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创建文明单位总结 我局文明创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广泛深入地开展“讲文明树形象,强服务上水平”的文明创建活动,三个文明建设步伐加快,连续两届被上级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城区分局等15个单位多次被当地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主 要 成 效 两年来,我局党委高度重视三个文明建设,通过全市工商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勤政意识明显增强。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结合整风肃纪、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和体制改革、机构整合等一系列举措,强化了分工负责、分层管理,明确局领导、科室和分局(所)的事权关系,健全了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秩序,确保运转高效畅通,形成了团结拼搏、务实高效、锐意创新、优良服务的良好氛围。

2、行政执法明显规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立党为公、执法为民”。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经济行政执法的重任。通过文明建创活动,我局系统执法水平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程序明显规范,以收代罚,上路搞“三乱”的现象得到了彻底的遏制,依法办事,秉公执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3、工作纪律明显加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铁的工作纪律,就不能做到政令畅通。

通过文明创建活动,从市局到分局(所),一方面遵纪守法,落实治安防范措施,保持安定团结;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工商总局“六条*”、省局“八条*”,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用严格纪律来约束人,工作纪律明显加强。纪律松驰,要求不严,上班迟到,下班早退,上班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实的现象基本杜绝。

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4、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全市工商系统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冲破了一切妨碍影响发展的陈旧观念,改变了束缚发展的作法,革除了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通过招商引资、合同解忧、打假保优、商标创优等举措,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5、队伍形象明显提升。两年来,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市局机关、分局(所),通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办实事排忧解难,通过严格的组织纪律的约束,通过市场监管方式的改革,改变工作作风,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秉公执法,工商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明显提升。

具 体 做 法 我局文明创建工作,围绕要务,紧贴中心,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服务加快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为主线,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充分履行职能相结合,扎实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其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创建合力

1、成立领导专班。市局党组非常重视文明创建活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党委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文明创建办公室,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了主要领导把文明创建工作拿在手上亲自抓,班子成员负责抓,文明创建办公室具体抓,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联动,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了文明创建活动正常开展。

2、制定创建规划。为了使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市局按照第一,发挥职能作用,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商标创优。商标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

因此,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我市是粮产区,我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主动上门走访座谈,仅今年上半年,积极引导粮食经营企业注册了“金鼓”、“川北”、“杨水湖”、“川江”等4件注册商标,使我市大米远销全国各地,走进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打出了品牌,拓宽了销路。

两年来,我们为企业注册商标64件,其中1家企业产品商标被评为“湖北著名商标。”二是合同解忧。

我们积极参加全国“百万守信企业”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建设,为提升企业信誉开辟了“绿色通道”。两年来,共发放“合同解忧卡1500份,指导企业签订各类经济合同86起,规避合同风险1.5亿元,为企业办理抵押贷款2650万元。

”今年9月上旬,我市富强糖果厂为更新生产设备急需贷款而发愁,我们乐当“红娘”,主动与企业和银行联系,为其办理了动产抵押合同,使企业顺利贷款3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三是打假保优。

我们结合12315打假维权网络,通过打击假冒伪劣活动,切实保护了在汉川经营的品牌企业的利益。 第二,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引鸾回巢。我局在文明创建中,主动走访从我市迁往武汉的私营纺织业主,介绍我市的环境与优势,发展与前景,希望他们重回家乡投资兴业。

经过努力,三位私营纺织业主心悦诚服,主动从武汉陆续迁回我市,分别投资100多万元、600万元、1000万元重新开业。二是筑巢引凤。

我局在文明创建中 ,通过狠抓“三街”创建,营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招引光明公司等6家企业落户我市,引进资金近3000万元。三是主动进位。

在服务方法上,我们跳出部门圈子,主动进位,做到全程服务;在办事效率上,推行由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方法,实行全方位服务。市场专业分局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主动进位,推行温情服务、延时服务、流动服务,既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又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监管方式。针对过去监管模式与新形势的不适应,我们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实施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加强经济户口建设与联动管理。

为了建立和完善经济户口建设,我们构建经济户口信息平台,借助户籍式的管理模式,落实属地监管,形成职能整合,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全市企业经济户口档案,改市场主体登记等静态身份信息,为动态信息组成的反映市场主体准入、存续到终止过程中的信息资料总和,有效地促进了执法到位,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建设,服务经济发展。

3、依托活动载体,促进文明创建。为了营造创建氛围,增强创建活力,我们投入资金,对全市工商系统办公和生活环境进行净化、绿化和美化。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将文明创建与基层建设活动载体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向更深层次延伸。 第一,与思想作风纪律建设相结合。

一是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2002年,全系统共聘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3人为工商义务监督员,并公布举报电话21部,设立举报箱21个,召开行风建设座谈会20多次,发放征求意见书3500多份,收集意见和建议180多条。

针对意见和建议,我们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实行扎实整改,得到了市人大、政协的充分认可,市局机关被评为行风满意单位;二是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今年9—10月,我们根据上级主管局的统一部署,制定方案,强化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用1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工商系统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集中整顿。

通过“整顿”,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素质明显提

4、抓载体、丰富创建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干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

5、抓结合,深化文明创建。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紧紧围绕第一要务,践行“三个代表”,牢记“两个务必”,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