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这次政府廉政工作会,我们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年后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所以拖到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国务院、省、市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时期我县政府系统的廉政工作。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必要的会议,希望同志们回去之后,认真对照会议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形势,全面把握廉政“三性”一是正确把握廉政建设的政治性。所谓廉政建设的政治性,就是要站在党执政兴国生死成败高度,来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就我们每个党员干部个人来说,就是要切实增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政治敏锐性。省委***书记曾说,经济上去了,干部倒下了,那不是成功;经济上去了,干部站住了,且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脱颖而出,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加强学习,强化党性锻炼,时刻提醒自己,革命为什么、当官为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历史和现实的反面教材一再告诫我们,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放弃了世界观改造,丧失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敏锐性,那么,不仅会葬送自己的前程,而且将沦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

二是正确把握廉政建设的社会性。所谓廉政建设的社会性,就是政府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决心和程度关系着政府的威信和人心向背。

我们常说“公生明,廉生威”,就是社会各界对一个勤政、廉明政府的客观反映。古代君王尚且知道干群关系如舟水关系,我们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注意执政为民的社会效应和群众的认知程度。

也就是说,从政就是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当官就是要为地方谋发展、为人民谋福利。各级政府和干部都应把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评价作为考核自身绩效的重要标准。

三是正确把握廉政建设的现实性。所谓廉政建设的现实性,就是当前的表象和所存在的问题说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确有必要而又十分重要。

就我县而言,我认为少数党员干部仍存在着“五不强”:第

一、宗旨意识不强,执政不能为民,权力利益化,利益部门化、个人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索拿卡要、吃喝成风,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第

二、群众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严重,工作中不尊重群众、不依靠群众,工作目的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第

三、全局意识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片面强调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第

四、发展意识不强,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琢磨事、专琢磨人;第

五、市场意识不强,运作理念差,抓发展的办法不多,能够绞尽脑汁办私事,不愿尽心竭力务公差。以上也是我县在发展环境上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根本原因。

经过近几年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开创了一个人心思上、人气兴旺、经济提速、城市变样的大好局面,这种局面来之不易。同志们一定要增强全局意识、宗旨意识、发展意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践好这种氛围,对症下药,把我县的发展环境和廉政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突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廉政“三化”一是大力推进廉政建设的民本化。重点是推进四项整治:第

一、要坚决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关键是依法操作,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按照《**县征地补偿标准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征地补偿;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和审批手续,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用地。第

二、要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主要是健全制度,强化督查。

健全药品采购制度,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集中招标采购,县以下卫生院所,统一从县医药公司采购;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做到药品收费单价清、收费标准清和药价标准清,提高收费透明度;完善医德医风考核、群众投诉举报、惩戒公示等制度,强化行风督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人员。第

三、要坚决纠正和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核心是实行开学一次性收费制。

学校向学生的收费只能在开学初,由学校一次性统一收取,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上级政策制定中小学收费标准。教育体育局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纪行为。

四、要坚决纠正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重点是加强税收征管,整治“三乱”行为。

要严格按照中央1号文件及国务院、省市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农业税征管工作;要加大“三乱”整治力度,严防“两工”和“一事一议”加重农民负担。二是大力推进廉政建设的制度化。

主要是完善五项制度,即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涉财工程决算、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制度。要规范建设工程和政府信息化工程招投标行为,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督,坚决纠正干预招标、虚假投标、串标和非法挂靠等问题。

要加大涉财工程决算范围和力度,剔除预算水分,节约财政开支。要认真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行为。

要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