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教委关心和指导下,20**年,经XX市教委社区教育专家组考核评估,XX区被批准为XX市社区教育实验区。之后,我区以全面建设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契机,社区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相结合,创出了特色,抓出了品牌,抓出了人气,抓出了亮点,迈上了新台阶,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为创建学习型城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区提出申报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健全

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XX市有关社区教育文件精神,把社区教育工作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健全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区分管领导担任,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社教办,办公室主任由教育局局长担任。按照工作职责行使推进、指导、组织、协调职能。全区10个街道建有社区教育委员会。由街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市民学校由街道指派职能科室主任或居委会主任担任。从而加强了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社教工委每年按时召开工作会议。各成员单位,包括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局、区妇联、区残联等,依据分工制定和落实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工作中,区党政领导共同抓、街道分管领导分头抓、街道职能科室和社区干部具体抓,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三级管理体制和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社区学校为主体、居委会市民学校为基础,发挥职教集团的优势,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运行机制。

重视社区教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并落实了《XX区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会议制度及工作分工制度》、《XX区社区教育工作动态报告制度》、《XX区街道社区学校评估体系》等。全区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和老年大学、委办局培训中心等,都有比较完善的社区教育规章制度,建有规范的教学工作档案。

各级领导深入社区指导工作。2007年,区委副书记、区长薛新立和区社教工委主任委员、副区长于连会等领导,深入XX区老年大学和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调研,要求有关部门以实际行动,为XX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社教办的领导身兼教育局局长、社区学院院长和区人大代表等多重身份,对XX区社区民情体验深刻,经常性地深入江都路街社区学校和衡山社区老年学校、鸿顺里街二五四社区学校、月牙河街丹江里社区学校及区老年大学开展常规工作调研,协调落实解决了大量问题。如与区民政局共同完成了丹江里社区数字化教室的建设规划;与区文化局合作,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XX市分中心月牙河街借阅中心的筹备工作;为区老年大学落实了办学经费和活动场地等问题。

二、完善了多元化的社区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我区高度重视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利用XX区丰富的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人才资源,建成了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和志愿者为主的社区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共1000余人。一是街道职能部门专职干部队伍;二是在市民学校从事教育培训、讲座的专兼职队伍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三是幼儿园教师兼任的社区早教工作队伍和社区青少年学校专兼职队伍;四是老年大学专兼职队伍;五是以城市职业学院为核心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队伍和专职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了社区教育工作的需要。区文明办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志愿者的作用,聘请他们担任社区青少年学校的兼职教师。

探索建立了社区工作者准入制度。2006年12月,作为XX市首批社区工作者职称评定试点单位,经过严格评审,XX区人事局为社区工作人员颁发专业职称证书。全区19人被认定为社区工作师专业职务,104人被认定为助理社区工作师专业职务。

XX区教育系统近3年向社区青少年学校派出专职教师200多人次;各中小学、幼儿园和区教师进修学校每年定期到社区开展教育咨询活动。社区学院形成了青年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将青年教师到街道参加社会实践列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内容。

全区涌现一批优秀社区学校和社区教育工作者。2008年9月,区民政局、区老龄委和社区学院以及全区10个街道的代表,在江都路街衡山社区学校召开现场会,交流了社区教育工作经验。教师董丽华、范振欧被评为“XX市十佳文化老人”,教师杨洁璞荣获“葫芦丝指导员”称号。范振欧的论文在XX市摄影专业教学研讨会上演讲;高以珠等老师的论文选入天津老年教育论文集;宋宏祥老师被推荐为全国群众文化工作学会会员。2008年,老年大学的社区组织钟声学院表彰了80 多名社区教育工作志愿者。

三、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增加,实现了示范社区建设与市民学校的共建

近几年,XX区政府重视社区教育建设工作,区财政对社区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自2006年起,区政府设立了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支持社区教育。

2006 年以前,XX区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在100平方米左右,市民学校也设在居委会。2007年,区政府投入2000万元用于社区居委会设施建设,新建社区居委会都预留了社区教育场地。目前,全区80%以上的社区达到了示范社区的要求。为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和居民文体活动提供了较为充实的教育资源,满足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培训、文化和体育活动的需要。

各街道、社区也积极创造条件筹措办学资金,添置、充实和完善社区图书室、社区活动室,保证街域内的活动场所常年向社区居民开放。

2008 年XX区人民政府投入1500万元启动了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十一五”实训基地和体育馆建设项目建设工程。按照设计规划,建成后的体育馆为四层,集图书阅览、社区教育、运动场馆等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新建成的实训基地将满足XX区社区居民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和学习的需求。

随着XX区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将不断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为广大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提高XX区人民的综合素质,为提升XX区的整体人文水平创造条件。

四、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提高

2006至2008年,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市民学校均开办了各类教育培训课程,社区居民受教育培训率超过51%。

(一)充分发挥集团化优势,为社区教育提供优质资源

——重视发挥区职教集团的作用,推动社区教育工作

2006 年4月,XX区教育局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与区内中职校联合组建了XX市XX区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在推进XX区社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指导和统筹作用:区“社教工委”设在区职教集团所属社区学院内的社教办,负责全区社区教育规划的制定、年度工作总结,提出年度工作计划,检查评估社区教育工作等。职教集团统筹调配集团内学校校舍、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等。二是理论研究作用:利用社区学院较强的理研能力,指导区、街社区教育工作者承担相关课题研究。2007年,学院出版专著《多功能社区教育研究》。2008年,完成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构建学习型社区背景下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并获XX市二等奖。三是评价、推动作用:全区社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社区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社区学院成为全区社区教育的龙头

1.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理研、教研、培训、评估、检查、推动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努力将学院建成XX区社区教育基地。

社区学院先进的办学条件为宣传XX市和XX区社区教育的成果提供了平台。2005年,承办了XX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2007年,又成功地承办XX市首届社区教育成果展。张俊芳副市长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2.社区学院建立了参与社区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一支融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院领导把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列为年度工作要点之一;建立了教师、学生参与社区实践制度,将青年教师到街道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列为各类评优、考核的内容之一。教职工以各种形式参加社区建设工作,先后有30多位教师为企业、社区提供培训和专业技术咨询服务,6位教师与区属企业开展研发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承担了区民政局的扶贫助残工作,获得XX市政府颁发的“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先进集体”称号,荣获全国残联、团中央颁发的青年志愿者“百万大学生入百家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3. 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满足XX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几年,社区学院成人教育开设专业累计近20个, 电大远程教育开设了10个专科、10个本科专业;高职设置了12个专业,包括社区管理与服务、文秘、酒店管理等,为XX区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4.创新了老年大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XX区老年大学创建于1988年,自2002年划归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后,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办公和教学场地问题,现在已拥有6个固定教学区,开办专业60多个,专兼职教师40余人,有学员2200多人。

5. 资助街道社区学校的建设。2007年,学院投入20万元,建立了XX区数字化学习社区典型应用示范学习中心。目前,社区居民参加数字化学习培训已达 2000余人。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一行等分别到示范学习中心区视察。2008年4月,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在副市长张俊芳、区长薛新立的陪同下来学习中心视察。

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市委常委、教卫工委书记、科技工委书记陈超英,副市长张俊芳等领导多次到校调研视察。市教委和XX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领导经常到校指导工作。2005年12月,市教委主任何致瑜等领导陪同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到学院考察,一致认为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的办学模式走在了北京和上海的前面,对学院的办学特色和组建职教集团非常赞赏,并把它作为天津职业教育的三个亮点之一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市委督查室的《督查专报》、市委财经办的专报等都报导过学院的建设经验。《中国改革报》、《香港经济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教育报》、《每日新报》、《文汇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导学院办学情况。2006年,XX市政府授予学院“XX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同年,学院被XX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

——开放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活动载体

区职教集团规定:区属学校的设施向驻街社区开放。目前,开放比例已达80%。如社区学院每年接纳全区万余人次的社区群众到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新开河街与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天泰路小学,江都路街与社区学院、93中,光复道街与区教师进修学校,鸿顺里街与区美术中学等,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均实现了合作共建;区“五幼”金摇篮社区早期教育资源中心、“九幼”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和“一幼”世纪宝贝社区早教指导中心对全区社区儿童开放。

为解决社区青少年学校社会实践场地问题,区内近30个文化、体育、科技、公园、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长期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区文化局所属区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图书馆、梁启超纪念馆和觉悟社等成为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全区97个现代化社区体育活动健身阵地成为居民健身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好去处。一些驻区单位,如望海楼街的解放军测绘大队、宁园街的天津警备区干休所、江都路街的消防三十中队等也纷纷向社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