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普”知识问答

1、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此次农业普查,农业普查获取的资料既是对“十二五”时期“三农”发展成果的检验,又作为“十三五”规划开启的基础,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农业普查涉及全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覆盖70多万调查对象,21.5万户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动员4300多名普查人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展农业普查,不但可以全面摸清我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制约因素,而且有利于找准我县的重点和着力点,及时调整、完善适合桂阳县情的农业农村政策。

2、“三农普”的普查内容和对象范围是什么?

“三农普”内容设定为: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居民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等。

“三农普”的对象为:一是所有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二是所有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三是所有农业经营单位;四是所有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的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3.“三农普”工作怎样进行时间安排?

“三农普”从2015年开始筹备,到2018年结束,大约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普查的时点标准是2016年12月31日,时期标准是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普查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普查准备阶段,国家要求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在2016年四季度以前完成。第二阶段是现场登记阶段,从2016年10月开始到2017年5月为农业普查的现场调查登记工作阶段。第三阶段是数据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阶段,从现场调查结束到2017年12月底基本完成。第四阶段是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从数据处理结束后到2018年12月底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