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圈被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包围,我赶紧拨通了父母的电话,好久,那边才接通:“是闺女啊,我手机是不是坏了,怎么老接不到你的电话?”我心头一酸,才想起好久没有给爸爸妈妈通话了。

不懂事的我一直认为父母根本不爱我,我只是他们甩不掉的包袱,我从小做梦都想离开家,离开他们。直到我第一次离家去百公里外的市重点中学读高中,妈妈送我到车站,透过车窗,我看到一向坚强的妈妈眼里噙满了泪花。那一刻起,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是爱我的,他们奔忙于繁重的生活中,无暇顾及我的感受。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不再觉得自己是他们的包袱,我是他们的孩子。每次回家父母都将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留给我,临行前会将我的大包小包装得满满当当的。

今年妈妈过六十六岁大寿,我通过《齐鲁晚报》刊登了我和妈妈的合影,给妈妈写了人生的第一封信,大字不识的妈妈反复看着照片和黑色的字符,逢人就夸:“我上报纸了,闺女送的礼物。”幸福得像个小孩。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趁父母健在,放下手中的忙碌,每天和父母煲煲电话粥,听听他们的唠叨,利用假期多陪陪他们,看看岁月刻在他们脸上的皱纹,让子女的爱不缺席他们的衰老。记得龙应台在《目送》中说:“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而对于父母,我要做的是必须去追,他们为子女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如今风烛残年,我们要做的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