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就引发社会关注的粉丝为给偶像刷票“只要瓶盖不要奶”“成箱成箱地倒奶”现象,@央视新闻 发文评论称:这种荒诞的追星方式,背后是商家和平台的诱导,商家和平台在倒奶事件中难辞其咎。今天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央视评论商家平台倒奶事件的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评论一

5月5日晚,就引发社会关注的粉丝为给偶像刷票“只要瓶盖不要奶”“成箱成箱地倒奶”现象,@央视新闻 发文评论称:这种荒诞的追星方式,背后是商家和平台的诱导,商家和平台在倒奶事件中难辞其咎。

@央视新闻 指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反食品浪费已有刚性的法律约束。严重浪费食品的行为,是“顶风作案”,应依法严惩;对误导青少年三观的商家和平台,必须加强监管,不能放任其只顾产品销量、节目流量,罔顾法律和自身社会责任。

5月4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责令爱奇艺暂停旗下选秀《青春有你》第三季节目录制。5月5日凌晨,@爱奇艺青春有你 回应称,将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积极承担媒体社会责任,进一步完善节目管理制度,认真核查并整改存在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这与此前“粉丝追星买奶只要瓶盖,一墙奶全部倒掉”的食品浪费事件有关。

其实,除了《青春有你》第三季,同期播出并于4月24日成团的腾讯选秀节目《创造营2021》也在投票环节加入了“奶票”(买奶投票)的运作方式。

粉丝买奶不是为了喝,进而产生了包括大量倒奶、撕超市包装、开封后不买、奶票黄牛等一系列乱象。

2020年2月21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中明确规定:节目中不得出现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的内容。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出了明文规定。

@央视新闻 认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严重浪费食品的行为是“顶风作案”,应依法严惩;对误导青少年三观的商家和平台,必须加强监管,不能放任其只顾产品销量、节目流量,罔顾法律和自身社会责任。

评论二

把牛奶倒沟里?别把青年人带沟里

这两天,为打投偶像而倒奶的事引发网友强烈批评。

粉丝购买赞助商奶制品后,扫描瓶盖内的二维码才能为偶像助力。买得越多助力越多,喝不完又转卖不了,直接倒掉便成了最“快捷”的处理方式。偶像能不能出道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节目组和赞助商却获得了高热度和巨大收益。

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策划这种打投方式之初,有没有考虑到可能造成大量浪费的风险?有没有想过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个前有劳动节后过青年节的假期,这样的节目、这种营销方式又将给青年人造成怎样的不良影响和引导?

归根结底,“大量牛奶被倒”的背后,是以浪费和挥霍为代价的吸睛牟利,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对法律的亵渎和蔑视,其最终结果是误导、侵蚀了青年人的追求和三观,不只是把牛奶倒沟里,而是把青年人带沟里!

就在节前,4月29日通过的反食品浪费法明确提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再只是柔性倡议,而是被纳入法律条文的刚性要求,违规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坚决抵制浪费之风!粉丝多些理性克制,避免跟风盲从;节目组、相关平台和企业更要主动作为,时刻记得并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论文,整理不易,想要了解更多优秀范文就请关注本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