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09-2012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以市区教育局和学校2009年工作要点的精神,围绕课程改革,通过主题探究活动,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研究方式。配合教导处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发挥教研组的“教科研主阵地”作用,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现就本学期教研组主要工作做如下总结。

1、、组织校本培训,通过“教学沙龙”“教师论坛”“集体备课”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本学期,结合区教育局的“骨干教师再成长”培训,组织教师进行略读课文探究的学习讲座,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一线中的难点困惑。长期以来,老师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难以把握,教学中,时常产生这样的难题,比如:整体感知、生字、词语的学习等环节可以不要吗?到底是哪些方面可以略学,哪些方面不可以略学呢?教学拓展可以拓展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本学期,在区教育区的领导下,对全校语文教师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教师的略读教学课堂效率有效提高。

2、继续组织教师填写《钟村小学教师科研需求调查表》,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科研课题讨论拟定教师们的校本教研问题,教研组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本学期,通过整理教师自身科研需求,我校教研组拟定本学期的教研专题为“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结合区教研室的“随文练笔”探究,组织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课后及时开展反思沙龙的活动,并推选2名教师参加校反思沙龙的交流。

3、围绕市教育局“古诗教学的探讨”开展校内古诗教学的研究课,积极组织教师反思自己在古诗教学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区、市教学局开展的古诗教学研究课观摩活动。结束后,在教研组内开展研讨沙龙。本学期,我校选送艾漪老师的古诗研究课《别董大》获区古诗教学研究课一等奖。

4、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文学社团活动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研究,开发校本教材,探索校本课程的新模式。

(1)在教研组活动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紧扣课堂教学,扎实语文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取紧扣课文,指导学生美读、品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2)结合主题探究形式,探索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开展随文练笔的教学尝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写作方法指导,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赏析,揣摩作者锤炼词句、构思文章的方法。结合单元习作,分散的迁移运用到每课的阅读教学中,有侧重点的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通过模仿-创作,一课一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仿写-创作的系列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因此得以提高,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及时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教学探索中的得与失。

(3)组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项语文活动。本学期结合我校的“科技节”活动的开展,语文组开展全校“科幻故事习作”、“科技节有感”等系列习作实践活动。老师们都认真指导学生习作,并组织教师及部分学生对百余份习作进行评选,最后将一等奖作品收编成集,作品集受全校师生一致好评。

(4)继续完整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

结合我校实际,语文组继续编写出语文校本教材。本学期,有《美文赏析》、《快乐学习开心习作》等一系列的语文校本教材编写完成。贴近生活的授课拉近了文学与孩子的距离,很多孩子因此爱上语文,爱上文学。

5、开展“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比赛,让学生精写精练,提高语文作业的实效。

本学期,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比赛活动。吴信志、孙时刚老师设计的强化训练本是一项有效的作业类型,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错题本。学生在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各项练习中,出现了许多典型的错误题型,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适时相应的编出题目,让学生多次反复练习。这些题目量少而质优,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消化、巩固、强化,效果较明显。李琼、于延英老师结合我校科普教学特色,开展了留心观察、趣味习作的尝试。这样的习作摆脱枯燥乏味的习作指导,设计趣、活、新、奇,的习作训练实践活动,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让孩子写出真情实感。如:在游戏后习作、接力观察日记得到了学生的喜爱。胡娣、艾漪老师带领孩子开展读书实践活动,不仅是想通过文学的阅读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而更多的是想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纯真、美和幻想。他们在班级里建立了自己的图书角,学生们自由的选择自己爱读的书,每读完一本书更换的时候,上交自己的阅读记录卡,卡上记载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一张张卡片就是他们成长的足迹。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创作毕业赠言、制作贺卡、编写习作集,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唤醒、激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些特色作业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喜爱,老师们的好的做法也在市语文沙龙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