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西城共青团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凝聚融合、志愿公益、成才创业、建设创新”的工作重点,继承转化奥运工作成果,坚定信念,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科学发展,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为区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深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9年,团区委扎实做好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各项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团干部为主体、全区团员青年广泛参与的原则,通过专题报告、参观走访、调研座谈等多种方式,深入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启动“西城共青团调研月”活动,完成《关于加强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等8个调研课题。以集中访谈、个案追踪、电话约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在区域、区属单位团组织和青联委员、志愿者等各类群体征求意见和建议30余条。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我为西城科学发展建一言”征文活动,收到征文100余篇,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对照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公开承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明显实效。

二、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相关任务

扎实落实国庆志愿者工作。成立区国庆志愿者工作组,统筹20家成员单位,完善志愿者工作组织机构。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明确治安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园区志愿者、协警志愿者、疏散志愿者等8类志愿者的工作任务。发挥区志愿者联合会组织优势,动员驻区中央部委、金融机构、中央企业和区属志愿者资源2000余人参加城市志愿服务,累计提供各类服务超过70万人次。坚持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协调区综治办、公安分局、旅游局等成员单位,组织近6万名各类志愿者在各自领域、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展示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志愿者参与国庆、服务国庆的良好风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及各市属媒体报道我区国庆志愿者活动600余篇次。

三、继承转化奥运志愿服务成果,推进我区志愿服务事业科学长远发展

完善区域志愿服务基础性工作。成立区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完成其机构设置、职能设立和人员招募工作。召开区志愿者联合会成立大会,首批吸纳 300余家成员单位,其中驻区单位60家,进一步推进了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化、规范化开展,为全区志愿服务事业科学长远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加强对中小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指导和管理,制定中小学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加强区域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将招募、培训、管理、激励等工作流程规范化、程序化、数字化。与广州团市委、亚组委志愿者部、上海浦东新区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交流活动。

努力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建设。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需求调研。梳理“你来西城我来导游”等70个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制作首批“西城区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系列书签36万张向社会发放,扩大志愿者招募范围,增强社会影响。鼓励团干部、志愿者骨干开发了特困生英语口语培训、“用爱点亮希望”青少年成长护航基地、少儿英语俱乐部、“志愿暖童心”等一批亮点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行规律。

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城市志愿者集中公益实践活动,并逐步将奥运志愿者资源引入社区,与敬老院、温馨家园等公益机构合作,开展助学、助困、助老、助残、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抓住“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11排队推动日”、“母亲节”、“世界无烟日”等契机,以 “服务展微笑志愿筑和谐”为主题,开展“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剪纸赠予文明乘客”、“邀您来排队”、“志愿深化感恩教育”、“百名青年清洁环境行动”、“戒烟宣传有我一份”、“与爱同行心连心”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