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七

作者:叶敬林

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认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要求,做到会说、学、逗、唱。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不掌握这四门技巧,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在二十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主要是努力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另外,自己经常反复体验、琢磨,在实践中力求做到逐步提高。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中的一些体会,供业余爱好相声的同志们参考。

二、声音、动作、表情设计

相声表演,简言之,包括声音、动作、表情三个方面、注意做到声音、动作、表情三者俱佳,那演出就算成功。

(3)表情设计:

这是指在演出中,演员叙述与扮演人物时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流露。“脸上有戏,眼睛传神”,这是对一个好演员善于表情的描述。相声演员在演出中,必须运用面部表情和眼神的流露来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在的情感。喜、怒、哀、乐、愧、恨、羞、嘲,各种各样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表情传达给观众。不过,相声演员的表情,应该恰如其分,不要过。如果过份,搞成挤眉弄眼,那就反而破坏内容,取得相反的效果。相声演员的表情,应该丰富而善于变化。在排练过程中,根据内容要进行设计,叙述时怎么传神,“入戏”时怎么逼真,一人多角时,脸部如何相应变化,这些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总的说来,有声音,动作和表情的设计上,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过不缺。

相声的表演,应该是说书性的,粗线条的,扮演人物,学个声音,一点到就完,哭或笑更是如此,不能拉长也不可能去细致刻画。相声表演的动作,也不要求有连贯性或性格化,因为除了个别段子(如《新桃花源记》)外,一般的段子逗哏(即甲:)都不从头到尾扮演一个人,而是扮演许许多多的人物。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