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迎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下面是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1932到2021 中国奥运记忆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从1932到2021 中国奥运记忆心得体会1

历经一波三折,第32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今晚(23日晚)迎来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第110位出场。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777人奔赴东京赛场,是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

从一人参赛,到奥运大国,当我们回顾中国的奥运历程,会发现,这其中除了有斗志和风采,也充满了曲折与辛酸。

1932年 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洛杉矶

奥运会,中国人来了!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举办。23岁的刘长春参加了田径竞赛,成为我国奥运参赛选手榜首人。

依托张学良捐出的8000银元,大连人刘长春代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只身前往奥运赛场,开启了中国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艰难征程。

虽然在100米、200米两项预赛中即遭淘汰,却诠释了奥林匹克竞技精神。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运动员虽然竭尽全力,但从未获得一块奥运奖牌。旧中国的苦难深重、积贫积弱在体育事业上得到反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我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高度重视,我国体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1984年 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洛杉矶

中国走向世界

1984年,我国在重返国际奥委会后,初次派出大规模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全面登上奥林匹克舞台。

许海峰以566环的总成绩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夺得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掀开了中国参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崭新一页。

拿下首金,中国人奋斗了76年。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女排3:0战胜东道主美国女排,夺得奥运会冠军,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

这条夺冠之路,谱写着女排的永不言弃,承载着国人的热泪盈眶,成为了“国民记忆”。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单元就讲述了中国女排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的故事。巾帼英雄们向世界宣誓,我们的体育运动不再落后,世界舞台可以拥有中国的面孔

1995,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带领女排姑娘们继续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用一次又一次的冠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力量。

“女排精神”,在一代代传承中振奋着国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以非凡的勇气和骄人的战绩不断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升起。

1996年 第二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亚特兰大

中国代表团领衔第二集团

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

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广受世人关注。

这一届的金牌榜上,美国、俄罗斯和德国占据前三位。中国代表团派出了309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6金22银12铜的可喜成绩,在金牌榜、奖牌榜上均位列第四,实现了冲击第二集团首位的目标。

亚特兰大奥运会,一个向世界展示民族精神、风骨和力量的舞台。

世界在这里重新认识了一个民族。

美国迈阿密奥运会足球场,当中国姑娘克瑞典、取丹麦、平美国,又顽强地以3:2战胜巴西,冲入决赛之后,世界震惊了;

乒乓小将包揽了全部4枚金牌,萨马兰奇先生第二次给蝉联女子单打奥运冠军的邓亚萍颁奖,并助她当选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18岁的伏明霞包揽女子跳板和跳台两项冠军,以绝对优势捍卫了她在跳水项目上的统治地位,成为奥运史上首位女子跳水双料冠军......

这一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有两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3人6次创6项奥运会纪录,6人13次创12项亚洲纪录,7人15次创12项全国纪录,乒乓球囊括4金。这个成绩,基本反映了当时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在国际体坛的地位。

2004年 第二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雅典

“突破”与“中国神话”不断上演

2004年,中国派出了包括407名运动员在内的庞大代表团,参加除棒球和马术外的26个大项、203个小项比赛,获得32金17银14铜的战绩,并首次超越俄罗斯(27金),跃居金牌榜第二位,创造了最佳战绩。

在开赛后的第一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就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在第一项产生金牌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杜丽勇夺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这是中国自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拿下奥运会首金后,时隔20年再次拿下奥运首金。

田径赛场上,中国队更是突破巨大。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成为首位进入男子直道项目决赛的黄种人,最终以平世界纪录的12秒91夺得冠军,打破了欧美运动员在男子短距离径赛项目上的统治地位,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刘翔夺冠后不久,邢慧娜在女子10000米比赛中拿到金牌,中国田径首次在奥运赛场收获两金。

在皮划艇赛场,孟关良和杨文军的组合在男子500米双人划艇的比赛中拿到金牌,这也是中国水上项目的奥运首金。

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的表演,让世界期待四年后北京奥运会的精彩。中国代表团的出色表现,也让国人期待北京奥运会中国队的成绩。

2008年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北京

奥运选择北京,世界看好中国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的精神与价值观,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特色和定位,让北京奥运会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209个,在场馆建设、生态环境、网络信息、食品安全和赛事组织等方面,基本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五环旗下,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为了共同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北京奥运会的16天里,38 项世界纪录被打破,85 项奥运会纪录被刷新。各国运动员不畏强手、奋勇争先,诠释了人类和平友谊、携手共行的执着梦想。

2012年 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伦敦

中国代表团再续,创下奥运客场竞技最好成绩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创造了在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以38金27银22铜的成绩名列金牌、奖牌榜第二,共打破6项世界纪录和6项奥运会纪录。

林丹与李宗伟上演巅峰对决,并成功卫冕,成为首位在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项目中实现卫冕的运动员。

“天才少女”叶诗文横空出世,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中国体操在男子团体决赛中,由吊环王陈一冰、单杠王邹凯、双杠王冯喆、张成龙以及郭伟阳组成的中国队以巨大的领先优势摘取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军团首个实现集体项目卫冕的队伍,这也打破了36年来没有队伍能够卫冕奥运会体操男团冠军的魔咒。而在单项比赛中,邹凯在男子自由操决赛中以完美的表现成功卫冕,成为了中国奥运史上夺得5枚金牌的第一人。

这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众多突破,反映出中国竞技体育在项目结构调整、均衡发展上取得了成效。帆船运动员徐莉佳、男子花剑运动员雷声等在欧美选手强势项目脱颖而出,表明中国体育全方位发展的新方向。

他们惊艳伦敦,勇敢的心让世界惊叹。

2016年 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里约热内卢

中国军团的新老更替、突破与传承

8月的里约,是中国体育竞技者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这里,传奇老将奋力拼搏,奥运新人勇挑大梁,共同铸就辉煌瞬间。

在郎平的率领下,中国姑娘一路“逆袭”,时隔12年再次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三次奥运夺冠,女排精神薪火相传。女排姑娘们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和强大气场,让少年人迸发激情、中年人唤醒回忆、老年人重温经典,让激励了中国数代人的女排精神再续新篇。

老将,永远是一支队伍中最值得信赖的力量。他们用经验和实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扛起大旗。

跳水队名将——陈若琳和林跃,在里约加冕“三金王”,连续3届获得奥运会冠军。

独自征战马术赛场的华天,三战奥运带给国人惊喜。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中唯一一位马术运动员,华天“千里走单骑”,最终在马术三项赛个人赛中获得第八名,创造了中国马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在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VS中国选手张继科。最终,马龙4-0战胜张继科夺得金牌,成为乒坛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男子选手!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是自2008年以来历届奥运会中最年轻的一届。昔日被当成小将代名词的“90后”,如今已经担当主力。

在男子跆拳道58公斤级比赛中,年仅21岁、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选手赵帅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金牌,成为本届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大黑马,也是首位夺得奥运会冠军的中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

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举枪的女子10米气手枪选手张梦雪,顶住压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射落首金,并创造奥运会纪录。

任茜在女子十米跳台比赛中摘金,这位2001年出生的小队员在用实力宣告:“00后”选手的时代已经到来。

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

431名参赛运动员中,包括李盈莹、王简嘉禾、孙颖莎等许多“00后”,年龄最小的全红婵年仅14岁。

体育新手已经成为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参赛主力。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新生力量,他们正引领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未来。

一代代中国体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册上深深钤上了彤红的中国印。

2021,我们仍将勇往直前,无惧东京。

中国健儿们,加油!

从1932到2021 中国奥运记忆心得体会2

奥运之父顾拜旦曾说过:“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

中国以文明大国身份谦和而体面站立在世界人民面前,拼搏奋斗、自强不息这是奥运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完美契合。站立在奥运的赛场上我们没有在金牌崇拜里迷失,不以金牌的多少论英雄,更多得是去享受它所带给我们的魅力、激情和快乐。

赛场内,有杜丽、孙杨首日失金的遗憾、有张梦雪夺金的从容淡定;更有新晋的“网红”泳坛谐星傅园慧“我已经很满意了”的自我的肯定和洒脱。以平常心面对成败,这是运动员展现出的大国风范。

赛场外,我们为奥运健儿鼓劲呐喊,期待捷报频传,但我们更加期待他们为世界展示中国拼搏向上的竞技风采,带给一场场运动美的视觉盛宴。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最热烈的掌声和最衷心的赞美声献给拼搏的健儿。这是数亿中国人展现的大国风范。

奥运的征程还在继续,享受奥运精神,展现大国风范的理念将继续并永远在每个国人心中沸腾、燃烧。

以上就是读趣百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1932到2021 中国奥运记忆心得体会,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读趣百科范文网持续为您提供优质文章,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读趣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