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收录于小说合集《四季奇谭》中。其中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高中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高中1

最初阅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很深的感触,认为此书只是讲述了安迪的监狱生活,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最近重温此书时,忽然感觉到了一些隐含在文字下的东西。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杀害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被判无期徒刑。由于监狱的腐败,他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监狱中饱受了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和摧残。然而安迪并没有被多舛的命运所打倒,他忍辱负重二十多年,终于挖出一条通往自由的地道。

全书主要赞美了“希望”和“救赎”,可是大多数笔墨却重在描写“失望”甚至“绝望”。

或者说,肖申克监狱本身就是可以称之为“绝望”的,贪污、谋杀、制度化……文章很好的描写出了三种人面对这些情况下的反应。

第一种是老布那样的。老布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几年,被制度化,获得假释出狱后由于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而自杀。

第二种是瑞德一样的,瑞德也和老布一样,同样习惯不了监狱外面的生活,但他坚持了下来,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现金和信件,最后来到了安迪身边。

第三种,是像安迪一样的人。安迪在狱中所受的痛苦可能要比别人大得多,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无罪的人。在痛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的朋友们都在担心他会自杀,他却早已挖好了通道,奔向自由。

老布和瑞德没有的,便是安迪的自信,或是说“希望”。

老布、瑞德和那里的所有人,真的是从未有过希望吗?只是被痛苦和绝望磨灭了而已。真正闪着光的希望,也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依存的火种啊。

是的。在监狱的痛苦中,为什么只有安迪能脱颖而出?只是因为他在一次又一次对生活的失望下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与希望!

正像文中瑞德所说那样:

“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鸟注定是不该被囚于笼中的。它的羽毛闪耀着太过明亮的光辉。把它关起来是种罪过,这一点你也看清楚。而当它飞走时,你确实会暗自释怀。但是,它一旦离开,你的居所一下子变空了,变得无生气了……”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高中2

《肖申克的救赎》,一部家喻户晓的影片,它没有多么华丽的动作,也没有多么真挚的爱情,却揪住了大多数人的心。时至今日,它依旧具有非凡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为什么?也许是它对人性的思考。

影片开头,主人公安迪因杀害妻子及情夫被捕入狱。在狱中,安迪结识了许多朋友,也受到了部分人的骚扰与欺凌。几十年过去了,安迪体会到了也学到了许多,期间,他利用自己的才能帮狱警以及各式各样的人逃税。而这时来了一位新犯人,他可以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而典狱长为了让安迪继续帮自己洗黑钱,同时以防安迪出狱后告发自己,典狱长杀了那个犯人。而最后,密谋许久的安迪逃出了监狱并告发了典狱长,在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度过余生。

在人物设置上,无论是表里不一的典狱长、出狱后不甘寂寞而自杀的老布、还是狱中的同性恋兄弟,在我看来,他们其实都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布,一个被关押在监狱长达50年的人,他把自己的青春赔在了监狱。可当他离开监狱,离开了适应的环境,离开了适应的位置,他觉得,自己找不到在这个世界中活着的价值以及意义,他只想从这个世界消失。而最终,他上吊自杀,在屋内留下“老布到此一游”的字样,也许,这就是他对人世最后一点留念。

而在情节设置上,影片也颇为巧妙。影片开头利用安迪回忆的手法以及场景的变化让观众误以为确实是安迪行凶,同时也为后文埋下伏笔,而在影片后半段却拎出事情真相,安迪是无辜的,这种情节上的反转令人过瘾。同时影片还致力于细节描写。犯人瑞德在出狱后工作时,连上厕所都要向管理员请示,侧面突出了他长期在监狱中的压抑、拘束已成为习惯,他甚至说:“没有人同意我上厕所我是上不出来的”一席话,可看出监狱的摧残。

看完影片,总结出几个人生要点:一、保持希望。就像影片中的安迪,在狱中始终保持着希望,不抛弃不放弃;二、坚强的毅力以及决心。靠着时间的历练,安迪最终靠着一柄小榔头凿穿了墙,通向外面的世界;三、非凡的勇气。面对典狱长以及众多狱警,安迪并没有畏畏缩缩,而是大胆做自己想做的事。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值得回味的经典,也希望这样的经典能够永远留存。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高中3

陨落的梦想,若是不间断地催生,它还是懂得该如何绽放。

肖申克监狱,这个被犯人称作无罪的地方,上演着一幕幕心灵的救赎,更确切地说,是一个个希望的救赎。

行于世间的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在失望时悲伤落泪,也许还未到绝望的境地,所以有时依旧能淡淡地一笑,这可能就是一份小小的希望所带来的力量。虽然它不够庞大,也足以引领我们前行。

主人公安迪含冤莫名被囚禁在此,他不知道杀害自己妻子和情夫的人究竟是谁,他只知道自己是清白的,对于宣判的不公,他没有展现出过度的反抗,最终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听到“监狱”这个词,在我们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牢笼”的字样。自由,价值,似乎在这面围墙之内,这样的谈论早已成为一种虚妄,是毫无意义的。

无尽的枯燥,残暴,希望又何处寻得?

进驻监狱十多年之久,安迪凭借过人的智慧,在这里寻找存在的价值:替他人理财;通过两周一封信的坚持终于亲手建立起了肖申克监狱图书馆;用知识的教诲,帮助那些罪人们获得高中学历文凭……“人应该如此活过。”那位被囚禁更久的罪人——瑞德,目睹了安迪的所为,在麻木中他仿佛看到了另一种从未接触过的生命活法,体味到这之中隐藏着的不知名的动力。

希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安迪就是死死拽住了他的权力。

绝望,是不可避免的,它来自于内心的冲突,思想的挣扎。其实,还有一种比绝望更加令人心悸的境地,那就是望着即将没落的自身世界,还依旧按原先的节奏行走。走过,却没有在心头激起一丁点涟漪。这样的生活,是属于肖申克监狱之中除安迪外所有人的。当安迪冒着再次被囚禁的危险,在广播里播放古典音乐时,悠扬的曲调给那些一直劳作的罪人们带去了新奇和莫名的欢乐,原来世上还有如此美丽的东西,可以不断地充溢着我们空虚的心灵,并给以永恒的氧气。

这就是希望,它是我们的全部,即使身处孤独阴暗,也会是我们的慰藉。

希望的制造者,一次无意识的举动,却能带来无尽的联想。安迪拿着从墙壁上脱落下来的石块反复端详,运用理智的思维,判断它的产生、年龄和质地。由此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逃离的欲望,平静的外表下,希望之火愈烧愈烈。二十年的光阴,他重复敲打墙壁的动作,这份隐秘的希望在他穿过黑水沟,张开双臂尽享雨水闪电的恩赐时,终于曝于自由的世界里。可以说,这是他应得的,任何人都不允许将他再次拉回肖申克。

希望不仅种植于自己的内心,安迪也曾一遍遍在他人的思想中播撒。圣华塔尼欧,安迪告诉瑞德,这个濒临太平洋的小镇,是他一生的向往。对于瑞德,大半辈子在监狱中度过的他,太平洋的无垠是无法在脑海中勾勒的,但是,这是他们的约定。安迪还对瑞德诉说了他和妻子的浪漫之地,那堵破墙边黑色琉璃石下的故事。没有人知道,这不过是安迪的虚构,他不过是想把他内心的希望再作一次传递。

瑞德信了,第三次,他走进了申请假释的房间。也许,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有别于之前,“我要对曾经那位年幼的孩子讲道理。”如今已是沧桑老人的他好像悟到了什么,不得不承认,此刻,他也如安迪一般,抓住了希望的权力。

时光的齿轮不停地运转,外面的世界,改变得过于离谱,天真的瑞德依着曾经的承诺,去寻找往日里安迪对他的嘱托。在断壁残垣间,他扒开那块黑色的琉璃石,出乎意料的是,底下竟是一些钱物,还有一封信:“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安迪清晰的字迹,崭新的纸张暗示着他,那个嘱托不是别的,而是善意的谎言。的确,他应该去感谢安迪给他的希望,让他也可以紧握希望的橄榄枝,让他心中久久蕴藏着那份不灭的信念。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没有什么华丽的镜头画面,单单只是诉说了一个看似毫无光明的四方之地,还有那位含冤被囚禁于此20年之久的男子,即便如此,他还是瞥见了黑暗远处的星光,而且让它们的光亮渐渐放大,直至拥有自己整个人生的光明。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忙着死。”不同的人总是逃不过不一样的行走方向,而这一念之差,还是要看,希望是否来过,是否把握过。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高中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左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更多最新优秀资讯请继续关注读趣百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