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之年;同时,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财政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后续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州财政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省厅的帮助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把德宏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黄金口岸大门这一目标,按照“保增长、抓管理、重民生、促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财政主体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再接再厉,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财政干部团结一心,按照州委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及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坚持好中求快、稳中求进,按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深化财税改革,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突出“三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培植财源,打牢财政增收基础,狠抓财政增收,加强财政监管,努力增收节支,财政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政收支情况

今年,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各项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州国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各级财税部门严格依法理财治税,深化财政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强化支出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州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今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217,2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1%,增加44,984万元,为年初预算194,036万元的111.9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2,3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2%,增加34,045万元,为年初预算111,147万元的119.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3,3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7%,非税收入完成39,0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86%。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5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44%,增加4,823元。

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81,1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增支92,42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351,225万元的165%。

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9,1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16%,增支15,444万元。

(二)收支情况分析

1、税收收入恢复性增长

今年,由于受严峻的经济形势及国家调整边贸税收政策影响,全州糖业、电力、硅铝、边贸等行业效益和税收急速下滑,形成了相对较低的上年同期数,今年以来,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趋稳回升的带动下,各行业的效益和税收均大幅回升,全州税收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1)2009年年底至今,国内食糖价格持续攀升,一度达到并保持5,500元/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价格高1,600多元,1至12月糖业增值税较上年同期增收4,638万元。

(2)近年来德宏州电力建设成果丰硕,电力行业对税收的贡献日益增加,全州电力行业销售和效益持续攀升,电力增值税增收7,811万元。

(3)随着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发展,全州房地产、交通运输、第三产业等呈现交易活跃、蓬勃发展的态势,有效带动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等税种实现增收。与此同时,随着全面清理闲置用地工作的持续开展,个人自建房、单位建房等小型建设项目普遍开工,也带动了相关税收增长。1至12月全州营业税收入完成40,325万元,比上年增长39.65%,增收11,450万元,契税完成8,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45%,增收4,686万元。

2、非税收入稳步增长,依然存在较大偶然性

全州财政和各执收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完善收入征管制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开拓非税收入征收局面,全州非税收入较上年增长32.9%。其中县级非税收入比去年增长52.19%,州本级非税收入比去年增长7.25%,其原因是今年县级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所以非税收入的增长集中在县级部分。

3、支出进度加快

1至7月,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原因一是去年同期上级下达扩大内需项目资金,财政部门及时拨付项目单位,推高了上年同期的支出基数,而今年初,上级下达的扩大内需项目和资金比上年减少,导致支出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二是2009年下半年全州财政贯彻落实省财政“关于加快支出进度降低结余结转”的各项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支出进度,使今年“上年结转专款”支出比2009年减少6,812万元。9月以来,全州各级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快支出进度的要求,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及时拨付各项目资金,今年支出较上年增长18.9%,增支92,420万元。

4、收入形势好于上年

今年经济形势相对好于上年,主要是:德宏州委、州政府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同时,立足自身努力全面推进交通、水利、教育、城建、口岸、农业、林业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德宏的发展步伐,随着经济环境改善和各项重大工程建设的推进,全州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将首次超过10亿元,达到132,390亿元,增幅达34.6%。

5、支出压力持续加大,财政平衡依然艰难

今年,在国家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背景下,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给我州财政运转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风险。主要表现为全州财政为兑现历年刚性支出政策形成的暂付款或债务尚未消化,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第五批扩大内需建设项目、潞西至梁河二级公路建设、两校建设、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龙江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腾陇公路建设”等重点工作还要继续推进,而这些刚性需求,因财政极为困难,均无法纳入今年州县财政预算,全州财政部门在可用财力增长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必须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给予保障,给财政平稳运行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虽然今年全州财政收入形势相对好于上年,但财政收支矛盾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反而更加尖锐,财政平衡依然异常艰难。

6、州级财政承担了主要的全州性项目资金的筹集,运转更为艰难

自去年实施扩大内需、保增长、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和部分全州性重点工程开建以来,州级财政承担了更多的资金筹措任务,使州本级运转更为艰难。一方面,今年州级财政预算包含有6,702万元的超预期收入尚需努力争取实现,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中还必须筹措资金确保无法纳入预算的重点需求,特别是一些全州性重点工程或重大项目和工作,本应由州县两级财政共同筹集资金,但由于县级财政十分困难,无力筹措,而这些重点工程进度又不容拖延,因此,经州委、州政府研究决定,先由州财政统一以暂付款形势安排,再纳入州县两级以后年度财政预算逐年消化。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州各级财税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决策,强化农业稳基础,突出特色调结构,改革开放增活力,团结固边保稳定,改善民生建和谐,紧紧围绕以做大财政“蛋糕”为目标,以创新生财、聚财、理财为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组织收入,强化收入管理

今年,全州各级财税部门紧紧抓住机遇,密切配合,认真分析税源,努力开辟财源,积极挖掘税收潜力,大力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狠抓财政收入。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财税优惠政策,加强税收入库管理,强化征管手段,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有效堵塞“跑、冒、滴、漏”。稳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税收与非税收入做到应收尽收。预算执行中两手抓、两手硬,一手加强收入管理,一手强化支出监管,合理调度资金,严格执行预算,加强专项资金的跟踪监督,确保了全州干部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机构的正常运转。今年,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154万元,比上年增长26.74%,增收4,252万元;地税部门组织收入73,194万元,比上年增长37.95%,增收20,137万元;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39,042万元,比上年增长32.86%,增收9,656万元。

(二)财政支出平稳增长,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今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合理均衡安排支出,在确保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的同时,较好地保障了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利益和稳定大局的支出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全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70,845万元,比上年增长7.16%;公共安全支出完成49,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7.42%;教育支出完成88,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8.69%;科学技术支出2,346万元,比上年增长26.2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794万元,比上年下降25.80%;社会保障支出83,188万元,比上年下降2.42%;医疗卫生支出54,787万元,比上年增长27.20%;环境保护支出完成11,399万元,比上年下降13.20%,农林水事务支出109,677万元,比上年增长79.29%。有力地保障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的资金需要,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财政部门按照支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把财政支农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按“多予”、“放活”的原则,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全面落实“一折通”发放补贴政策,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奶牛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兑付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资金9,862万元;拨付交通工程项目资金11,875万元,主要加强了农村基层道路建设;拨付水利工程项目资金22,152万元;拨付扶贫资金9,186万元;拨付环境保护资金4,077万元;拨付城乡社区事务4,808万元等。州级财政也在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今年共安排支农资金4,101万元。

认真实施了2009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81个,总投资12,116万元,受益农户4.17万户17.65万人,有力地改善了全州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完成了今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83个项目的申报和部门审批工作,项目涉及全州47个乡镇、304年自然村、81,510户、365,781人,资金投资概算总额10,368万元,目前批复立项实施的283个项目已竣工完成110个。

(四)认真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惠民工程

积极做好家电下乡工作,自去年3月至今年,全州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下产品53,279台,销售金额10,747万元。发放补贴50,308台,金额12,917万元。销售汽车摩托车37,507台,销售金额340,967万元,发放补贴金额3,494万元。通过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这一民心工程,扩大了农村消费,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为我州更好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扶持企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认真做好中央、省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加大与上级财政及各部门沟通协调和工作汇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今年共完成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型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走出去战略发展专项资金、担保机构贷款项目等16个135户企业的项目申报工作,共有80多家企业获得近5000万元扶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增强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基础,服务于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

2.管好用好财政部安排和省级配套的境外某粟替代种植专项资金。继续支持企业到境外开展某粟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努力推动某粟替代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发挥替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带动效应,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毒品的蔓延。目前到位的中央境外某粟替代种植发展项目前期费用补助和贷款贴息402.9万元。

(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德宏州今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结合德宏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治理项目按统筹规划、综合开发、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集中连片、持续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不断创新机制的要求,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并大力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和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项目,突出德宏特色和重点,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是认真做好上年度结转项目工程,共完成总投资8,603万元,其中:土地治理投入6,719万元,主要是改造中低产田3.64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1,575万元,主要完成了XX市3万吨遮放贡米加工扩建、XX县1万亩澳洲坚果种植新建、XX县1000吨茶叶加工扩建3个财政补助项目和XX市综合农贸市场、XX市傣香米加工2个银行贷款中央财政贴息项目。二是认真做好今年度项目实施的州级检查和省级验收工作。三是完成了今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开工建设。今年度全州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总投资11,44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198万元、自筹资金3,078万元、水利部门配套资金165万元。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投资8,068万元,治理面积7.83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投资2,573万元,实施财政补助项目5个、先建后补项目2个、银行贷款中央财政贴息项目5个。

(七)关注民生,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今年,财政部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关注民生,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共拨付社会保障财政专项经费71,920万元。社会保障财政专户支出70,969万元,其中就业再就业补助1,88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0,815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98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490万元、城市贫困医疗救助247.6万元、农村贫困医疗救助1,34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1,350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41万元。

(八)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

今年,州财政局政府采购工作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不断加大规范采购力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全年共实现政府采购金额30,4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节约资金4,625万元,节约率为13%。其中:采购中心采购7,908万元,单位自行采购2,384万元;中介机构采购1,411万元,芒市5,993万元,梁河1,357万元,盈江2,944万元,陇川3,364万元,瑞丽4,967万元,畹町100万元。通过实施政府采购,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了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利益、有力地治理商业贿赂和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政府采购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九)加强财政监督检查与会计培训工作

积极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今年,财政部门积极对财政资金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管和检查,各科室及各相关部门也以此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完善、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形成各个环节、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切实保障了资金的快速、高效、安全运行。

加强会计工作,一是认真开展《会计法》、《云南省会计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会计人员是否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规范了全州会计工作,严肃了法纪法规,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使会计人员真正能够做到持证上岗、规范了会计工作。二是圆满完成了今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及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试工作。三是加强会计后续教育工作。为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整体提高我州会计人员业务技能。

(十)积极筹措资金,促进全州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顺利开展

积极向省厅争取资金,确保州委州政府的重点工程顺利完成和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今年,我局积极向省厅反映我州经济运行中的实际困难,得到了省厅的大力支持,全年省厅共调入预算资金576,324万元,其中:拨入预算资金521,494万元,社保资金8,982万元,预抵税收返还16,233万元,其它资金29,615万元。不仅保证了我州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费的发放及机构的正常运转,还将未能纳入本年预算的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州重点工程建设潞梁二级公路、两校建设、腾陇公路等重点支出采取预拨方式拨付,预拨资金155,413万元。共划拨各县市资金391,533万元,其中芒市100,633万元、XX县57,699万元、XX县84,626万元、XX县83,927万元、XX市54,288万元、畹町开发区10,360万元。

(十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今年,我州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一是认真做好国有资产处置工作。及时组织土地、房屋中介机构对将处置的国有资产进行了测绘、评估,同时将拍卖基价报政府。积极与宏康投资公司配合开展国有资产注入工作。二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的整合、处置、报损等均严格审核,经审核无误后按相关程序办理。今年共批复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废、报损、划拨处置37户,资金2,421万元。

(十二)加快财政改革

改革仍是财政工作的主旋律,是推动财政管理向更新更深层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今年我们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透明理财的要求,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推动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治化,主要实施了以下改革:

一是继续改进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编制今年部门预算的重点是利用软件信息化的优势,加强州级项目库建设,细化项目支出信息,在录入项目信息后,尝试滚动管理,为今后编制项目预算打下基础。不断总结几年来部门预算软件运用取得的经验,分析存的问题,与软件公司沟通联系,改进和完善预算信息系统,为今后的预算编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继续推进收支脱钩改革,完善制度促进增收节支。在前两年实施增收节支以奖代补管理改革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今年州级预算单位增收节支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在2008年预算支出“定员定额,增收节支,以奖代补”考核奖惩办法的基础上,坚持非税收入“收支脱钩”,完善非税收入增收节支激励机制,调动预算单位节支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资金拨付管理。为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州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公开、透明的安排州级财政预算支出,合理推进预算支出进度,做好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评,研究制定了《德宏州财政局今年州级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公开透明的制定预算内各类资金的审批权限、拨付程序、管理办法。为规范预算支出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继续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08〕69号文) 精神,从2009起年在全州范围全面实施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去年邀请昆明智合力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全州乡镇财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各县市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软件运用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于6月份在XX市组织实施了新版全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综合软件的试点运用,7、8月收集整理全州各县市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后推广运用。

五是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通知》,加快我州公务卡结算制度推行,确保公务卡改革的顺利推进,德宏州财政局根据《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州推行〈德宏州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行公务卡结算工作的补充通知》要求,认真实施全州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工作。全州共办理公务卡16,725张,公务卡办理面达44.24%,其中州级4,479张办理面达77.49%,各县市办理12,246张,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

(十三)抓好禁毒防艾和综治共建工作

一是加大“禁毒防艾”经费保障力度。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云南禁毒和防艾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云南省禁毒人民战争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为实现德宏州禁毒人民战争确定的工作目标,州级财政大力筹措资金,根据年初财政预算安排,做好禁毒专项资金的分配与管理工作,有力地支持全州禁防工作。二是加大我局挂钩点禁毒防艾的宣传力度,工作队长期驻扎在挂钩点进行禁毒防艾宣传,开展了“六·一”禁防宣传,“6·26”禁毒日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共召开会议136场次,参会7502人次,共举行“禁防”文体活动5次,参加人员1874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画册、挂历5089份,入户宣传1567户次,制作永久性宣传栏(牌)10块,工作制度牌,动态管理版5块,墙壁式标语52条,为我单位与挂钩点的综治共建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挂钩点的禁毒防艾宣传率、入户率和知晓率均达100%,目前该村禁毒防艾已深入人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抓好综治共建工作,签订保证书、责任书,配合村“两委”组建护村队,搞好各项共建工作,推动了创建“平安村寨”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挂钩点新农村建设。完成芒烘、芒允、户拉相共524户的沼气建设;投资242万元实施芒掌村民小组道路硬化;投资1168万元正在实施芒掌村民小组121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和党员活动室建设。另外,还投资80多万元正在建设年产出10万元只肉鸡饲养项目,投资55万元建设占地7亩的无公害蔬菜大棚;投资178万元,建设3500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基地。有力地改善了该村的村容村貌,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十四)搞好全局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理财水平

今年,我们认真按照州委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感恩思进”主题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理财水平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认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开展财政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种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财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财政干部队伍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爱岗敬业,财政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良好。

2.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搞好文秘、宣传、档案工作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激发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搞好文秘、宣传、档案工作:一是及时做好文件的收发,提高文件传阅速度,并及时处理各种文稿,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及各科室及时撰写各种材料,并打印成文及时报送办理,保证了文件的时效性;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今年共撰写《德宏财政信息》296期,并及时向州委、州政府及省厅报送,积极向《德宏团结报》和德宏电视台投稿。全年共在德宏州人民政府公81篇,《德宏团结报》刊发63篇,《云南经济日报》刊发23篇,《云南科技报》刊发45篇,德宏电视台新闻报道5次,《云南财会》刊发13篇。加大了我州财政工作的对外宣传力度,增强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做好机关档案整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德宏州财政局《车辆管理制度》、《住宿区管理制度》、《科室职能》、《个人岗位职责》、《内部量化考核办法》等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干部职工行为。

3.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年初根据签订的各种责任书,结合财政自身实际与各科室签订了责任书,由局长亲自抓,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形成层层抓落实。一年来,全局精神面貌良好,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局干部职工无一人吸毒,无一人参加各种非法组织,无刑事案件发生。领导干部讲正气、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发生,从而促进了局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

4.认真抓好老干工作:积极开展老干活动,努力为老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如工会活动、健身活动、参观考察,定期体检等。使老干部们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5.积极搞好车辆管理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执行《车辆管理暂行规定》,实行出车登记、办公室统一派车的管理办法,不分领导级别,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使车辆服务于全局的工作,杜绝了公车私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机关干部公务正常用车。加强车辆的燃料及维修管理,燃料实行定点加油,维修实行修前报告审批,最后由财务人员与加油站和修理厂结账。

6.积极搞好“平安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了“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社会治安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二是积极组织学习州上有关综合治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具体安排布置了我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根据德宏州财政局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德宏州财政局“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与各科室进行签订,层层抓落实;三是认真组织检查,对全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要求财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远离毒品,若有人介入,绝不姑息,坚决处理。通过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使我局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和增强,一年来无一人参加任何非法组织活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小,糖税作为支柱税源,年度减收绝对数大,财政增收空间有限,绝对数额小。

2.财政自给率低,财政供给范围过宽,供养人员增长较快,刚性支出大,供需矛盾突出,财政预算平衡压力不断加大。

3.一些改革政策及管理措施的执行落实不够到位,改革阻力大。主要是一些部门单位领导认识不高,只考虑自己的局部利益,未按规定要求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工作,致使改革措施执行困难,政策落实不到位,财政部门工作压力大。

4.财政干部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四、明年工作要点

(一)更新观念,科学发展,不断创新财政发展思路

明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调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政策调控,努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协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调控职能,集思广义,创新财政发展思路,努力推进全州经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

(二)强化收支管理措施,确保收支任务完成

1.积极配合两税组织收入,确保完成州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任务。

2.培植税源,壮大财源,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积极向上请示汇报,反映德宏的困难,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3.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积极盘活、整合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国有资源使用效益,使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

4.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狠抓节支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1.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基础教育正常经费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妥善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努力保障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支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围绕国家有关增值税转型改革、边贸税收政策调整、预算管理改革等宏观政策方向,及时跟踪分析国家政策调整对我州财政的影响,为州委、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3.做好政府债务化解工作。

4.加强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抓好内部量化考核工作,加强财政内部管理

(五)积极加强老干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六)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德宏“黄金口岸”建设的相关工作

明年财政工作十分艰巨,全州财政减收增支因素仍然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要实现全年的财政工作目标困难重重。但我们坚信有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在省财政厅的帮助指导下,全州各级各部门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密切联系、勤俭节约的精神和作风,不断探讨解决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新方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增收节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将会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