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新疆新星,十三师公安局革命烈士,二级英模,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警号130285重启,由其女继承。关于巴合提沙发尔别克模范事迹有哪些呢?以下是读趣百科小编整理的巴合提沙发尔别克模范事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心得体会1

7月24日19时,一辆大巴车稳稳地停在十三师红山农场第三作业区车站,刚参加完学校双语班学习的52名学生陆续从大巴车上走下来。

“这是叔叔为我们"找"来的校车,我们每天都坐着校车上下学。没有叔叔,就没有我们的校车。”红山农场红星一牧场民族中学八年级学生阿尔娜古丽·哈德里别克对记者说。

一提起校车,52名孩子就会想起巴合提·沙发尔别克。事情还得从今年3月说起。

“交警中队不让社会车辆送孩子上学了,孩子们怎么上学呢?”

“工作队能不能想想办法啊?孩子上学没有车接送也不是个事儿啊!”

……

3月1日,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加入了十三师驻红山农场第三作业区“访惠聚”工作队。没过多久,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和其他队员就收到了不少牧工的求助信息。原来,第三作业区有52名学生在距离作业区6公里的红山农场红星一牧场民族中学上学,家长一直联系社会车辆接送孩子上下学。3月中旬,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交警中队重点整治了运送学生的车辆,要求社会车辆从3月28日起停止接送,接送学生必须使用有运营资质的专门车辆。52名学生一下子没有了车辆接送,只能走路或者搭摩托车上学,这让家长们非常担心。

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帮孩子们找一辆校车,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和工作队队长张本峰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并得到了支持。接下来,他们积极争取巴里坤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3月28日,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和张本峰来到巴里坤县委大院,向主管交通的副县长阿里木汇报情况。阿里木要求他们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好让县委做下一步安排。当天晚上,两人加班起草了一份申请校车的报告。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带着报告赶往县城,不巧的是,阿里木外出开会了。

4月7日,阿里木终于有了空闲。他认真阅读了工作队的报告,在报告上写下“请交通局和客运公司协调安排客运车辆,方便第三作业区群众出行”的字样,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一番辛苦,终于得到阿里木副县长的支持。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灿烂的笑容。

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和张本峰没有过多停留,直奔县交通局,并得到了交通局局长的支持。

最后,他们来到了巴里坤县客运公司,向经理说明了情况并递上报告。经理充分理解并支持工作队,同意为第三作业区的52名学生协调一辆有运营资质的大巴车。

“那几天的辛苦波折,只有我和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知道。他每天都要驱车1小时去找县领导沟通协调,非常辛苦。”张本峰说。

4月11日7时40分,一辆蓝白相间的大巴车缓缓驶入第三作业区,接送学生的城乡专用公交车终于开通了。牧工们喜笑颜开,纷纷握着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和张本峰的手说“谢谢”。

“谢什么呢,工作队不就是要帮大家解决问题嘛。你们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爽朗地笑了。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心得体会精选三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多最新优秀作文资讯请继续关注读趣百科网站!

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心得体会2

“这款组合衣柜一个,这款餐桌、椅一套没错吧? 我马上装车给你送过去。”日前,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阳光家私”家具店内,老板乔粉林在为顾客清点需要的家具。每当拉开卷帘门开始一天的生意,乔粉林就会想起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如果不是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当初倾囊相助,就没有我这间面积近200 平方米的店铺了。”乔粉林感慨地说。

1997 年,乔粉林举家从江苏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一牧场(现已合并入红山农场),在落户时认识了当时在红星派出所任户籍警的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巴合提·沙发尔别克作为一名哈萨克族民警,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落户红星一牧场后,乔粉林租了一间小门面,做起了家具生意。作为牧场为数不多的家具店,红星派出所的警员经常找乔粉林采购办公用具,大到文件柜,小到板凳,乔粉林都一一为他们置办齐全。每次把货送到时,巴合提·沙发尔别克都抢着帮乔粉林卸货、拆包装、搬货、收拾包装垃圾,乔粉林都看在眼里。“热心、勤快,没有人比得上他。”乔粉林说。

一来二去,俩人逐渐熟悉起来。每逢节日,巴合提·沙发尔别克都会邀请乔粉林到家里做客,并亲自下厨为客人做手抓肉、抓饭等美食。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母亲搬新家,家里置办家具的事情全都交给了乔粉林,乔粉林把家具一一搬进老太太的新居,为老太太收拾好新家。乔粉林和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就这样成了好朋友。

2007 年,乔粉林看上了巴里坤县的一个大门面,想要买下来,不再租用此前的小门面。可是要买大门面,乔粉林连首付款都拿不出来。乔粉林犯了难。

一天,乔粉林和巴合提·沙发尔别克一起吃饭,乔粉林犹豫再三,向巴合提·沙发尔别克道出了自己的窘境:“现在家具种类越来越多了,我想再多进一些货,可是现在的店面小,放不下了。我看上了县城的一家店面,问了首付,我还凑不够呢,真愁人。”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听了就问:“你需要多少?”乔粉林眼睛一亮:“还差一截儿,你肯借钱给我就好,多少都行。”

听了乔粉林的话,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回家与妻子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就将一个信封递到了乔粉林的手上。乔粉林打开信封数了数,足足有2 万元。他激动地握着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手,不断地说“谢谢”。

有了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借给他的2 万元,乔粉林离买下大门面的梦想近了一大步,他又向亲戚借了一部分钱,凑够了首付款,然后买下了县城里的大门面,就是现在的“阳光家私”家具店。

“2 万元在10 年前不是谁都能一下就拿出来的,我都不知道那笔钱对于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家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毫不犹豫地借给我,无条件地相信我,让我特别感动。那份感动一直保存至今。”乔粉林说着,红了眼眶,“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谢谢你’,有他这个朋友我觉得很骄傲、很值得。”

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心得体会3

7月9日,明媚的阳光下,一个身影在十三师红山农场第三作业区的麦田里忙碌着。“天太热,我怕小麦被太阳烤干,就过来看看需不需要浇水。”牧工大因·扫巴克直起身,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对记者说。眼前10亩麦田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麦苗长势喜人。他说:“要不是当初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反复劝说我种植小麦,就没有现在的麦田。如今,他离开了我们,可我一看到麦田就会想起他。”

该农场第三作业区总人口638人,其中567人为哈萨克族,牧工们主要以养殖业为生。今年3月,十三师驻红山农场第三作业区“访惠聚”工作队和作业区党支部经过论证,准备在作业区种植1300亩小麦。听说要试种小麦,牧工们一下“炸开了锅”。

“我们想种小麦,首先要种到牧工心里去。”工作队队员巴合提·沙发尔别克说。

为了让大家愿意种植小麦,工作队走家串户,做起了作业区牧工们的思想工作。巴合提·沙发尔别克作为工作队唯一懂哈萨克语的队员,每次入户都主动承担翻译工作,给牧工们分析种植小麦的好处。

这一天,工作队队员们走进了大因·扫巴克的家中。

“大因·扫巴克,大家都愿意试一试种植小麦,你想好了吗?”巴合提·沙发尔别克问道。

大因·扫巴克说:“我放牧这么多年,就会种草,哪会种植小麦的技术。再说咱们这地方,碱大、水少,麦子能活吗?活不成就是浪费。”

“别灰心。”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笑着说,“农场派了专家给我们指导,保证小麦成活,我也来给你帮忙。到了秋收,你把麦子卖了赚钱,麦秆留下喂养牲畜,一举两得。要是试种成功,明年就要大面积播种,你可不要拖大家的后腿啊。”

在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反复劝说下,大因·扫巴克终于决定在专家的指导下试种小麦。

红山农场高度重视第三作业区小麦试种情况,专门安排专家指导,并提供专业农机。3月16日,两台拖拉机驶入第三作业区预备种植小麦的地里,开始平地。3月24日,两台播种机到位,开始播种。

专家在地里为牧工们讲解播种机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就为大家逐句翻译,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他干脆边操作播种机边翻译。看他说得口干舌燥,大因·扫巴克给他递上了一碗热奶茶,他忙得都没顾上喝。

忙忙碌碌播种了5天,第三作业区1300亩麦田播下了麦种。每天,巴合提·沙发尔别克回到工作队驻地时,都满面尘土、一身大汗。

种子种下了,巴合提·沙发尔别克还是经常走进麦田里查看,他说:“牧工们对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种子虽然种下,能不能长好还得靠大家照料,要经常督促他们操心自己的地。”

“浇水的时候要加上化肥。”

“看到麦田里有杂草要尽快除掉。”

“晚上要再给麦苗浇一次水。”

……

在巴合提·沙发尔别克的督促下,牧工们逐渐对自己的麦田上了心。

如今,第三作业区的麦子已经长了半米高。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

“巴合提·沙发尔别克,麦子都绿了,你看到了吗?”大因·扫巴克摸着麦秆,眼睛望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