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XX县委书记在全县“三问三解”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央提出今年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市委部署以“惠民见行动、发展立新功”为主题开展“三问三解”活动。根据省、市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部署,认认真真落实,务求“三问三解”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刚才,满凯同志宣读了我县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安排意见,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这项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必须明确为什么要大搞“三问三解”活动

过去虽然穷,我们离老百姓却很近;现在条件好多了,我们离老百姓反而远了。为啥?因为,在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中,确实存在衙门积习。因为,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和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庸、懒、散”涣散恶习,即衙门积习、涣散恶习导致“主仆”颠倒,“公仆”离“主人”远了,“主人”与“公仆”生分了,不贴心了,不鱼水情了,有的甚至水火不容了。人民是我们的生命源泉,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种公仆与主人,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是天理不容的,是执政党所不容许的,更是百姓唾弃和厌恶的。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教育、修正和矫正。“三问三解”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办法和措施。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持久、广泛扎实开展,还老百姓一个满意,还党委政府一个清白,还领导和干部一个新的形象。

“三问”就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就是要面对面问请老百姓对党委政府政务、政风、政纪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问需,就是要面对面问请老百姓对生产、生活、平安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问计,就是要面对面问请老百姓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计策、良策、对策。“三解”就是“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忧就是老百姓的忧愁、忧虑;怨,就是老百姓的怨恨、怨气;困就是老百姓的困难、困苦。

二、必须明确“三问三解”活动的重点

“三问三解”活动,“问”是前提和基础,“解”是目的和重点。必须把“三解”作为着力点、落实点和落脚点。具体要做到“三解两帮”。

一要满怀诚意解民忧。各级下包干部都要放下架子,低下身子,拉下面子,不能隔靴搔痒,不能摸布袋买猫,要当面问,要对着眼窝问,要能感受到体温问。只有这样才能为真实解决民忧创造条件。“三问”必须主动进村入户、进基层单位、进厂矿车间,面对面零距离问。要带着感情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多说一些知

;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站内范文搜索 心话、暖心话、真心话,鼓励群众说出过去想说而没有说甚至不敢说的话,哪怕是一些批评、埋怨和牢骚。要建立民情日记和民情卡制度,把群众的“熬煎事”、“忧心事”、“伤心事”,记在心上,解决在行动上。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分类整理、梳理归纳、归口反馈,在工作中加以改进,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要想方设法解民怨。“迎接十八大,绘就一三五”,是今年各项工作的主题主线。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做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为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下基层活动为契机,重点问请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的苗头倾向。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分清轻重缓急,对当即能办的要立即去办,不能易事拖难、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一时办不了的,要做出答复,积极创造条件,限定时限,努力去办。对条件尚不具备、时机尚未成熟的,要做出解释,给予安抚,争取去办。各级下包干部要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针对社会治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法涉诉、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点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遗留,矛盾不上交。

三要千方百计解民困。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有的还很严重。深化改革必然产生利益冲突,加快发展必然面临困难阻力,这是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也避不了、推不开、绕不过的问题。老百姓的困难目前还很多,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多到发展相对落后地方,多到矛盾纠纷多的地方,多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多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多到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从群众要求最强烈、愿望最迫切的事做起,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要真心实意帮民富。群众的愿望是最现实的也是最直接的。这次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就在做得到、做得了、做得好的方面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发家致富。产业发展有其本身的生产规律和周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一定在短期内见到效果,但是只要帮到点子上,帮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群众就会记下这份情。凡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的事情,都热心去做,想法去办,最终都会有所收获。下基层好比见“亲人

;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站内范文搜索 ”,见“亲人”不能空着手。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要注重发挥各自的部门职能和行业优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做好五件事,即:开展一次政策宣讲,把富民政策交到群众手中;确定一个产业项目,把增收措施落实到户;进行一次技能培训,把致富技能教给群众;举办一次信息咨询,把市场信息传递给群众;落实一批资金物资,把必要的保障提供给群众。相信这些事情各部门各单位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办到,也必然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五要强组织帮聚民心。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经常性的工作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把“三问三解”与基层组织建设年、与“三个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互相促进,使这三项活动都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要着眼于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需要,深入开展干部的全员培训。要以建立镇三个大厅、村三个中心为依托,搭建便民服务新平台。按照“村级自筹、财政支持、企业兜底”的原则,对30个长期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危旧狭小的村,由各镇党委负责进行新建。要深入推行党员积分评星、为民服务代理、“四级承诺一评议”和“一册两聚四会”等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必须切实加强对“三问三解”活动的组织领导

“三问三解”是顺民意、得民心的重要活动。手段、内容、任务都是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一制三厅三心)是舞台,“三解三问”活动是戏文,“百千万”是演员。下包干部要掌握戏文,用好舞台,唱好为民服务这台大戏。“舞台、戏文、演员”工作分开总结,分开考核,但要组装搭配,打好组合拳,确保各项活动扎实有效。

(二)要求所有下派领导和干部,由包镇领导带队参加镇动员落实会。并随即进村入户开展“三问”工作,梳理问题,研究问题,办理问题,承诺办几件实事。承诺事项填表送所包村、所包镇和县创先办,以便督促检查。

(三)要求所有包村县级领导要做六件事:

1、参加

;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站内范文搜索 一次劳动。

2、睡一晚农家炕。

3、吃几顿农家饭。

4、慰问2—3户困难群众和干部。

5、召开一个座谈会,做到五必访必谈(即访谈特困户、信访户、产业大户、重点企业代表、“两代一委”)。

6、承诺为所包村研究、督促、办成几件实事。

(四)要求七个督查组,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固定督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确保活动有声有色全面开展。

就讲以上三点意见,谢谢大家。

;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站内范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