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建设“六个浙江”,这为今后五年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下是读趣百科范文网整理的2篇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最新学习体会,欢迎阅读。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最新学习体会【1】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建设“六个浙江”,这为今后五年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具体体现,也是浙江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确定的新的行动目标。整个目标既保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描绘的宏伟蓝图相一致,又充分体现浙江发展的基础和特点;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标准;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稳中求进,从而为浙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的关键节点上标注了历史方位、确定了发展方向、明确了责任担当。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这一发展目标,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五大鲜明特点。

充分反映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责任担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已进入关键的“下半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把握浙江发展大趋势、大变革、大逻辑,顺应全省人民的新期待,明确提出“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的奋斗目标,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篇章,完全符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这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坚决态度,也是浙江为全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作出的庄严承诺,真实反映了全省人民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的责任担当。

深刻体现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要求和期望的坚强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寄予很高期望。2017年来浙江考察时,明确赋予我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希望我省“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牢记总书记教诲,提出“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作为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彰显了浙江不辜负总书记要求期望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浙江不仅要确保如期实现,而且要确保高水平实现,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高水平至少包括要求高标准、内涵高质量和组织高效率。

关于经济发展,报告不仅提出了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模要求,更是明确强调要把富民和强省相统一,突出高质量高效益,并对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区域协调性全面增强提出了要求。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报告明确要求确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并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反映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建设的高标准。

总体上看,“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不仅丰富完善了省域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求,而且也蕴含了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体现了浙江在“永无止境”“要谋新篇”上的政治自觉。

完整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面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对浙江而言,无论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都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但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富民强省一直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浙江发展的重要秘诀。正是因为历届省委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为浙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无论是“两个高水平”还是“六个浙江”,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坚持富民强省,落脚点都是使全省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安定。

报告不仅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作为重要目标,提出要使人民群众普遍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而且还把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党群关系等作为目标的重要内容。

报告强调,要使财富分配更加均衡,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收入平均增幅,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以内,同时还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设要求,都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目标的连续性

早在2002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就作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围绕如何加快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实施“八八战略”,提出并推动建设“平安浙江”“绿色浙江”“法治浙江”,逐步形成以党建为统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描绘了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此后,历届省委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持续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奋斗目标,就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即坚定不移坚持“八八战略”作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探索创新实践载体,推进“八八战略”深化细化具体化。

“六个浙江”中的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是历届省委提出并持续推进建设的,今后五年将在丰富内涵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并继续推进;而富强浙江、文化浙江、清廉浙江是新提出来的,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新载体。整个目标既保持了连续性,又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了丰富延伸,完全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符合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总体部署,顺应了全省人民的期盼。

奋斗目标既积极也稳妥,从现有发展基础看完全有条件实现

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XX年浙江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x%。2017年我省人均GDP已达到x美元,也已接近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收入划分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据此推算,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完全能够如期实现的。

从具体指标看,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x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对应的年均增速分别只要在x%、x%、x%和x%以上,报告提出的这些定量目标就能够实现。

而从过去五年发展态势看,我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现年均增长x%和x%;同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今后五年,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应该说,实现上述目标是有把握的,而且还留有一定余地。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胜利在望,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任重道远,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外部诸多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难题与我省转型发展矛盾相互交织,发展形势错综复杂,更加要求我们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全省上下要围绕党代会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分析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半程”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四个强省”为路径,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深入发掘潜在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并转化为新的优势,支撑“两个高水平”和“六个浙江”建设。具体就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抓紧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重构体制机制优势,依靠改革强省;以产业创新为主战场,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培育发展新动能,依靠创新强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提升开放格局和水平,依靠开放强省;以高教强省战略为依托,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人才举措,优化集聚战略资源,依靠人才强省。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最新学习体会【2】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客观、精练地总结了五年来我省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提出了“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目标,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今后五年“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法治浙江建设是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大法治”,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客观、精练地总结了五年来我省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提出了“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目标,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今后五年“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报告对法治建设蓝图的描绘,精准务实,催人奋进,令人期待,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浙江”正在到来。对报告中有关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内容精神,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

报告提出了统筹推进富强、法治、文化、平安、美丽、清廉“六个浙江”建设,分别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从这一基本逻辑可以看出来,报告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这样一个定位,切中肯綮,立意更高,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法治和政治文明的关系,更加精准地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与习近平同志开创法治浙江建设事业的“初心”高度吻合。2006年2月6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社会是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法治为党的执政提供基本方式,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制度之源。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法治浙江建设的目标、价值导向和任务措施。

作为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法治浙江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深化和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11年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提出“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目标,而今,在法治浙江建设中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进一步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进一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为浙江政治建设领域的总龙头,要求我们在法治浙江建设中,时刻注重体制机制的优势发挥。法治建设的重点是创制“良法美制”,增强制度供给。深化和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就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把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总结、固化、发挥、创新、提升,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良法美制”,从而引领发展。在当下,尤其是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活力,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法治浙江建设是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大法治”

正是因为将法治浙江建设定位在“浙江政治建设领域总龙头”的层次上,所以报告全文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均是基于治国理政基本方式这样一个宏大格局下的“大法治”。无论是总结过去五年的成就,还是展望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报告均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格局中展开,而不仅限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十六字方针。

以目标任务部分为例,报告将“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积极用好统一战线法宝画出最大同心圆”作为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法治浙江建设水平的四大主要任务,深刻体现了对“大法治”的理解。这一点,也与11年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提出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法治社会”目标一脉相承、精神契合。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加强和改善党对zd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好zd战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落实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落实人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具有三个层次的丰富内涵:一是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生动实践;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三是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良性互动。

深化法治浙江建设,需要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称为法治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区别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老十六字方针”,体现了法治建设的时代内涵。按照这一时代内涵,需要进一步发挥人大的立法主导作用,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应;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措施,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

报告在描述目标任务时,对法治浙江的核心要求是“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从这一目标出发,结合法治建设的基本功能,可以说,法治浙江建设是其他五个浙江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法治建设所提供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环境,可以丰富和扩大富强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的“制度性基础设施”和制度成果,从而保障和引领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报告通篇反映了将法治作为各项事业保障力量的指导思想。在推进富强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深入实施“三改一拆”、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坚决打击金融违法行为等聚焦于“严格执法”的举措,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无法治便无市场,要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富强的浙江,就少不了法治的引领和保障。在推进文化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法律保障,体现了法治对文化建设的浸润和滋养。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强调的严厉打击社会治安领域各类犯罪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等,突出了法治保平安的功能。在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方面,报告在生态文明领域强调的各项机制建构,均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技术的支撑。在推进清廉浙江建设方面,报告所提出的“省级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形成”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向每个党支部和每名党员覆盖”具有基础性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总之,推进法治浙江建设,既要让老百姓的公平正义“获得感”得到持续增强,又要为各领域的工作提供法治化的保障。

深入贯彻党代会精神,努力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我们要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一是进一步增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自信。11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开创了法治浙江事业;11年来,历届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体现了浙江的历史新方位,也进一步彰显了制度自信。坚定和增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自信,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法治化,尤其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同时,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是全面实施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向纵深发展。法治浙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从地方立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从执法公正严明到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体系十分庞大,需要全面推进。与此同时,也需要在重点领域予以攻关突破。例如,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前只剩下两年多的时间,就需要我们抓重点、抓攻关,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报告中明确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列为奋斗目标,体现了重点领域攻坚突破的导向。

三是先行先试,加快建立法治浙江建设评价体系。相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在法治领域尚未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这成为制约法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基于浙江所处的历史新方位,我们要尽快先行探索制定法治浙江建设评价体系,为法治浙江乃至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坐标轴、度量衡。

四是整合发挥智库作用,加强法治浙江建设的理论支撑。报告提出,建设一批专业化高水平新型智库,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在建设法治浙江的进程中,新型、高端智库的作用同样不能缺席、缺位,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党校、社科院、高校、各级法学会等研究机构中的资源,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用深厚的智力成果支撑法治浙江建设的理论基础,以有效的决策咨询投身法治浙江建设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