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公务员考试书目和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映入眼帘的时候,套路成为广大考生病急乱投医的法宝,于是出现了模板化、僵硬化的答题。在此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1、慎用沟通。许多考生但凡遇到人际之间的矛盾或者尴尬。最常用的即是沟通。殊不知适时适事的沟通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比如你和另外一个科室的科长有过节,他和你关系很不好,后来这个科长被调到你们科室成为了你的领导,他对你很冷淡,你怎么办?,如果你直接沟通显然效果甚微,如果你邀请单位德高望重且和科长关系要好的老同志做中间人,把科长约出来,当着这位老同志的面向科长道歉,沟通效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建议考生在使用 沟通这个词或者表达这个意思时,可以用交流意见、交换看法、请求指教、寻求帮助、切磋等词汇代替,体现个性化。。

2、慎用反思。在作答考察应变能力的情境性问题的时候,许多考生尤为擅长用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反思,就造成盲目反思现象。站在考官的角度上,听多了就是一种假,落下审题不严的嫌疑。比如领导让你和一位同事一起到某企业进行税务稽核,到了企业之后,企业方却不理解,不配合你们的工作,甚至驱赶你们。同事想回去寻求领导帮助,请问你怎么办?,显然考生做好对同事的劝解以及按照程序原则处理问题即可,盲目自省就显得多余。

3、慎用汇报。在作答考察考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题目中考生最擅长的就是事后总结汇报,而不管题目中的主体你是负责人还是只是工作开展的一部分,考生们似乎都已形成不约而同的约定。这样的做法一方面答题显示不出亮点,影响得分;另外一方面让考官有种被培训的感觉,降低整体印象。所以考生在题目涉及到需要给予上级领导汇报的,可以以文件报告、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整理汇总,凸显重点内容,并辅以问题解决方案汇报给领导。如不需要,则做好文件的归档以及防止类似问题重现的自我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