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为会议的召开专门作了部署。刚才,袁局长就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发扬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我区高中教育面临的形势

一是区委、区政府对高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关注高中教育和高考工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高考期间,区领导亲临考点检查指导工作。建立了表彰机制,划拨了经费,对高考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二是教育局及其各职能科室全面加强了对高中教育教学的管理和对高考工作的指导。教育局多次组织召开高考备考会、质量分析会,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绩效考核。招办、普教科、教研室等科室进一步强化了对高中教学和高考工作的指导,建立科研机制,汇集考试信息,研究高考,指导高考。三是各高中学校强化了内部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各校进一步强化了目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了目标考核,细化了管理环节,教育教学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四是广大教职员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高中教育的教师们,他们是最辛苦的,长期以来,他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扎实苦干,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是他们站在阵地的最前沿,呕心沥血,顽强拼搏,才换来了我区高中教育今天的成绩。在此,我代表教育局向在座各位以及全区高中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区高中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区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由于市区高中教育共存,但是市区体制机制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市直优质教育资源对我区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导致我区部分高中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流失,制约了我区高中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二是我区高中品牌效益尚未凸显。尽管我们在高考中亮点很多,但是放在全市范围与兄弟县市相比,各科人均分较低,600分以上人数偏少,三大校有待进一步突破,人民群众对我区高中教育品牌认知程度和认可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备考体系尚未形成。我们的学校仍停留在按经验办事,搞题海战术,课堂效率不高,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体现明显不足,课堂教学研究不够,校本教研机制不够完善,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四是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我区高中优秀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实施,我区高中教育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竞争会更加激烈。高中教育的发展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水平等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紧紧抓住高中课程改革这个机遇,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把全区高中教育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二、强基固本,狠抓关键,有效落实提高高中质量和高考水平的各项措施

我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要进一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高考上线率为目标,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强化过程管理,落实目标责任,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为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抓教学质量不动摇。各学校要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校长是抓好教学质量的领头人、第一责任人,要把质量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明确自己的质量定位,根据既定的质量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位教师。做到压力层层传递,人人都有目标,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在评优评先、业务考核上,要把教学实绩放在首位;在职称评聘上,要进一步增加教学实绩的权重;在奖惩机制上,要以教学质量优劣为标准,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高中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明年元月份实行,各校在制定方案时,一定要与高考挂钩。

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维系着教育的荣辱和家庭的喜悲,目前,高考成绩仍然是评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高低的天平,因此,我们在抓高考成绩上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放松。明年高考是对我区高中教育的又一次全面评估,是对我区教育质量的又一次检验。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加强研究和学习,构建一套科学的应考体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要细化到课堂教学、日常测试、考前准备等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学生应考能力。各校要针对2012年高考开展校本教研,自我反思,自我创新,自主发展。校际之间要加强交流,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区一中要切实加强理科实验班的建设,确保将来能够出成果。

二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动摇。我们一直强调高中要抓质量、提高升学率,但是,并不等于就是说,要一味追求升学率,只抓少数“尖子生”,而漠视其他受教育对象,造成教育的不平等和低效益。事实上,提高升学率和素质教育并不是矛盾对立的,相反,却是相辅相成的。我区高考应该上规模,打品牌,求特色。上规模,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升学数量上寻求突破;打品牌,就是要踢开三大校,上一本的人数要寻求突破;求特色,就是要在术科和小语种等特色考试中寻求突破,给更多的特长生提供机会。总之,不论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我们都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高考的大面积丰收。面向全体,第一,要特别关爱和尊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课堂教学的起点定位要放在中下等学生,不能随意拔高。第二,要重视促进中等生,抓好边缘生的转化。不管是哪种类型、哪种水平的学校,中等生总是最大的群体,只有抓好了中等生,才能实现上规模的目标。第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机制。我们对学校的评价,要看起点、比进步,不怕起点低,只要进步大,我们就要表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看起点、比进步、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