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祝福读书心得50字篇1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 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题记

第一次读《祝福》是在初一的时候,记得读完后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祥林嫂,那个时候总觉的她是那么的不幸,总觉的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亦或是她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坏事,这辈子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补偿。

而今,学完《祝福》之后,当初的想法一下子消失了,在同情祥林嫂的同时也认识到祥林嫂的命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更不是老天在和她开玩笑,而是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允许她过上好日子。

我真想对祥林嫂说一句:“祥林嫂,你真傻,你不该去反抗,纵使你有千万种委屈。”祥林嫂的命运,怪不了别人,怪不了四爷的顽固,怪不了婆婆的自私,怪不了柳妈的无知,要怪就怪她不懂得男尊女卑,不懂得逆来顺受,不懂得听天由命。祥林嫂一定知道她自己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可她就是要反抗,殊不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已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企容她这区区的一个弱女子就能改变得了?它们是如此的伟大,伟大到连庙祝都厌弃她去捐门槛。贞德她不该顶撞封建制度,她错就错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没有认识到命运不是自己说怎样就是怎样……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都不错。”你为何要再回鲁镇呢?你不来该多好,既不会惹人厌弃,也不会落魄成为乞丐冻死在街头,如此一举两得的事你为何不去选择?

……

再读《祝福》心情更是百感交集。封建制度的种.种恶行,让人从骨子里痛恨,“人吃人”的现实更让人咬牙切齿。从祥林嫂身上,我们看到了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所有的一切都证明着:封建思想是社

会中的一个毒瘤,我们必须彻底的把它根除,决不能手软!

再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当今的年代,没有封建的毒害,现实中祥林嫂的命运不会重演,品古论今,我们应该引以为鉴,让这个社会朝想更光明的方向发展。

祝福读书心得50字篇2

话说祝福这篇作品写的是一为农村妇女——祥林嫂。

她一生艰辛坎坷,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有婆婆和一个小叔子,家中以打柴为生。

某年,丈夫不幸去世,祥林嫂孤身一人来到鲁镇,后来经过卫老婆子的介绍在鲁四老爷的家中作女工。祥林嫂是一个寡妇,但模样端庄,身体又强壮,试工期内她干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为了鲁四老爷家中正式的女工。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但是祥林嫂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怠,到年底,筹备福礼,全是一人担当。

然而好景不长。新年刚过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突然来到了鲁镇,并强行将她带了回去。哪知道祥林嫂的婆婆竟然为了给小叔子筹办结婚的彩礼将祥林嫂强行嫁到了里山。在众人的迫使下,祥林嫂又嫁给了第二个丈夫。年底就生下了儿子阿毛。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平静了一段时间。

谁知两年后厄运又一次降临在祥林嫂的身上:先是丈夫死于风寒,接着她的儿子又惨死狼口。生活的重创彻底击垮了祥林嫂。为维持生计,祥林嫂又一次来到了鲁镇,重新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这一次祥林嫂不但没有先前的灵活,记性也坏了许多,脸上死尸似的没有一丝笑容。她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鲁四老爷以为祥林嫂的作风败坏了风俗,于是从此祭祀时便不再让她插手。

这对祥林嫂来说犹如一记重锤,精神越发的不济了。后来,祥林嫂听信了柳妈迷信的说道,去庙里捐了门槛,试图要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然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祥林嫂的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成了乞丐。某年的冬天,就在家家户户都忙着“祝福”的时候,祥林嫂在穷苦中夺去了生命……

老实说概括祝福这篇还真不容易。下面我们开始品品: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人情社会,然而在鲁镇却全然体现不出;在鲁镇人( 包括祥林嫂的同路人) 看来,祥林嫂最大的罪过是她是一个“回头人”,尽管她为反抗“回头”而付出了血的代价。如果说她第一次来鲁镇,大家还允许她“做稳奴隶”的话,那么她第二次来鲁镇,她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了”。

她第二次到鲁镇后,鲁镇人先是“音调和先前不同”,“笑容总是冷冷的”,可是当她的“狼吃阿毛”的故事传开去,鲁镇人却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男人们,女人们,甚至连不大出门的“老女人”也“特意寻来”,在陪出早巳“停在眼角上的眼泪”之后,“才满足的去了”,但好景不长,她的悲惨的故事成了鲁镇人的“渣滓”,她又一次地落人了“又冷又尖”的冰窟里。

可是,“自从和柳妈谈了天”后,鲁镇人又发现了新趣味,这一次专在“她额上的伤疤”了。二次来鲁镇的祥林嫂,因再嫁的原因,成了鲁镇人的口香糖,当“狼吃阿毛”这一片被鲁镇人“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无味道之后,就被“呸”的一口吐在地上,踩在脚下了,然后换上“额上的伤疤”这一片,重新“咀嚼”与“赏鉴” 。

描述鲁迅笔下“鲁镇人”的这种阴暗、残酷的心态。给它一个确切的名称——“看戏心态”。

这种心态的实质可以这样理解: 看者想在他平淡而平庸的生活中,从被看者的身上寻找一些刺激,想在他自己乏味的生活中增添一些乐子,这一切的快乐都是构建在被看者的痛苦之上的。说白了他们想 寻求刺激,寻求乐子来充实,满足自己。可恶的是他们的“刺激、乐子”全都是构建在祥林嫂钻心的痛苦之上的。

瞧瞧,多么残酷的鲁镇人,多么可恶的阴暗心理,多么丑陋的“看戏心态”!

祝福读书心得50字篇3

她的头发已经全变白了,像一丛毫无生气的杂草,像一团杂乱的鱼线,罩在头上。

黄中带青的脸上沾满了污垢,还有时光和挫折留下的道道痕迹。清晰的,刺眼的。

眼睛空洞,好象没有瞳孔,第一眼看上去总有这样的感觉。其实是有的,只是没有光。没有悲哀的气息,因为悲哀早以消尽了;没有希望的声响,因为希望早已丢失了。

原来,是有悲哀的,只是就像是蜡烛,燃久了,油就耗尽了。祥林死了,改嫁的丈夫中风了,阿毛又被狼叼走了,消尽了,最后一点的悲哀也没有了。

原来是有愤怒的,只是就像一块有棱角的石头,在湍急的溪流中,久而久之,棱角被磨平了。捐了门槛,也不让参加“祝福”,最后一点的希望也失去了。

还有什么呢?

命运啊,你让她的眼睛里还有什么呢?

是愤怒么?卑微的愤怒在你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走道。

是服从么?服从早在四婶的那一声“你放着吧,祥林嫂!”中被吓走了。

眼睛里是无际的,混浊的黑暗,是无言的,非人兽的话语。

干净的鲁镇,有灰的烛台,白蓬船,发亮的香案,阿毛的小篮,自己捐的门槛……

这双眼睛真的累了,闭上了,闭上吧。

不要再看了,不要再受了。

命运啊,你还要让她看什么呢?

祝福读书心得50字篇4

乌裙蓝袄白头绳,瘦削脸颊昔日红。曾经笼鸟今终飞,只因人变时不同。——题记

那是一个时代,那是一个人,而那样一个时代,才有了那样一个人。

祥林嫂, 一 个悲剧的化身。

她二十多岁丧夫守寡,逃出家去给人当女工。她靠着自己身上的力气看见了生活的曙光,可是她的婆婆,为了给自己小儿子娶亲,将她从曙光的边缘又拉进了黑暗,把她嫁到了山里,不,应该说是卖到了山里。从此,她失去了在她心中无比重要的东西——贞操。而她有一颗非常容易满足的心,在命运的强权面前,她屈服了,生了一个孩子,决心在山中生活下去。可是,命运却又跟她开起了玩笑,让她再次守寡的同时还让她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无奈的她只好再回到鲁镇,她想在那个看见曙光的地方再次寻找希望。可是,守寡失贞,克夫克子,无论她捐多少门槛,付出多少努力,鲁镇都已经不再接受她。最后,她 历尽了 那个时代一个女人 所有的 苦痛 ,带着 生活的窘迫与无奈,带着 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离开了我们。

她的悲剧,带给我们的并不是眼泪,而是压抑,压抑得让人落不下泪来。她的悲剧,让人只想打开窗户,让呼吸更顺畅些。读着她的悲剧,看着眼前的另一个世界,我们有时真得说不出来什么,或者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祥林嫂,一个时代悲剧的代表。

她嫁给一个小自己十岁的丈夫,逃家打工,然后守寡被婆婆逼着再嫁。这不是她个人的命运,而是那个时代无数像她一样的女人的命运。她再婚当晚挣扎不成,便随遇而安,相夫教子。这不是她个人的选择,而是那个时代无数像她一样的女人的选择。她克二夫一子,被人冷眼旁观,冷言冷语相待,也有陪着她流泪的女人,而那些女人,只是想看见比自己更不幸的女人,来寻求一下心理上的安慰。这不是她个人的遭遇,而是那个时代无数像她一样的女人的遭遇。她最终带着活着的人鄙夷的眼神和唾骂的声音离我们而去,去的是那样默默无闻,之后又很快被人忘记,连渐渐都谈不上。这不是她个人的结局,而是那个时代无数像她一样的女人的结局。

自古英雄出乱世,而那样一个时代,在风云人物辈出的同时,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悲剧。祥林嫂这样一个女人,也许只是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人的生活小小的合并了一下,但是毫无疑问,她是那个时代大部分女人的代表,卑微的地位,束缚的“道德”,易安知足的心态,悲惨无奈的命运。这种地位,这种束缚,这种心态,这种命运,不是一两个“卫老婆子”、“严厉的婆婆”、“鲁四老爷”造成的,而是无数个像以这些人为代表的大众组成的时代造成的,而这最后造成的,就是一个又一个时代悲剧。

祥林嫂,是一个时代悲剧的代表,更是一个悲剧时代的牺牲品。

那样一个时代,文明虚伪的外表,阿谀奉承的言语,冷漠鄙夷的眼神;那样一个时代,陈旧繁多的规矩,不可理喻的道德,纷乱不安的社会。不得不说,形形色色的人创造了一个悲剧的时代,而这个悲剧时代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又创造了无数的悲剧,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有一天,有人站出来,下定决心并倾尽全力去颠覆这个悲剧时代。

悲剧,时代悲剧,悲剧时代,值得庆幸,过去的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时代创造了现在的人,而每个时代都会有悲剧发生,我只是希望这个时代的悲剧会少一点,如果有一天要我去做那个站出来人,我想我会的,而且那时应该还会有许多与我同行的人。

祝福读书心得50字篇5

在看完《祝福》这篇文章后,很多人认为祥林嫂是一个向命运低头的弱者,但我却觉得她是具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勇于与封建封建礼教抗争的勇士。

因丈夫去世,她在家里可能忍受不了婆婆的欺凌,或者不想像畜生一样被婆婆卖掉,自己也不想逆来顺受,于是她千方百计地逃了出来了。倘若他没有勇于与封建封建礼教抗争的勇气,她能逃出来吗?倘若他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她或许会和那些迂腐的女人一样为丈夫而殉情或者守寡。

在鲁镇她靠着自己的勤快的双手得到了雇主的赞扬,可是好景不长,她就被婆婆抓回去背卖给了贺老六当媳妇了,她有挣扎过,有寻死过,但是最后还是被贺老六用强力成婚了。“再婚”对我们来说没什么,但是在当时社会这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祥林嫂最后服从呢?我觉得祥林嫂并不是服从,只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有丈夫和儿子一家圆圆满满,和乐融融的日子正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这也恰巧说明她被卖时的抗争并非仅仅为了死守节烈,而是为了反抗任人摆布的命运。老天似乎很喜欢和她看玩笑,两年后,她的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世界上最悲惨的是都被她遇上了,那里有压迫那里就会有反抗,她并没有因为这种.种的痛苦而被压垮,她选择坚强的活下去。

从伤心中学会坚强,从痛苦中学会坚强。

因为是一个“不洁”之人了,嫁了两个男人,所以当她再一次回到鲁镇后,人们对她的态度与以前截然相反,嘲弄、冷眼,以及病态的取乐摧残着她,她的反抗便是“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抗争对自己不公的命运。这些看似沉默的反抗,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她捐了赎罪的门槛后,希望人们不要在歧视和嫌弃她。

祥林嫂的一生都在与封建礼教斗争,虽然最后她失败了,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从而让人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罪恶本质。祥林嫂的勇于与封建礼教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然而生活在思想开明社会的我们是幸运的,不用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为人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