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有才局长对全市初中小学上学年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作了简要总结,对新学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以中小学重点建设工程为带动,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今年以来,我市以中小学重点建设工程为带动,在标准化学校创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镇、街道教办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村队的支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每个镇、街道都有大的学校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新开工建设学校9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学校24所,计划总投资9.6亿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截止到8月份,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9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新建塑胶操场9个,内部配套投入886万元。8月31日,潍坊市标准化学校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潍坊市政研室、潍坊市教育局对我市调动镇村投入积极性、打造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工程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推广。下一步,各镇、街道教办对在建项目要加强调度,强化推进措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10月份,市教育局将再次对标准化学校建设情况进行观摩点评,希望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工作,以点评促提升,把学校建设推进到一个新水平,不断优化中小学布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二、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中段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义务教育则是重要的奠基和提升阶段,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争先意识,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全市义务教育发展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尤其在当前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新的形势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更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广大一线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抛弃以往那种靠加重学生负担、靠加班加点、靠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的老办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创新上来,结合在全市初中、小学推行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互补和共同发展。教科研中心要加强工作指导,多到基层学校听课调研,教研员要跟教师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法,注重培养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各镇(街道)教办主任,初中、小学校长要明确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从事务性应酬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上来,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一起研究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把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真正将每一节常态课打造成为优质高效课。

2、实施科研兴教工程,促进教育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快的今天,社会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为着力点,在工作中增强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注重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以科研促进教育的创新发展。各学校要重视小课题研究,鼓励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研究课题,以“教学即教研,问题即课题”为突破口,引导教师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在“教”中“研”,以“研”促“教”。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激励政策,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加大研究力度,尽快确立本校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项目,力争在研究中出特色,出精品。教育局要继续完善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教育创新工作在综合评估中所占的比例,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检查、调度,确保明年我市在潍坊市第八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

3、重视养成教育与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年教师节期间,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了五节课,温总理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令人感动,但同时温总理听课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学生坐姿问题”的热议,这一热议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那就是,我们的教育不只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他们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真正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奠基阶段,初中是巩固阶段,各学校要把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以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月”等主题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在养成教育主题的确定上,可以围绕良好的学习习惯、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抗挫折教育等方面进行,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讲诚信讲文明、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一代新人。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宽松,各学校要把“如何以活动课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充分利用大课间及活动课,组建好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力促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为根本,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校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

一是要抓好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既是一个学校的行政管理者,又是师生思想行为的引领者。各中小学校长要加强自身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最新教育理念,学习学校管理策略,通过学习,提升思想境界,提高业务素质,提炼管理艺术,引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工作,围绕规范决策行为、办学行为以及加强财务、基建、物资采购、资料印制等工作的监管,实行阳光操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

二是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紧紧抓住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契机,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系列活动,以此激励广大干部教师恪尽职守,关爱学生,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大力加强师能建设,通过教师培训、书香校园、名师工程、青蓝互助等形式,全方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每一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同志们,在我市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的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我们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我市教育工作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