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初教部做为全县小学教研的业务指导管理部门,在各级教育部门和业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科研机制,组织教研员投身于课程改革的问题研究和解决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对基层学校的校本研修及岗位练兵的专业引领。主要工作与体会

一、统一规划、规范流程、充分发挥教研片区联动作用

1、注重教研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来推动县片区教研采用专题教研模式。县级教研项目在每学期初就向全县各校公布,片区教研专题由基层学校和教研员下发调研后共同确定,具体实施计划并报我部备查。

3、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教研网络建设。建设县中心教研组—片区校际教研组—中心学校教研组—乡(镇)片区校际教研组—各小学各级教研网络,拓展课改研讨的横向联系,为农村教师提供研讨的平台,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智慧共用,成果共生。

二、关注基层,全体参与,切实强化服务组织协调

课改以来,我们明确提出,教研员应牢固树立面向基层,坚持下乡下校,随堂听评课,参加片区教研和培训授课,深入调查研究。一是教研员挂钩片区,基层教师结对指导,通过随堂听课和参与集体备课,交流研讨活动呈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二是阶段性检查评估与指导,今年4月10日— 5月15日,对全县小学教学工作进行督查,教研员进校入课堂,不仅听评课和检查教师的案头工作,还开展实证教研,业务领导评课,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校及教师业务水平,培训、反思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学校领导教师交流、协商,适时进行指导,从而掌握课改工作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三、突出重点,关注“三课”,多方促进教学方式改进。

“三课”是指课堂、课例、课题(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