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战略部署,其成功实践极大丰富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两者有着天然的内在统一性。以下是读趣百科范文网整理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八八战略”理论研讨会个人发言材料,欢迎阅读参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八八战略”理论研讨会个人发言材料1:

200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代表省委在总结浙江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八八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和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引,是习近平同志主持浙江工作期间留下的极其宝贵的战略思想和精神财富。

理论来自于实践。“八八战略”是立足时代、高瞻远瞩的战略决断。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浙江时指出,他在浙江工作时,省委就提出了“八八战略”,这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八个优势”是对浙江改革发展的生动具体实践的高度凝练,“八项举措”是引领浙江改革发展向更高更新目标迈进的战略指向。

“八八战略”是落实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要求的战略部署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时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中央殷切期望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肩负历史重任,习近平同志带领省委一班人,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敢于担当,勇于探索区域发展的新道路、新方式,奋力推进“八八战略”的新部署、新实践。“八八战略”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科学执政的智慧理念,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浙江素材和浙江经验。

“八八战略”是对世情国情的深刻洞察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加速产业转移和布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中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放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机遇。因此,中央作出科学研判,认为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又面临着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克服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化解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面临的风险,应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挑战等一系列考验。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八八战略”坚持全球站位和世界眼光,强调进一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推进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体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局意识、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八八战略”是对浙江省情的全面把握

改革开放为浙江提升发展积累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新世纪初的浙江已迈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浙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腾飞期、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各项改革的攻坚期、开放水平的提升期、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既遇到资源短缺等“先天的不足”的制约,也遇到发展方式粗放、环境制约等“成长的烦恼”。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快速减弱,新的矛盾和问题在不断显现。

习近平同志以战略思维谋划新发展,力求跳出浙江看浙江,抓住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利用“倒逼机制”,在努力改善要素资源供给的同时,痛下决心,苦练内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集约利用,特色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全面进步。“八八战略”是对浙江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继承创新。它更加注重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切实弥补原有的劣势的同时着力打造新的优势,奋力推进浙江的新一轮改革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八八战略”理论研讨会个人发言材料2: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省委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抓手,秉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建设,胜利完成各项任务,向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两富”“两美”浙江迈进。

 敢为人先,砥砺前行

创新发展:浙江推进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动力。“三改一拆”为浙江发展赢得先机,为浙江改革腾出空间。“五水共治”是倒逼转型的突破口,是加快走发展新路的重要一步。“浙商回归”为我省转型升级组合拳不断注入“源动力”,成为我省再谋新篇的“强引擎”。

协调发展:浙江补齐短板、提升发展整体效能的重要保证。补短板是“八八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力点。省委从全省大局高度出发,决定着重补齐的“六块短板”,体现了省委的责任担当,更体现了省委着眼未来的高瞻远瞩。

绿色发展:浙江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美丽浙江”的必由之路。10多年来,浙江坚持“两山”理论不动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了“两山”理论的坚定实践者和极大受益者。在中央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全篇,“两山”理论在华夏大地上已开花结果。

开放发展:浙江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浙江的发展一直呈现“两头在外的形态”和“走出去,引进来”的姿态。2017年浙江省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居广东、江苏之后,列全国第三位。

共享发展:浙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集中体现。推进共享发展,深化“平安浙江”,夯实执政之基、发展之本、治理之路,打造平安中国的先行样本。推进共享发展,探索“法治浙江”,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树立法治中国建设的地方成功范例。

乘风破浪,不忘初心

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示了浙江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的鲜活样本。

在浙江,“创业创新”基因由来已久,蕴含在浙江人的生命之中。“两创”引导下的宏伟实践,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经验。如今,以知识、技术和智慧重装出发,强势引领浙江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升级,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与蓬勃的生机。

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大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先后批准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杭州“先行先试”建设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好这“六大国家战略举措”,事关发展大局。

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机遇,浙江响应号召、迅速行动,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立足浙江特色优势,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把转型升级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高层次、高水平上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