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必须要求,对于我们各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昨天,县委召开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裴书记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对全县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和动员指导。当前,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说恰逢其时,因为:一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审视;二是我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遇到严峻挑战,必须加快转型,三次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任务艰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把各方面的力量更好地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紧紧抓住国家投资拉动的大好机遇,认真解决影响制约我县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切实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开创全县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跨越。

根据县委安排,今天我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下面,共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总结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审视和反思我们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从我们闻喜的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全县上下始终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具体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二)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九五”时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壮大二产,提升三产,强化一产”的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加快推动发展,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在工业结构调整上,我们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按照“壮大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不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了一批重点调产项目,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全县培育形成了钢铁、金属镁、玻璃、化工、建材、机械、陶瓷、绿色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并正在向优化、提升、延伸方向迈进;海鑫、银光、晋丰、宏伟、森特等一大批优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新的规模扩张;钢铁、金属镁、玻璃、建材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潜力产品相继开发,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全县工业的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九十年后期,通过大力实施“构筑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新框架”的思路,使民营经济的规模不断调大,比重不断调高,结构不断调优,成为全县经济的主体。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8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8家,其中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5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5000万以上的企业8家。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8万余人。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