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这条路,已经走了62 年,62 年,一个甲子,但相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而言,却是那么的一小段。62 年以前的事情,通过老人的回忆、学者的研究、史料的记载、影象的播放,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作为我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昨天的那段历史,今天的这种现实,已无切身体验其中的差距。但是,当我们在享受今天的这些幸福生活的时候,面对被记载的昨天的历史,总会觉得有很多的不可思议:62 年前,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动荡不安,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总受外人欺负,我们的百姓为什么流离失所,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无家可归、无学可上、无依无靠。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母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将我转学到当地的镇中心小学。记得那个时候,家门前的山已经被劈成了两半,从中间修了一条小路到山的那头,连上了去小镇的马路,上学的时候再也不用走山间小道。由于家里离小镇比较远,4公里的路经常要沿着马路走将近一个小时才能达到学校,说是马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小道稍微加宽了而已,路上跑的都是拖拉机,偶尔有一两台摩托车呼啸而过,晴天的时候撒下一片灰尘,雨天的时候满是泥泞。但是因为是上学的路,觉得不辛苦,有时候在半路上看到手扶拖拉机在地爬坡,我就会偷偷的从车尾爬上去,悠哉游哉的晃到学校了,到了镇里,司机发现了,偶尔也会装腔做势的斥责我几句,我却背着书包一溜烟跑了。

到了初中,我已经在几十里以外的寄宿制学校读书了,每个星期才能回趟家。家门的那条马路已经铺上石子,等到读高中的时候,又铺上了稍许柏油,路也拓宽了,两旁的住房也越来越好了,厂房也越来越多了,跑的车

也不尽相同了,小货车、中巴车、大卡车,偶尔还有在城里工作回家探亲的小轿车。记得每次要去学校的时候,都会站在路边等中巴,平常还好,要是碰到哪天赶集,满满的一车人挤成一团,就只能把自己当粽子一样丢到人堆里了,四个车轮飞快的奔跑,车厢内到处是嘈杂声,这边有说谁家又办工厂了、那边又说谁叫小孩考上大学了、然后又是哪家人在外打工回来盖房子了、还有在讨论家里的家禽、水果要卖个什么好价钱,嘈杂声夹杂着水果的清香、夹带着汽油的味道,甚至夹带着鸡鸭的臭味,让我在这条路上奔跑了多年。

上了大学,因为家里搬到县城,回老家的次数少了,但那条路依然用他的变化演绎着生活的传奇,因为它的存在,让我们少走了多少弯路;因为这条路,让我们这些农村的小孩走出了山沟;也因为这条路,让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劳勇敢的父老乡亲们一天天富裕起来。去年回家的时候,印象中的路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道上车来车往,异常繁忙,尤其让我惊讶的是,这条水泥路已经修到我的家门口了,母亲多年前的愿望终于在这里得以实现。

家乡的这条路,从无到有、从窄到宽,从短到长、从坑坑洼洼到平平坦坦,在我的记忆中不到三十年。路的变迁,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精神和力量的体现。他不仅承载了我的记忆,更是如此鲜明的反映了一个村庄、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面对当前的幸福生活,我们终于能够懂得为什么对62 年以前的中国有那么多的不可思议,那时因为,现在我们的国家真正稳定了,我们的民族真正强大了,我们的百姓和孩子是越来越幸福了。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六十年,不容易啊,祖国的今天,那是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用生命、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共和国的这条路,充满了荆棘、充满了曲折。同时她的历史实践也证明了,我们不仅仅已经走上了一条幸福的路,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了正确的路,那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跌宕起伏,奔腾不息;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一往无前。我们这一代人深知:前面的路还很远,前面的困难还很多,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定方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我们的路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