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在以不同的姿态活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有的人,碌碌一世,事事浅尝辄止,好高骛远,追求安逸,找不到自己忙碌的价值;有的人,却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一生的热情与执著,这份执著必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不轰轰烈烈,至少是无悔一生的精彩。**是****啤酒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女工,她平凡的默默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然而她不平凡的坚持和付出却照亮了自己的价值,美丽了自己的人生。

初入厂,连拿先进,崭露锋芒

二十六年前,当**公司刚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的土地上,技校毕业的**就和其他姐妹一起来到公司,走进了包装车间,被分配到了二道灯检岗。

平时爱晕车的**没想到自己在岗位上会晕瓶,看着在灯箱前快速通过的瓶子就恶心。为了克服晕瓶,**坚持着在下班后就去坐她平时不敢坐的公交车,她想只要克服了晕车一定会对解决晕瓶有帮助。果然,在她的努力下,不仅克服了自身的不足,而且优秀的完成了本岗的工作。车间领导了解情况后被**在工作上不掉队、不服输的精神打动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倔强的脾气、开朗的性格、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二道灯检岗位工作了四年,其中两年被评为车间的优秀员工,而且还被团市委授予了“市优秀团员”的称号。建厂初期由于一些制度的不完善,**在灯检岗位能够连续取得这个荣誉,可以说打破了当时只有主机岗员工才能获得奖励和荣誉的惯例,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开班组会领导让她介绍工作经验时她说,只要在岗上不打瞌睡脏瓶一般就不会漏检,困了就站着验,再困就多喝水、勤洗脸……那一刻,这句普通的话所体现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上酒机,天道酬勤,再续佳绩

在二道灯检岗工作了四年后,**被调整到三道灯检岗,这是对装瓶后成品酒检验的最后一道工序。同样,**凭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本岗的工作,在三道灯检岗工作的近八年中**五次被评为车间或公司年度优秀员工。1996年,**被调到酒机岗开始了新的学习。

如果说在灯检岗工作靠的是敏锐的眼睛,那么操作酒机则需要好强的性格,灵活的头脑,钻研的精神,以及一颗细致入微的心。酒机岗包括灌酒机和压盖机,是包装车间技术含量最高操作最难的岗位。初到酒机岗,要强的**心理压力很大,很怕自己学不好,怕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培养。老师傅一边从最简单的操作教起,一边从心理上给她减轻压力。十三年前师傅对她的激励,**仍清晰的记得,“不管它有多难,别人能够掌握,你一定也没有问题,而且能干的更好,就看你下多大努力,用多少心思。”在师傅的激励下,**沉下心来,在虚心学习操作的同时,通过各种方法熟悉机器结构。平时操作看不到机器的内部构造,设备安装图又看不懂,她就抓住维修的机会一个齿轮一个螺丝地看,并牢牢记在心里,一点一滴地积累着。甚至有时候她已经下班,正赶上设备维修,她也留下来学习,不愿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学会了酒机操作,能够独立顶岗,而且对设备原理也捻熟于心。渐渐的她已能够通过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及时察觉故障隐患,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协助维修人员处理故障。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车间曾一度推行“操作维修一体化”,即操作员工要掌握本机台设备的基本维护维修。这在**的身上得到了最早的实现。

近十年随着企业的转制和不断的发展壮大,生产一线逐渐更换了一批批生产能力更大、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新式设备,而且工艺、质量、技术各方面的管理也逐渐向更科学、更深入、更细致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一线员工的工作思想要紧紧跟上新的形式,操作技能水平逐步要有新的提高。平时就爱接触、琢磨新事物的**感觉自己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凭着夯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操作经验,**针对新设备和新的工艺要求率先掌握并逐渐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操作手法,不仅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而且在提质降耗上也见到了明显效果。她的经验在其它工段迅速推广,实现了车间酒损、盖损的稳步下降和产品质量合格率的大幅度提升,她也因此在同岗位的员工中脱颖而出,成为酒机岗位突出的技术能手。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更多的接触新式的设备和不同的管理方式、操作技能,在**的主动要求下,多次随领导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20xx年,全集团要求各公司推行《岗位标准化操作程序》(简称sop),当时酒机岗位25个sop的编写全部由**来完成,再由所有酒机岗员工讨论通过。那一次,由她编写的一项项标准操作程序让大家真正看到了她对酒机操作领悟的深度,看到了她精湛的技术水平。大家不由得从心里对这个骨子里都冒着工作激情的大姐深深的叹服。

为人师,严己育人,呕心沥血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随着车间班组的增加以及老、病工人的逐渐退岗,岗位新人的补充和培养一直在不间断地 进行。技术成熟后,**也逐渐从一名徒弟变成了带徒弟的师傅。看着年轻的徒弟她想到了当年的自己,更想起了师傅当年教导自己时不厌其烦、躬亲必至、不遗余力的工作态度。她清楚的知道,公司未来的发展都担在这些年轻人的肩上,她从心里感激领导对她的信任,从带第一个徒弟那天起,她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是个急性子人,她想琢磨的问题如果弄不明白她真的会吃不香睡不着。她带徒弟也一样,恨不得把自己会的一下子搬到徒弟的脑袋里。为了让徒弟尽快掌握和消化她的经验,文化程度不高的她在家休息的时候把多年来自己的心得写成一个个专题交给了徒弟,还要求徒弟注意总结自己的体会。从灌酒压盖机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到控制酒损、盖损、酒缸的压力、浮漂的位置、捕捉器的压力等等详细操作的技巧,徒弟一边实际操作她一边纠正教导。徒弟学的刻苦,她教的认真。另一方面,**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用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给徒弟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在所有新手中她带的徒弟是最先能够独立顶岗的,也是水平最好的,当然,她这个当师傅的也是最累的。一时间,**带徒弟有一套又在车间传为佳话。几年间,**先后为车间培养出8名出色的酒机工。在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岗位急缺补充的关键阶段,她为车间培养新人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人谨慎谦虚,技高但从不孤傲,酒机岗员工共十余人,不管谁有技术上的问题只要找到她,她都会给耐心的讲解和指导,可以说,车间的所有酒机工都或多或少的在**身上学到了知识,有人开玩笑说,杨姐是咱车间最和蔼的“一代宗师”,将来也难有人能超越了。可见大家对**评价之高。

平凡人,心存大爱,情暖人心

谈到成绩时**经常说自己和大家一样,是个很平凡的人,做了一些事,取得了一些成绩只是性格使然,不甘于活的平淡而已。做事**追求完美,做人她也有着自己的准则,做一个大家喜欢的人,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就车间这个近二百人的小集体来说,**虽然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名员工,但是她受到大家尊敬、爱戴的程度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用她的话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是她在车间这二十多年来最大的收获。

大家都称呼**为杨姐,多年来没见杨姐和哪位同事红过脸犯过急,她的急性子都用在了自己身上,用在了工作上。视同事如兄弟姊妹,在这里不再是一句口号,**做的很实在,在她身上,大家得到的永远是帮助、信任和心情的愉悦。如果问**帮助过多少同事,或者问某个员工在**身上得到过多少帮助,没人能记得住,说得清,反正大家都知道“有难处找杨姐,好使。”

大家尊重杨姐,因为在杨姐身上大家能看到一种原则,一种品质,一种很超脱的东西,那些东西往往是大家想做又没有做到的,比如工作上的那种近乎痴迷抑或疯狂的执著和付出,还有就是她所付出的爱心,这种爱心只能用“大爱”来诠释。**的家庭和所有职工的家庭一样,差不多的收入,差不多的境况,不一样的是当同事有困难或者社会上需要公益帮助的时候杨姐所表现的那份心情和爱心。公司工会每年都要组织大家捐款储备公司公益资金,为有困难的重病职工或子女上学提供集体的帮助,这个时候,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奖励几乎都通过这样的途径捐献了出来。20xx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她通过公司工会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这些只是大家能记住的近几年的事,**不是当个先进就要表现什么,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是这么做的。能让大家从心底里喜欢佩服的人,绝不是做作的人,是历经了时间检验的人,是日久看清了人心的人。

参加工作已经整整二十六年,**用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伴着**公司一起走过了一道道坎坷,创造了一次次辉煌。她把投身**作为一生的事业,一点一滴用心来经营,一步一步用汗水去浇灌。多年来,**一直被荣誉的光环笼罩着,公司年度优秀员工、市级优秀女职工、市级建功立业标兵、市级三八红旗手……她不知道自己获得过多少次奖励,得到过多少个荣誉,连年的先进也许已经使她淡化了获得荣誉的那份心情。在她心里,这些荣誉就如同脚印一样,得到了,就留在了身后,而她,将一如既往的走在自己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