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精神

——北大医院分娩镇痛学习感想

孙丙亮

作为一个来自二级医院的进修医学专用医生,我很荣幸参与了北大医院医学专用科开展的分娩镇痛工作。

在开始独立值班之前,虽然通过理论学习我对分娩镇痛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我所在的医院并没有开展这项业务,一想到要独立完成工作,心里难免有些许的忐忑。入科第一天,住院总医师徐婧就为我们作了入科培训。她还给我们每个人都微信分享了一个PPT文件,图文并茂地解释了进行分娩镇痛时,应当做到的,需要注意的,以及力求避免的各项事宜。由于我马上就需要独立进行分娩镇痛工作,值班的武海崟大夫当天就带我熟悉了产房的结构和配置,并带我进行了一次实际操作。北大医学专用人的业务素养、带教能力以及对细节的把握,也从这一传一带中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当我真正身处在这样一个对细节要求近乎严苛的环境之中 时,才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我本身性格是很随意的,过去对于消毒、局麻、入针的角度与间隙、虹吸实验的进行、硬膜外导管置入的深度、注药过程的操作、导管的固定、自控泵的机械检查之类的问题总是感觉差不多就行了。而在北大医院的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态度。

每一次进入分娩室,产妇都会在痛苦的呻吟,有的低声哭泣,有的大声叫喊,一个个面色苍白,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你,她们看到你会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欣喜(这不是病句)。但是我仍会先查阅病历,确定产妇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无异常,没有其他椎管内医学专用的禁忌症,然后和产妇交代我的操作会有哪些好处,哪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哪些潜在的风险,并要求产妇签字。这个过程中,产妇的情绪往往是不高的,回答我的问题的时候会用尽量短的语言,会让我有一种她懒得理你的感觉。通过沟通我了解到产妇了解分娩镇痛的途径大概有以下几种:产科建立的妈妈群,有经验的朋友同事推荐,自己上网搜索,进入产房后看见病友做了自己也想做,以及助产士推荐。当镇痛作用开始起效了之后(大概7-15分钟),产妇会很愿意和我交流了,普遍会和我说一些感谢的话,夸张的会说你是恩人啊,救星之类的。表情也会轻松下来,情绪也就好了。这时候做一些疼痛相关的评分会很配合,而且有90%以上的产妇疼痛NRS评分会从9-10分降到3分以下。我做的98例分娩镇痛中,发生下肢麻木的有9例,但没有一例对肌力有影响,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分。

4个月时间很快过去,即将离开离开之际,在曲元老师指导下,关于分娩镇痛,又在进行许多新的工作:录制分娩镇痛的最新规范化教学视频,摸索脉冲泵的应用办法,研究对第二产程进行镇痛……林林总总,点点滴滴,我有话语万千,竟不知从何说起。唯有深深祝愿,愿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工作顺利,研究有成,把北大医学专用人的文化传承后进,用以造福广大的产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