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管理与被管理,市容与繁荣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有时还很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走依法管理与亲民管理相互结合的新路子, 促进城管事业新发展。
一、要确立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
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就是适应城市前进发展的步伐,时刻更换观念,防止因循守旧,结合区域实际,有所超前,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1、以服务城市发展为中心。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牢固树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生产力、抓经济发展”的观念,立足增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放大城市功能,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管理城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面对弱势群体摆摊谋生问题,必须要考虑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一味强调取缔、清理,要根据经营者销售物品的种类、销售时间的长短以及路段人流物流量的多少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市容与繁荣、脸皮与肚皮的协调统 一。面对日益增多的人流物流,要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宗旨,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人口情况等因素,适时在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及人员配置上进行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同步发展。
二、要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
要真正实现 “全面覆盖、长效管理”的目标,必须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达到标本兼治。
1、建立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城市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多管齐下;要赋予城市管理部门市容管理的指导权和监督权;要有效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形成全全社会共同承担市容环卫管理责任的合力;要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发挥街办、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形成常抓不懈的良性管理局面。
2、建立刚柔并济、管教结合的执法机制。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帮助的观念,通过“前置管理”、“阳光执法”、“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低限处罚”等柔性的执法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同时,绝不能降低管理标准、淡化法律的严肃性。对于少部分善于“钻空子”、只图私利、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不法分子,绝不能讲情面,否则,就会为少部分人的私利而侵犯大多数人的利益。
三、要提高科学管理城市的水平。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执法成效,更是矛盾激化与钝化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在探索市民文明意识的培养、队伍素质的优化、执法手段的改善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1、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一是要讲究语言执法艺术。语言接触是执法活动的第一接触,更是同当事人进行沟通、取得当事人理解配合和获得周围市民支持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的文明用语,可以增进与相对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要切忌使用有伤当事人自尊和感情的语言,要和风细雨、有理有节地进行教育引导,化解执法矛盾。二是要讲究行为执法艺术。冷静的态度、耐心的听讲、细致的分析,是避免矛盾激化、保证执法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方法,要善于从当事人的争辩、陈述中分析当事人的心理想法,进而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处理,或者情感感化,或者说理教育,或者依法强制处理。三是要公平公正办案。在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对各类违法行为的裁量要把握适当,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注意尺度的把握,要牢牢掌握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必须得到改正这一原则,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果断作出处理,以保证执法效果的实现,在执法活动中忌滥用权力,忌随意处罚。
2、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每个人都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市民卫生习惯、文明意识、法制观念的高低直接决定城市管理方式、水平和成效,所以必须在提高市民城管意识上狠下力气。一是要在环境中陶冶。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二是要在宣传中营造。广泛开展城市管理宣传,以强大的宣传攻势,使人们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三是要在约束中强化。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不文明行为和违章行为,使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习惯和行为得以规范、巩固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