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

2008年对于全球和中国来说都是多事之秋,中法关系也是如此。十二月份,中法关系再度经历了跌宕起伏。作为欧盟轮值主席的萨科奇公然提出会见达赖,继上半年北京奥运会巴黎火炬传递受到藏独分子的阻扰之后,中法关系再度陷入低谷。法国无视中法关系和中欧关系的大局,在涉藏问题上投机取巧,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了损害。

事情发生后,我一直在关注媒体对此事的后续报道和评论。网络上也再次掀起了抵制法国货的行动。这次中国政府的态度让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在西藏问题,在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让步的决心和勇气。从推迟中方推迟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到外交部对于萨科奇会见达赖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上百亿欧元的贸易订单被搁置,中国政府和媒体的表现都让我们满意。

明年是中法建交45周年,在即将迎来两国关系友好的历史性时刻,中法关系却遭遇了风雨飘渺。萨科奇这位政治明星的政治立场到底是怎样的,他想把中法关系甚至中欧关系引向何处,都值得我们考虑。45年前,法国作为第一个西方大国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从戴高乐时代到希拉克时代,中法关系一直被当作大国关系典范。缘何今年中法关系会出现如此多的波折,这些也值得我们关心。我们是否应该盲目抵制法国货,这是离我们大学生最近,也需要我们思考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脱离别的国家而存在,抵制法国货,最后只会两败俱伤。和平才是经济发展所最需要的。设想如果我们抵制了家乐福,那么多在家乐福工作的中国员工、那么多位家乐福供货的中国企业,他们将何去何从。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那么多80后、90后的青年的爱国热情,但在这份热情背后,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

我觉得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更多地扩展我们的知识面,更多的了解时政,阅读时政,积累社会经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在压力背后,我们应该看得更远,放眼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局限于你所钟爱的。广博的知识面是我们以后立足社会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