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文明教育心得体会400字篇1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创建文明城市是实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创建文明城市是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一、创建文明城市,首先要提升市民自身素养。

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市民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抵制歪理邪说,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习惯;强化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等意识,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二、创建文明城市,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多形式、多层次、流动与固定相结合的社会宣传方式以及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新闻宣传报道,着力提高文明城市创建的市民知晓率和社会参与率。形成持续集中高潮迭起的创建舆论氛围,推动各项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1、社会宣传。通过制作发放宣传单张和画报动员市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通过学校宣传教育。各大中小学校设置专门宣传栏。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征文等活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重要意义,使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先行者。

2、媒体宣传。通过播发公益广告,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弘扬社会新风正气。西宁报社可以多设计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公益广告,放在显眼位置刊登;西宁广播电台可以发挥及时、便捷、互动的优势,在各时段节目中播发宣传口号,加大文明礼仪知识宣传的分量。

三、创建文明城市,最后要持之以恒。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有起点却没有终点,千万不能抓一阵、放一阵、紧一阵、松一阵,更不能将此理解成为“某一段时间内的文明创建”,这样无疑会给人一种只有检查时才去创建的错觉,认为创建仅是为了迎接检查验收而已。实践证明,这种一曝十寒、投机取巧的工作方法不但使创建前功尽弃、劳民伤财,而且还会遭到广大市民的不满和埋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西宁的广大市民要高度重视,为西宁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明教育心得体会400字篇2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结合小学教育实际,我认为,网络带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现将我校的网络道德教育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是搞好网络道德教育的保证。

20__年9月,我校在市教育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一是确定试点班级。选定三-六年级8个班作为网络道德教育试点班级。

二是成立了网络道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辖网络技术服务小组、网络教育日常管理小组、网络道德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各小组按计划、分步骤实行,从而做到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为,保证了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不留空档。

三是制定制度,科学管理。我校制订了《文明上网公约》、《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中小学网络管理员基本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有序化,保证了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宣传,统一认识,是搞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前提。

网络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它,面对网络给青少年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联系,而要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三、分步实施、行之有效,将网络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我校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课余时间到学校电脑室自由上网。本阶段主要工作有:

1、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各中队通过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向学生发出“文明上网,从我做起”的倡议。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用网行为。

2、召开“小学生与网络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

3、在学生中开展制作手抄报活动

4、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等各类“健康网站”。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四、多管齐下,以点带面,网络道德教育初见成效

应该说,大部分的小学生(尤其是城区学生)都上过网,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完全荒废学业,陷于其中。在网吧里,首先陷落的是那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坚的懦弱者。我们告诉学生:一个人如果抵制不了一点诱惑,那么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将会摔很多跟头。要具有较强的抵御诱惑的能力,就必须胸怀大志,不断追求;必须信念专一、永不放弃;必须警钟长鸣、利剑常悬。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有不少同学都曾经深受网吧之害,他们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坚贞不渝的信念在思想上筑起了一道长城,使他们走出了网吧的漩涡。

通过调查,在活动开展之前,我校大部分的学生上网都是玩游戏、聊天。活动开展后,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大部分学生上网开始查找学习资料、浏览新闻、画图等。回顾过去,我们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为我校的德育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德育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明教育心得体会400字篇3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历来都是各个国家觊觎艳羡的礼仪之邦、富饶之地,元朝疆域远至欧亚,汉唐威仪享誉四海,就连清朝鼎盛时期也是繁华盛世,礼仪之邦,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国家的未来就在少年的身上,少年强,则国家强大,少年智,则国家智慧发达,少年文明,则国家文明,会带着我们的下一代走向昌盛文明,中华复兴!

一个人的素质决定着家庭生活的幸福质量,而一群人的素质就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作为中华文明龙的传人,我们更应该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而国家鼎盛繁荣、崛起复兴,必须靠有着文明质素积极向上的人群引领着中国向世界先进行列腾飞。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是花园城市,美丽之都,走在那里,鞋子一年都不觉得脏,看不见灰尘,大街小巷更是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而在我们国家,这种情形处处存在,看着随地吐痰的人,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厌恶恶心的心情,但是,你是不是也有随意吐痰的坏习惯呢。

所以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脏乱差的环境,把家弄得象皇宫似的,穿得油光水亮,滴水不漏,出门在外却无所顾忌,处处乱丢乱扔,更有甚者,还有那种在车上往外扔垃圾的人,我最想谴责这种人,他可能永远不会想到他制造的这种垃圾,夺去了多少贫苦可怜的环卫工人的生命,爱小家,更要爱大家,不仅是大家庭,更为更多不认识的社会底层劳动者,不要因为自己的无所顾忌不文明行为,创造更多悲剧惨剧,要知道,他的无知无素质夺去了的是一个人的生命,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会造成一个家庭的灾难和痛苦……

所以,请珍惜生命,为了他人,更为了自己。

文明,从我做起,不乱抛杂物,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不随地吐痰,不翻越栏杆,不乱闯红灯,不损坏公物,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丑话,对人礼貌,对人友善,尊老爱幼,怜老惜贫,做一个堂堂正正与人为善的中国龙的传人!

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是的,我是小学生,我要文明,我要礼仪,我要从我做起,积极参加武汉市的文明创建活动,参加武汉市的城管革命活动,参加学校、街道、社区的公益性劳动,爱劳动是一种美德,讲文明更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从本质上体现出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一个文明讲理的中国人,更是一个谦恭忍让、尊老爱幼的传承人。

文明教育心得体会400字篇4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上网已不只是一种时尚,而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远远超过部分教师,这在许多中学里已不是新鲜事,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带来巨大社会效能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出严峻挑战,良萎并存的信息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其影响尤为显著,使得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具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教育手段和开放的教育方式。

对于中学生个人,网络道德观作为个人道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本人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而对于社会,中学生的整体道德观又势必影响着全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因此,面对网络的挑战,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已成为全社会的重大责任,而关键在于应首先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让人忧虑的是,当前我国中学的网络道德教育虽有起色,但基本还属于盲区。计算机和网络课程虽普遍开设,但主要是讲授技术知识,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德育课上,网络道德的内容更是极少涉及。这种现象在今天网络化社会条件下的校园中,是不正常的必须改变。几年的网络发展所暴露出种种问题给现实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力冲击。过去的一些德育教育方法和内容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增添新的内容,才能跟上时代发展需要。德育如何抓住机遇,及时向互联网延伸,如何应对挑战和冲击等,有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

目前,网络德育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不论是国内也好,国外也罢,目前尚处于浅显的理论分析阶段,缺少系统的研究。从全球来看,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几乎与基础设施的发展同步,发达国家有关网络道德教育方面起步较早,已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计算机和网络发展都是全球的,其网络德育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最早最完善的。早在1976年美国应用伦理学家w·迈纳就提出,计算机伦理学应当做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并于1978年出版了《创使者计算机伦理的资料》一书,为计算机在西方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此后,计算机道德教育在西方诸多院校中发展起来。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信息技术方面起步比我们早,但是他们的中小学也同样存在网络环境下的德育问题,而且目前没有找到理想的措施和解决方案,国外在网络传播给中学生德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的研究比我国成熟,这对网络起步较迟的我们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专家小组曾花了18个月的时间进行网络调查,旨在呼吁社会抵制网络垃圾。

国内因特网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网络对我国来说是个新事物。国内对于网上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研究较多,但对于网络的德育问题研究甚少,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章,散见于各教育杂志,报纸和因特网。这些研究基本上是着眼于网络的“双刃剑”层面上的,其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似乎使人们确信:网络信息是导致现代人出现思想意识混乱和道德标准滑坡等现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己,这一切网络本身并无什么错误,原因在于使用网络的有思想的人,而人通过教育可以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信息处理能力。

对比中外网络道德教育发展的现状,我国在网络道德教育领域的研究可以说仍处于初始阶段,具体的任务仍任重而道远。今天,当我们面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时,不得不重新审视现行的德育模式及运行机制。

(1)增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道德意识不是单一的心理品质,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和评价。它包括网络道德观念、网络道德分析、网络道德评价等。网络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别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责任感、憎恨感、愉悦感、敬仰感等。网络道德意志是指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它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基于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要特别注意强化中学生上网的尊重意识、诚实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等等。

(2)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中学生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上网时面对良萎不齐、真假不分、是非难辨、多元价值并存的网络信息,面对比比皆是的各种诱惑,面对一理性和情感的冲突,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中学生面对网络的一大苦恼就是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或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强。因此,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中学生掌握几条网络道德规范,而必须面对中学生接触的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培养、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3)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网络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转化为相应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然而从一些学校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中了解到,许多中学生还没有把正确网络道德观念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因此,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中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坚决抵制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