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国民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同时,结束了“两个凡是”指导思想和华国锋主席的领导权。由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年轻时曾留学法国,见识过西方的物质文明,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物质文明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并进一步认识到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所以,邓一成为中共的第二代掌舵人,就高瞻远瞩地促成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邓首先肯定了中国农民的“资本主义”冒险,然后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全国,不到十年时间就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其次,借鉴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在东南沿海划出经济开发区,欢迎外国资本家来华投资,很快东南沿海的“血汗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个就够了,就像军队里不能同时有两个统帅,为了避免政治上的纷争,邓小平同志启用了一批充满实干精神的技术官僚来贯彻他的治国理念,这直接确保了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政治稳定。近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三十年过去了,技术官僚治国模式越来越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首先,技术官僚虽然擅长基础建设“形象工程”,但不擅长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民心工程”,酿成了今日中国的新三大矛盾:官民矛盾,城乡矛盾,精英与大众的矛盾。

其次,当大多数国民都过上小康生活的时候,单纯的物质增加刺激,对提高国民对政府满意度的作用成边际递减趋势。现在国民对政府廉洁程度,公共服务质量,行政透明度的关注明显增强了,由于技术官僚不擅长与公众进行沟通,致使群体事件频出。

最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本人不是技术官僚,邓是一位掌握了历史规律,拥有历史时空感的职业政治家。。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后,就需要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根本性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固步自封和小修小补只会激起自下而上的“革命”。对大政国策的变革需要领导人有历史时空感,遵循社会进化论,正确而坚定推进改革。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一切政策变革都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来进行,只有革除那些不符合市场等价交换的旧制度,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新制度,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要求我国政府进行一党专政前提下的三权制横改革,增加民意代表的人代会改革等一系列涉及根本制度的改革。惯于守成,缺少社会科学知识,对社会规律盲目的技术官僚,永远也不可能制定出类似改革开放这样根本变革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