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接触了《水煮三国》这部睿智、幽默、另类的管理“趣着”。,先是一口气读完,读完后,感触颇深,所以又从头开始,细细的把每一章每一节,静静的品味了一遍。我不由得佩服作者成君忆的知识的渊博,语言的幽默,其融三国智慧与管理精义于一体,对于现代管理学的精辟的诠释,实在让人拍案叫绝。正如作者将当前的经济市场的公司分为三类,无论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还是固守一块市场,伺机扩张的中小型公司,或是白手起家,迅速崛起的新兴企业,当今商场真的如同三国时代,各类公司都可以独辟蹊径,称雄称霸。成功的路有许多条,哪个成功的管理者没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管理心得呢?只要运用的是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策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起点,不同的途径,都可以成功。成功关键在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策略。

一、“木桶”理论的延伸比较经典“木桶”理论在此书中也有提到,并且对于理论的深度也给予了延伸。作者认为公司这只木桶能装水的多少并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每块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领导不仅是自己才识出众,还要能够创建一个团结、高效的团队,不能够如同《老母鸡的烦恼》中的刘备,事必躬亲,能知人,却不善任。每块木板的长度都很长,所有的木板如果没有被很好的箍到一起,木桶就不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所以管理者不仅要能够与员工团结到一处,还要会真正使用第十一种胡萝卜--“授权”,来充分发挥每块木板的作用。当然,这需要管理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为下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不是自己亲自得到而耿耿于怀;“风物长宜放眼量”,总有管理者错误的以为授权会消弱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相反,如果自己的下属能够取得更多的成绩,这恰恰说明了自己的团队很优秀,也证明了这个团队的领导者的优秀;“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总是低估下属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做的最好;“谋事在人”,不要因为怕局面出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形,而不能够给予下属充分施展发挥的空间。当然,之前提到的授权不是让管理者放弃自己的权力,而是通过授权让管理者的权力更具效能。身为管理者不能“给出了胡萝卜,也扔掉了大棒”。最后,借鉴陈登的那段总结陈词:“面对管理活动的日益纷繁芜杂,您一定要学会授权。只有那样,您才能避免琐事缠身,并且可以通过创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及时有效地完成公司的生产经营任务。”

二、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的延伸以及胡萝卜的思考正如《管理是一种控制性的》中所说,管理学不仅能够创建一种让顾客满意的企业机制,还要创建一种让员工满意的企业机制,因为只有员工满意,然后才有顾客满意。很多管理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真正”的把员工当作了“自家人”,遇事总是过于简单的考虑到了企业的利益,忽视了员工的利益,而往往,员工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同时,反而会更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认为人有五种层次的需要的层次需求论,受到了作者的肯定,并延伸到了员工们的需求等级,我认为很值得人深思。“第一,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不能继续充当激励工具;”如果不是因人而异,因企业而异的奖励,往往不能够充分的激发员工寻求进取的欲望。所以,通观每个企业,为了使每个员工都能够“以厂为家”,都制定了许多的绩效奖惩措施:计件工资、奖金、员工持股计划……等等,每个管理者也都有很多的有效手段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表扬、奖励、给予培训进修的机会、晋职的许诺……等等,但是许多企业和管理者都只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二,人的需要按重要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形成层次性的结构。”这与兔王所遇到难题雷同。发现了有消极怠工的事情发生后,自然而然想到了奖励的必要性,随意的奖励自然收到的是大家的不满,随后,过分的奖励又使得胡萝卜失去了作用,所以说绩效奖惩也需要艺术。“第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每一位员工在潜意识中,都会给予一个满意度的评价,企业如果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员工充分获得学习的机会、创业的机会、发展的机会,那么员工的满意度就会加强,员工才会更为积极主动的考虑企业的利益。作者评说中提到的一段话比较经典:“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的献身精神,关键问题在于能否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的职业生涯。”员工真正的工作激情并非来仅仅自于金钱,更多使来自于对工作的喜爱,对公司的热爱,每个员工都希望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因此而有所发展。所以说,胡萝卜有许多种,“管理者也需要一些胡萝卜来营造一种积极的团队文化,包括那些不花钱的胡萝卜” 。这其中总会有管理者和员工所需要的,关键在于对于使用者和接受者是不是都是很适合。

三、《袁绍的管理学手记》和《刘备的菜市场理论》的思考袁绍的管理方法可谓是缤纷庑杂,花样繁陈,令人砸舌。无论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有许多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但是他的这些管理方法却导致了许攸的“智士不为暗主谋”,改投曹操。旁观者简单一看就明白袁绍喜欢马屁精的做法十分不对,但事实上,忠言逆耳,不是每个管理者的每件事都能够听得相反的意见,当前的很多企业还有马屁精的生存空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以,“在一个昏庸的主管周围,不可能留住高洁的人才” 。“当一位新人进入公司,经过试用期,他要么被拒绝,要么被同化。于是你会发现,每一个公司都是一群气味相投的人的公司” 。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不是有利于人才的施展,那么这个人才最终只有两条路:要么离开,要么被同化。相信这两个结果都不是每个管理者所希望见到的,由此可知企业文化对公司的重要性。有了高素质的管理者和追求进取的员工,企业有了“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还不够,企业还需要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因为企业如同一个大型的、有许多精密零件的机器,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每个零部件、甚至是小到一个螺钉的性能,这样企业才能够正常运转,并且性能被提至最高。公司需要珍视每一名员工,以人文关怀营造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使得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细想之下,每个管理者在做公司管理时,几乎都用到了用罚款的形式克扣员工的工资的情形,同样的道理,员工也会用假装勤奋的办法,向企业缺斤少两、以劣充优。我感觉,作者成君忆的这种买菜、卖菜的理论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比喻十分形象。而且,实际工作中,虽然我们会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前面提到的袁绍的“马屁精”错误,但是却难免使用吕布的没有“以人为本”、生硬、粗暴的管理方式。所以,每个管理者都要深思,自己在管理中是不是忽略了员工的情感,将劳资关系就变成了买卖关系,使得员工和企业之间变成了互相糊弄、应付的局面。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过程管理,当前的许多领导者热衷于玩味管理学的理念,把关注点放在了很多智力化、甚至逻辑化的问题上,喜欢高谈阔论、纸上谈兵。我认为这是管理学的大忌。企业需要的是:“有了组织结构专业化,才能制定工作方式的标准化。有了工作方式标准化,就必须管理制度化。有了管理制度化,才能确保员工的职业化”,将这“四化”的环环相扣,将企业文化建设到最佳。

《水煮三国》使我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受益良多,从中,我不仅对自己以前接触到的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对于自己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不好的习惯,有了深刻的反思。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时间的时候都看看《水煮三国》那样,管理者会对自己的管理思路有所启发,员工会对企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责任、多一分配合,大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就会进一步的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