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博大精深,我等凡夫俗子谈不出个所以然,我想关键是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动力,就是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份内事。要想做成事,必须有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责任是身份的体现,身份不同,权利不同,责任也就不同。在家庭,身为父母,哺育子女成人应是责任;作为子女,赡养、孝敬老人便是责任;在单位,身为领导,为单位生存、发展而操劳也是责任;作为员工,干好具体的工作同是责任。责任决定工作质量,责任意味着付出。

正如《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中所讲的那样:人可以不伟大,人也可以清贫,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责任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有了责任意识,就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出一流的成绩。责任让人坚强,责任让人勇敢,责任让人去创新,责任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绝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绝不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绝不会是组织信赖和群众认可的人。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就会麻木不仁、消极怠慢,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因此,作为一名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我们就应该牢记自己的身份,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要正确把握明责、履责、问责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明确责任。如果工作职责不清、轻重不分,就无法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你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措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二是正确履责。就是把领导安排的职责全面、准确、规范地担当起来,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上 “做实、做细、做深、做精”,要严谨细致,务求实效,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比如,有的人打印校对材料,很明显有的语句不通,而打印的时候却照葫芦画瓢,将错就错。校对时有很多错别字、漏字却校对不出来,有的文件一共只有几十个字也出现错误。有的人做一件事情丢三落四、漏洞百出。这里除了能力问题,更主要的是责任心的问题。每位同志都能坚持认真而不敷衍,严谨而不疏漏,才会使所做的工作无可挑剔。

三是警醒问责。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如果出了问题都要受到责任追究,这种追究,包括上级部门或领导的批评,经济的处罚,党政纪的处分,以至刑事追究。大家都知道,凡是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受到了责任追究。

如何才能把握好责任的落实呢?第一,做事之前要想到后果;自觉把岗位职责、分内之事铭记于心,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及早谋划、未雨绸缪。第二,做事过程中尽量控制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做到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第三,一旦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