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清渠》主要表现了黄大发由一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过程。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观看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2022,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1

7月16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引发遵义市广大干部职工热议。

大家纷纷表示,《高山清渠》剧情跌宕起伏,画面写实性很强,人文气息浓厚,主演李健演技自然感人,生动展现了年轻时的黄大发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精品力作。

“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草王坝的历史,也是对我们的鞭策。”“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说,把这个天渠修通之后,我们有了水,家乡就有大米吃,有水喝。黄大发表示,今年虽然我已经八十多岁,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是村里面的名誉支书,共产党员不讲条件,只要我们能够干,就要一直干下去。

“以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我深受鼓舞,为了村子的发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黄大发带领全村干部,用36年的时间,以简单的工具在绝壁上凿出一条近万米的‘生命渠’,难以想象冒着多大的风险,克服多少困难,真正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和工作实绩上。”遵义市残联四级主任科员王先强表示,他将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定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能力水平,进一步为全市残疾人做好服务工作。

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佳旭观看电视剧《高山清渠》后感慨良多,他说:“我在多年前也曾多次到黄大发老支书家中采访,跟随老支书一起去‘巡视’水渠,如今行走在大发渠上望着左边的悬崖和右边的峭壁都感到胆战心惊,可以想象当时老支书修渠的艰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发挥自己的力量。”

“《高山清渠》再现黄大发老支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习水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游钊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黄大发老支书学习,于平凡、微小处做起,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书写新时代青年人的奋斗篇章。

“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高山清渠》,感触颇深。电视剧《高山清渠》以先进共产党员黄大发为原型,反映当代愚公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1级临床2班学生淳于鑫璟表示,看了电视剧《高山清渠》,更加坚定了自己入党的信念。

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2

以贵州省“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于7月16号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乡镇第一线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凿天渠、修村路、架电线、建学校。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彰显出当代共产党人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这正是检验共产党人能否顶得住、靠得牢,是否具有非凡勇气与担当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的调整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些都是我们党,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诸多“关键时刻”,这就迫切需要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地“站出来”“顶上去”,挑最重的担子,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接受困难和挑战,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乡镇党员干部更是要坚定信念、敢闯敢拼,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做好群众的就业问题、项目发展等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理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这种不等不靠、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3

36年的岁月,追梦跋涉;9400米的水渠,绝壁天河。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于7月16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老支书黄大发修渠的故事在屏幕上播放后,引发遵义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热议。

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老支书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不见清泉誓不罢休的追梦精神,发扬他那种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为民情怀,要汲取榜样的力量,履职尽责,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砥砺前行。

“看了电视剧《高山清渠》,让我对老支书黄大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做一件事不难,但要坚持做一件事而且一做就是36年,这真的是做到了不忘初心。”遵义市体育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康说,在老支书黄大发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采。刘康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6日晚,我在家观看了电视剧《高山清渠》,心中再一次被老支书黄大发的事迹所感动,‘天渠’的修建,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老支书黄大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新东门社区副主任万英说,一条水渠,就是一座丰碑。在老支书黄大发身上,所凸显的担当与责任感,值得我们这些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担当实干,精准精细为群众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老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仅凭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战天斗地,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正安县格林镇木盆窝村驻村第一书记何世顺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抓好产业发展,让群众有稳定收入是重中之重,他将与村支两委一起,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电视剧《高山清渠》的播出,我觉得很有意义,老支书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以实干苦干亲力亲为带领村民脱贫攻坚,他用行动给我们基层干部上了一堂课,好日子是拼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仁怀市合马镇党政办工作人员母顺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勇于担当,全力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优化产业发展、美化乡村建设、强化基层治理等工作,奋力推进乡村振兴,让村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