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关键在于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做保证,进而规范和引导部队建设始终沿着科学的道路向前发展。

从部队现状看,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各级在进行科学决策,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组织完成各项任务等方面成效明显,但工作指导随意性、盲目性还一定程度存在,“五多”现象也还不少,个别领导依法治军意识不强,工作标准缺乏科学性,习惯于凭经验、任感觉、凭好恶抓工作,热衷于花花点子和表面文章。诸如此类问题在直接影响部队建设正常发展和战斗力生成的同时,也告诫我们: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整套包括不同层面、不同侧面、涵盖全局的科学评价体系作保证,进而达到规范、量化的目的,确保发展的科学性和持久性。

建立和制定科学评价体系,就是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一系列可评价的客观标准、方法、程序和步骤,并以此来检验建设发展的绩效,包括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程序体系。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对评价对象科学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定量或定性化决策指标体系系统。规范评价对象的优与劣、好与差,客观上需要定量或定性的尺度来衡量,从而进行综合评定并得出结论。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解决现有指标体系中不客观、不完善、不系统的问题。科学评价方法体系,包括如何确定评价主体即参评人员和采取何种方法进行评价两个方面。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评价结论的公认度将产生不同效果,不同的评价方法同样也会产生有差异的评价结论。必须在科学归类和系统整合基础上,确保同一类评价主体参与和运用同一种方法来评价同一类对象,从而构建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完善科学评价程序体系,还要在评价的程序、步骤上加以约束和规范。只有把科学评价体系所包含的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程序体系等内在价值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三者的客观性、互动性和规范性的作用,才能真正确保评价体系更加科学。

建立和应用好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确保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就要在科学制定上下功夫。既然是科学评价体系,那么,既要客观,又要全面,既要准确,又要权威,它既涵盖部队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又贯穿建设发展的全过程。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切实把领导决策这一重要环节纳入到科学评价体系中,重源头、抓关键,使科学决策、科学领导、科学思维真正成为各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努力加大筹划设计和综合集成力度,认真对过去松散的、孤立的评价方式进行梳理,吸取合理的,除去不合理的,补充遗漏的,使评价体系更全面,更规范、更科学、更简明,真正成为指导部队全面建设的硬性评价标准。体系制定本身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过程,应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从点上着手,实施板块联动,实现体系层面的和未来发展的有机联系,保持在一定时间内稳定有效。科学评价体系一旦建立之后,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只有充分体现评价体系的刚性作用,才能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久的生命力,推动部队建设不断沿着科学轨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