜的故乡,各种美味任你品尝,洪泽湖螃蟹、盱眙的龙虾、平桥的豆腐……会让你留连忘返。每年的美食节会迎来八方宾客,他们投资献策,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更使我们的淮安名扬中外。

怎么样,心动了吗?快来淮安玩吧!

淮安导游词篇4

淮安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的一个中国特大城市。长三角22核心成员市之一。淮安位于淮河与京杭运河交点,江淮淮扬文化的中心。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淮安简短

导游词

,希望对您有帮助。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 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以及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940毫米。

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发源地,商周时期还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明清时期淮安即为水运交通“咽喉”,大运河、淮河纵横交汇,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这里曾孕育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古迹名胜众多。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以及“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

淮安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的洪泽湖,碧波万倾,荷香鱼跃,百里长堤被誉为“水上长城”、“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万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怡人。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万亩荷塘、万亩水杉林、万亩蔬菜种植园也是农业生态观光一道道风景。

淮安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系发祥地之一。这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传统名菜点早已享誉神州。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赵恺曾写道,“踏上淮安的土地,就是历史与自然的回归。淮安是古老的,淮安更是年轻美丽的。”

在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上,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她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淮安。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可以到美丽的桃花岛去观赏桃花,她可和‘射雕’里的桃花岛很像哦:当春姑娘悄悄来临时,桃花竟相开放,远远望去,那里就像一个粉红色的世界,人们常到这里赏花游玩,更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地方。

金色的秋天来临了,凉风习习,让我们到野外去看看,那丰收的景色美不胜收,再去爬爬盱眙的山,看看那里的美丽风景,竹林。小溪各种奇异的树和许多不知名的中草药,你一定会感谢大自然慷慨的恩赐。

冬日来临,北风呼啸,大地披上了银色的外套,我们去参观敬爱的周总理故居,他一定会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会让你心里暖融融的,会更加喜爱我们的淮安。

嘿,玩了这么多 ,可别忘了吃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嘛!我们这可是淮扬菜的故乡,各种美味任你品尝,洪泽湖螃蟹、盱眙的龙虾、平桥的豆腐……会让你留连忘返。每年的美食节会迎来八方宾客,他们投资献策,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更使我们的淮安名扬中外。

朋友,欢迎!欢迎来我们淮安。

-->

淮安导游词篇5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以及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940毫米。

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发源地,商周时期还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明清时期淮安即为水运交通“咽喉”,大运河、淮河纵横交汇,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这里曾孕育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古迹名胜众多。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以及“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

淮安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的洪泽湖,碧波万倾,荷香鱼跃,百里长堤被誉为“水上长城”、“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万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怡人。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万亩荷塘、万亩水杉林、万亩蔬菜种植园也是农业生态观光一道道风景。

淮安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系发祥地之一。这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传统名菜点早已享誉神州。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赵恺曾写道,“踏上淮安的土地,就是历史与自然的回归。淮安是古老的,淮安更是年轻美丽的。”

淮安导游词篇6

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城区北部,得名于北宋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第一山背倚群峰面临淮河,原名南山、都梁山,因盛产都梁香草,故又名都梁,这也成了古县盱眙的别称。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书画家米芾赴任涟水知军,由国都汴京(今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奇秀的南山,诗兴勃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大书“第一山”三个大字。从此南山易名“第一山”。盱眙古城便筑建在此山怀抱之中,历朝历代留下诸多人文古迹。直到1938年日军来犯,日军放火烧城,屠杀百姓,毁灭了盱眙第一山古城,这也是日军在华犯下的又一罪行。

_时第一山山上诸多文物再次遭到严重破坏,_结束后经修复,1985年定名“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现存的第一山题刻有摩崖88块和碑碣78块。摩崖主要分布在秀岩、瑞岩和西域寺,碑碣除了在玻璃泉见到的,主要放在淮山堂、翠屏堂、明伦堂。第一山题刻记录了宋、元、明、清、民国五代名家、政要的手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正、草、隶、篆、行五体书法石刻艺术堪称国之瑰宝。题刻中有文学家、书画家的手迹,如宋代的苏轼、米芾、蔡元长、刘焘、杨万里,元代的赵孟頫、余阕,明代的李东、吴伯朋、李先芳,清代的张鹏鬲翮、陶澍等;还有翰林、大学士、总督、尚书等高官,列入《中国名人大词典》的就达32人之多。

在秀岩的摩崖石刻中,右侧上方苏轼手书的行书《行香子》词最为著名,词与书都是极品。由于政治原因,署名被凿去。这首题词明清县志都没有记载,本县考古学者秦士芝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发现了它,引起文化界的关注。经千年风雨,苔痕斑驳,文字残缺,但依然透出大诗人的过人才情。

右下脚的六人联句勒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楷书十六行。有两人吟道:“地控吴楚雄,气钟乾坤秀”(于守礼)、“登临怀旷远,俯仰周宇宙”(陈刚)。其时生于盱眙的明太祖开国不久,诗人口气甚大,写出了盱眙作为朱明帝里的盛大气象。陈刚积学而不试,是个清高的人。

淮安导游词篇7

吴承恩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他所创作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家喻户晓,名扬中外,作为世界文化名人,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安徒生。

吴承恩故居景区是由故居本体、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吴承恩生平陈列厅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它是国内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及纪念吴承恩的场所,是全球首部立体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总占地面积1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20平方米。这是由63间房屋和许多亭台轩阁、假山池塘所组成的明代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客厅前甬道];下面我们首先来参观《西游记》的诞生地---故居本体。故居本体是一组典型江淮风格的明代庭院式民居,由门厅、三进正屋、厢房和后花园组成。

请看这一片苍翠的竹林。幽雅宁静,反映了主人超凡脱俗的品味和风范。

[客厅];这里是吴承恩故居的正厅。此客厅是吴家的主堂屋,是举行喜庆婚丧大典和接待至亲宾客活动的场所。

厅前廊柱上的楹联是:“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吴承恩一生的文学成就和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厅正中安放的这尊头像,是由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著名专家贾兰坡,也就是复原北京猿人头像的那位专家根据吴承恩的头颅骨和明代人的装束复原的,科学地再现了吴承恩生前的相貌,在我国众多的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塑像中,只有这一座是根据逝者的头骨“复原”而不是根据想象创作的。

大家请看,先生面部肌肉略显松弛,但精神矍铄;神态略显冷峻,显示出他性格倔强和一种与世俗抗争的精神;颦眉凝神,好像已经与他笔下人物一起遨游在神话的境界中。

请看上面这块“射阳簃”匾额,它是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淮安在西汉(公元前117年)最早设县时曾叫“射阳县”,古代文人都喜欢用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出生地为号,因此吴承恩自号“射阳居士”。这块匾是吴承恩的好友、淮安第一个状元沈坤为吴承恩书房题写的。吴承恩为了表示对状元的尊重,并且显示他俩的友情,便把书斋“射阳移”的匾额挂在正厅里。

这幅拓片是一幅关于竹子的图画,很别致。请大家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对了,其实这是一幅竹叶诗画,竹叶诗画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这幅竹叶诗画内容是宋代诗人吴琚的一首诗,大家有没有看出诗的详细内容?诗的内容是:“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音玄)在北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

[书房]下面请随我参观吴承恩的书房,也就是他创作《西游记》的地方。这里就是吴承恩的书房“射阳移”。由于吴承恩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日趋腐败的时期,尽管他满腹经纶,才华过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没有考中。失望中他决定回家潜心创作《西游记》。淮安地处淮河下游。吴承恩幼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传说淮河的水神是一只力大无比的神猴,名叫无支祁,大禹治水时被压在洪泽龟山下,至今仍有支祁井等遗迹。专家考证无支祁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在《西游记》中被吴承恩改写为被如来佛压到五行山下了。吴承恩长大后搜集阅读各种传奇小说和神魔故事,结合中国古代神话和淮安地方传说,中年开始用他那如椽妙笔,将各种形式的唐玄藏取经、唐僧西游的故事,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写了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确有事情,后来,人们逐步加以神化,并写成故事、话本、戏剧,从唐代到明代,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吴承恩以他的卓越的文学才能,将这些故事进行总结、概括和再创造,写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洋洋八十万言的百回本小说。

淮安导游词篇8

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真高231 米,为全市最高点;楚州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沐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 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 % ,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淮安市位于“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畔,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和年轻的京沪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璀璨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里共辉。市境跨古淮河两岸,相传大禹曾至境内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澜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

夏商周时期

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楚州区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魏晋南北朝时期

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时期

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宋元时期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兆页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时期

境内置淮安府。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清江浦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两淮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楚州)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927年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 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

建国后

几经调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xx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

建国以来,淮安人民发扬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江苏新兴的交通枢纽、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淮安导游词篇9

淮安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达50多处。

,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淮安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之一,共有2处遗产区(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河道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被列入。淮安积极开发运河文化旅游,推进里运河文化长廊、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建设,争建“中国漕运之城”、“世界运河之都”。

淮安自然景观优美。有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有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有农业观光好去处金湖万亩荷花荡。

淮安人文景观众多。里运河文化长廊、文通塔、镇淮楼、韩信故里、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周恩来故里景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古淮河生态文化园等一批新的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对外开放。

,淮安市实现旅游收入26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323.79万人次,增长1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4.02亿元,增长14%。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其中,外国人7902人次,港澳台同胞6773人次。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558.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7%。

20,淮安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1家,其中淮安市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获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4a级景区12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41家,省级自驾游基地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省级生态旅游区2家。星级旅游饭店48家,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旅行社109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2家、出境社2家。持证导游4176人。里运河文化旅游区、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西游记文化体验园入选储备项目。

淮安导游词篇10

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城区北部,得名于北宋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第一山背倚群峰面临淮河,原名南山、都梁山,因盛产都梁香草,故又名都梁,这也成了古县盱眙的别称。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书画家米芾赴任涟水知军,由国都汴京(今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奇秀的南山,诗兴勃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大书“第一山”三个大字。从此南山易名“第一山”。盱眙古城便筑建在此山怀抱之中,历朝历代留下诸多人文古迹。直到1938年日军来犯,日军放火烧城,屠杀百姓,毁灭了盱眙第一山古城,这也是日军在华犯下的又一罪行。

_时第一山山上诸多文物再次遭到严重破坏,_结束后经修复,1985年定名“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现存的第一山题刻有摩崖88块和碑碣78块。摩崖主要分布在秀岩、瑞岩和西域寺,碑碣除了在玻璃泉见到的,主要放在淮山堂、翠屏堂、明伦堂。第一山题刻记录了宋、元、明、清、民国五代名家、政要的手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正、草、隶、篆、行五体书法石刻艺术堪称国之瑰宝。题刻中有文学家、书画家的手迹,如宋代的苏轼、米芾、蔡元长、刘焘、杨万里,元代的赵孟頫、余阕,明代的李东、吴伯朋、李先芳,清代的张鹏鬲翮、陶澍等;还有翰林、大学士、总督、尚书等高官,列入《中国名人大词典》的就达32人之多。

在秀岩的摩崖石刻中,右侧上方苏轼手书的行书《行香子》词最为著名,词与书都是极品。由于政治原因,署名被凿去。这首题词明清县志都没有记载,本县考古学者秦士芝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发现了它,引起文化界的关注。经千年风雨,苔痕斑驳,文字残缺,但依然透出大诗人的过人才情。

右下脚的六人联句勒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楷书十六行。有两人吟道:“地控吴楚雄,气钟乾坤秀”(于守礼)、“登临怀旷远,俯仰周宇宙”(陈刚)。其时生于盱眙的明太祖开国不久,诗人口气甚大,写出了盱眙作为朱明帝里的盛大气象。陈刚积学而不试,是个清高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淮安导游词篇11

在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上,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她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淮安。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可以到美丽的桃花岛去观赏桃花.当春姑娘悄悄来临时,桃花竟相开放,远远望去,那里就像一个粉红色的世界,人们常到这里赏花游玩,更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地方。

夏日,骄阳似火,来到美丽的洪泽湖,乘上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玩,会让你感到阵阵凉爽.那朵朵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像一张张姑娘的笑脸,笑迎各地的客人.

金色的秋天来临了,凉风习习,让我们到野外去看看,那丰收的景色美不胜收.

冬日来临,北风呼啸,大地披上了银色的外套,我们去参观敬爱的周故居,他一定会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会让你心里暖融融的,会更加喜爱我们的淮安。

嘿,玩了这么多,可别忘了吃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嘛!我们这可是淮扬菜的故乡,各种美味任你品尝,洪泽湖螃蟹、盱眙的龙虾、平桥的豆腐……会让你留连忘返。每年的美食节会迎来八方宾客,他们投资献策,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更使我们的淮安名扬中外。

怎么样,心动了吗?快来淮安玩吧!

淮安导游词篇12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以及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940毫米。

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发源地,商周时期还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明清时期淮安即为水运交通"咽喉",大运河、淮河纵横交汇,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这里曾孕育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古迹名胜众多。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以及"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

淮安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的洪泽湖,碧波万倾,荷香鱼跃,百里长堤被誉为"水上长城"、"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万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怡人。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万亩荷塘、万亩水杉林、万亩蔬菜种植园也是农业生态观光一道道风景。

淮安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系发祥地之一。这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传统名菜点早已享誉神州。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赵恺曾写道,"踏上淮安的土地,就是历史与自然的回归。淮安是古老的,淮安更是年轻美丽的。"

淮安导游词篇13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淮安观光旅游。我是导游员张磊,大家叫我小张就好了,很荣幸将和大家共同度过接下来在淮安的这段日子。游览过程中有什么要求请及时告诉我,我一定竭尽全力为大家服务。在此,也恳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促进我们不断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让各位玩得愉快、吃得满意、住得舒适,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发源地,商周时期还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明清时期淮安即为水运交通“咽喉”,大运河、淮河纵横交汇,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这里曾孕育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古迹名胜众多。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以及“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

淮安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的洪泽湖,碧波万倾,荷香鱼跃,百里长堤被誉为“水上长城”、“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万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怡人。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万亩荷塘、万亩水杉林、万亩蔬菜种植园也是农业生态观光一道道风景。

淮安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系发祥地之一。这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传统名菜点早已享誉神州。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赵恺曾写道,“踏上淮安的土地,就是历史与自然的回归。淮安是古老的,淮安更是年轻美丽的。”

我们的第一站是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不难理解,也就是周总理小时候看书的地方。我想大家对周总理成年后的事情是很了解的,那么,我就给大家讲些周总理年少时的故事吧!

安慰,也为使他的妻子陈氏有所寄托,恩来的父母决定把自己不满周岁的头生子周恩来过继给他们“冲喜”。陈氏寡居后,养子周恩来成了她唯一的希望与寄托,她把最炽热的母爱无私的献给了年幼的周恩来,她还为养子请了一位勤劳善良的乳母――蒋江氏。养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勤于书画,爱好诗文,是周恩来的文化启蒙老师。从4岁起,陈氏每天教他读书识字,背诵唐诗宋词,还给他讲故事。养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年周恩来性格的形成、文化修养的'提高影响很大。从蒋妈妈哪里,周恩来学到的是另外一种知识。蒋氏勤劳简朴,在用乳汁哺育小恩来的同时,也向他灌输了朴素的感情。春天到了,小恩来和蒋妈妈种了几棵南瓜。秋天,结了几个大南瓜,小恩来高兴极了,从心里钦佩蒋妈妈。由于生母万氏性格爽朗,待人接物礼节周全,家族间发生了纠纷,常要请她出面调解。这对周恩来的性格的养成是很好的熏陶,三位母亲,把同样的慈爱给予周恩来,也以不同的性格,给周恩来以不同的影响。1907年、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和养母陈氏的相继去世,改变了年幼的周恩来的全部生活。才10岁的周恩来不得不带着两个弟弟象成人一样挑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成为这个败落家庭的当家人。周恩来的伯父周贻赓从侄儿的来信中,了解了家中发生的一切,很同情他的处境。1910年春天,周贻赓便把周恩来接到了东北。从此,周恩来再也没有机会回故乡淮安。

淮安导游词篇14

铁山寺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为70.58平方公里,其中23.73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的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这里繁衍生息着40多种野生动物,170多种鸟类,280多种树木,近千种植物和800多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公园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颇具特色,让人既可以领略独特的大自然风光,使人心旷神怡,又可探求科学的奥密,还可以感受这里历史文化的厚重。

铁山禅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是汉人出家的第一位僧侣严佛调所建,为其开山之道场。公元前1,即汉武帝刘彻在位的第六年,设置了临淮郡,盱眙为临淮郡都尉治所。据《出三藏记集》上记载,严佛调为临淮郡,也就是现在的盱眙。东汉桓帝(刘志)时,洛阳已成为汉地翻译佛经的中心,并在洛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严佛调有才无报国之门,深感苦恼。他从临淮郡辗转去了洛阳,在鸿濡寺结识了安息僧安世高。安息僧欣赏他的博学多才,严佛调也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遂出家修道潜心研究佛学并参与了译经,成为中国第一个(最早)的汉族僧侣,主要著作有《法镜经》、《沙弥十慧章句》、《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等。公元182年,严佛调回到了家乡临淮郡,主持修建了以铁山禅寺为主的几座寺庙,广传佛法。他希望自己的开山道场像香火一直延续下去,能够铁打江山般牢固,因此取名为“铁山寺”。

寺庙占地二三百亩,建成历时15年,且历朝扩建,屡废屡建,到明万历年间,规模达到鼎盛,方圆几百亩地内石门石柱、石龛石佛,形成以铁山寺为中心,龙窝寺、汪姑寺、清凉寺、龙山寺、等十数座寺庙,在皖东地区形成“小九华”,僧人达到千余人,和尚念起经来轰轰如雷鸣。而寺庙的文化交流也相当频繁,主持和尚迷醉云游,先后从大江南北乃至朝鲜半岛带回珍稀物种,并逐渐养成山区偏好植物栽培的风气。到民国初年,土匪横行,十数座寺庙均被山匪所占,当时国民政府调动一个师兵力剿匪,寺庙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解放后,只留下部分禅房及断垣残壁,但仍有许多佛教信徒来此朝拜。到_后期时任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南京军区司令曾是少林寺弟子的许世友将军曾以指导作为名来此朝拜,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为了弘扬佛教文化和充分体现党的宗教政策,盱眙县人民政府在九八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对铁山禅寺进行复建。并组织有关专家对铁山禅寺进行重新选址。二00一年农历八月初八在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奠基活动,经过历时五年的修建,目前已完成了大雄宝殿(该大雄宝殿为苏北第一大殿,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室内面积为680平方米)。山门殿和天王殿及佛道和院落等。现已形成初步规模,成为皖东及苏北地区最大的寺庙群落。目前庙内供奉的西方三圣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千手观音等几座佛像,均已装金。由赵朴初亲自提写“铁山禅寺”匾额。

盱眙县人民政府决定今年七月八日举行开光典礼,届时将请国内知名大和尚及佛教方面的专家及领导参加开光典礼。

铁山禅寺隶属于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业务指导是盱眙宗教事务管理局,目前有僧侣近30人,是苏北乃至皖东地区较大,拥有佛教信徒众多的主要寺庙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