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历史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认真搞好教学研究,夯实教学环节,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教学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重点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化,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解决途径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岗位意识。“一个原则”:低起点,缓坡度,多循环,快反馈,勤纠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尽量让学生观察;尽量让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尽量让学生表述;尽量让学生得出结论。目标:打造高效课堂,促进质量提升。
三、具体计划
1、规范备课组活动
备课组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每次确定一个研究主题,解决一个问题)、定发言人。
备课组活动重点讨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转换好角色”:变“主演”为“导演”;变“教学生”为“教生学”;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从而促进教师加强对课程、学生、教法和学法的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
2、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的有关理论,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教学民主思想,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加强业务进修
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准确理解历史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目标要求。教师期初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系统安排学习计划和内容,订阅一份以上本学科教学杂志,利用课余时间“充电”,拓展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多上网下载教学资料,多进阅览室图书室自学,自觉做好读书笔记,字数不少于一万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积极撰写论文。组织收看江苏教育新时空,认真点评名师课堂实录。
4、打造高效课堂,促进质量提升
结合学校随堂听课制度,作业管理制度,通过组织集体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听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
a、集体备课:明确重、难点,突出重点,备出精品,集体交流,实现智慧共享,并注重教后反思,年轻教师必须备详案,掌握规范的教案书写方式,并写教后感。备课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和精神状态。集体备课既有统一的集体智慧。又有丰富的个性特点。
b、上课:课堂教学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采用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精讲精练。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参与、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提问。教师有教后感,不断总结反思。
c、作业:备课组统一布置作业,强调“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针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以便更好的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作业布置精当,作业结构合理。
d、听课:根据学校随堂听课制度,每学期对本组全体教师推门听课不少于两轮,每周不少于一节。听课后进行交流,提出中肯建议,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提出不足。规范听课记录。
5、公开课活动安排(组内教学比武穿插其中)
①、第一周薛权开、胡恒美
②、第三周吉莉、张晓英
③、第四周方刘法、李刘珍。
④、第六周吴静静、朱长伟
⑤、第八周薛权开、胡恒美
⑥、第十周吉莉、张晓英
⑦、第十二方刘法、李刘珍
⑧、第十四吴静静、朱长伟
6、每位教师定期上传学校网站相关资料。
7、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通过以老带新,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抓实新教师达标工作,和“青蓝对子”工作。做到新教师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争取脱颖而出,五年成为骨干。
历史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思路与要求,紧紧围绕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探索、实践既符合学科教学特点,又切合高效课堂教学精神的教学新模式,推动学科教师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积极谋划、制定体现高效课堂教学精神的学科建设规划。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
1.推进历史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领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精神内涵,熟练学校推荐的“三级七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2)推动本组教师根据历史学科既有的教学特点,探索、实践、总结学科教学 运用“三级七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3)敦促本组教师,认真依照教务处的要求,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课环节,要根据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
(4)敦促各历史备课组,在“一课一研”过程中,经常性地就如何有效地推进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5)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组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示范课”、“展示课”和“过关课”。通过上公开课、评公开课,努力探索和完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6)推动本组教师充分利用好教室“一体机”,将电化教学与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2.积极谋划、制定体现高效课堂教学精神的学科建设规划
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谋划、制定体现高效课堂教学精神的新的学科建设规划也提上了日程。本学期,教研组将协助学校教科处、教务处,集中各历史备课组和全组教师的力量,积极研讨、认真谋划、精心制定出可行性强、可持续性明显的历史学科建设规划。
教研组将主要负责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组织和协调各历史备课组及全组教师的研讨活动、起草历史学科建设规划的文稿,等等。
3.敦促本组老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督促本组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适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认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2)敦促本组教师认真备课和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积极课后辅导。
(3)规范教研组活动纪律。做到无无故迟到、缺会、早退等现象。教研组活动努力做到次次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效果,避免流于形式。
(4)推动教师注重学科小组长的培训。
4.扎实推进教研工作,提高历史组教科研水平。
(1)以12月份的“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开展猜谜大赛、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科活动,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2)鼓励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领会及把握新教育教学理念;鼓励本组教师结合课堂上的所教、所学、所感、所思进行总结和提升;另外积极鼓励本科组的教师多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论文的评比和优质课的观摩及评选,并为每位教师提供相关方面的帮助。充分调动本组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鼓励组内教师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将课余时间收集的历史教学资源,自制的历史课件,自己编制的试题等,每月定量上传到校园网和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在学校教科处的指导下,努力完成校本资源——题库的建设和学案的编写,增强学校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
(4)对青年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要体现在从备课、上课到课下指导的各个方面,形成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的新格局,争取形成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在校内乃至全市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历史教师队伍。
历史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篇3
20__年新学期,本教研组决心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学年继续开展新课程改革和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为指导,认真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效,引导历史教师反思课改现状,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引导教师增强课程意识,用好实验教材,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指导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改善工作方式,提高专业水平。
二、主要工作
1、充分利用教研时间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交流新课改推行以来的经验教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大纲以及师德规范,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理念.
2、完善教研组制度,落实常规工作。
1)、开学初备课组定好教学进度和制定教学计划。
2)、本学期开课老师为校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
3)、听课制度:教龄不足3年教师:每周2节,每月8节;教研组长、班主任:每两周3节,每月6节;其他教师:每周1节,每月4节。
4)、作业和教案检查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次检查。
5)、考试分期中和期末两次。
3、抓好基础年级历史的教学工作,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积极研究高考试题,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探讨高考方向,收集高考信息,力争使高考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认真做好中考、会考复习研讨工作。引导教师从研究考试入手,做好信息交流与研究工作,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4-5月份:1)搞好历史课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力求活泼新颖,多样丰富,启人心智。2)教师业务考试。
5、创建优秀教研组活动。期中考试左右时间教务处对教研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学期末开展评选活动。
6、完善教研组多媒体教学资料、教具的建设工作,要求全组教师尽快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7、做好学校科研课题工作,鼓励成员多学习多研究,多撰写文章,并争取出成果。
8、做好教研组期末工作。学期末每位老师写一篇经验论文。
历史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篇4
一、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
本学期本校坚持贯彻教育局教育理念,围绕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本教研组立足于努力做到一个让学生学有所获,不断进步的目标,同时在备课过程中将课堂效能问题作为主要的教学研讨重点。
二、教学计划的调整
备课组充分重视和考虑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以来对课程和学科的新要求,针对新教材内容繁多这一特点,教学过程落实分层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教学达到精讲巧练,常规作业布置适量恰当,确保教学质量继续稳步提高。对此,我们在备课组活动中将做重点讨论,努力钻研新课标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本学期张主任提出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新教法的目标。本教研组认为在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突破在于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本学期我们即将开展的教研活动主题——制定一堂好课的标准,在实践中完善,让历史教学从课堂到课后都成为历史教师和学生互动融合为一个整体,着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日常工作实施细则
1、每周组织一次本组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探讨组内教师备课情况和作业情况以及复习的有效方法,寻求提高学习效率的对策,注意收集本学科新的教学信息。
2、制定好本学科教学计划,提前分章节备课,落实集体备课时间,内容,落实组内教师具体任务,积极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3、本备课组老师各项常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着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质量检测这五个环节来展开,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本备课组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4、上好公开课。上公开课的教师要写好教案、做好课件、用普通话上课。在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点评,要求每位教师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区级以上的公开课,先由备课组备课,再试讲,修改不足的地方,再上公开课。
5、教师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撰写教学反思。
历史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篇5
在学校教学领导小组的宏观部署下,在教务处、教科室和高一年级组的统筹下,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积极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思想,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二、对教学各个层面的要求:
1.教学进度。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包括:必修二和必修三第1、2专题。
2.集体备课。本学期的高一历史备课要做到既有结合又有个性发挥,新老合作,取长补短。本备课组共同收集整理教学资料并做到资源高度共享。每人在讲授新课前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并于备课组会上作教材分析发言,同时要将教学该内容期间提供所有材料供本备课组成员参考。杜绝不加修改的使用别人教案或直接使用从网上下载的教案,要求做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处理。
3.教学要求。本学期所有班级的教学都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坚持抓学生基本素质的积累。另外,在强化班和普通班教学方面是不同的,老师在教学的实施、目标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
三、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不停留在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努力挖掘趣味性的东西,实际生活中能碰到的情况,时事新闻等,引入到教学中,达到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书本中枯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取得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相近的知识点;注意从已有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1.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活动。做到“三定”――双周四下午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三备”――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特别侧重学生学习式的设计。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争取每节都是优质课。
2.组织教学研究课,加强集体听课、评课,并积极向其他备课组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
3.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并努力出色完成年级组交给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