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破四树”,创造西部改革发展的软性环境

社会环境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又有赖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同时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上台阶,但部分干部群众对于转变观念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深刻,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

西部的发展首要的前提还是转变观念,没有观念的根本转变,就难以实现体制的根本转变。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面前也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为此,就要做到“四破四树”:

第一,破小农意识,树立社会化大生产的观念

几千年来,我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落后、保守、狭隘、封闭的小农意识一直禁锢着人们的头脑,视野狭窄,目光短浅,画地为牢,以邻为壑,严重地阻滞着中国经济发展。陕西历史上农耕文化的影响更为深重,小农意识尤为突出。

这种建立在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意识,妨碍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化大生产观念。社会化大生产观念实质上是一种开放的观念,而市场经济说到底就开放经济。

没有开放的观念,就没有开放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客观事实证明,经济的发展都是从扩大开放起步的。

山东的发展是胶东半岛开放的结果;厦门经济特区和面向台湾的闽江三角洲的开放,使福建的发展后来居上;面向海外的开放,导致了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发展速度之所以普遍高于别的地方,固然与中央的优惠政策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开放的结果。

因此,要实现西部内陆经济的新跨越,就必须彻底告别小农意识,切实地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