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希望的种子》原文及教案篇1

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小镇上,住着一位老奶奶。因为她种花的技术特别好,所以人们称她“绿手指”。

一天,老人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谁能种出纯白金盏花,就能得到园艺所的高额奖金。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从来就没有白色的金盏花。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可能做成的事,你怎么可能呢?再说你年纪又这么大了。”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试验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在中间选了一朵颜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取得了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栽种下去。然后,又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依然满怀信心地试验下去……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里,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一般的白色,是如银如雪的纯白。

她把纯白金盏花种子寄给了那家园艺所。她甚至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人们要把那些种子种下去,开花以后才能得到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来了。他对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您的花,它是雪白的,漂亮极了。因为时隔二十年,奖金不能再兑现了。您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只想问一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我也能种出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希望的种子》原文及教案篇2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学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3、抓住重点句词,体会人物的思想。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用课题中最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3、教师激情导入

希望就是梦想,就是我们心中一颗美丽的种子。它一定会伴随我们一路成长。过渡语: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生互动: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首先师范说一句,然后师说“因为……”,学生补充“所以……”,最后学生试着完整的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句子(尽量用班上的真人真事说,不要虚拟)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内容写在小黑板上)

专家都不可能做成的事,一位什么都不懂的老人竟然敢来试,别说儿女们反对,我想所有人都可能不会赞同,而面对一片反对声,老人会放弃吗?她会怎么做呢?(出示小黑板)

1、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能读出什么?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老奶奶始终是满怀信心地在试验?把重点词句划上记号。

3、指导朗读最后一段(坚毅的目光,坚定的语气)

4、指导朗读1、2句(第一句闪烁的目光,灿烂的表情,轻柔的语气;第二句,略带一丝遗憾)

菊黄色的花,这并不是老奶奶所希望的,老奶奶又是怎么做的呢?

5、师范读3—6句

6、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说)

7、老人这二三十年间的辛酸苦辣,这二三十年间的坚定不移,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明读小黑板上的内容)

8、大家真情的朗读让我想起了不久从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师讲警察妻子罗映珍三年如一日给丈夫写日记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故事)

9、你能体会到年轻的妻子罗映珍和老奶奶的不容易吗?你感受到了她们坚定的信念吗?(充满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她们知道“心若在,梦就在”(板书“心若在,梦就在”)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老人的目光越来越浑浊,步履越来越蹒跚,双手也变得如枯藤老树一般,可她每天还在精心侍弄她的花。终于有一天,令人欣喜若狂的事情发生了。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惊喜的目光,激动的语气)

这真是有梦就有希望!(板书:有梦就有希望)

五、小结

面对不能兑现的奖金,老奶奶遗憾吗?老奶奶所做的这一切只是想告诉人们“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有希望”,你说老奶奶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对!因为老奶奶知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愿我们能和老奶奶一样抓住理想的翅膀,放飞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